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AUO Q2 營收 628...(恕刪)


雙虎加大產能調控力道 群創鼓勵員工休假

全球高通膨導致終端需求疲弱,面板廠持續面臨營運逆風,由於各尺寸價格多已跌破現金成本價,為避免價格持續破底,據悉面板雙虎持續進行產能調控,傳出群創 (3481-TW) 更鼓勵員工,調整產能時可以多休假。

對此群創指出,一直致力提供同仁友善職場環境,也注重同仁工作、家庭、休閒等生活健康平衡,平日隨時調整產能的同時,主管也會同步提醒同仁休假,在適當休息休假後,再度工作更有動力與效率,且現在正值暑假,鼓勵同仁可放心休假享受親子家庭時光。

因應整體市場變化,中國各大面板廠陸續在第三季進行產能調整,台廠友達 (2409-TW)、群創同樣動態調整,據研調機構集邦 (TrendForce) 推估,友達第二季已開始進行生產調節,預期第三季將持續執行該策略,整體稼動率落在 5 成,群創整體稼動率預期也將季減 6-7 個百分點。

面板價格持續走弱,是促使面板廠調整產能的關鍵因素,除多數電視面板價格皆已觸及現金成本價,顯示器、筆電面板價格也持續走弱,不過隨著各家進行調控,7 月整體價格跌勢已開始收斂,各廠策略效益也逐步浮現。

面板產業短期仍難擺脫產業景氣循環框架,但包含友達、群創近年皆擴大布局高值化、醫療、場域經濟等多方應用,也擴大搶進面板級半導體封裝技術,另外,近期各家都針對產線進行調整、歲修,也可望補足年初趕工出貨時縮短歲修安排的規劃。

友達也預計周四 (28 日) 召開法說會,預期將公布第二季財報,並由經營層說明下半年產業景氣。
pqaf wrote:
AUO Q2 營收 ...(恕刪)

震撼彈!聯發科攜手英特爾合作晶圓代工

積極切入晶圓代工領域的英特爾,與台系晶片大廠聯發科今(25)日拋出震撼彈,雙方宣布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聯發科將利用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來製造晶片。

聯發科預計將使用英特爾的Intel 16製程技術,為智慧終端產品製造多種晶片,應用範圍包括智慧家庭、物聯網、WiFi等領域的成熟製程晶片。

聯發科一向被視為台積電的緊密合作夥伴,不過聯發科先前也與英特爾在5G數據晶片方面有所合作。聯發科強調,著眼於快速成長的全球智慧裝置,進一步與英特爾展開Intel 16成熟製程晶圓製造上的合作。

同時,聯發科強調,其向來採取多元供應商策略,除了在高階製程持續與台積電維持緊密夥伴關係沒有改變外,與英特爾的合作將有助於提升其成熟製程的產能供給。

英特爾與聯發科建立晶圓代工合作關係 台積電回應了

英特爾今(25)日傍晚發布新聞稿拋出震撼彈和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建立晶圓代工合作關係,聯發科並對外提及「與英特爾展開Intel 16成熟製程晶圓製造上的合作」,相關訊息引發外界關注對台積電(2330)的影響。

回應記者提問相關情況,台積電今日回應指出,「聯發科是我們長期客戶,並且與我們在先進製程上有緊密的夥伴關係,不會因此影響我們與聯發科的業務往來。我們對此新聞沒有評論。」
2022 年 7 月 25 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
发行审核委员会对 TCL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
申请获得审核通过。

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尚未收到中国证监会对本次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事项
的书面核准文件,公司将在收到中国证监会予以核准的正式文件后另行公告,敬
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

TCL 100億定增的救命錢,主管機關卡了一年多,終於放行了, TCL給特定人低價增資 ,還是不如 群創的低價ECB 那麼香...

TCL 1200億的銀行負債,每年42億利息,錢有著落了.

TCL 資本額140億, 100億定增 若用3.3元定價,股本變多 30億, 股本一口氣膨脹 21%...
300億的新廠,TCL 說蓋就蓋, 竟然為了區區100億,讓股本膨脹21%,稀釋原股東權益, TCL 大概急需要現金救濟吧
s2474
看看台廠還在減資[微笑]
firingmsf
TCL規模也不小耶,100億RMB就拿到2成股權,如果原本就有其他股份,經營權是不是有易手的危險
TCL科技董秘廖骞表示,今年以來,受全球疫情、美國補貼退坡以及俄烏戰爭的影響,面板整體需求持續出現低於預期的情況,導致面板價格持續下跌。 所以今年6月份,我們也是通過對面板稼動率的調整,來應對目前全球市場需求不振的局面。 包括華星在內的面板的廠商均下調稼動率,是與市場需求相匹配來進行的,中期來看,調低稼動率有助於面板價格企穩

從短期來看,廠商的核心就是去庫存化。 庫存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是面板廠商的庫存,第二是面板運到整機廠的庫存,第三是整機廠商的庫存,第四是整機廠及下游渠道的庫存。 現在來看,面板廠的面板庫存依然處在歷史上相對較高的位置,這也是未來兩個月面板廠商降低稼動率,去庫存化的核心目標,至於在途的面板庫存、以及整機廠的庫存水準高低不一,但整體庫存並不高,仍處於正常水平之內。

“目前,面板廠商的核心是去庫存化,華星現在的面板庫存水準顯然也是高於歷史水準,因此這輪降庫存我們自己預期應該需要兩個月時間,將從現在全行業超過2000萬片大尺寸面板庫存能夠降到一個合理的水位,我們的預期是能夠完成的。”

廖騫表示道。對於市場需求持續下滑,是否會繼續調低稼動率,廖騫表示,“現在來看,華星光電的策略是根據市場變化而調整,如果面板的需求,無論是大尺寸還是中小尺寸在未來兩個月時間依然不振,那我們會根據市場、客戶情況,相應的做出對專案的安排,去匹配整個需求情況。 ”

關於行業何時出現轉機,廖騫認為和全球經濟何時回暖有關,如果8-11月全球經濟保持正常情況,那我認為四季度還是有希望能夠重新回到一個向上的軌跡。



廖騫表示,「目前看來凈利潤是很難達標的,但是營收我們還在努力,我們覺得還是有機會達成目標的。 上半年業績表現一般主要是面板量價齊跌的原因,但目前面板價格顯然到了一個比較低的位置,基本不可能出現更低的情況,公司作為目前行業規模的第二,正不斷提高市場佔有率,預計還能進一步帶來營收增長。 “

============

TCL 幫 大股東三星 準備了一拖拉庫 存貨, 三星無情砍單後, TCL 騎虎難下, 公司坦言 目前TCL庫存過高,就算大降稼動率,仍需2個月時間來去化 TCL 手上庫存. TCL 死到臨頭,還是想著 提高市場占有率.

TCL 說 調低稼動率有助於面板價格企穩。
那報價跌10%時,TCL不願調降稼動率,讓報價企穩...偏偏要等到跌掉 70%了, 知道活不下去,TCL 才出來呼籲 調低稼動率來穩價.
原振俠9999
養TCL這隻狗來對付BOE的策略真的是做得很對,三星最大贏家~[大哭]
leftsurvivor
至少規模上的確是隻惡犬。不是画虎不成反類喵!
pqaf wrote:
TCL科技董秘廖骞表...(恕刪)

重磅!傳Fed明年降4碼 專家鎖定兩種股票

華爾街近期一份報告讓整個股票市場嗨翻,報告當中指出美國聯準會將於2023年9月首次降息,同時也會停止縮表,並預測這一波的升息終點利率,會從4.00%至4.25%,下修至3.25%至3.50%,更重磅的是,該份報告指出自2023年9月23日至隔年的6月24日,將降息100個基點,相當於降4碼,無論此研究報告消息對股市是否有正面幫助,都已經在市場上引發關注。

根據格隆匯美股研習社團隊的文章,美銀美國利率策略部門主管Mark Cabana在這份報告中說明,今(2022)年底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預估為2.75%,到了2023年底為2.5%,且縮表可能在聯準會降息的時候提早結束。

報告中Mark Cabana的觀點,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可能有下修的可能,其原因是後續美國經濟會出現「溫和衰退」。

資深分析師林友銘在財經節目「雲端最有錢」中提到,降息並非只有經濟衰退才要降息,而是遇到如通膨的利空而快速升息,在升息後若影響不大就必須降回,因此不會在4月升完息就立刻降息,而將延遲至6月或9月。該份報告預估,美國2年期與10年期的公債殖利率倒掛的現象,會在2023年4月左右結束,他大膽預測,台股第二隻腳的出現時間點可能會落在3月,原因在於得知6月要降息時,往前推3個月,約3月即見低點。

林友銘認為,在今年下半年,投資人可以關注投信剛進場的個股,會較有籌碼優勢,較為明確的方向像是法人同買且投信剛買,外加有題材,他舉例像是元宇宙概念的采鈺(6789)、車用的乙盛-KY(5243)、智伸科(4551)、昭輝(1339),網通的建準(2421)、啟碁(6285)、蘋概股的致伸(4915),還有其他如美時(1795)、利勤(4426)、佳世達(2352)都值得留意。
pqaf wrote:
TCL科技董秘廖骞表...(恕刪)

曾狂言併吞台積電!中企紫光前老董趙偉國被抓失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曾經高喊要買下台積電的中企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傳出7月上旬已遭到相關部門將其從北京家中帶走,目前處於失聯狀態。

中媒財新爆料,趙偉國可能涉及的調查或與其個人所控股的公司,以及原紫光集團旗下公司之間利益輸送相關,例如設備採購、裝修工程等未經公開招投標等問題。

趙偉國1967年出生於新疆,1985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後進入校企清華紫光。2009年趙偉國接總座時,紫光集團資產規模僅約13億人民幣,2015年底紫光總資產膨脹至1054億人民幣,並在2019年底達到2978億人民幣的峰值。

歷經擴張,紫光集團旗下企業有手機晶片、存儲晶片、封裝測試等,成為中國晶片產業的主力艦隊。並通過多筆蛇吞象的投資和併購大擴張,包括2013年以162億人民幣,將展訊、銳迪科合併為中國最大的獨立手機晶片廠商-紫光展銳;2015年以25億美元從惠普手中買下華三51%股權,成立了足以與華為拚搏的新華三集團。

轉折點是2018年,北京清華大學想推進校企改革,計畫轉讓紫光集團控股權。失去清大背書的紫光在2019年3月之後無法發債,成為推倒紫光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2020年11月,紫光集團債券違約,隔年7月16日,在債權人申請下,紫光集團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由管理人對外招募戰略投資者,由智路建廣聯合體接盤。

2022年7月11日,紫光集團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原2大股東清華控股和北京健坤投資集團全數退出,公司100%股權登記至北京智廣芯控股名下。紫光集團同時發生人事變更,其董事會於7月11日選出李濱為董事長兼總經理,取代趙偉國。
firingmsf
工廠在也要有錢買料,毛利率負的,工廠越大只是死越快而已
jerry040161
TCL都有奶水可以喝了,半導體可是發展重點,圈錢只是小事啊
面板市況差 誠美材Q3稼動率下探6成
04:102022/07/26 工商時報 袁顥庭

面板廠減產,供應鏈也遭殃,誠美材(4960)代理總經理連巍鐘表示,第三季面板廠的訂單下修,產能利用率下探6成,也面對客戶砍單壓力。雖然日圓貶值對成本面有利,不過供應商要求漲價的壓力不小。所幸第三季將認列昆山廠的股權處分利益,單季仍將維持獲利。


誠美材今年上半年營運表現不錯,但是隨著面板市況陷入低谷、面板廠擴大減產,誠美材6月合併營收滑落到10億元以下,營收年增率也轉為負數,累計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約57.22億元,年成長4.15%。

對於下半年市況,連巍鐘表示,未來三個月營運保守看待,近期走訪系統廠和面板客戶,第二季市場銷售差,庫存問題嚴重,以先前暫停採購的韓系品牌廠為例,庫存水位仍高達12周,要降低庫存還需要一些時間。面板廠減產也連帶影響供應鏈,第二季誠美材平均產能利用率仍有80%,目前已經滑落到60%的水準,第三季營收會有比較大的減幅。

.....................
撼訊、盛群示警:庫存壓力爆表
04:102022/07/26 工商時報 翁毓嵐 、 蘇嘉維

消費市場需求降溫,供應鏈庫存持續堆高。顯卡廠撼訊科技直指,先前超額下單所造成的庫存仍待消化,至少到第四季前顯卡市況都還看不見曙光。


此外,微控制器(MCU)廠盛群亦指出,公司及通路商庫存皆較正常水位增逾一倍,預估最快2023年上半年才會趨於正常。

撼訊總經理陳劍威25日在法說會上直言,終端消費需求薄弱,各家業者庫存量堆高至二~三個月以上,甚至高達半年的都有。以撼訊為例,目前存貨多以成品為主,訂單到手就出貨,但營業額可能不如預期、獲利亦受壓。

■成本攀升 終端銷售卻下跌

但對其他手上多是半成品存貨的業者而言,要再套料生產的成本已因通膨而升高,加上終端銷售正在下跌,等於是兩面夾擊。

盛群業務副總蔡榮宗坦言,公司庫存水位已攀升到四個月左右,通路商亦高達五個月,相對盛群過往一般庫存水位大約二個月,通路商約在二~三個月的庫存水準來看,目前庫存已超過正常水位一倍。

蔡榮宗說,由於庫存水位達到歷史高點,因此必須要耗費至少半年以來去化庫存,預期2023年上半年才有機會降回正常水準。由於庫存水位過高,他也提到,盛群將會下修今年第四季的投片量約一成左右,全年整體投片量將比去年減少5%,且2023年預期也將保持與今年相當的投片水準,若後續有新增需求才會增加投片。

蔡榮宗認為,這波庫存高漲的關鍵原因主要為全球通貨膨脹,使終端需求後續景氣看淡,加上客戶期待MCU產品單價降價,因此出現延後拉貨狀況。他也強調,需求仍存在,一旦產業景氣恢復正常,盛群出貨將有望同步回溫。

■刺激買氣 殺價戰將持續

陳劍威也指出,其實過去兩年板卡產業也都有賺到錢,只要不要陷入殺價競爭的惡性循環,要熬過這段庫存去化的供需市場盤整期應該不太難。不過,現階段許多業者皆希望能刺激買氣,殺價戰一時間停不下來,反倒使得買家也因此抱著等最低價的心態觀察而縮手
..................
看來 都差不多 庫存高 庫存去化的供需市場盤整期應該不太難 聯詠老闆說的 產品不是蔬果不會壞
股市價位 則找切入點
鴻海入股紫光有何盤算?「台灣 DRAM 教父」高啟全:鴻海半導體要往前走需別人幫忙
作者 今周刊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23 日


7 月 14 日鴻海公告,指子公司工業富聯(FII)以 53.8 億人民幣(約新台幣 238.3 億元),間接取得紫光股權。一方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集團;另一方,是曾在兩岸半導體業界掀起滔天巨浪的中國紫光集團。


一樁極其複雜的交易,兩大集團有了某種程度的命運交集,對岸看的,是紫光集團重新擔綱「半導體國家隊」的可能性;台灣產業界,則看到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力拚半導體事業的精巧籌謀,以及他對鴻海轉型大計的企圖心。

業界分析,鴻海近年在全球供應鏈「脫中」趨勢下,對中國以外市場的投入明顯積極,或許此刻也需要對中國展現一定程度的「輸誠」。

對鴻海如火如荼的轉型大計,入股紫光是否真有機會帶來實質幫助?53.8億人民幣的「小額投資」,能不能創造出產業升級的意外突破?

「鴻海的半導體,如果要繼續往前走,確實需要別人的幫忙」,人稱「台灣DRAM教父」、曾任紫光全球執行副總裁的高啟全這麼說。言下之意,對這次入股紫光的效應,這位半導體老將持相對正面看法。

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高啟全不斷強調「人才」與「團隊」的重要,他認為,對「半導體後進者」來說,如何快速吸納有足夠經驗與專業的半導體人力資源,就是重中之重。事實上,亦有業界人士表示,過去鴻海由於「電子代工」的形象太鮮明,發展半導體事業時較難快速獲得半導體人才認同。

細數紫光集團相關事業,高啟全認為,至少有三家公司團隊有一定水準,分別是中國最強手機晶片設計業者紫光展銳、中國快閃記憶體龍頭長江存儲,以及伺服器大廠新華三,「相較自行建立這些團隊,透過入股進而取得合作可能,對鴻海當然簡單快速得多。」高啟全說。

「入股紫光的確對鴻海有加分機會,但還談不上是『如虎添翼』的天大利多。」科克蘭資本董事長及異康集團首席顧問楊應超分析。「整體來說,路是對的。」但研究鴻海超過20年的他也說「後續風險仍在」。

楊應超以本次交易說明,外界認為,紫光版圖橫跨記憶體、IC設計等領域,入股紫光,將補足車用關鍵零組件的供應鏈,進而串連記憶體、IC設計、封測等上下游垂直整合服務,對鴻海發展半導體及電動車有利,「但又非全然如此。」

他認為,入股後能否吸引更多半導體人才投入鴻海,又或提升技術並做出成績,進而對鴻海切入電動車等新應用帶來實質幫助?均有待觀察;況且鴻海「前有併購面板廠夏普後效果有限,後有退出面板廠群創董事會,入股效果不如預期,並非不可能發生」。

鴻海此時買紫光,就像買個選擇權一樣。」楊應超指出,對鴻海這麼大的企業來說,即使投資紫光的200多億元賠掉了,也還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一旦押對寶,就讓鴻海多了增加收益的管道,某種程度來說,確實有以小搏大的效益。

高舉轉型大旗下,工業富聯入股紫光這操作,或許多年後將開花結果,也或許一無所獲,但無論這場交易是否能帶來人才及技術回饋,進而對鴻海轉型大計有實質幫助,在「最懂鴻海分析師」楊應超眼中,這至少代表過去營運表現以穩健保守著稱的「全球電子代工之王」,正在積極求新求變,「為了捍衛獲利,主動出擊!」
...................
TCL 還找的到錢 應還不至於重整 如真重整 打到骨折 想買的人 應不少
leftsurvivor
看最近這一年,對岸老共如何整這企業就可知道,私人企業是拿來维穩用的,企業賺不賺錢跟黨無關。產業是拿人讓人民有工作,不出亂子,自由競爭那一套,聽聽就好。
jerry040161
我們用資本主義這套來思考陸企,恐怕只會整天眼鏡碎滿地...
美聯邦政府紓困金等發放6兆美元 遭詐騙款項難追
2022-02-18 15:14 世界日報/ 記者顏伶如/綜合報導



華盛頓郵報17日報導,聯邦政府在新冠疫情發生後推出的貸款、補助、紓困現金支票及其他緊急援助計畫,累計金額將近6兆美元,但衍生詐騙及身分竊盜案件卻數量龐大。某些監督組織評估,遭人盜用的紓困款項能否追回,已成未知數。

住在康乃狄克州斯坦福(Stamford)的一名46歲居民,取得400萬美元疫情紓困援助之後,大手筆購買保時捷(Porsche)、賓士(Mercedes)、寶馬(BMW)等多輛名車,遭起訴之後已向法院認罪。

新澤西州桑莫塞特(Somerset)51歲婦人則捏造根本不存在的員工及稅表,還在申請表上為員工薪資灌水,得手100萬美元紓困貸款。
..................................

6兆 美元 小額小買 電視 電腦 大額詐騙大買 Porsche Mercedes、BMW
洛杉磯外海 136條以上 貨櫃船 等卸貨

老美不存錢 紓困金 買暴 現在碰到通膨 度小月 真是完美風暴
firingmsf
電子業因為美國over booking誤判產業前景多建的廠,多擴的產線,多請的員工,現在全部都變負擔
pqaf wrote:
TCL科技董秘廖骞表(恕刪)


通膨炸鍋衝擊消費!全球液晶電視陷2億台保衛戰

根據TrendForce調查顯示,第2季全球電視出貨量4517萬台,季減5%、年減6.8%,創2012
年以來單季最低紀錄。上半年出貨9272萬台,年減5.8%。展望下半年,受到通膨與俄烏衝
突持續影響,旺季不旺已成定局,隨消費市場低迷,庫存水位攀升,TrendForce再度下調
今年電視出貨量至2.02億台,年減3.8%,並表示若品牌廠銷售成績不如預期,不排除全年
出貨將低於2億台。

TrendForce指出,最近電視面板價格和航運費用皆有顯著的下跌,雖然有助於品牌增加終
端市場的促銷活動,但歐美地區壟罩在高通膨的環境下,終端買氣不佳庫存持續攀升,去
化庫存已是品牌今年首要目標。三星和LG電子兩大電視品牌主要銷售地區為北美和歐洲,
分別占其出貨量近5成,首當其衝。

三星電子今年將面臨3800萬台出貨保衛戰,年減8%。LG電子雖然在OLED電視出貨量維持小
幅成長,但受到LCD電視需求快速滑落,全年出貨量難逃衰退命運,達2574萬台,年減
11.6%,使得LG電子首次在LCD電視出貨排名滑落至第4名。

中國品牌廠海信挾子品牌Vidda主打高性價比產品,在中國市場成功獲取年輕與小資族群
的喜好,預估可帶動海信今年出貨量達2276萬台,年增4.3%,可望成為5大品牌中唯一成
長的品牌,同時首次站上LCD電視出貨第2名的位子。

TCL近年積極耕耘海外市場,目前外銷比重已達75%,但今年遭逢歐美地區需求不振,間接
影響TCL出貨量達2180萬台,年減3.6%。小米雖然內銷市占率逐漸被Vidda搶食,所幸今年
印度市場需求回溫,支撐今年出貨持平坐收,達1306萬台。

而電視終端銷售疲軟,面板廠新產能仍持續挹注下,造成電視面板和整機供需比例擴大至
35%,是近5年供過於求最為嚴峻的一年。造成LCD電視面板價格自去年下半年持續下跌,
這1年的跌勢讓LCD電視價格不僅是跌破2019年的低點,同時貫穿現金成本。TrendForce預
估,LCD電視今年出貨量約1.95億台,年減4.1%。

反觀OLED電視主要供應商LG Display今年透過產品規格提升維持報價,卻造成OLED與LCD
電視面板價差持續拉大。以55吋UHD面板價格而言,這1年內兩者價差從1.8倍擴大至4.8倍
,除了造成今年三星電子推遲量產時程,同時也讓OLED電視年增率收斂至個位數,僅7.8%
,達723萬台。其中LG電子在OLED電視市占率達58%;SONY維持2成;三星電子最終因推遲
白光OLED電視上市1年,今年僅剩QD OLED撐腰,市占率達6%。
frank1253
TrendForce再度下調今年電視出貨量至2.02億台,年減3.8%,相關新聞報導,至少二十篇以上,用google搜尋共 40 項結果,這是第 4 頁 (搜尋時間:0.53 秒) ,禿鷹真是夠狠的。
jerry040161
又是禿鷹大獲全勝的一天........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