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ian93 wrote:是的,基本上這些都...(恕刪) 大大這些不是指債券嗎?所以想買美國政府公債,去銀行用委託的嗎?手續費要2%每年要管理費0.2%?😫😫😫感覺好痛啊這樣要是貸300去買划算嗎,囧富邦這個是不是也可以當美國政府公債買,只是沒美國政府安全
風暴之影 wrote:大大這些不是指債券嗎? 這些是債劵沒錯。但是不一樣喔,這個基金雖然也是買債劵,但是它並不是為了持有到期,而是中間會去買賣賺價差。所以會受到債劵市值的影響,而債劵市值就會受到前面說的比如利率、信評調整等等的影響,所以市值是會波動的,而前面所說的債劵風險小,是要把債劵持有到期,因為持有到期,市值就會等於債劵面額,而債劵面額是在發行之初就已經固定不變的,所以不會有市值波動的影響。才能避免利率、信評等的風險。風暴之影 wrote:富邦這個是不是也可以當美國政府公債買,只是沒美國政府安全 這個看起來像是美元儲蓄險吧,那跟債劵又有不同了。
vivian93 wrote:這些是債劵沒錯。但...(恕刪) 謝謝大大您的回答,剛剛上面那個是國泰美債20年,哪些是債券不是美國政府公債嗎?假如是美國政府公債就沒有信用問題了吧?後面那個是香港富邦的儲蓄險😃😃😃
風暴之影 wrote:剛剛上面那個是國泰美債20年,哪些是債券不是美國政府公債嗎? 是呀,那些就是美國公債沒錯。風暴之影 wrote:假如是美國政府公債就沒有信用問題了吧? 是的,基本上美國政府公債是不會有信用風險,但是就如我說的,這支基金(國泰美債20年)並不是買美國公債然後就持有到期,而是還是會在市場上買賣這些美國公債,所以在買賣美國公債的時候,成交金額就要參考當時的債劵市值,因為債劵的交易是有人要買,有人要賣,價格對上了才會成交,所以市值基本上是一個參考,實際成交不一定會剛好等於市值,但是我前面有解釋,債劵的市值是會變動的,基本上是來自於市場投資人對這檔債劵的評價,因為債劵的票面利率是固定的,當市場利率高於票面利率時,大家有錢也不會想買這檔債劵,所以債劵的市值就會下跌,所以如果基金需要買賣這些債劵的時候(比如有人要贖回基金的時候,或是有人要新申購基金的時候),就會受到債劵市值波動的影響。所以同樣是投資債劵,但是用的方法不同,所承受的風險就不同,如果今天是買債劵回來就一直放到到期,那中間因為不會買賣,所以不受市值波動的影響,但是如果中間會買賣債劵,那就會受到市值波動的影響。這檔基金就是屬於會買賣債劵的類型,所以投資這檔基金還是會受到利率風險的影響。簡單的說,債劵的投資大概分兩種,一種就是類似股票一樣,不持有到期,而是在到期前就會找好的時機點去買賣債劵,比如今天市場利率比較高,所以某一檔債劵的市值稍微低了一些,我就買進,等過一陣子市場利率降下來,該債劵的市值又升高了,我就賣出。這就是賺價差的模式。另一種就是我買了債劵之後就不賣,中間就固定領它的利息,然後等持有到期,發行單位用面額贖回這張債劵,賺的就是債劵的本息跟當初買進的價差。而一般的債劵型基金都是屬於前者,因為一般債劵型基金為了隨時讓新的客戶申購,或是舊的客戶贖回,所以很難把債劵持有到期,因為有新客戶要買基金,基金經理人收了客戶的錢,就要去買債劵,有舊的客戶要贖回基金,基金經理人就要賣出債劵,才有錢還給客戶。通常只有目標到期型債劵基金是持有債劵到期的,這種基金為了持有到期,所以只有在IPO募集期間可以讓客戶進場,等基金正式成立,就不接受新客戶進場了,而且舊客戶如果中途要贖回的話也會收取贖回費用,然後基金會有一個存續期間,比如六年,那這個基金所投資的債劵,就是在這六年內會到期的債劵。
vivian93 wrote:是呀,那些就是美國...(恕刪) 嗯嗯說明他好像買20年以上27-30年的債券,放到剩下20年賣出然後再去買27-30年,這時候會有這幾年的利息(市值增加)(長期利率高過短期2X年利率比20年高),所以20年的時候賣出利率沒倒掛還有利差可以賺PS.想直接買美債,不過買的時候銀行要抽1.5-2%,每年還要0.1-0.2%賣出要0.5%,長期持有可以攤低成本,10萬美元還可以變VIP客戶😃😃😃不過買債券手上現金不夠,現在貸款1.8%,再借點錢來買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