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成功推出 COVID-19 疫苗,對電視的需求正在放緩,民眾開始轉往旅遊或在封鎖期間受限制的娛樂活動。DSCC 預估,2021 年第二季美國電視出貨量可能與 2019 年大致相同,比 2020 年同期減少 24%。
2021 年 SID / DSCC 商業會議,市調公司 NPD 的 Stephen Baker 表示,美國 4 月電視銷量比去年同期少 24%,一部分原因是美國政府在 2020 年 4 月的經濟刺激措施力道異常強勁;而根據消息來源表示,截至 5 月,美國電視銷量會比去年同期繼續下降幾十個百分比。
DSCC 表示,觀察到美國放緩電視需求、印度因疫情關係放緩各種消費、三星將 2021 年電視銷售計畫下調超過 10%、中國 LCD 製造商開始要求電視品牌購買更多面板、液晶電視面板價格漲幅在 5 月開始放緩等種種跡象後,認為大型 LCD 的供需逆轉已經開始。
針對 2021 下半年 LCD 面板價格,DSCC 認為,從 7 月開始,液晶電視的面板價格在部分尺寸可能下滑。由於 LCD 製造商的淨利率相當高,即使出現供過於求,也將保持較高使用率,無需調整生產。不過,驅動 IC 和玻璃基板等各種組件的緊縮現象將會暫時持續。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1/06/10/lcd-supply-demand-oversupply/#more-754604
【10:57 投資快訊】群創(3481)、友達(2409) 5 月營收年增 40% 以上,但 Q4 面板報價將有下跌風險
針對同族群友達(2409),市場下修 2021 年預估 EPS 從 7.51 元調整至 7.41 元調整至 6.89 元,預估 2021 年底每股淨值為 26.22 元,2021.06.09 股價 23.85 元,以 2021 年預估每股淨值計算目前 PB 為 0.9 倍,考量面板報價將於 21Q4 下跌,目前評價並未低估。
-------------------------------------------------------------------------------------------------
最近新聞真的是把面版往死裡打,內容寫考量報價下跌,也要看跌的量多少
真的是不利字眼關鍵字就被大作文章,多數人就會被晃點
發佈新聞的時間點剛好又接近23元這個關卡,真的很夭壽
今日友達對台中廠外籍員工做快篩
要是有不利消息,我看又會被大做文章了
我還是多看P大跟F大分享的基本面資訊
少看這些沒數據的新聞好了
在股市群眾裡,人們的智慧不會增加,反而是愚笨的程度會越積越高,而且群眾理性的程度,等同於八、九歲的孩童。(群眾心理學祖師:Gustave Le Bon)
股市是有漲跌循環的,這從技術線型能看的一清二楚,沒有永遠漲的股票,也沒有永遠跌的股票(除非公司倒了)。不然股票都會是漲到一定的高點,在下跌從新洗盤,將混亂的籌碼趕出去。或者,跌到一定的低點,等到籌碼安定以後,再往上攻。而台灣的散戶總是會「套在最高點,殺在最低點」。
老共的達人:枯燥三年,寫的面板文章分享給大家
=========================
價格拐點已到的面板如何投資
2021年06月10日14:40 雪球
去年11月我提示到面板超級週期到來,各尺寸漲幅都漲得100%。面板龍頭京東方A一季度淨利50億,超過去年全年。行業龍二,TCL科技,一季度淨利24億。然而這大半年,先是因為業績兩龍頭漲幅直過50%,但先後發布定增方案後,股價一路下跌,特別是TCL科技,累計下跌幅度高達24%。在確定京東方全年200億淨利潤,TCL科技全年超過100億淨利潤的情況下,行業龍頭遇到估值陷阱,10倍左右的PE仍跌跌不休,何為?
不可否認,定增是原罪,特別是他們倆在市場圈錢太多,給資本的印象本來就很差,在行業大好利潤與現金流大幅改善的當下,紛紛再次巨額融資,直叫資本對面板行業競爭形勢持續向好表示深深疑惑。是否價格到頂隨時暴跌?寡頭調控價格讓市場更穩定是否成立?後續是否不在有新增高世代線衝擊供給,行業再次進入價格戰?LCD生命週期多久?
價格到頂,但不會暴跌,主要是面板的投資邏輯發生了根本變化。
第一、寡頭定價$京東方A(SZ000725)$與$TCL科技(SZ000100)$兩大龍頭已經佔據LCD50%的份額,到現在(2021年6月面板見頂時)行業裡誰擴張LCD產能,特別是TV產能,誰是傻子。一起保護市場一起賺錢不好,為什麼要再打價格戰,不管你現在產能規模多大,誰建新線誰傻。
第二、產業鏈圍繞龍頭,市場有效供給受到控制。缺芯片、缺玻璃,主要供應商當然優先供給給龍頭。龍頭擁有最好的設備,最多的人才,良率自然最高,能投入的各技術也最多,面板豐富度最高,技術也最好。LCD並非技術一成不變,簡單的2K、4K、8K高清正說明這個問題。龍頭與一般公司誰能更快運用上LCD的新技術?滿足客戶不斷的視覺顯示要求?
第三、韓國三星等已經退出部分LCD,暫緩2022年底退出的也只能自用,不能衝擊市場,不斷暫緩,說明OLED大尺寸經濟生產難,技術突破不了。在大尺寸OLED研究上中韓實際在一起跑線上,面板雙雄並不落後。這一點也真說明,LCD的生命週期很久,目測8-10年。miniled增加了LCD的生命週期,能更經濟的生產大尺寸高端面板。真當OLED經濟生產大尺寸面板時,國內兩龍頭既然在同一起跑線上,在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的當下,自然不會落後,只會加速,甚至超越。比如TCL科技8.6代印刷OLED項目T9越越欲試,正說明了這一點。
可以預見2022年面板龍頭京東方淨利潤還是超過200億,TCL科技還會超過100億。同時龍頭已經開啟第二賽道,京東方的第二賽道就是小尺寸OLED與京東方醫院。TCL科技的第二賽道是半導體材料(中國第二),半導體光伏矽片(中國第二),這兩方面都是瘋狂擴張中,新的半導全材料得到中芯國際的認證,210mm大矽片不用懷疑正在成為主流。同時折舊帶來的巨額現金流會極大的降低財務費用,也可能開啟新的賽道,京東方2020年折舊就有224億,就有大量資本回購產線股權以增加歸母淨利潤。而TCL科技現在的折舊率是19%,T10並表T7爬坡產能增長50%,以今天一季度顯示營收簡單測算明年全年營收1000億,而明年起每年折舊會減少1個點,減少的折舊就是實實在在的淨利潤,因此TCL科技的淨利潤2022年超過150億也是可能的。
當市場回過頭來發現一個行業長期處於寡頭壟斷下,市場不再新增產線,龍頭公司每年超過200億左右的淨利潤,且行業龍頭在行業競爭優勢下,擁有更多資金投資未來科技的形勢下,該給這樣的龍頭多少倍估值?
25\30倍過份嗎?空調有什麼技術含量?空調算是真正的耐用消費品吧?美的與格力打了多少年價格戰?兩個空調弄死了對手?結果是什麼,是壟斷,然後壓榨產業鏈,淨利不斷的增長。股價翻了何止10倍?而電視機因為智能化的賦能,也不在是老百姓家最值錢的家電,正在變成一般消費品,電視更換頻率會變大,長期利好面板龍頭。萬物互聯是屏的時代,不投龍頭投誰?萬億,敢想嗎?
面板已經進入收穫階段,我們散戶要團結起來,下次再定增搞惡意圈錢,我們就要一起去投票,反正,李東生之流的大股東控股比例太低,散戶能團結起來,我們就能讓他不在惡意圈錢,多分紅。就像現在格力美的一樣,因為分紅,成本都快成負數了。機構不拉,我們就做T,一樣是賺!做T的原則就是底倉不動,不讓機構的當,防止T飛!散戶朋友們一起加油,萬物互聯,萬億面板龍頭,需要你有信仰!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友達不只防疫靠人盯人,連公司同仁的網路發言風向也靠人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