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前預估群創
Q4季營收 780億
營業成本 630億 (實際只有 621 億 )

營業毛利 780-630 = 150億 (實際 159.4 億 )
毛利率 19.2% (實際高達 20.4% )

營業費用 55億 (實際 59 億 )
營業利益 150-55= 95億 (實際 100.6億 )
業外利益 12億 (實際 1.3 億 )
稅前淨利 107億 (實際 102億 )
所得稅15億 (實際 0.5 億 )
稅後淨利 92億 (實際 101.4億 )
Q4 EPS 0.95元 (實際 $1.04 )
全年EPS 0.07元 (實際 $0.17 )
===================
營收比較少的群創 ,讓外界跌破眼鏡, Q4 獲利百億..
出貨面積稍減5% , 營業成本 大減 56億,減少 8.3%


高層一聲令下,財務部門真的做出漂亮的業績 , .

毛利率已經 從Q3 的 9.3% , 一口氣跳增到 20.4 % ,

難道 群創 Q1 毛利率又要跳增到 30% ,直追彩晶嗎?
是的話,那友達在lcd技術真的很頂尖
「 電視面板當中8K、無邊框產品,不只最早推出、還是唯一供應商,利用LTPS推出超低能耗、高階晰度筆電面板 」
[友達法說會 宣布啟動雙軸轉型]
友達法說會 宣布啟動雙軸轉型
袁顥庭/台北報導2021.02.04
分享FacebookLINE
友達法說會登場,董事長彭双浪強調,友達會持續朝價值轉型方向前進,未來幾年將啟動「雙軸轉型」計畫,Go Premium和Go Vertical並進。
首先是Go Premium,面板和太陽能等主要事業往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如電視面板當中8K、無邊框產品,不只最早推出、還是唯一供應商,利用LTPS推出超低能耗、高階晰度筆電面板,還有電競面板都維持領先地位,另外包括MiniLED、MicroLED顯示器等,技術都領先業界,
另一個是Go Vertical提供垂直領域解決方案,提供客戶一站式服務,從面板出發,提供系統、解決方方案和服務。1月1日達擎分割出來,專注於公共顯示器和通用顯示器事業,未來將有更大彈性展開各項策略合作,建構各場域生態,包括商業、運輸、工業、醫療、教育等等,促進有達智慧顯示應用的價值鏈延伸,並結合AIoT技術來拓展數位商機。
過去幾年友達沒有重大產能投資,而是透過審慎投資提升產能和技術能力、增加中高階產品的供貨能力,接下來除了優質產能投資,例如持續聚焦耕耘智慧零售、智慧金融、智慧醫療等等領域,還會增加智慧製造方面的服務。希望透過策略投資等多元方式來擴大生態圈經營,持續降低來自純面板銷售業務的營收比例。
另外,過去友達強調Smart investment,過去幾年沒有大的擴線投資,而是將原有生產提升技術能力,助攻中高階產品價值策略。接下來進入Smart investment 2.0,接下來除了優質產能投資,聚焦耕耘四大場域+1,+1是智慧製造。另一個是建構完整生態圈,未來是生態鏈對生態鏈競爭,有賴整合的力量,透過投資聯盟合作的方式,建構生產圈,並且落地在地化經營
出貨面積將大減 7~9%
ASP 將持續拉高 7~9%.
群創 Q1 展望
大尺寸出貨量 持平
ASP 將持續拉高 7~9%.
==================
Q4 ASP
友達成長12.9%
群創成長12.4%
==================
Q4淨利
友達成長 55億
群創成長 86億
==================
Q4 毛利率
友達 16.9%
群創 20.4%
阿斗又把好好的賭局,玩到輸輸去.
===============
折舊費用
友達 87億
群創 90億
===============
今年預計資本支出
友達 220億
群創 250億
===============
TV 佔營收比重
友達 26%
群創 38%
每天養成了要看版主文章的習慣
喜歡你的邏輯
喜歡你的推估
雖然第四季友達、群創數字跟您估的相反
這個看似不科學的結果
也只能看到細解再去破解原因了
以下是一個有關0050調整的文章
P大之前曾經提過
也跟大家分享
當然眼前最重要的
當然是希望友達能夠回到上漲的軌道
不要像今天一樣崩跌了
畢竟我買比較多的友達比較少的群創 哈哈
謝謝P大的分享
--------------------------------------------------------------------------------------------------------
2 月初 0050 成分股
攤開 2 月初的 0050 成分股,截至 2/4 一共有三間公司市值掉出台股 50 名之外,
分別是亞泥(1102)、遠東新(1402)、正新(2105)、開發金(2883)以及永豐金(2890),
清一色都是傳產及金融類股,其中永豐金排名 60,距離剔除標準 61 名只差一個名次,
是最有可能在 3 月份被踢出 0050 的公司,
其餘四間公司雖然市值被一些電子股大幅超車,
但只要這些超車的股票還沒進到前 40 名,就暫時還不會有被剔除的風險。
(圖片來源 : 筆者整理)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可能被納入 0050 成分股的公司
那麼逆向推導,有哪一些公司可能被納入 0050 成分股?
我們將台股上市(不含上櫃)前 50 大市值的公司列出來,
裡面不屬於 0050 成分股的有 5 家,分別是氣動元件廠亞德客-KY(1590)、
IC 載板大廠南電(8046)、受惠疫情的面板廠友達(2409)、航海王長榮(2603)
以及搭上 5G 及資料中心趨勢的網通大廠智邦(2345),
其中亞德客-KY(1590)市值已逼近 2 千億台幣,排名來到 38 名,
只要到 2/22 還保持在 40 名之內,就一定會被納入 0050,
至於 2021 年營運前景看旺,多頭氣勢旺盛的南電(8046)、友達(2409),
如果到 6 月份之前股價繼續走揚,成功擠進市值前 40 名,第二季就也有機會被選為 0050 成分股。
(圖片來源 : 筆者整理)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