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從小資族到變成被動收入,靠的是投資並非遺產…我的房產自96年開始投資,96年98年99年100年101年109年都有買進,至今仍繼續持有,這都需要真金白銀」百大論述自己的房產是持續購入,不是遺產…但觀眾疑惑的是你從小資族變成買房買股的真金白銀打哪來?長輩贈與?或者以長輩的資產作為擔保品來融資(跟另版R大一樣)?或許96年以小資族累積的頭期款買入第一間房,隨著房產上漲,轉貸後取得更多現金於98年買入第二間房,以此類推。台灣房屋的租金報酬率不高,租金付掉本利攤還後,所剩不多,大部分獲利還是來自資產增值。在房價上漲階段,這樣的操作也很常見。https://www.macromicro.me/charts/124/tw-housing-price-sinyi參考信義台北房價指數,百大主要購入時間在2007~2012,房價持續上升,放大槓桿Risk On…是有獲利空間。至於細節…例如小資族累積多少本金,槓桿幾倍,金流如何確保等,房產的位置,坪數,持分比例等這只能由百大自己敘述了。貼了權狀卻又東遮西掩不敢明明白白po出來,真金白銀如何積累又說不清…質疑難免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