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文章轉貼(作者 Frank Mao 2021.07.14的文章)感覺處置制度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地方的確有修正的必要性制度本身的期望應該是保護投資人而實際上,卻讓投資人承受更多未知的風險!!-------------------------放任大戶法人宰殺散戶!! 二次處置的交易漏洞是這次航運重挫的重要因素之一貨櫃三雄這次的回檔重挫始於長榮進入二次處置之後。當然三雄過去所累積的漲幅過大是回檔頗深的重要原因,同時外界也不時傳來許多基本面的雜音,但是在極短時間內創下如此跌幅並且頻頻被摜壓至跌停收盤,卻是極不尋常。而我認為這是因為二次處置期間的交易漏洞所造成。股票在二次處置期間,每20分鐘撮合一次,限資限券,並且全額交割,賣股票要圈存股票,買股票必須預先存入現金,這本身就造成交易不便,尤其易賣難買的不公平交易狀態。而主管機關忽略的是長榮同時還有期貨交易,且期貨交易雖然提高保證金到40%,但在處置期間,長榮期交易規則卻跟平時相同不受限制。這就造成極大的漏洞。長榮是極大交易量的股票。每一檔位交易內外盤往往掛單數百甚至上千張,任何有心操作股價的力量,往往要動用數千張才能拉動或是摜壓一兩檔現股的價位。但是長榮期不然,每個檔次只有數十口最多百多口掛單,有心人士只需要相對極少的交易成本,就可以大幅壓低長榮期貨。假設同樣是1000口賣出,在正常現股交易市場可能只造成下挫一檔,但是在長榮期貨卻可能已經摜壓了十幾個檔位,造成期貨價格瞬間重挫的現象。這在一般正常交易時間完全沒有影響,因為大家都關注在現股交易報價上,沒有人理會期貨的報價,但是在二次處置期間,每20分鐘一盤,期貨成為這20分鐘唯一可以代表未來交易走向的指標,在這20分鐘,投資人只見到長榮期貨不明原因一路重挫,於是也開始殺出手中現貨,造成下一20分鐘長榮撮合價重跌,甚至率先跌停,然後影響到原本還在正常交易的陽明與萬海,最終全數崩跌。我們在這幾天看到這樣的狀況屢見不鮮。往往三雄開盤甚至開高,但是長榮期貨立即出現瞬間殺盤,帶動長榮股價下一盤搓合價翻黑,然後拉下陽明,萬海翻黑,而同樣的操作,在一天內不斷重複摜壓,最終都是長榮率先跌停,然後陽明,萬海被骨牌效應壓垮,隨之跌停,讓預先借券放空的大戶們空手套白狼,大獲其利。有人問同樣模式也可以往上拉抬? 但別忘了,二次處置本來就是好賣難買,就算把長榮期拉上漲停,現貨投資人還是需要先去預存現金,才能掛單買股,所以往上拉抬困難,但是往下摜壓卻是簡單之極,投資人只要見到期貨崩盤,花10秒鐘聯繫營業員圈存股票之後就可以賣出。長榮二次處置還有4個交易日,我預期這樣的交易模式還會被早已大幅借券放空的內外資空頭利用,而且這是交易漏洞,多方幾乎無法防禦。這次貨櫃三雄重挫回檔當然是因為漲多,但是這個交易制度的缺失估計至少擴大三成以上的跌幅,並且造成多空交易不公平的現象。我希望如果主管機關有機會看到這個狀況,至少要變更處置制度的交易規則,比如在二次處置期間,期現貨同樣進入20分鐘撮和狀態,避免下一個不公平交易的情形發生。19日盤後交易所再度公告長榮因為累積跌幅達38%受到注意,這真是欲哭無淚。明明是受交易制度所累而淪為大戶法人宰殺散戶的工具,如今卻因為跌幅過重而再次警示?那不是變相鼓勵大戶法人循此模式天天套利操作,反正擴大跌幅後正好再度警示,該股將再次處置,永無翻身之日? 請監管單位三思,立意良善的警示處置制度萬萬不可淪為大戶肆意宰殺小戶的無間道。
高雄真好 wrote:證交所到底是要害死多少投資者都已經要插管了還要再繼續補槍 以前我少說有600萬的股票當壁紙去了。以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是受害者。政府不保護受害者還落井下石?但以政府或制度的角度,我們是公司股東。與公司是共同體。股東不分大小都要一起受罰。會去湊熱鬧,不就之前早就要覺悟 "富貴險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