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af wrote:
非面板業務的營收表現-------
7~9億是來自 太陽能事業,占比2.7%, 過去害友達賠大錢,現在是不賺錢,損益兩平,稍微獲利.
本來想用留言唬爛唬爛可惜字數太多。
太陽能非賠錢貨,但回收期長達10年以上,導致是否獲利存在"輕微"變數而已。
在友達經營改革的過程,留下這個事業,給予正面的讚。
公司除了專注本業之餘,必須嘗試新事業版圖,但不能無止盡的在新事業虧損。
真正賠錢的
2008以前的年代,很多公司很瘋電動X,就像現在一樣瘋。
依據上中下游不同,只有一游能穩定賺,其他的就是"賠大錢"的定義區間。
為什麼電動X像高麗菜一樣,農民瘋著搶種呢?
毛利率超過50%,比大綠光巔峰時期還巔峰。
2008以後的年代瘋什麼?
瘋陸客來台,蓋飯店。
所以2008~2016(鹿茸世代)~2021的現在,很多建商GG。
結尾
關於原物料、運輸、農金、能源這些產業
是絕對不能漲、不能有暴利的產業
這長期是可以顛覆國家的。
虛擬貨幣這個耗電耗矽的產業
脫離科技監管,洗錢好用,在資本把持政客的歷史上必然誕生。
這些都是資本主義失控的表現產業。
這些飆漲,在2008本該要很多破產、大蕭條,被QE遞延到現在。
QE就是歐美的沒落,長期應該越來越不富裕。相對其他國家要越來越富裕。
看看英國歷史,這個長期,也要跨越數百年才能達到。
歐美製造是不可能的夢,奢侈日子過久,就不能忍受困苦。
歐美若大量引進外勞就會讓種族對立越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