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看來表面上的利多是用來出貨用的

因為背後還藏著更重大的利空

面板業競爭還是很嚴重,也不擇手段
welive wrote:
看來表面上的利多是用...(恕刪)

我不認為是什麼不為人知的利空!只是在走DRAM的老路而已!未來電視、筆電和手機的需求不會消失。長期內也看不到會被取代的危機。所以,市場一旦不理性的競爭消失,市場秩序自然就會回歸。未來面板絕對不會有暴利,但維持穩定的獲利一定會的。

大陸面板廠已經取得市場及售價的主導地位了。我想不出有什麼道理他要虧錢賣到自己倒掉。

再者,人們電視使用50吋以上已經是常態。對面板產能的消耗絕對是很大的推力。未來若已不會有新投資的產能了,其實就不用再擔心會有供需失衡而得殺價取市的情況再出現。
是不會有暴利
但是!當穩定獲利成為常態

目前的股價就是偏低,有很大上漲空間

kernlliang wrote:

大陸面板廠已經取得市場及售價的主導地位了。我想不出有什麼道理他要虧錢賣到自己倒掉。

(恕刪)
TCL 華星光電 11代廠 t3, 原先規劃年出貨 800萬片 65吋面板,年營收 800億(台幣 下同), 但今年實際年營收(不含背光模組) 可能只有 430億,遠遠不如預期, 每年還須攤提約 160億折舊... 160/430 = 37% , 新廠折舊占比太高,沒法獲利.

台灣舊廠的折舊占比約9%~ 12%.這就是台廠的優勢.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友達投資破 1兆台幣 買廠房,買設備,已經完成 8000億折舊攤提. 不像陸廠,只完成 20%折舊,前途艱辛.
(20H1,当期计提:京东方87.75亿,TCL科技30.93亿;累计计提:京东方747亿,TCL科技266亿)

大陸若想賺錢, 新廠折舊占比至少降到 30%以下,明年 其他t1,t2 舊廠和 t3 t6新廠的整體平均折舊占比才能降到 20%,不至於輸台廠太多.

這樣假設下, TCL 11代廠 t3年營收要超過 550億, 65吋報價需要漲到$230以上, 大陸業者為了獲利,應該會設法讓報價至少再漲20%.

==================================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1日電)集邦科技調查,第3季面板報價出現近年罕見漲勢,筆電面板整季漲幅達5至10%,電視面板平均漲幅更達30%以上,第4季大尺寸面板仍供不應求,可望再漲10%。

集邦科技研究副總邱宇彬認為,第4季電視面板報價可能仍維持高點,當前穩定偏緊的供需結構並未受到破壞。以供給面而言,資訊電子面板需求持續暢旺,即使電視面板在第3季報價與獲利已明顯改善,面板廠短期內仍沒有將產能大舉由IT應用,轉回電視面板的計畫。

同時,三星顯示(SDC)年底關廠、10.5代玻璃供貨出現小幅短缺等因素,連帶使電視面板供應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制,預計第4季全球電視面板供給量將比第3季減少3.8%。

需求端方面,邱宇彬指出,市場原先最擔憂的問題,莫過於電視品牌商是否被迫在面板大漲後,調高終端產品售價,進而扼殺電視買氣的可能。

不過,以今年電視銷售表現最突出的北美市場為例,通路業者已積極與品牌協商,可能至明年初再漲價,將緩解調漲售價對電視面板短期需求造成的衝擊。

他表示,即使電視面板價格已恢復近兩年前的水準,但基於供給產能沒有大幅增加,預估第4季電視面板價格存在約10%調漲空間。

資訊電子面板方面,他評估,筆電面板需求依舊強勁,與Chromebook高度相關的11.6吋,其供給不足現象難以完全舒緩,預估單月2至4%的漲勢將延續至第4季。

另外,桌上型顯示器面板的整體需求雖不及筆電面板,但電競、曲面產品供給情況仍緊張,第4季應維持目前持平到小漲的態勢不變。(編輯:潘羿菁)1090921
2019/1月新聞, 中國LED龍頭三安財報遭踢爆造假

中媒「公司價值線」昨爆料,三安2018年第一季總資產扣除總負債及股東權益後,歸屬母公司淨資產僅人民幣71.2億元,但對外預付帳款竟達人民幣86億元。
這些預付帳款有45%流向泉州銳取商貿、安溪通恒貿易等5家小型企業;其中泉州銳取資本額僅人民幣200萬元,但三安對其預付款竟達人民幣9.59億元;安溪通恒貿易資本額更低,三安對其預付款也有人民幣8.49億元。中媒將這幾家小公司輸入稅務系統,得出的結果是「查無此納稅人」

三安光電真不簡單, 前年財報造假到,被自己人公開踢爆,現在還能活得好好的...

=====================================

美商apple 或日商 對品質標準的堅持, 遠比 大陸聯想集團旗下的moto 或 台商 axxr 高很多. 不會像華人的 moto 或 axxr 這麼隨便 三心兩意.
axxr 這種公司的用料決策, 是以 採購話語權最高,採購想冒險引進低價新品, 工程品保單位,只能幫忙畫押放行.

apple 或 日商 一旦和供應鏈建立合作默契後, 其他後進者進入困難度就很高. 沒人敢拿品質開玩笑,寧可保守一點,相信舊夥伴.
既然公司持續在賺錢, 材料驗證負責人薪水獎金穩穩賺,何苦多事給自己找麻煩.

apple iphone 給鴻海長期代工,後來又引進 和碩, 後期 緯創也想進入代工, 砸下龐大人力物力資源,老早蓋好了印度廠, 花了好幾年努力和虧損,還只是 apple 的備胎.


apple OLED 面板主要是採用 競爭對手 三星旗下面板廠的產品...apple 雖然很恨三星價格很貴,訂單不如預期,還得賠償三星幾百億損失.
但apple 仍堅持品質第一, 不讓 大陸京東方的低價 OLED 隨便就進入供應鏈.

晶電刻意把mini LED 產能全都轉移到台灣, 政治正確,符合美國去中化要求,apple 再去導入陸廠 LED,又得面對美國政府責難.
台幣若升值 1%,台幣的營收會減少 1%, 但台幣計價的採購成本也會同步下降, 所以,整體對毛利率的影響約 -0.5%.

台幣和 競爭對手的人民幣,韓元最近都同樣在升值, 這樣就不會影響台廠的報價競爭力.

台幣雖稍微升值,但 Q3的 台幣營收仍明顯增長 13% , 受惠於報價大漲,導致毛利率也會比Q2的2.7%, 大幅改善到10%左右, 表示 台幣升值對毛利率的影響相對不大,可能少賺個 4億吧 .

目前報價已經回到 2年前,2018年10月水準,雖沒有回到2017年3月的高點,但 這兩年靠著材料costdown 15%, 每季可省下約60億成本.材料成本大減下,營收又逐月成長, Q4 毛利率很快就會回到2017年3月的20% 水準. 因為costdown 會持續進行,就算報價不漲了, 明年毛利率還是會更高.

Q4 報價回到陸廠成本之上後, 產業競爭回到健康正常化, 未來市場報價就能穩定理性, 友達每季淨利100~130億,會是未來幾季幾年的常態.
友達現金每季營運現金將流入200億, 彭董早點把閒錢拿去償還銀行上千億的借款, 每季還可能下 8億利息.

台積電每年EPS$19,股價$450,本益比 23倍....

友達每年EPS若有$5 ,股價$30,本益比6倍 也不過份. 每年現金配息$2.5, 股息殖利率遠比台積電,中華電高.
最近面板新聞炒得火熱,回來看下,竟然已經有新聞喊出單季百億 蝦?
沒想到P大也認同,可是我回去找了當初賺百億的報價,主流43"可是$150啊

現在一片也才$90,就算真如預測報告所言,下一季漲個10%也才回到$100
難道是這幾年的折舊跟材料可以costdown如此低,當初要$150才能賺百億

現在一片$100就能賺百億了嗎
現在主流是55吋

問題之所在是

55吋的毛利率是多少?

還在出一片賠一片嗎?

那就不妙囉
pqaf wrote:
邱宇彬指出,市場原先最擔憂的問題,莫過於電視品牌商是否被迫在面板大漲後,調高終端產品售價,進而扼殺電視買氣的可能



疑?

PCHOME上最便宜的AOC 55吋 從9999漲到了12999

不知道銷路好不好?


看來群創有機會跌到9.3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