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非面板業務的營收表現-------
7~9億是來自 太陽能事業,占比2.7%, 過去害友達賠大錢,現在是不賺錢,損益兩平,稍微獲利.

本來想用留言唬爛唬爛可惜字數太多。

太陽能非賠錢貨,但回收期長達10年以上,導致是否獲利存在"輕微"變數而已。
在友達經營改革的過程,留下這個事業,給予正面的讚。
公司除了專注本業之餘,必須嘗試新事業版圖,但不能無止盡的在新事業虧損。

真正賠錢的
2008以前的年代,很多公司很瘋電動X,就像現在一樣瘋。
依據上中下游不同,只有一游能穩定賺,其他的就是"賠大錢"的定義區間。
為什麼電動X像高麗菜一樣,農民瘋著搶種呢?
毛利率超過50%,比大綠光巔峰時期還巔峰。

2008以後的年代瘋什麼?
瘋陸客來台,蓋飯店。
所以2008~2016(鹿茸世代)~2021的現在,很多建商GG。

結尾
關於原物料、運輸、農金、能源這些產業
是絕對不能漲、不能有暴利的產業
這長期是可以顛覆國家的。

虛擬貨幣這個耗電耗矽的產業
脫離科技監管,洗錢好用,在資本把持政客的歷史上必然誕生。
這些都是資本主義失控的表現產業。

這些飆漲,在2008本該要很多破產、大蕭條,被QE遞延到現在。
QE就是歐美的沒落,長期應該越來越不富裕。相對其他國家要越來越富裕。
看看英國歷史,這個長期,也要跨越數百年才能達到。
歐美製造是不可能的夢,奢侈日子過久,就不能忍受困苦。
歐美若大量引進外勞就會讓種族對立越加嚴重。
山西連降暴雨60座煤礦停產 市場擔憂煤價進一步上漲
2021-10-10 12:05:00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大陸產煤大省山西在「十一」長假期間遭逢連日大雨,發生眾多災情,並導致60座煤礦停產,市場擔憂,目前已經處於高檔的煤價,很可能因此更進一步上漲,甚至影響到火力發電廠的營運,使得限電情況再度惡化。




幕容晴
李克強:陸電價最高漲20%。見證計畫經濟這歷史的一刻,一次還20趴。再加上營業稅層層通路的乘數下去。想看看全世界在綠能這條路上能走多遠。
陸十四五拚核電每年蓋八座| 兩岸焦點 - 經濟日報https://money.udn.com › 兩岸
2021年4月15日 —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十四五」時期(2021年至2025年)將重點發展核電,以每年新建八座核電機組的建設規模和

看來每年要蓋16座 核電機組才趕的上極端氣候持續惡化
2030年前 碳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frank1253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4247
frank1253
這個第四代的定義太多了,是指核反應爐,還是冷卻系統,還是整套核能設施,真是有點亂。
vul34622 wrote:
人家搞的是第四代~不需要大量水源喔~多看看WIKI不要人家都上太空了 你還在殺豬公~


一、基本原理

核融合將諸如氫原子核一類的較輕的原子核結合形成較重的原子核。原子核帶正電,故庫侖力會阻礙原子核的結合。克服庫侖勢壘需要大量的能量。輕核所帶的電荷少,因此它們聚變時需要克服的勢壘越小,釋放出的能量就越多。隨著原子核質量的增加到一個臨界點時,融合反應所需克服的位能大於反應放出的能量,即沒有淨能量產生。這一臨界點是鎳-62

氘核與氚核是核融合的最佳燃料。它們都是氫原子核的重同位素。由於中子與質子比相對較高,它們的勢壘也就較小。電中性的中子透過核力使得原子核中的核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氚核的中子與質子比(2個中子,1個質子)是穩定原子核中最高的。增加質子或減少中子都會使得克服勢壘所需的能量變多。

一般條件下氘核與氚核的混合態不會產生持續的核融合。由於核子之間的距離小於10fm才會有核力的作用,因此核子必須靠外部能量聚合在一起。就算在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的太陽中心,平均每個質子要等待數十億年才能參與一次聚變。要使聚變能夠實際應用,原子核利用率必須大幅提升:溫度提升到10的8次方K,或施加極大的壓力。實現自持融合反應並獲得能量增益的關於密度和壓力的必要條件就是慣性局限融合。這一準則自1950年代氫彈爆炸成功而聞名,而在地球上實現慣性局限融合十分困難。

二、發生條件

如果要進行核融合反應,首先就必須提高物質的溫度,使原子核和電子分開,處於這種狀態的物質稱為「電漿」(plasma)。顧名思義,核力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而其力量所及的範圍僅止於10負10~10負13米左右,當質子和中子互相接近至此範圍時,核力就會發揮作用,因而發生核融合反應。

但由於原子核帶正電,彼此間會互相排斥,所以很難使其彼此互相接近。若要克服其相斥的力量,就必須適當地控制電漿的溫度、密度和封閉時間﹝維持時間﹞,此三項條件缺一不可。由於提高物質的溫度可以使原子核劇烈轉動,因此溫度升高,密度變大,封閉的時間越長,彼此接近的機會越大。

由於電漿很快就會飛散開來,所以必須先將其封閉。用來使電漿封閉的方法有許多種,太陽內部是利用巨大重力使電漿封閉,而在地球上則必須採取別的方法,磁場的利用便是其中一種。當電漿帶電時,電荷被捲在磁力線上,因此只要製造出磁場,就能夠將電漿封閉,使它們懸浮在真空中。

三、優點

相較於核分裂發電,核融合產生的核廢料半衰期極短(低管理成本、核洩漏時總危害較低、最多只有一公里內需要撤退)、安全性也更高(不維持對核的約束便會停止反應)。如氘和氚之核融合反應,其原料可直接取自海水,來源幾乎取之不盡,因而是比較理想的能源取得方式。


D型環的托卡馬克裝置是最有希望達成的受控融合設計

核融合也是一種中子源,藉此可以觸發核分裂。利用中子源來觸發核分裂反應稱為次臨界核分裂,次臨界核分裂不但安全性接近核融合,且技術難度較核融合發電低(若是把核融合來當中子源觸發核分裂發電,技術需求也會比僅使用核融合的能量發電低),還可以處理核分裂發電造成的核廢料及過多的原子彈、讓這些核廢料的半衰期由數萬年縮短為數百年。


四、研究歷史及未來研究方向

核融合程序於1932年由澳洲科學家馬克·奧利芬特所發現。隨後於1950年代早期,他在澳洲國立大學成立至今依舊活躍的電漿核融合研究機構(Australian Plasma Fusion Research Facility)。

目前人類已經可以實現不受控制的核融合,如氫彈的爆炸;也可以觸發可控制核融合,只是輸入的能量大於輸出、或發生時間極短。但是要想能量可被人類有效利用,必須能夠合理的控制核融合的速度和規模,實現持續、平穩的能量輸出;而觸發核融合反應必須消耗能量(約1億度),因此人工核融合所產生的能量與觸發核融合的能量要到達一定的比例才能有經濟效應科學家正努力研究如何控制核融合,但是現在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主要的幾種可控制核融合方式:雷射約束(慣性約束)核融合、磁約束核融合(托克馬克)。2019年11月,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正在進行一項電漿線性實驗(PLX),旨在結合目前兩種核融合方式之所長。

2005年,部份科學家相信已經成功做出小型的核融合,並且得到初步驗證。首個實驗核融合發電站將選址法國。

根據2014年2月12日英國科學期刊《自然》電子版,美國能源部所屬國家研究機構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英語: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團隊首次確認,使用高功率雷射進行的核融合實驗,從燃料所釋放出來的能量,超出投入的能量

2014年10月,洛克希德·馬丁宣布發明小型核融合反應爐,100兆瓦特反應爐縮小至7x10英呎大小,於1年之內能進行測試,10年內能正式運轉。大部分科學家對此聲明表示懷疑,其小型反應爐與世上任何反應爐構造都不同。

目前正在建設世界上最大的實驗性托卡馬克反應爐為法國南部的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專家估計它將在2025年12月進行第一階段測試,若實驗成功,將協助第一批核融合發電廠在 2040年前投入運行,營運成本和核分裂反應爐相當

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電漿物理研究所宣佈在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EAST磁約束核融合實驗裝置實現一億度電漿運行。

2021年5月,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克馬克核融合實驗裝置(EAST)創造新的世界紀錄,成功實現可重複的1.2億攝氏度101秒和1.6億攝氏度20秒電漿運行,將1億攝氏度20秒的原紀錄延長了5倍。



核聚變發電實際有多種方式, 包括氘-氘、氘-氚、氘-氦、氦-氦等, 但除了氘-氚外, 其他都非常困難, 再加上氦3在地球上儲量極少, 而讓其他方式都變得極不可行, 現有技術很難達到, 所以目前主要研究的就是如何讓氘、氚融合來發電。 有人說, 地球上幾乎沒有氚元素, 那怎麼辦呢?中國人造太陽即使成功, 沒有氚也難做無米之炊啊。



這可難不住科學家, 由於氘-氚融合會產生中子, 我們可以在反應區周圍包裹一層鋰6來對氚增殖, 產生更多的氚, 因為中子轟擊鋰6後, 可以形成氚和氦, 從而提供源源不斷的氚, 參與到反應中去。

所以人造太陽的原料氘可以來自海水, 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 但氚卻需要通過中子轟擊鋰6來取得, 而地球上鋰的儲量大概可供未來使用幾千年, 雖然不存在多大問題, 但用之不竭可能還是值得商榷的



===========================
核融合(核聚變)的商轉實現,據以上的資料,還在實驗階段,若成功【第一批核融合發電廠在 2040年前投入運行,營運成本和核分裂反應爐相當】,所以核融合發電應該不是現行老共建置的技術。而且還存在這【鋰】的儲量問題。
所以要蓋核電廠,就是需要大量的水冷卻核反應爐,這是無庸置疑的。只是需要的水源是為何?台灣是使用海水,老共內陸地區可以使用河湖水,如果沒有河湖水,就要建造巨大的冷卻塔來將冷卻水降溫使用。
seven0821
大陸第三代核電技術是用高溫氣冷堆,不需要大量水資源冷卻,所以可以建立在沙漠地區,光這一點就意義重大
yenyun0817
高溫氣冷堆(VHTR) 是第四代核電
pqaf wrote:
友達一個月 330億(恕刪)


P大可否也分析下群創...感謝
群創 8月發布的 第二季財報新聞稿.

營收以產品應用別區分,
可攜式電腦為27%,比重和友達差不多
手機及商用產品為24%、比重和友達差不多,但內容可能差很多.
桌上型螢幕為11%、 比重比 友達明顯少.
電視為38%; 比重比 友達高.群創有一部分的整機組裝的收入,占比高低不清楚.

以產品尺寸別區分,
10吋以下為19%、 這部分產品線類似 彩晶,有很多衝大量的低價 手機和平板 出貨 .
10到20吋為30%、 這部分可能是 NB
20到30吋為14%、 這部分可能是 MNT 和 23.6吋TV, 群創 MNT市場低位遠不如, LGD,AUO,BOE.
30到40吋為7%、
40吋以上為30%。 這部分可能 主要是 40吋TV

====================

群創這幾年很少辦法說會,今年難得自辦法說會,簡報資料內容太少,資訊不透明, 我也很難收集到群創資料

1. 群創公布的 產品尺寸以 40吋以上 做為區隔, 營收占比高達 30%, ,外界可能以為群創TV多屬大電視.
為什麼 群創迴避公布 50吋以上的營收占比?
參照研調公布 群創 2021上半年的 TV 出貨面積 和 出貨量 來換算, 群創的 TV平均尺寸 只有 40吋,

群創 TV 產能主要 23.6吋和 40吋 低價小面板, 少部分是 58吋,50吋,75吋面板. 群創的40吋面板可能是全球出貨量最大. 每當 小尺寸TV報價暴漲時, 群創獲利就會很高. 相對的, TV報價下滑是,群創獲利衰退也較大些.

鴻海集團 旗下有 夏普, SDP,SIO,深超,群創, 很多家面板公司,彼此產品尺寸要區隔,互相分工,避免自家人搶生意, SDP和 SIO專注在 60吋以上 大面板生產, 群創就堅守 中小尺寸TV市場.

目前 65吋和75吋報價 對 SIO 10.5代廠來說,是虧損的, 群創可能又要包下10.5代廠產能,幫忙 SIO廠分攤虧損. 群創未來幾年很難大幅降低 TV營收比重.

2. 群創10幾年前是以 幫Dell,HP 組裝業務起家,面板廠只是它的附隨組織,技術和規模都遠不如其他面板廠..
後來以小吃大, 吃下奇美面板廠後, 群創才專注在面板經營,把大陸龍華組裝業務轉移給 鴻海.
這幾年TV面板業務虧損太多,群創2年前 又想重操舊業, 回頭做 低毛利率的組裝業務, 毛利率雖低,但至少是有盈餘.

鴻海或 冠捷的TV整積組裝月出貨量,約100多萬台.群創在南科有自動化的 TV組裝線,每月號稱有50萬台的出貨量, 頗具規模, 但群創公司派法說會時,很少提及這一塊業務, 群創 TV 營收中,可能也包括了整機組裝.

3. 電動車,很多新舊車廠都積極投入, 連地雷股樂視 和 恆大也有玩, 電動車市場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 鴻海集團雖 大力投資電動車, 過幾年能否脫穎而出,還是未知數, 就算成功,國際客戶有太多面板可選擇策略合作,不一定非要拿群創面板不可, 鴻海也會優先替 持股比重較高的 深超或 夏普 引介.

4. 封裝業務,天線業務,已經提出很多年, 目前就類似友達的 micro LED藍圖,是在畫大餅階段,看不到具體貢獻.
AUO 彭董 講 雙軸轉型, INX 楊總 就來個 XYZ 三軸轉型. AUO 股利和EPS多少, INX 也盡可能比照數字,

5. 群創一直想求變突破面板業困局,跟隨鴻海到處合縱連橫,過去曾傳出 找 中電熊貓合作,請大陸幫忙群創代工面板,又技術支援大陸多家業者蓋廠,投資冠捷整機廠,投資VIZIO品牌廠,買幾百億 大陸理財商品.
群創無法自主決定對自己最有利的經營策略,一切都必須配合鴻海集團的戰略目標.

鴻海是富爸爸,也是 壞爸爸.
firingmsf
miniLED硬體門檻不高,但控光算法要處理的好很吃經驗,中國很多二線電視品牌用了幾百個分區還是被sony只有32分區的X90J打爆,友達算是唯一純面板廠可以提供給沒經驗的品牌商解決方案,還是有點優勢
自由小山
看來面板有些部分也很吃技術
群創股本比友達多約100億元,換算股價,友達要比群創多1.6元
如再加上景氣反轉友達獲利能力較高,友達溢價群創2.5元也不為過
所以現在群創持有人要轉成友達比較划算
阿陀陀
趁現在還差距不大時 ,贊成換股 而且要快
JEN2017
來不及換了,只好開始加碼友達了
新奇美2010年合併成立,2011年底財報 負債總額 4850億, 不過,這裡面包含 1千多億的應付帳款,有應收帳款可以支付....
實際,新奇美的銀行負債約是 3200億(有500億是群創帶過來的) . 最可怕的是 其中 2500億是2年內即將到期的銀行債款.

許文龍 太躁進,以為買了印鈔機,印錢很簡單,槓桿開太高, 一口氣 密集蓋了太多 5代廠和 6代廠,卻沒想到會遇到美國次貸風暴,全球經濟衰退,面板報價大跌, 奇美欠下銀行太多債務,都即將到期.

許文龍 不可能在2年內籌到 2500億現金還給銀行,只能用借新還舊的方式,展延還款, 但銀行團 有可能認為許文龍幾年內還不出這麼多錢,不願意展延,

許文龍走投無路,找上經濟部幫忙,願意 出讓奇美 給友達,
友達當時的銀行負債2千多億, 即將到期債款有 4百多億, 財務狀況比 奇美好一些, 友達 加上 奇美 共有3000多億的到期負債,銀行團會嚇到收傘, 宏碁和佳世達 本身獲利能力也很差,沒法給友達支援,許文龍可能擔心 到時候兩家會 一起垮.

郭董找上門,因為當時鴻海當時很賺錢, 許文龍心想, 有 鴻海背書, 銀行團一定願意紓困展延債款.且 郭董願意 重組後,把自己群創公司名稱改名為奇美,且 把董事長讓給 許文龍指派.
有人願意幫忙扛下幾千億負債,又讓出董事長, 天底下有這麼好康的事, 許文龍 當然把公司交給 郭董.

但合併後,經營理念不同,郭董不願幫 奇美背書, 和許文龍關係交惡,銀行團持續上門逼債, 許文龍把董事長讓給鴻海,退出董事會.郭董才同意背書,讓銀行團展延還款期限.

群創2012年與銀行團達成債務協商,銀行團開出條件之一即必須在3年內增資500億元;
銀行團同意紓困後,新群創省吃節用,不敢大膽投資, 靠著每年500~1000億的經營現金流入,加上幾百億現金增資,分期慢慢還, 幾年後就還掉3千多億負債.

這就像 大陸恆大, 資產大於負債很多,但槓桿開太高,遇到北京打房,,恆大手上的 土地和蓋一半的房屋,都無法馬上變現, 眼前的債務卻陸續到期,公司只好被迫拆解.

======================

友達去年底手上有900億現金,加上今年經營賺到 1000億現金, 這麼多錢, 要拿去 [再投資買設備 250億], 要 [提前償還銀行債務300億 ], 還要 [收購昆山廠經營權170億]..最後剩下的,保留幾百億活用後,才要拿給 [股東分紅],

相較之下,群創的 銀行債務很低, 原本可以比友達多拿出300億現金給股東分紅, 但 群創現在要幫忙扛 廣州10.5代廠上千億的攤子,明年郭董願意拿出多少 給股東分紅,就難料.
幕容晴
紅海就是標準的商人。群創不用奇美人,那個年代奇美可是幸福企業。個人相當排斥郭董(應該說沒根留台灣的都排斥),但是後來,覺得郭董也可憐,身邊的都走了。
nomorerainyday
看來明年配4元對友達一點壓力都沒有啊[笑到噴淚]
monguly
大陸貨,靠不住。 不然就是會爆炸
yenyun0817
EAST 目前只是實驗裝置 離聚變3重積 >10e+22 還有一段距離 目前好像只有10e+19 不過老共在核聚變這塊 真的是走在世界前緣 搞不好第一個能夠發電的人造太陽 是由中國人建造的
台幣開始貶了,多少應該有利營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