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HC BOY wrote:
我對友達保有LTPS...(恕刪)

ltps是對岸政府有出資,要賣沒這麼容易,而且以目前面板產能過剩,未來a-si應該沒有手機廠肯用巴。手機面板都是用oled 或 ltps
pqaf wrote:
昆山廠 和 太陽能 ...(恕刪)


謝謝pqaf & Kevin說明....

1. 看來昆山LTPS 這個錯誤投資短期內也沒辦法處理, 畢竟涉及昆山政府資金投資, 即使要關廠 or 轉投資都涉及地方政府政策, 這真的有點麻煩

2. 目前手機面板只有中低階才會用a-Si, 另外友達昆山出貨 for 手機出貨其實很少 (因為低價a-Si拚不過 ; OLED做不出來), 而且昆山廠都是直接出LCD玻璃, 再交給其它後段模組工廠生產, 友達手機生意規模基本上已經算死掉了, 而手機事業部門兩三年前就縮編併到另一事業部了

3. 今天還看到友達太陽能新聞...真是無語...

友達強攻水面型光電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南報導

太陽光電遍地開花,友達也積極布局太陽光電,截至目前止,友達已在全台建置172MW太陽光電,現積極將觸角延伸到水面型光電,包括在碑塘、滯洪池興建浮動式太陽光能發電系統。

友達昨(22)日表示,已在南科樹谷園區一、二滯洪池,以浮板錨錠方式,建置6MW浮動式太陽光電發電系統,於去年4月完工併聯,該案也是國內最大滯洪池光電案,一年發電794萬度,約可供2,263家戶一年用電,減少4,373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並且兼具防洪功能,創造一地兩用效益。
LTPS 價格爛雖爛, 但好好管理經營, LGD,深天馬 和 華星光電的 LTPS業務,還是有賺錢.

CSOT(華星光電) 就很神奇, 長期一直在挖走友達的工程師,盜取友達技術專利, 研發進度都緊追友達之後, CSOT原本沒什麼LTPS技術經驗,
CSOT 的 LTPS新廠去年量產,雖比友達晚了2年量產, 但它卻很順利馬上就爬坡滿產.好像喝水那樣簡單, 立即成為全球第二大LTPS出貨商.一口氣超越 JDI,LGD,Sharp,AUO... 僅次於 深天馬.

CSOT的 兩座超級 TV面板廠 ,今年虧了一屁股, 幸好靠LTPS的獲利 和 政府大舉補貼 ,勉強還能作帳,做出獲利的假象.

反觀,友達8年前在台灣3.5代和新加坡 4.5代 就有LTPS的技術和專利, 但昆山新廠 2016年宣布量產後,竟然拖了一年多才穩定生產.
友達 LTPS出貨量,根本看不到 CSOT的車尾燈.

CSOT的LTPS 業務短短一年內迅速崛起, 間接導致 友達和 JDI LTPS 虧損嚴重.

CSOT 2年前,所有營收幾乎都來自 低階廉價的 32吋 或 49吋 55吋TV面板.

但今年 CSOT 有 45%的營收來自 LTPS 手機面板 業務. t3年產值高達 690億台幣.
友達卻只有 5% 營收來自 LTPS手機業務(林口G3.5+新加坡G4.5+昆山G6 ). L6K 年產值可能只有 150億台幣,遠不如預期.

華星光電Q3 營運表現
二○○九年十一月,一場兩百人的歷史性挖角,改變了一切。


土雞城和菜園,複製出台灣面板廠
走進華星總部,占地 六十萬平方公尺 ,彷彿置身台灣中科的友達八.五代廠:廠房裡的設備與台灣如出一轍;高階主管全來自台灣;員工餐廳裡,有牛肉麵和池上 便當,就像是台灣面板廠整個被移植到深圳。這,是台灣兩百人用十七.五個月,拚出來的面板廠。「剛到時比現在荒涼一百倍,」華星產品設計開發光學部部長胡哲彰說,第一次來探勘時,這裡是土雞城、菜園,「我們在那邊吃土雞,還不敢跟老闆說,明天就會有人把你們剷掉。」如今,當華星點亮第一片面板時,台灣雙虎去年虧損千億元,友達身陷反托拉斯官司,奇美 實業完全退出奇美 電經營,更多中階人才正往中國移動。

...........
奇美 電中國第一戰將,秘密組團隊
這支部隊的領頭者叫陳立宜,他是為奇美 電打下中國近半片江山的第一戰將,............

他原本想到對岸創立模組設計公司,僅需二十人,資本額新台幣兩千萬元,但李東生想的卻是一個五千倍的大計畫,一千億元起跳的面板廠建廠計畫!塞翁失馬,李東生給他一次完成抱負的機會。........

申請執照營運企畫書,三天就寫完
事不宜遲,雙方溝通後,陳立宜一天沒睡,隔天,馬上飛回台灣找人,並且必須在三天內,寫出營運企畫書。「我連續三天,七點起床、八點開始寫;產品成本我知道,我知道良率、成本、機台耗多少水電;中午吃飯,我邊打電腦,叫我老婆餵我包子,我起來只有上廁所;晚上吃晚餐,餵那種不用移動的;晚上十二點洗澡、一點睡覺,早上起來繼續打……,」他印象深刻,「BP(營運企畫書)很快要榨出來,沒辦法。」

那個budget(預算)要算到準,(人民幣)二百四十五億元就是那時候算出來的……,那時集了十年的功力,攤提多少、幾年後損平……,二十二頁寫出來後,立刻送進深圳市政府。」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華星,迅速取得高世代面板廠執照。但這一紙執照,是機會,也是風險。這是深圳市政府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單一投資,成功,將名揚兩岸;若失敗,官員的政治生命將終結,台灣團隊的生涯也將陪葬,而TCL也會受影響。

挖角。
面試多在星巴克,或是高鐵速食店

「前十天最難熬,原本談好來,又反悔的就有六、七十人,」陳立宜說。賀成明在中國接到消息,背著政治包袱的他,馬上飛到台灣,直接到北部面板大廠請朋友幫忙找人,從會議室出來時差點遇到對方總經理,還得繞道出去。「能做的就是把interview(面試)次數增加,碰撞機會高,成功機率也高,」陳立宜說。這場兩岸威脅、利誘的人才角力戰,赤裸裸在台灣北、中、南的咖啡廳上演。為堵流言,提早報到者先發一百萬消息洩漏後,台灣同業防堵更嚴密,奇美 電內部加薪並下令,「員工一個都不能少。」傳言四起,「郭董(郭台銘)說去華星也沒用,他會把它買下來後,叛逃過去的都fire(開除)掉。」

......
建廠。
有人兩岸來回跑,來上班又趕回台二○一○年三月,人馬到齊。另一場戰爭開打,這次華星的對手,是時間。面板廠競爭力,決定於速度;誰能提早量產,就能嚇阻競爭對手建廠。當時京東方比華星早四個月建廠,陳立宜拿起筆在白板上畫上兩條線,一條是研發,一條是建廠,兩條線必須在二○一一年的八月交會量產,才趕得上中國隔年五一假期和十一假期的需求,一旦錯過就得再等一年,算算時間,得在十七.五個月內量產。為了趕工,一人當兩人用。剛開始,沒有人畫廠房,「第一個畫廠房layout(設計圖)的人,是在畫玻璃線圖,平時用micro(微米)計算線距的工程師畫出來的,」蔡振明說。為了趕進度,有人兩岸來回跑,到華星上班後再回台灣。陳立宜的秘書李欣薇回憶,最高紀錄包下酒店五、六十間房間,輪流讓員工進駐。

買設備時,則要求設備商參考友達、奇美 電量產時的故障經驗,兩個工程師配一家供應商共同開發機台。士林電機副總經理林建宏說,「他們幾乎是人海戰術,高峰期,現場設備商比員工還多。」在面板業,「七成靠設備,三成靠經驗」,這群部隊中,研發業務來自友達,產品經理來自奇美 電。陳立宜盤算,這兩百人是台灣排名約前四○%的人才,等於一.五軍,因此,訓練成本低,應該馬上可以接軌。然而,在中國建廠,不比台灣。

硬體從來不是問題,要搬設備,政府可以下令交通管制,拆高速公路收費亭,一天內讓兩百台貨櫃車進城,設綠色通道讓日本的設備四十八小時入關;趕建廠時,一天可以派兩萬個工人進場。但土建雖快,施工品質不佳,下大雨居然漏水。品質中心總監鍾興進記得,驗收時,無塵室夾層一點都不無塵,甚至有工人在裡面小便,到最後發動全公司四百人清潔,就連研發同仁早上也得拿抹布來擦無塵室,晚上才回實驗室研究顯示技術。

遇上三一一,設備擱在海上進不來
再好的人才缺乏整合,僅是烏合之眾。華星要克服的最大挑戰,不是外界的訕笑和流言,而是人和。台、中、韓三國團隊的最大考驗,來自一場天災。二○一一年一月,主廠房如期完成,好不容易鬆了口氣,只等著日本運來的設備。 三月十一日 ,日本海嘯發生,隔天一早,會議室瀰漫沉重的氣氛,主管們直冒冷汗。消息傳來,前段廠價值億元的兩台濺鍍機被海嘯捲走了。原來,船正在港口等著出發,卻遇上地震,不只濺鍍機得重新運到大阪出港,載著曝光機的船也受到輻射污染,被強制在海上漂流兩週,不斷灑水降低輻射量後才移入,這讓進度落後一個月。

為了準時,很多人連續三個月每天只睡三小時。眼看僅剩三個月就要量產,新安裝的機台調校,管線還沒牽好……,全都擠在一起,狀況很糟。但陳立宜板起臉來命令大家全力支援,「這個公司只有push(推進)到量產,才能survival(存活)!」八月,他們順利點亮第一片面板,和京東方只差了約一週。今年,華星的產能可供應中國三五%電視所需。儘管如此,兩岸同業多半以「買來拼湊的」看待華星的實力,於是,他們決定打造世界上最大的一百一十吋面板,並且運到對手京東方的大本營北京展出,示威意味濃厚。

開戰。
做全球最大面板,給中央看政績一百一十吋的面板?多數同業還是在看笑話。「這是有市場的,大陸人想的不一樣,他拿電視是炫耀……,中國蘇寧電器(中國最大零售企業)的老總來,我做給他看,他說可以賣,一年,算算我賣九百部,就可以賺很多……。」陳立宜說。「做的理由,一個給中央看政績,一個是給士氣鼓舞……,一百一十吋做出來,這總不可能是拼接吧!」陳立宜說。研發主管侯鴻龍解釋,面板做大有技術難度,連彩色濾光片、偏光板、運送盒子都得量身訂做。做出來,還得送到北京,為了運送,包了飛機試飛五次;送到機場的過程,為了怕晃動面板損壞,以龜速前進,「有時候開太快,我還要拿起對講機跟司機說,開慢一點,」到了會場,光接上訊號線源就得花四小時。陳立宜要讓全世界知道,華星有做面板的能力。

今年華星進入量產,兩百人要上戰場,面對過去的老東家。兩岸差距剩一年半,供應商也轉向比較兩岸技術,「追近容易,追上要靠真功夫,」從友達投效華星的面板老將王興隆認為,中國和台灣的技術仍有一年半差距,但是台灣若不進步,差距正在縮小。他觀察,任何產業,中國只要想搶第一,挖角或花錢買,拿到技術只是遲早的事情,台灣若以為不給技術,別人就不會追上你,「只是一種『麻醉式自我安慰的想法』
。」而這個隱憂,不只出現在面板業。

事實上,中國先前十分歡迎台商登陸,但是台灣政府卻高舉「N-1」等政策(詳見第一百三十二頁文)限制。結果,中國現在高世代面板生產線裡,沒有一家是台商。至於被綁在台灣的面板雙虎呢?今年離職人數比往年暴增一倍為四百多人,有些跳槽到中國去,走的多是六年級生,有五、六年經驗的研發人才。兩倍以上的薪水雖是誘因,但是這群三、四十歲的中生代,多數想的是「舞台」。「哪裡還可以找高世代廠讓我負責呢?」曾任友達後段廠長的陳盛中說。「我們只是早點到中國搶灘頭堡,如果早點進來(中國面板市場),這都是台灣人掌握。」華星自動化部門主管吳俊豪點出現實。不只人才,連供應商也開始轉向。一位供應商說,台灣面板廠遇到不景氣,「就連付款期都拖到一百五十天,還有款項兩、三年收不回來,但做華星生意三個月就拿到錢。」反觀韓國設備廠卻已提早布局,打入京東方,目前韓國設備在華北的市占率超過三分之一,就連日本也打不進去。

台灣面板業的虧損,也開始消磨員工鬥志。交通大學 副校長謝漢萍曾聽過一段對話,過去,面板廠要評估是否買進新設備或研發新技術,會問底下工程師「三星做了沒?沒做!那我們也不用做,」現在則變成,「三星做了沒?做了,那我們不用做了,反正很難打贏。」客觀環境急遽變化。中國面板廠有堅強的國家當後盾,政府除了是他們的金庫,還擔任業務大將,負責與品牌出海口 的鏈接。TCL的電視目前採用華星面板的比率,預計會達四成。

另外,他們還在建產業聚落。只要兩個小時車程,就可抵達深圳的面板聚落,占面板成本八成的三項材料,背光模組、彩色濾光片、玻璃供應商,已陸續進駐深圳,華星的對面就是旭硝子。中國還祭出關稅保護政策, 四月一日 起,將三十二吋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組的液晶面板進口關稅,從三%調高為五%。這,自然降低外商的競爭力,包括台商。 註:如果學川普關稅保護政策提到8趴或更高 那就不用玩了

面板兩百條好漢出走的故事,對台灣是一堂什麼樣的課?
曾經,我們緊緊的守著技術,但最後,人才走了;曾經,我們緊緊的守著產能,終究,沒做出價值。
在面板之後,希望台灣其他的產業,不會再一次遺憾的說著,「曾經,我們也有機會……。」
.........................................................
這文章都快8年了 LTPS 應該又是另一個戰將的故事
追追追,下一個華映。加油
以前只要LCD報價反彈上漲,大陸就會瘋狂擴建產能,搶攻市佔率. 2016年底,報價大漲7成,大陸一口氣投建了5座11代廠和 6座 8.6代廠. 把未來10年的新增需求,4年內就一次補足.

現在韓國被洗出LCD產業,大陸業者市佔率2022年將會達到 7成,主宰全球LCD面板市場...

希望大陸業者這波洗牌後,好自為之,見好就收, 不要看到報價大漲7成後, 又再瘋狂擴建LCD產能了.

這樣大陸業者吃肉,台灣業者還能跟著喝湯.
今天最後一盤是怎樣?
pqaf wrote:
以前只要LCD報價反...(恕刪)
韓國LGD 投入重金的 OLED TV ,畫面雖美,卻存在烙印的致命問題,經過4年的市場考驗後, 今年的銷售不如預期,
且 55吋LCD TV在大陸售價只剩9千塊台幣, 55吋 OLED TV卻還要 3萬多台幣,價差3倍以上.... 造成OLED TV在大陸市場銷售萎縮....
LGD 加上LCD業務 發生嚴重虧損

韓國 LGD蠟燭兩頭燒,今年虧損可能超過 400億台幣...營運現金流入為負,LGD公司面臨經營危機.

台灣友達 和 群創, 今年虧損也可能分別超過 130億台幣.

友達2017年的營運現金流入有 847億,今年恐怕只剩 100多億.
群創2017年的營運現金流入有 826億,今年恐怕只剩 幾十億.


華星光電今年的t1,t2,t6 廠 TV面板營收只剩 830億台幣, 報價低於現金成本,早已經無法攤提 t1,t2,t6 的折舊費用約 370億台幣. 華星光電虧損可能超過300億, 靠著補貼和作帳, 粉飾太平,掩蓋巨虧的事實.

換句話說, TV面板至少要漲 370/830 = 45% ,華星光電的 t1,t2,t6廠才能擺脫虧損.

龍頭廠 京東方, 虧損更是可怕, 今年恐怕虧超過 1000億台幣.

前 8大面板廠,合計虧損可能超過 2500億台幣....血淋淋的教訓....大陸業者還不知悔改?

只差大陸業者願意痛改前非,確實調控產能,否極泰來, 明年就看能否把今年虧損的 2500億賺回來.
群創今天交易 爆出天量 , 交易才1.5小時, 成交量就超過 21萬張.... 電腦預估全天交易量將達 46萬張 超級天量....天亮了.

pqaf wrote:
群創今天交易 爆出天...(恕刪)

為什麼今天會這麼熱絡? 面板報價上揚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