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申訴國稅局他就讓你先不能做生意

把事情鬧大吧
找立委
找在野黨的
不要找錯人
一些立委也都滿黑的
不然就找蘋果日報

咖啡黑元素 wrote:然後發送監察院、立委辦公室、媒體...(恕刪)


路過純建議樓主 . 下面說的白一點 , 避免樓主看不懂 .

找監察院沒用 . 目前未就職 . 就職後 , 一堆待審案件 , 根本無暇處理新的 .

找立委 , 要找對人 . 找執政黨的就跟沒找一樣 , 可能以護航為主 . 要找在野的 .

找媒體 , 也是一樣 . 找親執政黨的就跟沒找一樣 , 可能以護航為主 . 要找親在野的 . 或者找只愛炒新聞的 , 如水果日報等 .
Mobile01系統管理員:近日多次違反版規,警告一次。03是黑的,02是白的,01呢?.是藍的!簽名檔被迫更改...抗議中!累計停權次數:4
這樣的事情我在2~3年前也遇過一次,
我的情況是有一張發票開立過後,
但已經做廢,也就是發票本身還在我留存中,
但國稅局突然來電通知要我配合調查,
去了才知道他們說有抓到公司買賣發票,
而我5年前開立後做廢的那張就是買賣發票的公司抬頭,
所以我要接受罰款,
基本上我覺得莫名其妙,
發票根本沒有開出去,
為何要接受罰款?
國稅局的解釋是只要在發票上寫字了,
不管是否有實際開立出去,
交易都已成立......


我當然不從,
最後承辦人員小聲拜託我"配合行事",
也就是罰款照開,但是請我不要去繳,
因為金額沒達到限制出境等相關,
然後過了追溯期自然就沒事了,
因為他們有"破案額度"的壓力,
一定要這麼搞,
最後我就是不再配合他們的召喚,
隨他們愛怎麼搞就怎麼搞,
發票能不碰就不碰,
接案以不開發票優先,
要開發票的留給別人賺吧!!
沒那麼多生命陪國稅局玩的........
不好意思的講一句
都沒問題的話國稅局就不會這種嘴臉
哪間公司完全沒問題?
國稅局也沒膽子大到找個莫須有的罪名來扣
一定有些眉眉角角被發現

申訴?事情鬧大?找立委?
最後誰會得利誰會吃虧其實都很清楚了
而且補稅老實講會計師還可以殺個價,沒那麼硬
自己的老婆自己疼,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比你還疼你的老婆,那你就離麻煩不遠了。
買發票要兼作資金流程
這大家都知道的事

所以A公司有合約有資金流程
這樣真的可以證明有往來嗎?
這是合理懷疑
而且b公司都被抓了
合約資金流程這樣的證據自然就不成證據

資金流程及合約這是最容易做的
請再補強其他證據
如工程監工所拍的照片(要有b公司承包的絕對證據)
要多少證據會計師應該都有說吧

如果拿不出絕對證據
請跟國稅局協談
把傷害降低
直接跟承辦人員談罰多少可以結案
不然會沒完沒了
這就是國稅局
??
toto_tw wrote:
買發票要兼作資金流程...(恕刪)


全部看了一遍,兄台的分析最是切中主題.

國稅局之所以會將該(買賣發票)的廠商所交易的所有對象都一概認定為(不實交易),其原因出自於國稅局已掌握有利證據足以證明該(買賣發票)之廠商於某一段時間(或者是從頭到尾)都確無交易事實,才會做出如此裁定的.

舉例來說,廠商A,被國稅局查核之後,認定自民國九十年至民國九十二年當中確無交易事實,所開出的發票都是空頭發票,也就是假發票.那麼,與廠商A交易的廠商B,C,D....依據邏輯推理,想必也是無交易事實的共犯結構.

理論上就是說,我從頭到尾都沒有進過一筆貨物,但是一直賣東西出去,也就是說發票一直持續開立.那麼這就是開立虛偽發票,俗稱的買賣發票.當然,這在比對了接受發票的對象之後產生的結論.畢竟也是有可能有廠商會因故拿不到發票,但卻持續開發票出去的情況.這個可以從現場調查得知真象.

或者是我根本沒有請過任何一個員工,或者所申報的員工經查證屬實之後發現都是假人頭,並無實際到公司上班,但是每年我都還承包一堆工程,看起來賺了很多錢.偏偏又繳不了多少稅,或是公司很快的就註銷掉了.這也會被認定為虛設公司行號開立不實發票.

好了,既然我是假的公司,那麼跟我進行的所有交易一定也是假的交易了.這樣的理論聽得懂嗎?

但是問題出在廠商B確實未曾交易虛假發票,而是真實地曾在那段時間當中與廠商A做過交易並互相取得或給予發票.就好像黑道大哥也有可能某天經過人行路橋時突發善心而給予路旁乞丐一點零錢,或者是明明抽屜裡面有幾十張超速罰單沒繳,偏偏有一天被家人又收到一張罰單時家人順道拿去繳了,是一樣的道理.

這個時候拿出合約,發票存根什麼的都沒有意義了,因為那都不是積極證據,屬於消極證據.所謂消極證據就是事後有可能再補強的證據.

那麼什麼是積極證據呢?

第一:廠商B有(不可能買賣發票的正當理由).此點不便舉例,以免誤導民眾.

第二:有實際且明確的付款證明.例如載有支票兌現日期之銀行存摺或對帳單.或是匯款單據存根等.經查核與(雙方帳載相符者).

第三:有真實可靠的公正第三人可資證明.例如B向A買了XX,然後轉手賣給了C.經查核後發現C為優良廠商,且該筆交易有帳可查.這就是一個優良證明.或是B向A承包了一項工程,完工後該工程向C請款(請款人有可能是A或B).

第四:假若一項工程交易對象僅為AB雙方,那麼該工程必需為實際仍存在者才得予認定.例如A委託B興建一小型工程,那麼該公程至現場查核真偽時必需仍存在.或者A賣給B某物,B並未轉賣出去僅為自行使用,該物必需仍存在.並需確實證明該物確由A生產製造或(由A循正當管道進貨且入帳者),才予認定.

假如A進了一筆貨物,當初沒有拿到進貨發票也沒有入帳(基本上發票都沒拿了一定也就沒有入帳),後來轉賣給B.

後來A被查獲開立不實發票,那麼當初B向A購買的那筆貨物就會被認定為不實交易.因為來源無法認定.且A有犯罪事實.(要注意的是進貨對象身份反之亦同!)

講了這麼多,B有可能還是說:我真的有交易啊!A犯罪干我屁事啊?我也是受害者啊!

那麼我只能說,要嘛就檢具更真實更有力的證明(如同toto_tw 之所言)向國稅局申訴.否則一切就都只是鬼打牆沒完沒了囉.

貴公司的案例若誠如文中所述並無不法,那麼B公司的帳肯定是一蹋糊塗,且為時已久.你的帳做得再完美,終究還是無法逃避被小人陷害的後果.(這裡的小人是指開立不實發票的那家公司,國稅局只是按規定行事,不要把矛頭對錯人囉!)

發包工程時,一般稍有規模或略具經驗的公司的都會要求競標廠商附上近期報稅單據以及工程實績等佐證,否則工程業當中像那種買賣發票的公司真的很多,一不小心就會被連累而中招了.

還記得前面提到的黑道大哥以及罰單未繳的舉例嗎?

國稅局要的不是(可能性).而是要正確性.

那麼你會問:捐給乞丐怎麼可能還拿到收據啊?

或者:我有繳罰單啊,其它(還沒繳的)只是忘了繳.幹嘛查扣我的車輛?

以法理論,你都是站不住腳的.
朱零 wrote:
最近看小弟的老闆一個...(恕刪)




1.B公司販賣發票
2.國稅局會全面清查與B公司有交易行為的廠商(A)
3.與承辦會計師事務所協調A廠商 補稅%數
--> A公司同意 --> 結案
--> A公司不同意 --> 請A廠商/會計師攜帶所有帳務資料 "逐筆校對"
4.通常會計師都會說服廠商同意, 因為基本上只要一查, 通常都要補更多的稅
(一般公司/會計師 都會有不少稅務上的漏洞?或是 "節稅!")
另, 會計師事務所會增加很多工作量


**理論上應該不會有不給發票的情形 ==> 可以去申訴
**如果稅務上清清楚楚其實不需要擔心, 可以找稅務員 逐筆校對

===> 結論 : 會不會是承辦會計師事務所怕麻煩?
===> 建議 : 自己找承辦稅務員問清楚


(有朋友在國稅局, 印象中程序是這樣)
sanfel wrote:
不好意思的講一句都沒...(恕刪)




看兄台的發言就知道你是內行人
上面一堆搞不好連國稅局所轄業務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發的言看了就好笑
還有白目公司有內外帳還敢上來抱怨?
書審的公司敢上來抱怨?
我的天啊
這是什麼世界啊
小弟在會計師事務所上班
和國稅局打交道的經驗已經不下百次了
老實說國稅局的確有業績壓力
但是如果你經的起考驗的話
有什麼好怕的
在台灣一般的中小企業有多少比例的帳是經的起考驗的
不要自欺欺人了
被抓到就乖乖的和國稅局人員談判吧
記得給會計師一點壓力
他們才會幫你去殺價

這種事有甚麼好奇怪的?
小弟的一個朋友在進口材料的貿易
他說海關才可怕,他長年都進口電子業用的材料,以往都是以電子材料類申報,結果有次基隆的海關就打電話給他,說他進的這些材料不能以電子類來報要用橡膠來報!(聽說稅率有差),而且是軟硬兼施逼他就範(不同意就不放行而且還要追朔以前的),哪個商人能夠讓他的東西被扣在海關好幾個月啊?結果還不是乖乖的多繳了好幾%的關稅才肯放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