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花農 wrote:
個人常在想:如果不是...(恕刪)
那我要問一個更根本性的問題,除了IPO或發行新股之外,大多數股票買賣的錢都不是進到公司裡,而是在不同散戶或法人的戶頭間轉來轉去,也就是,每天股市的交易絕大多數不具備有集資的功能(因為錢壓根沒進公司)。講白一點股市就是合法的賭博,特別是每天在做短線操作的人,問題在於我們的資本市場還發明各式各樣的道具來助興,包含融資融卷期貨權證,本來這些金融商品的設計有它的意義,但現在多半就是拿來增加操作槓桿,我實在想不出來,這對實質社會的建設或進步有何幫助?
嚴格來說,股市好是因為經濟好的自然結果,但是我們居然還會有國安基金在維持股市行情,假設台積電一股跌到100元,沒錯它的market value下降1/3,但是又如何,台積電的資產跟存在銀行的錢又不會因為股價改變而不見,維持股價不過是讓股市的賭徒不要幹譙政府,問題是這些賭徒對社會有什麼實質貢獻嗎?(除了證交稅)。
回到你的問題,散戶為何要進股市,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國家沒有辦法創造好的就業環境跟有競爭力的產業結構,我們的薪水普遍低落,貧富差距持續拉大,所以這個合法的賭場,就是一個可以撈快速財的地方,如此而已(即使輸光的機會很大)。
結果很不幸的就是
有的人整天殺進殺出賺賺賠賠~總結也不知道有沒有賺到,累積小虧成大虧者居多
另外,持有股票越多部位越大對於行情的波動就會越不安,一億的股票回測30%可是三千萬阿
我覺得可以無動於衷的人很少
但其實以十年為單位來看,實屬正常
有些人跟人家問定存股就想依樣畫葫蘆,想說買進放著等錢掉下來
不知道人家選股的依據是什麼,一有風吹草動真能抱得住?
或是基本面體質早已改變不適合長期持有卻是渾然無所覺
因為當初也沒下過什麼功夫~
在浮沙上建高樓豈能長存
每一種方法都需要有不同的知識與心理素質做後盾否則都不可能穩定賺錢
aseptic wrote:
那我要問一個更根本性的問題,除了IPO或發行新股之外,大多數股票買賣的錢都不是進到公司裡,而是在不同散戶或法人的戶頭間轉來轉去,也就是,每天股市的交易絕大多數不具備有集資的功能(因為錢壓根沒進公司)。
嘗試回答一下,我想流通性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股票買進後賣不出去或很難賣其實挺麻煩的
有很多實例可以證實大眾對於這種流動性停滯其實是相當恐慌的
雖然我已經不做短線了,有時想想這票人也算是股票市場不可或缺的一群人
你想想在IPO的時候要是告訴大家
買了只能分紅不能賣,但也不保證能分紅
你覺得股票市場還能有多少集資的功能? 有多少人敢買?
aseptic wrote:
回到你的問題,散戶為何要進股市,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國家沒有辦法創造好的就業環境跟有競爭力的產業結構,我們的薪水普遍低落,貧富差距持續拉大,所以這個合法的賭場,就是一個可以撈快速財的地方,如此而已
我也覺得很多人是這樣進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