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GG
好像摸了一下月線
收紅
(新聞)
Touch Taiwan 2021 將在 4/21 日登場,並於今日舉辦展前記者會,友達總經理暨 TDUA 理事長柯富仁在會後採訪時透露, MicroLED 產品預計在年底會進入實際量產階段,首波應用是和韓國廠商合作的大尺寸拼接電視。

面板廠產能持續吃緊,TV面板漲勢已經延續三個季度,整個供應鏈除了IC之外,其他像是包材也吃緊。柯富仁表示,現在是做多少賣多少,第2季、第3季能見度不錯,工廠產線維持滿載,連原本排定的歲修、排檢都延期到第2季完成。

友達也持續做產線提升,日前董事會通過了6代LTPS產能擴產計畫,主要針對高階NB面板及MicroLED等新製程,預計明年第3季產能開出,月產能將由25K提升到36K

================

友達 年底,全球首發生產的 uLED 大電視 給 三星 .

那麼大的昆山廠,只增加 1.1萬片產能.

昆山廠的二期增產2.5萬片規畫,本該2年前就該完成,拖到 現在才要開始, 且 還要等到 明年Q3 才要 少量生產最新的 micro LED 新產品

過3年,uLED 的價位若能被市場接受,昆山廠區, 要擴產10倍, 應該不成問題.

拼接式的 uLED 面板 可能只有12 吋大小, 可以在 6代LTPS廠生產,不須使用到 10.5代廠.

友達 uLED 量產出貨後, 龍潭的 apple 新廠差不多也準備好了吧?
frank1253
7.5代廠没有人脈,所以不知道。
陀螺不打轉
F大帥歐
友達總座:Q2缺料程度比Q1嚴重 交期拉長1倍

面板大廠友達(2409)總經理柯富仁表示,進入第2季之後,面供供應鏈缺料的緊張程度比第1季還要更嚴重,除了驅動面板IC等各種晶片之外,玻璃、偏光片、印刷電路板等各種零組件都是呈現供應緊張狀態,且有不少零組件交期的時間更從4周拉長至8周之久。

柯富仁表示,現在大小客戶都不滿足,都來喊要產能,無法評估客戶重複下單的情況,從產能供應的角度來看,不管是IC零組件、面板、玻璃等擴增產能的情況有限,讓供不應求的情況無法改善。

觀察後市,柯富仁認為,整體來看,最大的變數來自於疫情,各國施打疫苗之後,是否會讓返校潮的需求不見,但目前看起來需求還在。另外,東京奧運如期舉辦,以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奧運前會有一波買氣,需觀察5、6月的買氣狀況,如果這個買氣沒有出現的話,後續的動能就要持續觀察。
(楊喻斐/台北報導)

===============
像黃崇仁那樣公然 大辣辣喊出 半導體報價要大漲幾%, 那很可能已經留下反托斯重罪的證據.

友達比較有經驗, 用缺料說法, 暗示市場, 報價還要繼續漲.

面板廠 也開始擔心, 疫情結束後, IT需求消失, 這樣, 大家就會放慢 擴產腳步.

我估 最壞的情況, 明年可能IT 需求會爆減15%, (1000萬平方米) 約1.5座 8.5代產能.
但明年全球沒有新廠落成,或許可把這些閒置的產能,弭補 TV大尺寸 所需.
陀螺不打轉
面版交期16週?4個月?那現在3月營收是套2020/12月?不會這麼誇張吧,這不等於說,eps可能漲的更誇張
陀螺不打轉
是套2020/12月報價?
pqaf wrote: 昆山廠要生產最新的 micro LED 新產品(恕刪)


讓昆山廠生產最新的 micro LED 新產品

這樣好嗎?

先放在台灣生產不好嗎?

純粹問一下
s2474
也許會有前後段的差別
現在的 LCD技術, 背光穿透性極差, LED背光的發光效率只有 4%, 其他 96%能量都浪費. 所以,改用 uLED 自發光後,發光效率就能大幅提高, iphone , ipad ,HP NB 的電池續航力,一口氣大增....畫質也大好.

所以,各大國際品牌都非常渴望 優先取得 uLED 顯示技術,願意砸大錢收購這種革命性的次世代顯示技術, 取代現有耗能的 LCD 或 OLED.

apple 跑到 友達龍潭廠旁,砸上百億,蓋了幾座全新實驗廠.
連三星都做不來 uLED, 還要找AUO 買, 就知道這技術價值有多高.
大陸就算盜取這先進技術能夠生產, 沒有專利, 就只能在大陸自家賣,不能出口賣.

AUO 這下要變成面板界的 特斯拉了. 那到底要當面板界的 TSMC 還是 特斯拉 阿 (自high)

===============

uLED 需用種植在 LTPS TFT基板, 友達台灣只有LTPS實驗線,產能太小, 只有昆山廠的規模較大些.

不然就花要幾百億,收購 群創高雄路竹 LTPS 6代廠囉.
或 花幾十億去標下 破產的 華映幾座舊廠,然後投入幾百億更新產線設備為 LTPS + uLED
唯一的娜烏西卡
友達六百不是夢 哈哈哈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28531

西方擬制裁太陽能多晶矽

友達的太陽能廠又要虧錢了?
JU3844
你改頭像啦?這樣很不習慣,因為改得了頭改不了嘴.....
frank1253
JU3844太幽默了![笑][笑][笑]
《京東方2020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摘要》

來自南柯夢碎的雪球專欄

一、董事長陳炎順:



1、(如何看待TCL華星IT專案)TCL華星是我非常尊敬的企業,我相信他們的決策都是從自身的戰略需求出發通盤考慮後做出的。 京東方作為全球半導體顯示行業領先企業,我們無論是在技術能力、工藝能力、產品能力、市場能力、產能規模和產線運營能力等方面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我們在未來還會強化自身在各個方面的能力,以鞏固在全球半導體顯示行業的領先。



2、(如何看待顯示行業週期性)我個人認為,本輪面板價格的回升背景和過程中的特點與以往週期性地上漲是有區別的,我們認為半導體顯示行業未來會走出週期性的特徵,成為確定成長性的行業:1. 本輪面板價格的上漲基於市場原因、供給原因、技術進步原因、產品高端化以及新冠疫情對消費特徵的影響造成的,有深刻的內在原因和外在驅動,未來這一因素還會常態化保持。 2. 本輪價格上漲過程中明顯的特徵就是頭部企業集聚效應,供應鏈、製造端、消費端各個環節都明顯向頭部企業靠攏,一旦行業的頭部企業前三名佔據市場60%以上的份額時,行業發展的穩定性將會明顯增強。 3. 未來三年內,半導體顯示行業的產能的增加和因技術升級、產品升級、產能退出、市場應用範圍的擴張等因素導致的產能消耗是基本相當的,不會出現明顯的產能冗餘。 4. 行業發展的特徵轉為成長性特徵后,價格的波動還會存在,但第一波動的幅度收窄,第二波動的時間週期會拉長,第三頭部企業恢復的彈性會明顯增強。



3、(如何看待雙千億發展目標)2020年在集團戰略評估與十四五戰略制定上, 我們提出京東方未來十年"雙千億美元"發展目標和"1+4+N"的航母事業群的發展構架及以半導體顯示技術、感測技術為核心,發展京東方京東方的半導體顯示事業,成為全球半導體顯示事業的領導者,同時依託半導體顯示和感測技術和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融合,應用到物聯網細分和應用領域。 我們在物聯網應用市場領域,著重賦能Mini LED、感測、智慧醫工和智慧系統創新四大領域,並通過產業生態鏈基金、物聯網創新基金和全領域合作夥伴加強合作,為千千萬萬個市場區隔提供技術、產品和服務。 在每一個事業的發展模式方面,我們會深刻理解和分析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和特徵,根據其市場規模採用不同的發展商務模式,例如Mini LED、智慧系統創新事業、醫工融合事業面向的是千億、萬億美元級的市場,我們的策略是發揮我們半導體顯示和感測技術、產品和智慧製造優勢,賦能相關領域,取得至少千億級人民幣的市場地位。 感應器件領域因其技術類別多、細分市場多且單一細分市場份額小的特徵,我們將採用掌握核心技術,打造孵化平臺,通過投資、平臺合作、市場合作等方式來做大做強這項業務。



4、(如何看待柔性OLED事業當下困境)OLED是半導體顯示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我們在保持LCD全球領先的基礎上,這幾年發力投資柔性OLED產線並量產出貨。 2020年我們在柔性OLED出貨量3000多萬片,國內第一,全球第二。 我相信隨著柔性OLED技術、產品、工藝方面的逐步成熟,市場應用範圍穩步拓展,未來三年內柔性OLED一定會迎來較好的發展空間。 當然,目前中國大陸柔性OLED的廠商由於受到外界壓力、內部產品和工藝成熟等原因,有些承壓,但BOE柔性OLED今年的出貨量仍能保持一倍以上的增長。 我們已經明確了柔性OLED三年發展目標,目前正按照"兩拓三提一降"的工作方針具體落實各項措施,我們有信心通過兩年的努力將柔性OLED打造成為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原材料:



1、(價格上漲)現在全行業價格都在持續上漲,一方面是供需關係,另一方面也是回歸應有的價值。 我們身處產業鏈中,必然會沖銷一部分利潤,但這也是我們對行業健康發展應有的責任,通過和上游的材料企業聯合,促進其再研發再投入。



2、(顯示晶元)主要來自於台灣、韓國、美國等供應商。 現在中國大陸供應商也成為重要的資源。



3、(驅動IC)供應鏈的長期穩定是需要提前佈局的,我們一直注重產業鏈安全建設,目前雖然全球驅動晶片緊缺,但對我們的影響不大。



4、玻璃仍然會有一定的缺口,但隨著供應鏈的彈性恢復,緊張問題會逐步得到緩解。 IC的供應緊缺比較嚴重,緊缺會進一步加大,所以要採取多種措施來最小化影響。 我們會持續滿銷滿產。 B17,Q2末140K-150K擴產按計劃在進行。



三、柔性OLED:



1、(盈利看明年)OLED業務還不能談盈利,我們的量產折舊都按照財務規則計入,另外現在還在持續投入研發、產品開發,產線在順利的爬坡過程中。



2、(產線轉固)目前B7已完成三期轉固,B11已完成二期轉固,B11後續將結合產線實際運營情況適時進行轉固。 B7、B11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目前均為正。



3、(8000萬目標)我們肯定是要朝著這個目標來走,華為確實有些影響,但是我們的客戶群比較豐富,我們也在積極地拓展產品,開拓物量。 成都B7、綿陽B11出貨目標是翻倍以上成長。 B11(蘋果iPhone13)產品開發在進行中。 (顯示事業CEO高文寶——翻倍成長目標,實話實說,我自我判斷把握很大)



4、(摺疊屏)Omdia稱BOE僅為OPPO、VIVO內折手機提供副屏的資訊僅供參考而已,我們OLED業務在積極與所有客戶開拓中。 摺疊屏作為重點一定成為今年更加發力的增長點,雖然目前已處於國內行業第一,但我們還在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包括新的摺疊材料、機構、模擬設計等等。



5、(COE、LTPO、UTG)等技術我們均在持續研發中,我們是有信心使之成為成熟技術,和客戶一起拓展應用。 一直以來外界認為的短板,我們在用技術創新及頭部客戶的大量採用證明我們的技術實力和進步速度。



6、(圖元排列)技術在不斷升級,圖元排列也是關鍵的技術之一,我們有幾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技術,並且在不斷創新,會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別及客戶要求使用。 新的專利在客戶端獲得了很好的評價,目前已經開始進入商業應用。



7、(柔性產線預留空間)都有一定的預留空間,後續擴產還要考慮整個產能的匹配,包括設備投資的最優化。



8、(LTPO)B7、B11、B12均安排有一定LTPO產能,我們正在做持續的規劃,LTPO技術是很好的技術,現在的手機客戶對這個技術都是非常積極的。



9、(客戶合作)我們與所有頭部客戶都有密切合作,OLED事業我們現在實現從零到一,目前正在做從一到十的工作,我們進步很迅速,但是仍然需要一段時間去創新,和頭部客戶磨合,深度合作。



10、(新線投資)LCD方面,目前沒有新建計劃。 OLED方面,重慶B12在建設中,主要定位於柔性摺疊產品,應用領域包括手機、Pad、筆記本及車載等產品,預計今年內正式投產。 福州B15是正在規劃中的專案,將根據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情況適時啟動。



11、(產品良率)目前OLED產品技術能力不斷提升,產品良率也在不斷改善,很多品種良率已經處於業內領先水準。



12、(產能瓶頸)B7、B11產能在持續爬坡中,目前不存在瓶頸,後續會根據產品Mask數量進行持續評估(光罩增加,產出減少)。



四、LCD產線:



1、(滿產滿銷)目前每條LCD產線都是滿產滿銷,產品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柔性OLED產線還處於產能爬坡階段,客戶及產品應用領域在持續拓展中。 顯示產品出貨這一塊,一直以來海外佔比60%以上,增長部分國內海外都有,以海外為主。



2、(營收結構)顯示器件業務,IT類產品營收約佔40%,TV類約佔25%,Mobile及其他新應用類佔比約35%。



3、(供需狀態)二季度、下半年市場訂單飽和,目前在努力提拉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



4、(高端市占)一,BOE在IT面板領域出貨產品,大尺寸、高解析度、高刷新率等高附加值產品佔比接近一半。 二、這些高端產品在全球佔比也超過1/3。 三、BOE在IT、TV等中大尺寸高端面板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有些品種市佔率超過了50%。



5、(B9擴產)合肥B9實際已達成設計的滿產狀態,後面將著重匹配一些設備,以適應產品對工藝的要求。 擴產已經在進行中,擴產的節奏是與產品、客戶有直接關係的。



6、(B9股權回購)將根據自身現金流計劃和運營需求,有計劃地逐步回購全部B9股權。 B11目前生產經營正常,回購B11股份是按照集團運營策略來進行的。



7、南京B18、成都B19通過我們內部五拉通工作,已經進入到順利運營狀態,我們現在也在持續進行產品結構優化、品質與技術能力提升,包括產能的最優化,業績大幅改善,對今年一季度業績有一定貢獻。



8、成都B19(6道光罩轉4道)按計劃進行中,Mask優化會根據產品設計及客戶認證節奏來完成。



9、醫療領域螢幕佔比第一,自己醫院肯定是我們的產品,B2已完成創新業務轉型,滿銷滿產。



10、(產線折舊)合肥B5今年年底折舊到期,重慶B8和鄂爾多斯B6是22年、23年陸續到期。



11、(光罩攤銷)根據該項資產預計可使用年限進行攤銷,通常不超過3年。 LCD和OLED的光罩攤銷政策均是據此進行的。



四、Mini LED & Micro LED



1、Mini LED是未來顯示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BOE於2年前開始加大對MiniLED技術和人才的投入,MiniLED產業鏈的核心,一是背板技術,BO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玻璃基背板製造商,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二是MiniLED晶片,我們目前已與主要晶片廠商都有非常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三是巨量轉印技術 ,京東方與Rohinni合作獲得了全球領先的巨量轉印相關技術和工藝。 目前BOE Mini LED COB產品已經量產銷售,COG產品已經完成65吋、75吋等產品的技術開發和用戶端論證,預計上半年玻璃基背光會量產出貨,MiniLED玻璃基直顯產品也將在今年年內推向市場。 關於大尺寸OLED產品方面,我們在相關技術積累方面都有專門的團隊開發,具備小規模量產能力,我們將根據相關技術、市場的發展趨勢,判斷技術走向與大規模投資的時點,根據需要來確定我們的發展戰略。



2、(Mini LED事業)MiniLED業務我們已經正式進入產業化階段,背板主要靠我們的B1產線和觸控屏產線提供,LED打件需新增設備,我們會根據客戶的需求不斷擴充產線的規模,把MiniLED事業做大做強。



3、(Mini LED背光)一、玻璃基背光產品有很多技術優勢,尤其是針對大尺寸TV產品以及超高分區的TV、IT類產品有很大優勢,相信在這些領域的高端產品上玻璃基背光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二、PCB基的背光產品目前已經在量產出貨,玻璃基背光產品正在與客戶聯合開發中,將很快推向市場,相信市場將快速成長。 三、我們與很多海內外客戶都在積極對接,在產品推進方面進展順利。



4、Micro LED目前我們處於研發階段。 Micro LED是一個未來顯示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我們一直在積極進行產品開發和技術積累,會根據市場需求適時推進產品化進程







作者:南柯夢碎

連結:https://xueqiu.com/3436225335/177036451

來源:雪球

.......................
煩請p大分析一下
2月 0.22 大修正 27.05 到22


好事多磨
陀螺不打轉
[^++^][^++^][^++^][^++^][rock][rock][rock][rock]
tentry121
OLED還在賠錢階段,只好繼續漲報價來維持獲利
pqaf wrote:
大陸就算盜取這先進技術能夠生產, 沒有專利, 就只能在大陸自家賣,不能出口賣.

大陸的市場還不夠大嗎?
pqaf wrote:
友達 年底,全球首發生產的 uLED 大電視 給 三星

Mini-LED版iPad Pro本月發布?彭博社確認
近期不斷有消息稱,2021款iPad Pro或成為首款採用mini-LED顯示屏的機型。但蘋果硬件新品發布會卻遲遲沒有動靜。
近日,彭博社再次確認,全新iPad Pro 將於本月晚些時候發布,雖然Mini-LED屏幕供應很少,但設備還是會正常開售。



據悉,蘋果正在探索使用1萬顆LED的mini LED顯示屏,每顆低於200微米。因為有更多的LED和更多的調光區,mini LED顯示屏可以提供更深或更暗的黑色、更高的亮度,更豐富的色彩,以及更大的對比度。



根據產業鏈方面消息,蘋果未來還會不斷推動mini LED 技術,新推出的產品會逐步改用mini LED屏幕。今年可能性最大的是新款iPad Pro。之後還會有14.1 吋MacBook Pro (是由現有的13.3吋版本升級) 和16 吋的MacBook Pro、12.9 吋iPad Pro、7,9吋iPad mini 與及iMac Pro 等等都會逐步更新搭載mini LED屏幕。
====================
先實現min led 商業化,OLED 在中大尺寸面板將會消失競爭優勢.....,然後再5年後進階到Micro LED小尺寸面板終結OLED,就等時間來驗證吧!
1.相較於 OLED 主打優勢諸如對比度、色彩等,Mini LED 背光產品表現並不遜色,並且具有資本開支低(成本低)、規格靈活(應用廣)、適應於面板/LED 兩大光電板塊產業鏈發展的需求(供給推動),同時具備使用壽命長(尤其適用 TV 場景)的重要優勢。
2.Mini LED 背光對於 LCD 全球中大尺寸 LCD 面積彈性約 17~22%。考慮到 Mini LED 背光在 NB、MNT 等其他 領域也會廣泛使用,有望帶來更大面積彈性。
3.最重的是, Mini LED 背光 LCD 產品比 OLED 具有更長使用壽命,更貼近於 TV 的場景需求。
ke989
印刷式OLED量產了,不知道會不會打到miniLED
pqaf
不會, OLED 改印刷式製程,只是節省材料,降低成本, 烙印色衰的本質依舊在. 車載,NB,MNT是生產力工具,需要長期使用下穩定的顯示器,OLED 不適合.
《京東方2020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摘要》

1. B7、B11 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目前均為正。
解析: EBITDA = 折舊費用 +營業利益 , 換句話說 EBITDA - 折舊費用 =營業利益 ,

( OLED) EBITDA 只是轉正,那還不夠,必須要有相當大獲利, 否則 扣掉 折舊費用後, 財報的 OLED 廠營業利益就是虧損,拖累公司整體獲利,

2. 合肥B5 2014年初量產, 2021年底折舊到期
解析: BOE歷年投資了 3000~4000億, 目前只完成1000億折舊, 折舊的苦日子還很長.

如果真讓台灣的 micro LED 技術瓶頸突破,成本也如台灣業者的預期,5年後 能夠大降的話, BOE 滿坑滿谷的 LCD 新廠 就慘了.
BOE 號稱 黃金五年, 五年後就要吃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