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已是燙手山竽 如再搞10.5代 也許就是..鴻海為什麼不能直接打包離開威斯康辛?原因在此2020-10-22 11:42 經濟日報 /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美國地方媒體Urban Milwaukee報導,威斯康辛州和鴻海之間的投資協議去年12月就知道沒救了,因威州認定鴻海在許多方面未落實承諾,也沒和州政府重新協商可能導致補助大幅縮減的新版方案。有人說,鴻海雖已裁員卻仍續留威州是因為不願意讓川普失望,但Urban Milwaukee撰稿記者指出,其實牽制鴻海不能直接棄單走人的原因是,該公司與設廠地點拉辛郡(Racine)和蒙特普萊森村(Mount Pleasant)還有合約,須年繳高額房地產稅。當初為爭取鴻海,地方官員卯足了勁。蒙特普萊森村的年度預算才1,500萬美元出頭,卻與拉辛郡(當年年度預算1.516億美元)聯手通過了逾50倍的支出案,斥資7.64億美元購地、開路和興建新基礎設施,鋪了大約42英里長的水管、26英里的瓦斯管線和28英里的電信傳輸線,全是為了迎接預定占地2,000萬平方英呎的鴻海廠房。但蒙特普萊森村有護身符。它成立稅金增額融資(Tax Incremental Financing)特區,可望每年收到3,000萬美元(約台幣8.67億元)的房地產稅,金額計算是基於2023年1月之前、鴻海應稅建築改良物的價值可達14億美元的評估。鴻海就算不蓋這些改良物,按合約仍須依上述標準被課稅。簡言之,工廠不生產任何東西或不賺錢,每年也要繳稅3,000萬美元。鴻海可以乾脆打包離開嗎?那麼蒙特普萊森村就必須上法庭,尋求執行合約。這可能導致曠日費時的法律戰,影響到鴻海下次和美國或任何其他西方國家的交易。
LGD今公布,今年第3季(7~9月)營業利益升抵1644億韓元(約45.05億元台幣),遠勝上年同期的虧損4367億韓元,且比Yonhap Infomax訪調分析師平均預估還高出66.8%,顯然遠遠超乎市場預期。LG Display展望本季度面板出貨量和銷售額仍將上升,原本年底前要淘汰所有國內液晶顯示器(LCD)電視面板生產,,LGD暗示將推遲計畫, 以應付電視需求。===================================供应端上游IC厂商产能逐渐向盈利性更高的5G应用转移,对面板行业的IC供应量减少且交期延长,在面板厂产能吃紧和IC供应不足的形势下笔记本电脑面板供需不平衡态势加剧,奥维睿沃(AVC Revo)预测11月Notebook 面板主要尺寸面板价格均呈上涨趋势且涨幅进一步扩大:====================================美國廠一直拖延下去,郭董每年要虧超過10億, 如果,直接閃人的話,可能得賠償 300億給當地政府.65吋現在報價漲到 $220, 還低於大陸新廠的成本 $250....美國人事費用高,65吋在地生產的成本可能要 $270....市場需求一直擴大,但大陸已經策略性停止新廠建設, 2022年後,面板缺貨會更嚴重.如果年底65吋能漲到 $270以上,郭董可能就會重啟威州10.5代廠....美國人效率慢,明年開始蓋,還要等到 2023年才能量產.美國政府是該鼓勵郭董,三星,LG 盡快去美國蓋廠, 才不會讓 中國壟斷面板市場,把價格炒到無法無天 .
kernlliang wrote:面板已不是鴻海未來10年要的東西 面板是 郭董的個人獨享餐...主要都是 郭董個人獨資,鴻海和群創只是調兵遣將從旁支援郭董的面板夢...夏普日本10代廠, 廣州新廠,威州投資計畫,都是郭董個人投資,鴻海集團出資很少.但搞出爛攤子後,叫鴻海出來扛,負責應付記者逼問.
韓國原本想把拆掉的設備,送給中國業者重新架線生產,但中國興趣不大...看到面板被炒成暴利, LG 和三星自家品牌電視的面板反而不夠用,LGD 和 SDC 都黃牛了. 還沒拆的殘餘產線將延後關廠.....韓國和台灣所剩無幾的殘缺產線,無法撼動中國壟斷性的主宰地位=====================CINNO Research产业资讯,宣布年底前完全退出LCD事业的三星显示(以下SDC)决定延期3个月持续进行LCD生产。因疫情影响大尺寸TV销售增加,客户提出持续LCD面板供应要求不断,近日LCD市场迎来反弹,SDC将会因此受益根据韩媒News.mt 10月20日报道,SDC决定延期3个月持续进行LCD生产,并向供应商进行通报业界认为到明年上半年电视LCD面板价格并不会大幅下跌。为此,SDC或会再一次延期LCD停产
Andy777888 wrote:P大有沒有發現,友達(恕刪) 若以 各家外資的預估目標價,友達約比群創高 $2...在Q3 兩家季報出爐後, 外資會看數據結果,調整兩家目標價.最近兩家基本面好像沒什麼變...好像是鴻海集團股票最近聲浪比較強,可能集團有在做帳,鴻海在漲,帶動群創跟著漲...兩家差$2 ,差20% ,對很多散戶或短線法人來說, 群創較便宜是很大的吸引力...岡山幫前陣子也買了不少群創.散戶和短線法人, 一會拉友達,一會拉群創,也是種來回價差套利的方式.Q3的財報數字出爐後,群創EPS若能追上友達,那兩家股價可能就拉近,如果 EPS還是有落差,那股價又要拉到$2 價差.群創有85萬張可轉債即將達到轉換價格,群創股價明年看好,這85萬張轉換成新股後可能不會馬上賣出,但 新股仍會稀釋原股東近1成獲利...金管會說, 台股總市值,外資佔了44%, 但從交易量來說, 散戶最積極,占了60%,外資只占 26%,一般法人約13%...有時外資還得跟著散戶風向走....面板股前陣子,外資買,股價還是跌, 面板股有時散戶說了算.面板利多滿天飛,公司高層不斷放出利多看法,但 大陸京東方,TCL 股價也是整理很久一陣子,沒法突破向上. 大陸股民法人也在等 10月底,大陸面板公司的財報出爐.==================鄭麗君的老公很會投資,夫妻財產申報,2014年9億,現在已經16億.平均每年增殖1 億多. 她老公可能本業賺錢,業外也賺錢....年初持股 友達8500張,歐美疫情爆發時,全部出脫,前陣子又補回友達 3800張.真是老行家.=====================李焜耀的女兒李晏榕有在當黨的發言人.幸好深綠的李焜耀 5年前已經淡出友達檯面,隱身幕後垂簾聽政,不然友達不知會不會被阿共修理.
宏碁筆電訂單急又多 供需失衡短期難解聯合新聞網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2020年10月23日 上午6:51宏碁(2353)董事長陳俊聖昨(22)日表示,筆電供不應求,宏碁目前僅能滿足客戶三成訂單,「不是零組件缺貨的問題,而是需求太強勁」。客戶訂單又急又多,甚至願意先付錢再拿貨,宏碁筆電從工廠組裝完到上飛機出貨要在一天內完成,「在可預見的未來,還看不到筆電供需失衡的問題能解決」。他說,市場對筆電需求遠大於供給,宏碁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21年,教育用筆電更是「缺很大」,最近被某國教育部「二度追單」。陳俊聖透露,現在產業出現(終端)客戶跳過代理商,直接找到總部董事長,「歐非中東某國教育部次長直接寫信給我要貨,除催促既有訂單,還下了更多訂單,且先把款項付清」,凸顯市場對筆電需求非常殷切。有市場人士擔心「今年度該買筆電的人都買了,這波疫情帶來的筆電搶購需求會到何時?」陳俊聖說明,9月因零組件供需失衡、導致宏碁供貨僅能滿足三成訂單,這個現象到現在仍沒有太大改變。他強調,需求端與供應端差距仍然非常大,客戶訂單又急又多,宏碁現在先把關鍵零組件顧住,再想辦法把周邊零組件如面板兜起來,筆電從工廠組裝完到上飛機出貨要在一天內完成,可看出客戶要貨要得多急,以目前狀況看,「在可預見的未來,都還沒辦法解決筆電供需失衡的問題」。除了筆電缺貨,現在連顯示器也處於「缺到不行」的狀態。陳俊聖說,目前供需失衡狀況並非零組件缺貨,供應鏈供貨數量持續向上,但因訂單需求量太大,所以供貨量遠遠無法滿足。.....................................................筆電 連顯示器也處於「缺到不行」 今天 雙虎應是被華邦電漲停刺激到 錯過了聯電 又買不到華邦電 改加買雙虎 友達要法說了 希望利好 再漲個3-5天 將又是一波 遠離成本區
漲的太過份, 導致 韓廠延遲退出, TCL 預告TV 面板可能在 12月左右達供需平衡....TV報價將會止漲.32吋半年來漲了100% ,也該休息了.明年產能缺口10%,報價原本還會繼續上漲,但現在三星和LGD暫緩退出後,這10%缺口被填補,報價就漲不動了.如果再放任報價漲下去,又有人要搶蓋新廠.漲幅相對落後的 PC,NB面板,半年漲幅僅僅只有10%, 市場需求仍很強勁,還能持續緩步上漲吧?明年TV供需都會增長, BOE今年成功拉漲報價, 明年BOE 最大任務,是要設法促成,明年TV價格維持穩定...=================2020年10月22日,TCL科技旗下面板製造商TCL華星在深圳召開首屆全球顯示生態大會TCL科技副總裁、TCL華星高級副總裁趙軍在接受采訪時稱,由於上半年疫情影響和下半年需求爆發,導致大尺寸面板供需逆轉,價格持續上漲。預計面板價格會在未來一兩個月進入相對平穩,隨著品牌商備貨進入尾聲,供需將逐漸平衡。趙軍說:“我們並不希望屏價大起大落,價格相對穩定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2021年預計需求會繼續增長,面板供應也會增長,新的高世代線量產、韓廠延遲退出都會增加產能。我們認為2021年行業整體供需兩旺,呈現相對均衡的狀態。”
pqaf wrote:漲的太過份, 導致 韓廠延遲退出, TCL 預告TV 面板可能在 12月左右達供需平衡....TV報價將會止漲. 小小手機用2~3顆電源管理IC,現在要用到8~9顆。LCD驅動IC的用量,隨著畫質提高到4K~8K,智慧電視的用量只會更多不會少。為什麼說這些呢? 雙虎的產品售價提高,總營收量卻放不出來,被IC的產能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