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h3246 wrote:反正成功者都是靠父母就是了,那麼父母的成功就是靠運氣囉!反正都不是靠自己年輕時打拼下來的啦~~因為成功者(擁有財富)不是靠世襲就是靠運氣便是了,這是大部分人的觀點,我已經懶得說了。 應該是這樣說,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未來佔了很重要的因素,但並非絕對~就像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一樣,兩條不同的道路、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自然會有不同的結果!窮爸爸的孩子有沒有機會翻身?當然有,肯定有不少人都是這樣,但是窮爸爸的孩子的人生,肯定不如富爸爸的孩子來得順遂,富爸爸的孩子,成為富翁的機率,肯定也比窮爸爸的孩子來得高!(相反地,敗家、揮霍程度也會更高,摔得也會更重)所以企業家較容易培養出企業家二代,音樂家較容易培養出音樂家二代,家庭環境與教育使然~水電工要培養出一個頂尖的企業家有沒有可能?有!!當然有,但是以機率來說,仍屬少數...成功者是不是都是靠父母?絕對不是!!但是父母的栽培、教育、觀念啟蒙...佔了很大的決定性因素!!
5478ant wrote:等拍板定案吧~真確...(恕刪) 說曹操,曹操就到~~剛收到國稅局的通知單,今年還有退3W多的稅。明年可能非但沒退稅還要繳稅~~舊政府是小偷,新政府是土匪。。。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寧可選擇舊政府,受傷會小一些。
fenixtw wrote:應該是這樣說,父母...(恕刪) 你說得也很有道理,但是我現在沒心情了,我難過自己的荷包,會因為外力(不可阻撓之力)以致於會縮水很多,現在我得動動腦筋,思考未來要如何減低損失,才是重點啦~~
小小花農 wrote:明年是繳今年的,所以還是可以退税的~...(恕刪) 一般不是今年決策定案,明年就會實施?就算明年可以退稅,後年呢?也是一樣不退稅還要繳稅。。。。算了!我們小股東和政府也算是共業,已經在同一條船上,只好聽賊命了。
我自己也有不少存股的長期投資,如果政府增加對股利所得的課稅,我應該也會受到不少的影響.但是我卻認為這是正確的方向,因為:1. 和我自己其他在海外的投資配息的稅賦相比, 台灣政府現行對類似股利這類的所得的稅率已經是相對低了(像法國對股利可以扣到40%的稅...)2. 若將台灣長期以來對薪資所得與資本利得(包括股票,房產....)的稅賦拿來比較,就知道其實努力工作的人的負擔比靠錢滾錢的人更沉重,這等於是變相鼓勵大家玩金錢遊戲但不事生產,長期來說是對社會發展不好的所以雖然政府增加資本利得稅賦,但配套增加薪資所得扣除額的稅改方向對我個人而言是不利的(因為我也是有不少錢滾錢的收入),但是我是支持這個方向的,頂多就是調整個人的資產配置,降低受影響的程度吧
bigmom1 wrote:我自己也有不少存股...(恕刪) 有錢人多繳一些是沒差,差的是那些弱勢團體,有些退休族,是靠股利和利息在生活的,政府看不起那些人便是了,所以要他們多繳一些。PS:現在有錢人,股利最高只繳到25%就不須要再繳了,不足的就由這些弱勢的人來補繳,這不叫作"劫貧濟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