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因為你的出生有任何機會不平等
無條件基本收入這應該要做為發達社會主義國家的政策
我們為何應給每人無條件基本收入?TED論壇的演講
然後再根據每個人能力的不同取得主動收入
主動+被動每個人收入就不同 一樣可以符合市場化
vspebrian wrote:
倒因為果... 拿房地產價值來與工資存款相比, 在台灣, 你永遠算錯結果. 房地產的價值是來自惜售與泡沫, 價值五百萬並非他存了五百萬買的, 而是他只花了150萬買, 放了20年之後, 變成500萬. 在台灣, 你不能要求企業老闆加薪幅度等於房地產泡沫的速度, 不只在台灣是這樣, 日本,香港,韓國,中國甚至美國, 都一樣.
資本利得與薪資所得混一起談, 雞同鴨講, 用存款去投資賺錢是投資報酬率, 工資則是算你的生產力, 你不能要求用生產力換投資報酬率.
150萬可能是他20年房貸的現金流入的總額和實際支出,但是500萬實際上也是一個資產的價格
否則投資股票早買入者一樣以低價買入
皮凱蒂資本主義三定律
總資本/GDP的比例=B
資產收益率=a
B*a=資本收益佔GDP的比例
台灣的B值大約是GDP的1000%
以上是皮凱蒂關於資本收益和國民所得 勞資分配的關係式
這就是你的無知了 馬克思主義的方程式裡M/V就是剩餘價值率
也就是剝削率 台灣的M/V根據主計處的資料是0.78左右
M是資本的利潤 V是勞動所得
所有價值都是勞動生產出來的
而資本的利潤只是一種勞動者的剩餘價值 為了完成資本再次的增值所以才會有利潤
利潤率=P'=M/(C+V)
也可以寫成 P=M=P'*(C+V)=M'*V
abc003 wrote:
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恕刪)
只看現狀而不知道歷史是動態發展才是看不清現實的
看看英國脫歐 美國貧富差距擴大 台灣房產泡沫 年輕人低薪 無條件基本收入
還包括中產階級人口的減少 控制財富的減少
而生產力的發展和基本經濟條件決定一國的政治生態
以下是關於一些社會主義經濟是否可行的分析
歐洲社會主義的發展也不會是靜態的,而只是暫時的過度,
因為勞動生產力的發展會進一步讓社會主義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最後會演變成共產主義
就好比狩獵採集時代來看 奴隸和封建制度不會是終點 後面還有帝制 資本工業時代
和後資本主義時代(北歐型態社會資本主義)一樣
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生產力的發展會決定生產關係的發展
看看封建時代土地貴族為什麼被淘汰 原始的部落型態為什麼被國家型態淘汰?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首先,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
一定的上層建築總是為了適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
第二,經濟基礎的變革決定上層建築的變革,當經濟基礎發生變革後,
上層建築遲早會發生變革,以求得與經濟基礎相適應,
經濟基礎的變化發展還規定著上層建築變化發展的方向。
1.就像原始的狩獵採集型態部落的經濟社會無法適應發展農業的先進生產力需要
大約在1萬年前被封建奴隸制度淘汰
2.但是封建奴隸制度又無法適性更新型的經濟生產力的發展 因此還有一種中央集權的帝制
3.而到了工業時代 貴族和地主因為無法適性新的資本主義和大工業的生產需要而遭到淘汰
總而言之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係的發展和社會的上層建築和政治制度
4.想想看無人商店、無人汽車、無人零售、自動化服務業、人工智慧、工業4.0等等護讓上層建築和生產關係發生什麼變革? 可能就是比爾蓋茲所謂的無條件基本收入和機器人稅的概念
社會主義的發展也不會是靜態的,而只是暫時的過度,
因為勞動生產力的發展會進一步讓社會主義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最後會演變成共產主義
就好比狩獵採集時代來看 奴隸和封建制度不會是終點 後面還有帝制 資本工業時代 和後資本主義時代(社會資本主義)一樣
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
生產力的發展會決定生產關係的發展 看看封建時代土地貴族為什麼被淘汰 原始的部落型態為什麼被國家型態淘汰?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首先,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
一定的上層建築總是為了適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
不懂?????
你看美國中產階級減少的趨勢完全符合馬克思的預言
連結
中產階級大危機!
在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福山寫了一本書叫"歷史的終結"
認為民主+資本主義就是歷史的終極完美狀態 不會再有改變了
人類將停留在這"自認為是完美的制度終局"上永不會前進
現在這個學者遭到許多人批判 他自己也說他錯了
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
《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之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是法蘭西斯福山1992年的一部著作,根據他1989年發表在國際事務期刊《國家利益》上的論文《歷史的終結?》擴充而成。福山在書中提出,西方國家自由民主制的到來可能是人類社會演化的終點、是人類政府的最終形式;此論點稱為「歷史終結論」
台灣低薪問題不嚴重,只差距3~5倍而以,資產所有權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