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af wrote:
昨天去 腳踏車店修車...(恕刪)

晶片賣不出去超崩潰!三星被恐怖庫存重擊 韓媒揭慘況

半導體產業面臨供過於求危機,記憶體晶片更是淪為重災區,使南韓大廠三星遭受重擊,根據南韓媒體BusinessKorea報導,三星今年第一季庫存金額高達54.4196兆韓元(折合1.36兆台幣),創下歷史次高,其中半導體庫存占近6成。

報導指出,三星去年9月底的庫存金額高達57.3198兆韓元(折合1.44兆台幣),創史上最高紀錄,雖然三星去年12月底把庫存削減9%至52.1879兆韓元(折合1.31兆台幣),不過由於市場需求下跌,今年第1季庫存金額仍比去年底增加4.3%。

值得關注的是,三星半導體庫存金額已超過30兆韓元,今年第一季,三星半導體事業暨裝置解決方案事業部(DS)部門的庫存金額達31.9481兆韓元(折合8000億台幣),較去年第四季增加2.3721兆韓元(折合596億台幣),半導體庫存金額占整體的58.7%。
microspore
三星繼續擴產吧~~  半導體的虧損總要找一個地方可以補回 [^++^]
陸廠跑第一 NAND漲聲響


長江存儲釋出調價訊息 漲幅最高5% 比市場預期提早一至兩個季度 台廠將迎春燕




2023/05/18 00:02:05
經濟日報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

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市場吹響漲價號角,大陸NAND晶片一哥長江存儲近期陸續對客戶釋出調價訊息,漲幅最高約5%,不僅終止一年多來的跌勢,更比市場預期價格止跌反彈的時間點提早至少一至兩個季度,群聯、威剛(3260)、宇瞻、十銓等台灣NAND概念股將提前迎來春燕。

市場原本預期,DRAM與NAND這兩大記憶體元件最快下半年市況才會陸續回穩,並且由DRAM報價領頭反彈,NAND市場價格回神時間會比較晚,如今NAND報價在長江存儲領頭開漲價第一槍後,業界預期三星、鎧俠、美光等大廠也會跟上漲價腳步,並引爆新一波庫存回補熱潮。

國內記憶體廠私下透露,長江存儲確實已開始漲價。近期新浪等大陸媒體也陸續披露長江存儲漲價的訊息。

業界人士分析,記憶體市況去年中急速冷凍後,價格如雪崩般的下滑,NAND晶片生產商真的「忍不住了」,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鎧俠、威騰等大廠今年首季合計大虧約95億美元(近新台幣3,000億元),不僅陸續減產,三星、美光日前更傳出對通路商發出聲明,表示DRAM和NAND晶片產品日後都不會再降價。

長江存儲現為大陸最大、全球市占第六大的NAND晶片廠,業界對長江存儲此次漲價帶來的效應都正面看待。

群聯執行長潘健成在法說會上曾表態,NAND原廠已身陷虧損的巨大壓力,價格續跌機率很低,原廠擴大減產規模的機率持續上升,預期群聯本季毛利率可望維持在27%至33%的高檔水準。

業界人士分析,長江存儲領頭漲NAND晶片報價,可從三個面向解讀,首先是長江存儲報價普遍比前五大業者低,其次是在大陸解封後,供應鏈趨於穩定,開始有急單報到,推升NAND需求走揚;最後是大陸朝半導體自主化、國產化目標邁進,內需市場帶動長江存儲訂單量。

業界認為,長江存儲發出漲價訊息後,勢必引起其他NAND晶片大廠關注,並起而跟進調整報價,伴隨業界減產力道擴大,有機會加快改善市場供過於求的狀況,引領市況回春,畢竟原廠已經難以再承受更多的虧損,這樣的趨勢對群聯、威剛、十銓、宇瞻等台灣NAND相關業者有利。
..........
韓國 應會跟漲
firingmsf
跟電動車一樣把庫存塞在經銷商創造虛假的需求回溫吧,失業率高到那樣,工資下降,再不創造民間消費金流要通縮了
vul34622
群聯 2023 年第一季營收季減 18%,EPS 來到 1.26 元 今天股價有到397元 降價 降價 遲早會漲 就抱有希望


打腫臉 充胖子,中國 和日本 學 美國,沒錢就狂印 紙鈔出來花...

昆山市政府嚴禁 建商 降價賣房,,怕引跌房價.

地方政府沒錢,狂開 罰單,向民眾搶錢.

年輕人失業率 20%.
pqaf
昆山和蘇州是友達重要的 LTPS廠 和 IT背光模組廠, 友達現在轉型生產 uLED, 需要 昆山生產大量的 LTPS 背板玻璃, 台灣的LTPS新廠短期幾年還沒有蓋好.
pqaf
Dell 要求去中化,友達得配合重要客戶把 IT 背光模組,轉往越南組裝.
pqaf wrote:
打腫臉 充胖子,中國...(恕刪)

廣達股價追平鴻海 市場看好NB代工鏈回春

代工大廠廣達(2382)股價走勢強勁,並於今(18)日盤中漲至103元、上漲2.5元,漲幅達2.48%,正式追平科技大廠鴻海(2317),而終場收在102.5元,漲2元、漲幅1.99%,買盤進場力道強,更獲外資累計連續買超長達5 日,相當驚人。

廣達近日股價連連暴漲,有市場法人透露,進入第2季筆電市場已明顯開始回溫,再加上蘋果最新MacBook放量,預估在雙重利多的挹注之下,估計全球筆電出貨最少可季增近10%,由於MacBook主要由廣達、鴻海代工,並以廣達占比最大,因此可望帶動廣達第2季的出貨量顯著回升。

分析師表示,廣達這幾天爆大量,代表其實有很多人在高點出貨,當然也有人看到大漲後搶著進場,市場上看空、看多的都有,最後會鹿死誰手仍無法斷定,而他也提供各位投資人一個小觀念,其實好的個股長期持有就好,不要輕易因為一點起伏就想出場,他建議「人取我就棄、人棄我再取」在低點買進,擺著等利多現身就好。
frank1253
友達也會被炒,不過多年來是炒低(放空)股價,最沒用的集團大哥.......[^++^][XD]
dabunmou
代工對象不需要跟BYD競爭嗎? 主要還是BYD價格競爭力強過一截 MIH有得拚喔
南韓放大絕:要奪回面板一哥寶座

南韓政府今年1月把面板業列入《特別限制稅務法》所定義的國家戰略產業,享有稅額抵減及投資補貼。秋慶鎬進一步指出,他將提出具體完整的配套措施以扶植面板業,產業通商資源部將於本週公布相關細節。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18日表示,三星顯示器、樂金顯示器與其他韓國面板廠計劃在未來幾年合計投資逾65兆韓元(487.7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發展創新技術,同時靠著政府提供稅收優惠與補貼的助力,在2027年前讓南韓在全球面板市場中重新奪回世界第一的寶座。

南韓面板廠規劃的投資目標,是藉由發展下一代顯示器產品的新技術與拓展OLED面板產線,讓南韓到2027年在全球面板市場的市占率提升至超過50%,高於去年的37%的市占率。


南韓政府計劃為企業的新投資與設備製造提供約9,000億韓元資金,同時積極考慮設置產業特區,擴大基礎建設與其他支撐。

當局還計劃提撥逾1兆韓元,用於量產新一代面板的先進技術與開發「無機LED (uLED) 」的研發計畫

=================

南韓面板雙雄 準備投資 65兆韓元,約新台幣1.5兆元 ,發展 uLED 等新技術

南韓政府 願意砸 2兆韓元補貼 三星和LGD 擴建 uLED 和 OLED 產能...台灣政府願意補貼友達 500億台幣投建 uLED新廠嗎?


台灣富采董事長 原本預估2028~2030年 uLED 才會普及到消費市場.
南韓 在2027年之前,要一口氣投資 1.5兆台幣興建 uLED 和 OLED 新廠,搶下一半市占率, 看來 uLED普及時間會加速, 友達需向銀行借上千億,加快舊廠改造計畫.

群創趁LCD 技術還有人要,趕緊把 舊技術和 舊設備賣到 印度換錢...
pqaf
友達技術領先可能先大賺個3年,後面其他公司技術追上後,就血流成河...不要想跟友達天長地久,這幾年有賺就要跑了.
justinjwlin
三年可能高估了
台灣的朝野都一個樣,不像中韓都有狼性,願意去拚搏,未戰先敗、失敗主義的心理特質根深蒂固,只會撿現成、錦上添花,面板業還是自立自強,只求不要扯後腿就阿彌陀佛了。


UP10000
哪有可能!打自己人比較快
solid110964
兩兆雙星已支持過了,友達高層爽自肥,群創路竹廠事件,只是大老闆變相撈錢而已。
中國增持美債 八個月來首見
2023-05-16 14:52 聯合報/ 記者
林茂仁/即時報導



中國大陸增持美債,八個月來首見,根據美國財政部15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中國大陸3月持有美債8,690億美元,月增205億美元,這也是中國大陸時隔八個月後,首度增持美債。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3月外國對美國國債的購買量升至兩年最高水準,其中海外兩大「債主」─日本和中國大陸雙雙增持,引發關注,中國大陸維持第二大美債持有國。


3月外國對美國國債的持有量增至7.573兆美元,較2月的7.343兆美元增加約2,300億美元。

其中,日本3月增持美國國債至1.088兆美元,該數字在2月約為1.082兆美元。而中國大陸3月持有美國國債8,690億美元,較2月增加205億美元,此前中國大陸已連續七個月減持美債。實際上,去年以來的大部分時間裏,兩國都在拋售美國國債。

此外,前十大持倉國家和地區均在3月增持美債,其中排名第三的英國增持規模最大,達到710億美元,其次是排名第二的中國大陸,和排名第九的加拿大(增持100億美元)。

業內分析認為,增持美債的主要原因是3月美國的銀行業危機影響。

今年3月,隨著矽谷銀行等銀行相繼倒閉,美國銀行業危機讓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隨之,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價格上漲。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3月初為3.996%,到3月底下降50個基點,至3.49%。去年10月,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4.338%的15個月高點。

中國大陸和日本罕見增持美債,但近幾年全球「去美元化」大潮正愈演愈烈,一些國家的央行等官方機構正積極尋求持倉多元化,例如積極購入黃金。據世界黃金協會報告,全球各國央行今年第1季購買黃金228噸,較去年同期的82.7噸增長176%。其中,中國人民銀行是僅次於新加坡的央行第二大黃金單一買家。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來,有關美債違約的風險愈演愈烈。

3月財政數據發布的同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一封信中再次敦促,如果國會不及時採取行動,美國政府最早於6月1日出現債務違約。
....
中國大陸3月持有美債8,690億美 利率4.x% 每年賺約400億美元利息 又去加買黃金 似怕美國戰爭時沒收吧 哈
有趣
justinjwlin
所以網傳中國沒錢,是在....
美准陸太陽能洗產地 台廠苦

編譯簡國帆、記者陳昱翔/綜合報導
2023年5月18日 週四 上午6:33
美國總統拜登16日宣布,他已否決參眾兩院先前通過恢復對東南亞四國輸美太陽能板課徵關稅的法案,相關產品至少明年6月前仍可獲得高關稅豁免。

市場憂心,此舉不僅斬斷元晶(6443)、聯合再生、茂迪等台灣太陽能廠擴大銷美之路,台廠在海外市場還得面臨低價太陽能板的流血競爭。

市場解讀,拜登的否決令是非大陸太陽能廠一大挫敗,因為少了高關稅箝制陸企削價搶市,其他國家廠商無法與其競爭。

受相關消息衝擊,美國兩大太陽能指標廠SunPower、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周二股價聞訊都重挫約4%,周三早盤持續開低。台灣太陽能廠昨(17)日在台股大漲251點下也顯得相對弱勢,元晶小漲約0.1%收市,聯合再生收平盤價20.3元,茂迪更逆勢收黑,跌0.1元、收34.9元。

美國商務部去年一項調查發現,大陸太陽能廠在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四個東南亞國家設立生產據點「洗產地」並銷往美國,可能涉嫌違反貿易規範,建議課徵最高254%的鉅額關稅,但拜登政府去年6月宣布豁免東南亞四國輸美的太陽能產品高關稅,使得台、美等地太陽能廠備受威脅。

拜登豁免東南亞四國輸美太陽能產品高關稅,引發參、眾兩院反彈,兩院日前均過恢復對東南亞四國太陽能板課徵進口關稅。業界原本認為,向來與拜登同一陣線的參議院此次竟與眾議院口徑一致,在政黨考量下,拜登否決兩院決議的可能性大減,但拜登16日仍堅持否決兩院決議,業界譁然。

拜登認為,在美國製造商增產到足以供應國內太陽能面板所需之前,這項豁免令將能扮演「橋梁」角色。不過,美國兩黨國會議員都對大陸業者可能在東南亞洗產地規避關稅仍充滿憂慮,而且部分美國太陽能製造商也主張,大陸業者能把營運搬到這四個東南亞國家。

拜登並發布聲明指出,這項豁免令有助於確保「我們有繁盛的太陽能安裝行業,為美國製造的太陽能產品部署到全國各地的家庭、企業和社區做準備」。但他也強調,不打算在豁免令到期後持續延長。

國內太陽能業者認為,美國政府對東南亞太陽能洗產地問題態度反反覆覆,台廠早有心理準備,所幸目前各大模組廠從台灣直接出貨到美國的比重極低,影響相對有限,未來只能等明年6月關稅豁免失效後,台廠才比較有機會在價格上與其競爭。
..........
美國的量 台灣吃不下來 原料多晶矽還是中國進口 產能9成 在中國
氣候變遷 大方向 政治讓步
陸電池級碳酸鋰自低點漲近7成 升至每噸30萬人幣
回應(0) 人氣(37) 收藏(0)2023/05/19 12:07
MoneyDJ新聞 2023-05-19 12:07:46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證券日報報導,中國碳酸鋰價格繼續攀升,上海鋼聯數據顯示,昨(18)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上漲1.5萬元(人民幣,下同)/噸,均價達30萬元/噸。今(2023)年4月底以來,碳酸鋰價格強勢上漲,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由18萬元/噸漲至30萬元/噸,累計漲幅約67%。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本輪碳酸鋰漲價,本質上是供需關係所決定,由於市場往往「追漲殺跌」,同時碳酸鋰較容易囤貨,因此漲跌波動更加劇烈。
林伯強指出,在本輪碳酸鋰價格反轉過程中,供需關係是背後的主導者,當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破20萬元/噸時,市場上成交量銳減,但當價格跌破賣家的成本線,他們必然減產和控制出貨,導致現貨市場散貨難求;且因為仍有需求,缺貨帶動價格開始反轉。此外,下游的電池企業亦在快速去庫存,例如全球動力電池龍頭、中國動力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300750.SZ),截至今年3月31日存貨期末餘額640億元,相較年初餘額767億元下降16.56%。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公布數據顯示,4月中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47GWh、年增38.7%,中間商及下游電池企業補充原料庫存,對碳酸鋰價格有一定支撐。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業分析師曲音飛認為,目前鋰鹽廠出貨意願較低,惜售待漲情緒較濃,使得市場現貨流通緊俏,帶動價格一路走高;與此同時,雖然需求尚未完全好轉,但在市場情緒驅動下,下游詢盤詢價增加,剛需訂單跟進較為及時,且部分廠家在恐漲心態下,有少量提前備貨行為,一定程度上拉漲了鋰價。

值得一提的是,自4月28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18萬/噸走穩橫盤後,很快就開啟了暴漲模式,僅13個交易日,碳酸鋰價格就重返30萬元/噸。而儘管近日碳酸鋰價格反彈迅速,但不少業內人士均認為,碳酸鋰價格難言重回上升趨勢,可能難以重返年初高點。曲音飛認為,短期碳酸鋰價格仍有一定上漲空間,但最終能否持續上漲仍需關注需求端走勢;事實上,近期市場流通貨源充足,但低價貨源減少,終端需求較為穩定,並無大增情況。

銀河期貨認為,今年碳酸鋰供需預計向過剩轉化,市場行為年初受傷後更加理性,即使反彈尚未結束,價格也難以重返年初高點。中金公司認為,儘管部分鋰礦企業有意採取以量換價的策略,但考慮到下游需求的復甦相對溫和,產業鏈庫存的消化仍需一定時間,以及供給側的釋放依然較為充分等因素,鋰價短期反彈至足以覆蓋目前高鋰礦成本的可能性不高,鋰礦廠商的挺價行為可能難以長期維持。
.........
中國碳酸鋰產能可控超過 7成 這樣也能內捲 自4月28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18萬/噸 僅13個交易日,碳酸鋰價格就重返30萬元/噸 炒手賭性堅強 廣東人應不少

太陽能 鋰電池 儲能 3個整合 大者恆大
s2474
台達電拼電動車 然後炒作泰達電股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4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