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存摺在台灣都不會被淘汰?內行揭2大原因:銀行真的很無奈

如今網路與電子化商務越來越發達,但存摺始終能夠不被淘汰,對此就有疑惑的網友忍不住發問,不解為何加拿大都已經沒再用存摺了,台灣卻始終沒被淘汰,引發熱議,對此有專業網友給出2大原因。

網友在PTT八卦版PO文「為什麼台灣存摺不會被淘汰掉」,他指出又快到春節,到了拿存摺去銀行領新鈔的時間,但跟加拿大朋友聊天才知道,加拿大、美國早已淘汰存摺,不解網銀已經出現一段時間了,為何存摺在台灣依舊屹立不搖,明明也很少人會去刷簿子了。

不少鄉民紛紛留言:「老人會拼命的」、「電子存摺查不到一年前的交易紀錄,很不方便」、「臺灣人還是要實體才覺得安全啊」。

隨後,有內行網友給出答案,表示還會保留存摺不外乎2個原因,其中一個就是老人非常不信任網銀,只相信自己手中的簿子。他說,表妹之前當櫃員,就碰過一名長輩,存摺不見了不願花錢補辦,寧願手寫交易明細,也不去使用網銀,詢問之下才得知,長輩怕電腦出錯就完蛋了,可以藉此得知許多長輩不信任電子儀器。

第二個原因就是法規沿革,他指出,民國74年前,銀行法第7條「本法稱活期存款,謂存款人憑存摺隨時提取之存款」,意思就是「有人開戶銀行你就是要給存摺,而且憑存摺才能提款」,但當時早有提款卡,於是修改法規變成「本法稱活期存款,謂存款人憑存摺或依約定方式,隨時提取之存款」,在此背景之下,雖然沒規定開立帳戶一定要用存摺,但實際字義仍然以存摺為主,其他約定方式為輔,由於法條只特別提到存摺,算是明示銀行一個「法規建議你的沒爭議的SOP」,銀行也不會特別想去挑戰政府,發想另行約定方式,加上長輩使用習慣,就一直這樣沿用下來。

該網友也表示,想要加速淘汰不方便的存摺只有3種方式,第一個就是修法時把「存摺」2字拿掉,加速數位化;第二個就是金管會主動公布定型化契約參考範本,提款方式可免去綁存摺;最後一種就是只能等待時間帶走堅持使用存摺的長輩。







寶傑,你怎麼看
30公分 wrote:
如今網路與電子化商務(恕刪)

雖然機率很低 沒事還是要去刷刷本子
跟副本抄送一樣
一旦發生戰爭(如.遷台的上海商銀對岸股東)
或不可抗力事件電磁資料遺失
你還有紙本為証可要求返還
我今天才去刷簿子.....
看簿子比較習慣,老人連電腦和手機都不會用,只能看簿子。
被駭客偷錢
你會察覺嘛

數位帳戶早就有
你會仔細對賬嘛
每次故意少幾毛你會發覺嘛
駭客不一定一次偷光
也能每次少一點點

再說你們數理邏輯普遍那麼差
將來被駭客吃錢也不知道
二岸發生戰事,打資訊電磁戰之類,或大當機,
會心血化為零嗎?
老人有他們根深蒂固的習慣,刷本子也不見得就是老土。
不要嘲笑老人。
先淘汰印章才為優先吧?只認章不認人,陋習真的要改。
純白的百合 wrote:
先淘汰印章才為優先吧?只認章不認人,陋習真的要改

銀行都還堅持要印章
ASF9999 wrote:
被駭客偷錢你會察覺嘛(恕刪)

家賊難防。我每個禮拜都要刷一次簿子,過幾天看一下銀行刷卡跟自己記錄是不是一樣。
可達瓜瓜 wrote:
銀行都還堅持要印章(恕刪)

印章容易卸責又最省事 連公家機關也不想改
出事要對筆跡誤差大跟家屬爭議多
要對臉部
檔案太大長期留存不易
mbljeff wrote:
印章容易卸責又最省事 連公家機關也不想改


電子簽章法通過後,

公家就關老早就在以自然人憑證,使用電子簽章於線上公文系統,

但大部分人民還是喜歡上公家機關拿紙本的習慣,

自然人憑證網站上已經有數十種公家機關業務線上供人民使用,

親朋好友最常用來報稅,

但現在推數位身份證阻力還是很大,

就慢慢來等大家觀念改變吧~
應該慢慢會走向淘汰這階段!!
畢竟台灣老一輩的人還很多,
要他們沒存摺他們會不習慣,
而且記憶力不太好,
又不會使用網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