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群創上週五 24.65元 , 90天 有 兩個營業日 累計漲幅超過 160%,被列入注意股票.
(2020/11/18 , 9.34元附近 開始算90日)

友達之前和群創價差約 2元, 那友達也許到 27元, 漲幅也超過160%, 要被列入注意, 強制 提前公布業績....
最好再多等幾天, 讓友達財務部門,來得及做帳, 把 Q1 整季獲利一次公告.
shenomenon1110
群創今天是跟屁蟲!
rogerchen0627
還能再起舞嗎!!雙虎
1.【公告】彩晶 2021年3月合併營收30.28億元 年增132.69%

彩晶獨走 拉動雙虎 p大 請問怎樣看彩晶
2高價 ic 設計 主力棄守 反多為空 盤不穩
pqaf
彩晶大漲是比價效應, 好比當年股民 買不到 聯電,跑去買 聯華食品....追不到雙虎,改追彩晶
vul34622
價高者得
請教各位大大:
友達股價如真能上三位數,您能忍到它上三位數才下車嗎?
小弟我應該忍不到上三位數就下車了
rogerchen0627
我大概只能忍到三十塊
typetin
我大概可以留著明年領股息。跟著P大走,吃香喝辣吧!
不要太期待
也不要太衝動
看看這張圖冷靜一下
frank1253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半倒梅子綠
所以是要130才可以下車嗎?
rock255 wrote:
不要太期待也不要太衝(恕刪)


既期待又怕再次受傷害........
嗯~今天的局勢看的我晚上好想喝點酒來慶祝啊。 有推薦的嗎。

昨天竟然不自覺的走出家門口看看左鄰右舍誰在賣房子的..  肯定是被P大影響的
monguly
陀螺:真羨慕你的股票有人借
陀螺不打轉
[大笑]今天利息夠買1手啤酒喝
群創擁高現金部位 董座:股利配發將回報給股東
更新時間: 2021/03/03 17:07


群創(3481)帳上現金部位超過300億元,法人關心今年的股利政策是否可望加碼配發?群創董事長洪進揚表示,在現金股利配發上面,預期將適當回饋給股東,這個方向是確定的。


群創股利配發政策一向令股東覺得太小氣,每每都成為股東會上熱烈的焦點。去年股利掛零,2016~2018年的股利分別僅配發現金股息0.1元、0.8、0.06元。

群創去年成功轉虧為盈,也難得啟動庫藏股政策,激勵員工向心力。是否有機會提高股利政策,對此,洪進揚表示,將會適當回饋給股東,這個方向是確定的,會給股東更好股利上面的回報。

群創目前現金水位超過300億元,預估今年資本支出將維持250億元的水準,將積極提升自動化設備以及增加後段模組產能。



群創去年第4季營收達780.68億元,毛利率20.4%,較上季的9.3%顯著提升,也較前年同期由負轉正,稅後純益101.41億元,季增558%,較前年轉虧為盈,每股稅後純益1.04元,全年稅後純益16億元,全年轉虧為盈目標達成。(楊喻斐/台北報導)
............
如果今年賺大錢 如先配個1元不為過
rogerchen0627
我覺得今年不用硬配,等今年度賺大錢,明年再配多一點就好
vul34622
一航運 賺3毛 法說 問會配嗎 1毛有嗎 大氣說 那還要配 結果配1元
請問P大今天又施賣3張的魔咒嗎?
不然怎麼會......
今天漲停賣出一張過過癮,謝謝各位先進!
pqaf大大, 有個疑問想請教
根據過去面板和記憶體的經驗來看, 在大多數廠商不敢投資擴廠的時候反向操作
往往可以獲得更豐厚的回報

但目前看起來雙虎的狀況雖然比陸廠好 (成本低, 技術先進)
為什麼沒有看到建議雙虎擴廠的討論出現
當下雖然有優勢, 但是實際上陸廠的市佔率是遠遠高過台灣的
在目前陸廠成本及資金有問題的時候擴廠不是最佳的時間點嗎?
況且在短時間內不會有新廠商的出現 這樣對雙虎來說不是好時機嗎?

pqaf wrote:
1. 現在審批要求很高,所以最近剛獲得許可 .
解讀: 政府財政和政策都不再支持面板廠, TCL 自我籌資困難

4. 正式融資金額還待確定,我們預計在100億左右。本次融資非常有必要,會帶來顯著的業績增長並完善公司在IT領域的佈局,未來不會有太多融資需求。
解讀: 就缺錢嘛, 財報不是很會賺嗎? 事實上,斷奶後,連100億都拿不出來.

6. 供給側:IT Glut(供大於求)大於TV,因為IT線體十分分散,且仍有大量老舊線體服務市場,整體市場競爭非集中化,呈現出無序狀態。
解讀: IT 主要集中於 BOE,AUO,LGD,INX 四家手上,怎會無序呢. TCL 才是想進來分一杯羹,擾亂市場,.

9. 當前資產負債率接近我們規劃的上限,因此需要權益匹配來保持公司穩定發展。21年開始,現金流將大幅改善,預計未來幾年會有顯著增長,這也是為什麼未來不考慮融資
解讀: 無法融資, 改為發行新股籌資, 講白了就是缺錢,

10. 新增LCD投資政策層面已經有非常嚴格限制。在原有廠商線體優勢及成本結構優勢下,新廠商進入的可能性幾乎為0。
解讀: 國家不給你錢 胡搞瞎搞了.

11.隨著頭部廠商折舊開始陸續到期(京東方重慶B8、TCL華星t2明年折舊計提結束),會有20%成本下降,整體IT競爭格局已經改變。
解讀: 這點不正確, BOE和 TCL 的折舊完成率,不到 投資額的3成, 新廠的折舊高峰才剛要開始.

12. 中高端產品有了更多的新技術需求,老舊線體存在很大短板,沒有最新型的曝光機,在生產同等規格IT面板時,整體產能和良率會受很大影響。
解讀: 友達這幾年花了幾百億 升級舊廠設備,當它錢都花假的嗎?

13.供給端,除t9外,惠科(綿陽線、長沙線)有新產能釋放,京東方、台廠也有TV產能轉IT。
需求端,IT會維持一個比較高的增速,但20年的增速不會再出現。
t9針對是高世代線對低世代線替代下的增量市場。
解讀: 增量市場? 明年疫情結束後, IT 需求可能暴跌 15%(1000萬平方米) ,TCL 太樂觀了.


(恕刪)
My Flickr: www.flickr.com/photos/wuwaite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