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存摺在台灣都不會被淘汰?內行揭2大原因:銀行真的很無奈

又要數位網銀,手機又要ROOT,還要戴面具用魔法騙過安全驗證,或越獄。
然後又有A32事件,想想真的能只靠電磁紀錄嗎?
ovonel wrote:
我不知可不可以?但我知有些銀行可以無卡提款

哪個有上限 --->無卡提款每日最高限額3萬元
如果想領50萬以上
臨櫃 領50萬以上 不須存簿 銀行受理嗎
最好印章也不用
30公分 wrote:
網友在PTT八卦版PO文「為什麼台灣存摺不會被淘汰掉」,他指出又快到春節,到了拿存摺去銀行領新鈔的時間,但跟加拿大朋友聊天才知道,加拿大、美國早已淘汰存摺,不解網銀已經出現一段時間了,為何存摺在台灣依舊屹立不搖,明明也很少人會去刷簿子了。

不少鄉民紛紛留言:「老人會拼命的」、「電子存摺查不到一年前的交易紀錄,很不方便」、「臺灣人還是要實體才覺得安全啊」

全世界先進國家都淘汰存摺了嗎?

PTT這位井底之蛙網友講得好像是台灣很落後,只有台灣人覺得實體存摺安全.

新加坡落後嗎? 三大銀行;DBS,UOB與OCBC都發存摺給儲戶.
其他外資銀行,有發存摺的不在少數.



香港不是亞洲最大金融中心嗎?
匯豐,渣打,中銀香港三大發鈔行以降的各家大中小銀行沒發存摺嗎?

日本各大銀行也發存摺給儲戶, 存摺是廣泛在各國使用的,不是台灣獨有.
紙本"證據"是很重要的
你現在做的得很多流通資料,交易成功、就連交易失敗記紀都還是有印下來

ATM都可以被成功盜領,某些國家的電磁紀錄都可被監閱,鴻海、台積人家的資料不值錢嗎?
會不注重資安嗎?值千億的資料都能被駭了

反觀美國的投票居然採電磁化計票真的非常不可取....重新採樣還可以超過1的誤差
感覺根本投假的
Katong wrote:

香港不是亞洲最大金融中心嗎?
匯豐,渣打,中銀香港三大發鈔行以降的各家大中小銀行沒發存摺嗎?


HK的銀行普遍已經不再發存摺給新客戶,只會發ATM卡
但若客戶堅持要領存摺,銀行還是會把存摺發給他們。
gtparty wrote:
HK的銀行普遍已經不再發存摺給新客戶,只會發ATM卡
但若客戶堅持要領存摺,銀行還是會把存摺發給他們

台灣的銀行也不發存摺給數位帳戶,
如果需要存摺,也可以改開其他戶別的帳戶,
我的台北富邦一本萬利帳戶在20年前就已經是無摺了.

這樣我也可以解讀為 "台灣的銀行普遍不再發存摺給新戶"嗎?

交通銀行香港算不算是香港的銀行?
開立活儲帳戶,就自動給一本存摺.


本版摘錄自PTT網友的文章,誤以為只有台灣的銀行落後,
只有台灣人需要實體存摺.

我居住過的香港,新加坡與日本社會大眾都持續在使用存摺.

香港每一家銀行的分行都與台灣一樣,都設有補摺機,以服務廣大持續使用存摺的客戶.



實體存摺在亞洲最富裕的經濟體,還有大量民眾持續使用.

新加坡的各大銀行的分行內也設有自動補摺機,供廣大客戶使用.


如果認為使用存摺是落後的表徵,
那麼也只能說日本,新加坡,香港與台灣同等落後.
Katong wrote:
使用存摺是落後的表徵(恕刪)


我並不是想說"使用存摺是落後的表徵"(或許我表達錯誤~)
其實只是想說:
"現在開設新帳戶,HK很多銀行普遍只發ATM卡就算了~功德圓滿!
銀行的不再跟進,客戶也開心快樂地使用ATM卡"

HK 還是有很多人是正在使用存摺的,但普遍是老人家,大叔,大媽等年齡層的人士。
年輕一輩多數只用ATM / 網上銀行而已。
這只是代表着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但這現象不代表存摺是落後的表徵,存摺也有它的好處,翻一翻存摺就知道幾年前的存款是多少,
(ATM / 網上銀行怎麼能如此方便?!)
就正如:
支票 ...落後? (每天也有一群人正在用)
手機付款...先進?(手機電力不足,看你如何付款 論付款速度,用"西瓜卡","8達通"付款,速度更快)
網上銀行...先進?(如果我只是低使用量者,不買股票,不買外幣,不投資...要網上銀行功能幹甚麼?!)

所以很多東西只是代表着"服務客戶"的工具和使用習慣而已。

個人覺得存摺還是有它好用的地方:

1. 有必要時可在上面做個小記錄。
2. 只要簿子留著,可追查之前所有記錄。
3. 不必上網登錄,只要一翻開很快可查要找的帳。

這是我個人使用心得。因為過往確實有碰到有需要追查較早的記錄,而且特定幾筆有寫下說明,一翻開非常快速查找,頁面又方便看。預存較長期的支票時,也可在上面記錄你想要留的說明。

印章我也建議朝廢除。
就算是用存摺
帳戶的金額異動,還是要銀行系統儲存管理
存摺的資料,皆是從銀行系統紀錄裡印出來的
沒有銀行系統內的資料,就不會有存摺的資料
所以擔心沒用存摺會不安心是多餘的

在這資訊化的時代
若發生存摺有印出的資料是銀行系統內沒有的紀錄時
有很大的機會會被認為存摺造假吧

就算是真的發生這種狀況
若銀行端真的找不出這筆電腦紀錄,也找不出相關紙本單據、監視器畫面
而存款人又無法提出證明時
銀行更不可能會去理賠

總歸最後,還是以【銀行內部】的資料為主
存摺只是參考用






舉個去年的例子,雖然和存摺無關
但明白的告訴你,有無交易異常,是以銀行紀錄為主

民眾領2萬少8千?「一動作」郵局確認:ATM沒有出錯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26892

ATM吐鈔少8千? 郵局:機器不會出錯
https://news.cts.com.tw/cts/society/202010/202010072016209.html

郵局是如何確認?
新聞中的一句話「不過依照ATM的紀錄目前沒有異常」
因為郵局只要檢查ATM內千元鈔、百元鈔的電腦紀錄
看看剩餘張數有無誤差,若無誤差
基本上就可確認交易並無問題
更可再進一步檢查,電腦的鈔票紀錄和實際的剩餘鈔票張數是否相符
如果符合
不論那位小姐怎樣說自己少領了多少,郵局是不會認帳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