Mini LED爆發?業者:明年量不大
2019-11-01 14:04聯合晚報 記者蔡銘仁/台北報導
‧
‧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發布報告預測,配備Mini LED的iPad與MacBook,最快將在2020年
第四季登場。 路透
各顯示器廠紛紛投入Mini LED產品,包括友達(2409)、群創(3481)等面板廠,皆已開
始出貨;瑞儀(6176)等零組件廠,也配合客戶進行開發。研調單位TrendForce光電研究
(Witsview)也預期,2020年將是Mini LED應用爆發的一年,電視及監視器等中大型顯示
器可望率先量產。不過,業者不約而同表示,Mini LED商機實際放大量,應不會在明年。
中光電(5371)節能產品事業群總經理林惠姿日前表示,Mini LED現在基本上是應用在高
端電競監視器,開案開在監視器跟筆電,其中,筆電開案看起來比較弱。因成本現階段還
是太高,只能用在非常高端的產品上,數量依舊很小,在成本架構跟技術上,還有問題要
解決,估計兩到三年內應該不會有大量,Micro LED則還很遙遠。
蘋果近期傳出積極導入Mini LED,瑞儀被看好有機會受惠。不過,瑞儀對Mini LED商機爆
發,看得較為保守。法人表示,瑞儀Mini LED產品目前在跟客戶研發階段,還沒進到量產
機種設計,今年看不到,明年假設看得到也是年底,對明年貢獻幾乎沒有,最快到2021年
才可望帶來貢獻。
國內面板廠未跟進搶攻OLED,積極搶進Mini LED商機,TrendForce表示,Mini LED具備高
亮度,加上LED排列間距的微縮,應用在背光與自發光顯示器上,將可大幅提升顯示器的
細緻度與高對比效果。而Mini LED與傳統LED的技術落差並不大,差別僅在於使用更多顆
Mini LED晶片,因此對供應鏈中的LED封裝廠與模組廠來說,只需重新投資部份設備,可
謂無痛升級。
今年「2019 Touch Taiwan智慧顯示與觸控展」,包括電競、車載、電視等應用,都有
Mini LED相關產品出現。TrendForce表示,導入Mini LED將可改善現有背光顯示器,比如
電視、筆電、監視器、平板、車用、VR等,以及自發光的室內商業顯示器等應用的顯示性
能,並提升既有顯示產品的價值
长期来看,伴随老旧线体逐步退出,未来2年新增产能增幅逐步收窄,2021后暂无新增LCD产能开出。同时受益于4K/8K信号升级、大尺寸趋势明确、海外新兴市场蓬勃发展,未来整体供需情况比2018年和2019年要更好。
================
(個人觀點)
全球面板業裡,現金成本最低的面板廠,TCL CSOT Q3 TV面板的出貨ASP 已經低於現金成本, TV面板出貨營收已經不夠支付材料和人事費用.
連TCL的價格都殺不下去,當然就止跌囉.
韓國業者虧到關廠停線,
大陸業者付不出薪水,叫員工回家放無薪價,上游材料商緊追積欠的貨款.
郭董投資3千億的廣州10.5代新廠寧可停工,也不願接單生產,
面板廠大幅減產因應,驅動IC的需求受影響,今年驅動IC的總用量估僅77.6億顆,年減3.2%,預估明年的成長空間也有限。
但今年全球TV整機平均尺寸增大1.7吋,面積需求年增 7%. 全體面板廠生產量大幅減少,但市場整機需求總面積增加.快速去化庫存.
全球TV面板產能,突然一口氣驟降20% ,下游整機品牌業者,現在不趁歷史最低點趕緊掃貨,堆庫存,難道還要像去年MLCC 等漲價50%,100%後再買嗎?

長期借劵放空的外資禿鷹,近來大力回補 群創..敏感度真高,手腳真快.
前陣子耐不住跳車逃生的 長期大股東 奇美實業和仁寶, 徒傷悲...
這波長達 3年的調整, 2020是否會重現2016年好年冬 ?
==================
(研調 11月最新產業報告)
控產效果顯現,價格觸底,四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供需緩解
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經歷了較長的陣痛期,長期的供需過剩以及價格持續向下調整,特別是面板價格逐步跌破現金成本,使得面板廠商陷入巨大的經營虧損,難以為繼。受到經營面的壓力,韓系面板廠加快退出,中國部分廠商開始控制產能稼動率,控產效果初步顯現。
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 “供需模型”測算,四季度面板廠積極調整稼動率,帶動四季度液晶電視面板的供應規模減少。需求方面,中國電視廠商積極為 “雙十一”備貨,加之“春節”前移的疊加效應,需求恢復;同時,隨著面板價格逐步觸底,海外廠商的備貨需求走強。四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的供需比收窄為6.1%,較前期有明顯好轉,整體依然微幅供應過剩。其中65"及以下的中小尺寸供需趨於平衡,75"等大尺寸面板供需依然寬鬆。
國際品牌需求偏弱,中國品牌備貨恢復
四季度品牌的備貨需求呈現明顯分化的趨勢,主要表現在:國際品牌三季度備貨積極,四季度需求明顯減弱;而國內品牌經過三季度的階段性去庫存之後,受“雙十一”及“元春”備貨前移的拉動,四季需求明顯恢復。
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調查數據顯示,四季度全球主力整機廠商的面板需求數量環比下降14.8%,同比下降15.1%。品牌的中小尺寸面板需求下降明顯,55"及65"等大尺寸需求依然維持強勁。而二線整機廠商對於中小尺寸的備貨需求也同樣呈現逐步恢復的趨勢。
整機庫存逐步去化
三季度國際品牌積極為“黑五”及聖誕節促銷旺季備貨,庫存走高,而中國品牌繼 “6.18”之後,致力於渠道及廠內庫存去化,截止到三季度末,中國廠商庫存逐步趨於健康。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預測,預計四季度末國際品牌的庫存將下降到9週以內,而中國品牌的庫存也將調整到6週以內,庫存水位有望趨於健康。但四季度為全球電視市場的銷售旺季,需要積極關注“黑五”及“雙十一”促銷結果以及主要市場渠道庫存的動態變化趨勢,將對後市產生較大的影響。
面板廠控產效果顯現,四季度產能面積同比減6.5%
從供給面來看,面板廠商受到經營虧損的壓力,紛紛考慮降低稼動率來控制產出。首先,韓廠加速退出,其中三星SDC三季度關掉G8.5代線的125K產能之外,進一步減少了7代和8.5代的玻璃投片;LGD大幅降低稼動率,且考慮2020年逐步關閉韓國的大部分LCD TV產能。中國面板廠也積極控制產能,京東方(BOE)合肥的G10.5代線未達滿產,華星的G8.5代線主動降低稼動率,以及CEC旗下的2條G8.6代線受產品結構調整,實際投片量也有所減少。
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四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的產能面積環比下降3.7%,同比下降6.5%。自2016年二季度以來,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的產能面積首次出現同比下降,控產效果顯現。四季度液晶電視面板的供應數量也同比下降12.2%,環比下降9.8%。
2016Q1~2020Q2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產能面積同比走勢(單位:%)

四季度面板廠庫存有望趨於健康
面板廠從三季度末開始控制投片,加之中國電視廠商備貨需求有所恢復,三季度末面板廠庫存有所下降,但是整體庫存依然達到1.9週,其中部分廠商的部分尺寸庫存依然偏高。而四季度隨著廠商進一步控產,預計庫存將有望逐步得到去化。群智諮詢(Sigmaintell)預計到四季度末,面板廠的庫存將降低到1.6週,庫存健康。
TV面板市場供需趨於平衡,價格觸底
隨著供需的逐步趨於平衡,加之前期價格跌幅較大且已擊破面板廠的現金成本。四季度大部分主流電視面板價格有望止跌回穩,價格觸底。各尺寸表現分析如下:
32",主流面板廠減少供應,海外需求維持強勁,整體供需平衡。 9月價格開始企穩,預計四季度價格繼續持平。
39.5"~43",供需比為6.4%,整體供需偏寬鬆,供應呈結構性不平衡。海外39.5"需求較強,9月微跌1美金,四季度價格平穩;43"來自G8.6代線供應增加,整體供需依然寬鬆。10月均價小幅下跌1美金,預計四季度下旬價格有望止跌回穩。
49"~50"方面,中國品牌需求走強,但是國際品牌需求逐步減弱。9~10月價格維持小幅下跌,預計11月價格有望止跌回穩。
55",“雙十一”備貨拉動需求有所恢復;同時,韓國及中國面板廠大幅減少供應,受供應持續減少影響,供需趨於平衡,四季度面板價格趨於平穩。
大尺寸方面,受終端積極促銷的帶動,65"成為客廳的主力增長尺寸,需求大幅增長,面板廠庫存得到明顯緩解,供需趨於平衡,四季度面板價格止跌回穩。75"供需過剩的壓力依然凸顯,面板價格繼續下跌,但跌幅收窄。
2019年即將過去,受到全球經濟增速走低和產能過剩的影響,電視面板需求表現疲軟,行業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期,面板廠陷入巨額虧損,整機廠也在盈虧的邊緣求生存。
展望2020年,電視面板行業將會迎來重大的格局調整,一邊是韓廠加速退出,另一邊是中國廠商產能持續擴充。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產能面積將小幅增長1.7%,供需比有望縮小到5.6%,整體供需趨於平衡。
相較於2019年,2020年市場供需及價格存在諸多變數,群智諮詢(Sigmaintell)認為,影響2020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供需走勢的關鍵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宏觀層面,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表現,貿易環境變化趨勢。
需求層面,2019年“黑五”和“雙十一”促銷季後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年底渠道及品牌的庫存水平。
節奏層面,大尺寸產品需求增長與高世代產能擴充的節奏是否能協調發展。
供應層面,2020年面板廠的產能策略,特別是韓廠關線以及中國新增產線的爬坡進度和產品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