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townno1 wrote:
而房價又是支撐整個市場資金的水庫,浮濫的資金沒有良好投資標的,透過銀行,又都躲進房市
打房是假議題,打房會讓游資沒去處,進入股市恐怕會把泡泡吹的更大,要控制著讓泡泡不破也不大
(恕刪)
部分同意。不同意的地方如下:
第一,央行吸收吸收游資,不一定要透過升息(雖然升息的效果最大)。以目前央行對資金控管的作法,反而是希望游資進入股市而非房市。例如,外資投入後限期投入股市,控管銀行房屋土建貸款等。
第二,自金融風暴後,台灣股市一直沒有泡沫的跡象(本益比仍低)。反倒是房市早就呈現泡沫的跡象(房租/房價比過低)。不打房打股市,是很奇怪的邏輯。
第三,如果銀行存款利率低於通貨膨脹率,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錢,你也不會存到銀行,而會放到其他地方去(如股市房市)。游資只要不回到金融體系,還是游資。要大家省吃儉用,並不是吸收游資的方式。
第四,房價提昇,對台灣經濟成長傷害更大。因為買房就是叫人民把未來可以拿來消費的所得,提前集中起來先交給建商屋主。消費才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不是房價)。這就是不動產泡沫破裂後,經濟往往會長期陷入衰退的主因。高房價會傷害國家長期經濟成長,而經濟成長才能解決政府負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