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一年多資產減少近億,慘!

ant1964 wrote:
200萬做多一口--...(恕刪)

你是外資吧.
沒聽過散戶這樣玩期指的.
換成我.200萬買0050.
長期投資更穩.
風暴之影 wrote:
不過不太了解那個就是了,我的認知是
升息會價值大跌,降息會漲,他買美債,台幣升值會跌,貶值會漲。
1、所以升息之後假如有降息還是會回來?
2、美元貶值之後假如有升值也是會回來?
3、有利息賺
我的認知是這樣啦,不知道對不對


理論上市場升息,債劵價格下跌,市場降息,債劵價格上漲,
但是實際上影響的因素不只是升息或降息,
一般人預期市場降息,債劵價格應該上漲,
但是有時候市場降息是因為經濟不好,
而經濟不好,可能會影響企業獲利,
企業獲利受影響信評可能就會被降評,
信評一被降評,原本預期降息應該價格上漲的債劵反而價格卻下跌了。
結果就是有時候會出現債劵價格升息也下跌,降息也下跌的尷尬局面。
這就是為什麼當金融海嘯發生的時候,股票跟債劵同時都跌得很慘,
跟一般情況下預期的股債反向走勢不一樣的原因。

總而言之,投資市場的走勢是沒辦法用單一因素去判斷的,
因為很多因素都會交叉影響,
有時候原本沒注意到或是認為是次要的因素,反而變成影響走勢的最重要因素。

vivian93 wrote:
理論上市場升息,債...(恕刪)

富邦,元大,國泰美債20年,這個標的不是美國政府公債喔??😥😥😥

風暴之影 wrote:
富邦,元大,國泰美債20年,這個標的不是美國政府公債喔??😥😥😥


哎呀~這誤會大了,
以國泰20年美債(代號00687B),
其實全名叫做"國泰彭博巴克萊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指數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基本上他不是美國政府公債喔。
他只是跟隨美國公債指數的一個ETF而已。
實際上他的淨值就是跟我前面說的一樣,
追求的是債劵的價格,而不是債劵的本息。
既然是追求債劵價格,那就會有前面所說的利率風險存在。

vivian93 wrote:
哎呀~這誤會大了,...(恕刪)

啊啊富邦,跟元大的也是這樣喔😵😵😵😵😵😵
感謝喔,還好有大大您的說明
台灣政府要求保險公司降息,跟中國政府要P2P平台清倉都是風險控管。避免發生更大規模金融風暴。
對個人而言,差別在保險公司有能力付錢給先前投入者,而P2P平台大多沒有能力處理先前投入的資金。

風暴之影 wrote:
我貸650,香港去年...(恕刪)

風暴之影 wrote:
啊啊富邦,跟元大的也是這樣喔😵😵😵😵😵😵


是的,
基本上這些都是追蹤美國公債指數的ETF。
追求的都是債劵價格。
都會有市場利率風險的影響因素存在。

要追求債劵本息,避免市場利率風險的,
只有直接購買債劵,或是買目標到期債劵基金這兩種方法。
而前者的門檻較高,通常門檻都是10萬美元起跳,
後者門檻低,但是只有在IPO募集期間可以進場,基金成立後就不開放公開交易了,
而且目標到期債劵基金為了績效好看一點,投資的標的大部分也不會放在美國公債,而是多數會選擇新興市場的公債或企業債,
這種信用風險是相對比美國公債高不少的,不過好處是有基金經理人幫你選標的跟處理啦(當然,也就有一些成本要付),就看你信不信任他的能力。
hodson2013 wrote:
台灣政府要求保險公...(恕刪)

保險公司的問題時是當初的高利保單,還有2024的IFRS,這個也還時間很長,可以有時間增資,也可以把接下來幾年的利潤投入,新保單就算是這個利息他也是能賺錢,宣告利率是一個月宣告一次的,真的不賺錢當月可以馬上調,所以這個利率會不會賺錢是可以自己控制的。

老保單的問題時是保險公司自己的責任,保險公司躉繳宣告利率4%到了第10年才3.6%,其中還有不少提早解約的,現在政府就是想要用新保單去補貼老保單,這個實在無法接受,他們保險公司之前年年分錢分這麼爽,自己不拿錢增資,所以雖然香港比較遠還是去買香港的。
樓主保重,被騙錢的感覺真的很難受,我也有被騙過,但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加油~

退休老人 wrote:
你是外資吧.沒聽過...(恕刪)


外資中--應該也會這種手法
沒聽過---並不表示不存在喔

買0050最多年10趴----還要繳一堆稅
台指期+選擇權----起碼15-20起跳---稅金更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