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我感覺面板股價目前就像是壓力鍋,不希望他噴,等到「它們」,希望他噴的時候我想應該會很壯觀,有錢就慢慢買,等他噴就好了。😎😎😎
群創法說會有提到下半年玻璃基板的產能供應較原先預估的下修15%~20%,不知道這對下半年的營收影響多少?
原振俠9999
法說會連結,在後面的Q&A才有說明https://wms.gridow.com/ir/innolux/innolux_21Secondhalf.html
陀螺不打轉
TCL電子:面板供不應求已見緩解,料下半年價格有望調整

《經濟通通訊社6日專訊》TCL電子(01070)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胡殿謙指出,上半年芯片、面板供應緊缺造成原料成本上漲,加上供應鏈在物流方面成本也有提升,整個行業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集團對此積極提升銷售價格、優化產品結構以及戰略備貨來應對。不過,他強調,成本中影響最大的面板,其價格在7-8月已有鬆動跡象,供不應求的情況有所緩解,預料下半年市場上的供應將增長10%,價格亦可望調整

==================

TCL 電子 是 做品牌整機.
TCL 科技(華星光電) 才是 做面板.

TCL 集團 就像 三星電子 對面板報價的態度 很曖昧..

做品牌整機的TCL 電子和三星電子 , 希望報價越跌越多越好,這樣他們 向友達採購面板時就能殺價.
但生產面板的 TCL科技和三星顯示,卻不樂見報價下跌太多.

但站在TCL 集團和 三星集團整體最大利益下, 是希望面板報價能下跌.
所以,TCL 科技(華星光電) 有時對面板產業的展望,常常比 BOE 保守....

去年10月,BOE持續強調面板報價續強時, TCL科技(華星光電)卻暗示報價將會在11月高點反轉.
2017年時, 中國10.5代還沒量產, 當時大陸業者65吋的產量非常少,報價有 420元. 最大供應商, 三星顯示擁有話語權,卻故意大量生產65吋,刻意殺低大尺寸面板報價.

三星顯示和TCL 科技(華星光電) 雖是面板廠,但有時為了集團最大利益,會故意擴產,讓產業供過於求,報價大跌.
三星集團很早就有入股 TCL科技(華星光電),成為第二大股東, 也有其目的.
swklc
TCL要便宜的面板自己不會去找華星光電拿成本價,拖整個產業下水缺德
pqaf
去年台灣好市多買的 TCL 75吋是群創面板, TCL 85吋是友達面板. TCL電子有些 面板規格 必須向台灣採購.
群創:面板晴空萬里 飄來兩片雲

線上需求帶動面板市場 群創7月營收年增35.6%

================
群創:面板晴空萬里 飄來兩片雲

【民眾新聞網綜合報導】面板大廠群創(3481)今(6)日舉辦法說會,總經理楊柱祥表示,面板產業仍是晴空萬里,不過飄來兩片雲,包含變種病毒、極端氣候等,對下半年營運審慎樂觀看待。

楊柱祥強調,獲利成長動能較營收來的大,對後市供需朝審慎樂觀的方向看待,產業結構改變趨勢不變,而上游IC零組件、玻璃基板供給持續吃緊,有助產業供需維持穩健。

展望下半年,面板產業進入傳統電子旺季,大尺寸電視及中高階IT產品需求仍強,雖然小尺寸電視面板報價微幅下滑,但不至於造成骨牌效應。

從供給面角度來看,上游驅動IC、玻璃基板等零組件供給依然短缺,備料前置時間仍長,產出受到限制,將較原先預估的下修15-20%。

楊柱祥進一步指出,下半年玻璃基板下修產能,約等同減少2-3座8.5代廠每月120K產能,但因玻璃運送到面板製程時間長、加上廠商都有庫存,預期影響將在第四季浮現,屆時已進入新舊產品交替、產業淡季,下半年面板供需預估仍維持健康水位。

楊柱祥表示,大尺寸需求維持高檔,電視面板朝大尺寸、高解析度規格發展,65、75吋電視出貨量各將以18%~24%的年成長一直到2024年底。群創透過與超視界為長期供貨合約,取得最新的10.5代線面板具成本效益,可望維持大尺寸電視面板的競爭力,有利與客戶進行長期的產品規劃,提升客戶忠誠度,減少受市場波動影響。

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增加高附加值產品比重,第二季平均單價較前一季增幅放緩·但第二季營業毛利較Q1增幅擴大至43%,公司逐漸調整營收結構,電視、手機、商用的營收占比從2017年Q2景氧循環高點的51%、27%、22%到今年Q2的38%、38%、24%,各產品線均衡,降低依賴單一產品的風險,穩定獲利。車用、航太、工業自動化應用等仍是未來的小金雞。

另外,面對僅景氣週期影響,群創也推動雙軌轉型。首先是內部數位轉型,其中智慧製造後段模組廠關燈產線覆蓋率達71%,產品朝向高質量、高規格趨勢發展,提供具備競爭力的產品來滿足客戶;同時,群創調整產品結構,活化舊世代廠產能,轉向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開拓應用市場培養新事業。

群創也建立健全的全方位智能化產業生態系,透過獲利選單、料況優配與智慧調度應對市場變化與挑戰。智慧營運反應成效,產品、製造重要指標及營運體質皆呈大幅度成長。
友達日前在法人說明會強調,中國面板廠擴充新產能,因上游零組件缺貨,無法同步滿足新增面板產能的需求,加上中國電視面板市占率超過5成,不至於盲目擴增新產能,所以不易發生以往嚴重供過於求現象;

不過,謝勤益分析,第3季電視面板報價下滑,友達、群創還是可以獲利,即便第4季再跌,空間也是有限,仍可獲利,關鍵是明年中國面板廠新產能開出,市場將供過於求,面板廠現在要居安思危,明年電視面板供過於求機率很高。。

==============

研調和外資分析師, 四 五月就在唱衰, 下半年供過於求,現在發現友達下半年ASP營收獲利都還是比上半年更好,
研調馬上改口, 關鍵不在下半年, 明年就會明顯供過於求.
swklc
這位謝大總監在這波面板產業結構調整後,會不會從此威信盡失,淪爲笑柄??替他擔心
亮的發白
不會的 騙完面板騙半導體, 看未來半導體會不會淪為面板化[^++^][^++^]
群創發的爛圖,是針對自己的供需比還是全球,他如何得知供需比關係圖,他知道各家的產能,出貨數量良率等等?他又如何得知未來各家產能尺吋配比關係,還有新產能開出的進度,要不然他看到了2022年底,供需比畫到大賠2018那一年10趴。
pqaf
幸好他沒講,未來的股東配息,絕對會比 台灣定存利率高些.
阿陀陀
他的意思應該是說 ,群創絕對能讓股東們長期獲利
今年inx股東會
議事錄P33

保障股東權益,股利發
放應不低於當年度可分配盈
餘百分之二十,惟當年度可
分配盈餘低於實收資本額百
分之二時,可決議全數轉入
保留盈餘不予分配。盈餘之
分派以現金股利為優先,亦
得以股票股利之方式分派,
現金股利之分派以不低於百
分之五十為原則。
前項股利分派比率得依財務
、業務及經營面等因素考量
調整之。

kkkddd71 wrote:
https://news...(恕刪)
napoleon0014
1年辦2場我覺得還是不夠..每季固定辦,才不會讓一些分析師和媒体唬弄投資人….面板完全是籌碼問題
napoleon0014
法說時我就覺得這圖會讓人有錯覺…..其實跌低沒什麼不好..我就要賣掉一些金融股來穩定籌碼了..
解讀群創 預估的供需比趨勢圖



群創 3/3日法說會時,預測到 2022年6月才會發生 供>需, 2021全年都屬於 供不應求,報價持續上漲.
到了 2022年6月 才會出現 供>需的跡象,報價漲幅緩步走弱.






群創 8/6法說會, 修正預測為 2021年 6月比原先預期提早一年 出現 供>需 跡象,報價漲幅緩步走弱 ,雖然下半年有點供過於求, 至少到2021年底,供需還算屬於健康, 報價跌幅可控.

但到了2022年 供需失衡會擴大, 2022年 6月會 供給明顯大於需求,比2018,2019年情況還嚴重.

(以上為群創 簡報趨勢圖 的預測, 不代表是 實際市場情況)

==================================

群創的產品結構,偏重大宗標準品,和大陸業者重疊性高 ,隨時要面對大陸對手的強烈競爭, 每當遇到市場反轉時, 群創經營層 會特別敏感,危機感特別重, 有時設想會比實際嚴重.

2019年 6月 群創洪董表示:面板產業淘汰賽,18個月後見分曉
群創董事長暨執行長洪進揚表示,這波面板產業淘汰賽會在18個月後( 2020年底) 明朗化。

但事實上,並沒有洪董所預測那樣悲觀, 只過了6個月, 2019年底,面板報價就已經開始出現反彈向上.2020年1月友達股價就已經從 8元 反彈大漲到11元,
但不幸,2020年3月,歐美疫情全面失控,雙虎股價崩跌到谷底.
wgs66666
聯電借券賣出5月大增.這周嘎上去.
唯一的娜烏西卡
從convex變成concave,拍拍手,值得嘉獎[笑到噴淚]
pqaf wrote:
解讀群創 預估的供需(恕刪)


根據P大的資料,我提供一下我的看法
群創這張圖應該是想表達,即使市場預測供需比升高,但群創預估還是相對市場樂觀,也不像市場預估一樣會如此陡峭的修正,這樣也才符合群創法說會的說法

1. 2021下半年進入傳統電子旺季,對面板供需維持審慎樂觀,產業結構改變趨勢不變
2. 供給面:上游零組件供給依然緊俏,備料前置時間仍長,面板產出受到限制
3. 需求面:大尺寸電視及中高階IT產品需求仍強,雖然小尺寸電視面板報價微幅下降,不致於造成骨牌效應。

至於明年6月是否供需失衡,還言之過早,就好像去年也不知道今年需求會如此強勁!

看看群創7月的營收,如果真的供需失衡,單季第一個月的營收,通常不太可能還月增
所以我是比較偏向樂觀看待,並期待友達7月營收,是否也可以月增
如果是這樣的話,Q3應該很精彩!
認真的討論些東西,我想應該也是會有收穫吧!
ivan0613
由群創提供的圖可發現,此刻供需比已經比2019年中高,但與過去不同是現在依然能有很好的獲利,群創說審慎樂觀,我認為群創傳達的是正面的看法。
ivan0613
群創這說法不正呼應了各位前輩看法,過去報價是人為削價競爭不正常狀態,現在報價是走向正常化的過程中,所以審慎樂觀。
TCL 11代廠 和 HKC 8.6代廠,兩座新廠正在爬坡, 預計在明年上半年將新產能開到最大, 研調,禿鷹 和外資悲觀預測 明年上半年淡季供需嚴重失衡,的確有所本.

明年沒有任何新廠落成,明年下半年新產能成長速度會踩煞車大減速,品牌廠會擔心下半年和2023年又發生加價搶貨的情況, 有可能提前在明年上半年拉貨, 如此一來,就可緩解明年上半年 新廠產能最大化的衝擊.

原則上,每年Q2都需要有2座 8.5代新廠投入量產, 才來得及應付隔年市場新增的需求.
但2022年沒有任何新廠落成,等於為2023年供貨埋下定時炸彈, 引爆2023年產能不足的問題.

就算明年上半年沒有發生提前拉貨的現象,還有第二道保險, 龍頭廠BOE也會出手調控,避免報價下跌,侵蝕自身利益.
test2916
當然永遠不要過度樂觀去操作,既然外資和禿鷹要這樣搞,那這頭洗下去運氣不好可能沒人拉又被壓更低,心裡肯定會很難受,如果明年大環境又劇烈改變也不是不可能。不追高,不隨便歐印。
microspore
總感覺大陸整體環境很嚴苛,各式天災、疫情、打壓部分產業股價崩跌、房地產舉債高,真的還有本錢一直舉債擴廠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3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