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營收為新台幣551億元,營業淨損為新台幣53億元,稅後淨損為新台幣57億元,
基本每股損失為新台幣0.60元。折舊及攤銷為新台幣77億元,資本支出為
新台幣57億元。
2023年第二季整體出貨面積693萬平方公尺,較前一季增加13.0%,液晶面板售價為
每平方公尺256元美金。2023年第二季營收以產品應用別區分,電視為34%、
可攜式電腦為23%、車用產品為21%、手機及商用產品為15%、桌上型螢幕為7%;
以產品尺寸別區分,10吋以下為16%、10到20吋為35%、20到30吋為15%、
30到40吋為7%、40吋以上為27%。
回顧2023年第二季,在面板廠動態調整產能的策略下,使得電視面板報價仍維持
上升趨勢,IT面板報價則持穩。第二季營收較上季營收成長20.8%,
EBITDA利益率轉正達4.3%,同時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也分別回升7.6以及9.2個百分點。
展望2023年第三季,面板整體景氣和需求逐漸回溫,加上健康庫存和產能調控,
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電視面板方面,供需趨穩,庫存健康,
預期價格將持續回穩。
IT面板方面,預期下半年季節性促銷及客戶新機種陸續推出,
將帶動面板採購需求成長。公司將視面板價格及客戶需求等因素動態調整產能利用率,
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及加強非面板應用領域技術,維持營運及財務狀況穩健。
根據對當前業務狀況的評估,群創光電對於2023年第三季的面板展望如下:
Large panel
Shipments to be flat QoQ
Blended ASP to be up high single digit % QoQ
Small & Medium panel
Shipments to be down high single digit% QoQ
================
所以,Q2 虧損金額 群創 57億比較多一些,但因股本較大, 所以 虧損的EPS 0.6 比友達 0.63好
Q3 展望, IT 出貨會增加,帶動 群創 平均ASP 增加 8%左右, 比友達樂觀一些.
明年疫情大賣的換機潮要來了 你準備好了嗎?
可怕的是電視壽命往四年靠攏 如果全球需要24億台固定使用 那一年要6億台才夠
一台65吋 相當於中階安卓價位
一台75吋 相當於蘋果價位
世界還需要十幾座十代廠
吳珍儀|Yahoo財經特派記者
2023年7月27日 週四 下午6:33
調研機構 Omdia 大型顯示器市場追蹤報告指出,LCD 電視面板每月出貨加權平均尺寸於 2023 年 5 月首次突破 50 吋,而電視面板採購和終端銷售(sell-through)更呈現尺寸擴大的不可逆趨勢,這對面板製造商而言無疑是個正面訊號,有助於消化產能。
電視面板朝大尺寸發展,未來觀測重點除了出貨量之外,出貨面積也成重要參考指標。Omdia 顯示部門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電視面板汰換週期將變得更快,從現在每 6 至 7 年更換一次的單位基礎,縮短為每 4 至 5 年更換一次的面積基礎。消費者也相信應購買更大尺寸的電視,並不會回頭使用小尺寸,呈現不可逆趨勢。
此外,更大尺寸LCD電視面板需求將可消耗更多產能,且長期而言消費者對於大尺寸面板提供的優越功能期待度將持續上升。
2022年電視面板單位數量和尺寸需求皆逐月下降,對電視面板與OEM廠商而言是災難性的一年。而隨著面板價格於2022年第三季觸底,面板製造商在電視面板領域改為著重更大尺寸的產品,尤其是 8.5 代廠生產的 55 吋和 85 吋以及 10.5 代廠生產的 65 吋和 75 吋。更大尺寸的電視需求隨後在 2022 年第四季大幅反彈,並於 2023 年逐漸回升。
京東方(BOE)、華星光電(China Star)、咸陽彩虹光電(CHOT)、LG Display 和夏普(Sharp)等面板製造商的 LCD 電視面板出貨加權平均尺寸在 2022 年 8 月為 46.8 吋,於 2022 年 12 月回升至 49 吋,2023 年 3 月達到 49.5 吋,並且在 2023 年 5 月首次突破 50 吋來到 50.2 吋。
============
BOE ,CSOT,CHOT,LGD,Sharp 出貨的平均尺寸約 52~58吋,偏愛生產大面板
HKC 和 INX 出貨的平均尺寸約 40吋...偏愛生產低價 TV小面板
Omdia 謝勤益 最近不斷發出 面板利多報告, 我和他看法雷同, 大陸已經 2年沒有大幅擴產,台灣-韓國-日本 舊廠 又陸續退出, 全球市場包含印度中南美洲等, 這2年卻快速大尺寸化, 消耗大量 固有產能..
明年面板有可能缺貨缺到一蹋糊塗,面板股價也飆到一蹋糊塗,中國現在若想再蓋新廠,要18個月後才能量產,但地方政府財政困難沒法補貼新廠建設...
印度政府願意補貼, 新廠還要等3年後, 才能緩解缺貨潮 ,光印度政府和群創的補貼合約都遲遲沒法敲定
為加強去庫存,
LCD供給側也傳出,大陸官方不再核准新的LCD投資案,且在中美貿易戰延長賽之下,二年前就已經定調不再投資大型LCD廠,供應鏈指出,大陸官方核准的最後一個LCD投資案恐為天馬的8.6代線,當初申請的文件還是以「生產筆記型電腦」而驚險過關,
====================
ChannelGate视博合聚 2023-07-27 11:42 发表于上海
市场传出,京东方BOE的27寸QHD144HZ/165HZ规格的OC出货价格爆涨。
据说该规格的OC价格相对上个月出货价格,直接爆涨6-7美金。代理商提货价格已经到了70美金,而原本上个月的市场卖价仅在68美金。
===================
TV 報價回到現金成本之上,已經有利可圖,報價續漲下, 大陸一不做,二不休, 把 遲遲沒反應的 MNT 產能轉給 TV,引導IT 報價反彈.
友達 TV 營收比重只有2成 , MNT + NB 營收比重約 4成...
Q3 IT 報價和 TV報價都會超過5%, 但 AUO 法說展望卻說 Q3 ASP 只會季增 2%左右,
彭董跑去專心督促 富采 推進 uLED的效能和成本了,
不知負責接手友達營運的 柯總在搞什麼飛機?? 5月股東會就通過配息決議案, 一個很簡單的除息, AUO經營者也要拖到 7月底才敲定.
友達可以卷空上限約 77萬張,禿鷹 目前卷空卻只有 10萬張, 這非常罕見...
友達法說展望保守,是想 引誘 禿鷹放膽來卷空 友達嗎?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AI驅動先進封裝需求大增,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3711)表示,目前公司正積極投入先進封裝技術,目前已經和晶圓廠合作中介層相關技術,而明年的先進封裝業績也將高度成長。
日月光財務長董宏思表示,目前AI貢獻自家營收約1-3%,隨時間推移,AI將會被現有和新的應用所採用,屆時將創造巨大的數量與商機。AI目前仍在早期階段,隨著AI融入到不同的應用,將看到爆炸性的成長並推動產業進入下一個超級週期。針對先進封裝規劃,日月光提到,將在時機成熟時做必要投資,但仍在等AI數量與需求增加。
而就聯電(2303)法說會中揭露其與日月光和一些IC設計公司就先進封裝於開放體系下合作一事,日月光回應,公司確實是合作關係下的發起者,尤其是在矽中介層,目前日月光和在晶圓代工廠合作完成所有流程,更重要的是,日月光也有自己的解決方案並進展順利相信很快就會量產,可能會在今年第二季或2024年初。
............
聯電 日月光 合作 先進封裝 產能大缺
上次 鋼鐵股 大漲 習老大 重視 排碳 關 一些廠 報價暴漲 中鋼 中鴻 大漲
結果 又大跌 老共說鋼價 這樣好 不開傻瓜
面板 也許要關幾個 才會大漲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華碩(2357)新一波組織調整近日再有消息,市場傳出華碩大砍PC部門員工,華碩週五(28日)發出的重大訊息並未否認,僅指出該公司組織調整計畫於7/1生效,依此擬定新的營運策略與組織架構,華碩承諾將遵循所有當地法規。
華碩日前在釋出AI伺服器訂單滿到明年的訊息後,股價飆升,一度達399元價位,兵臨400元大關城下,近日回檔整理,週五因獲歐系外資力挺上修目標價至550元而大漲,最高來到387.5元價位,漲幅高達8.8%;市場也傳出華碩近日一反過去對股價的淡漠,不但新聞稿罕見釋出明顯偏多的用詞,更積極與內外資法人聯繫溝通,全力做多。
............
華碩如 550 廣達外資看 300元 就委屈了
施崇棠老帥 似也要上富豪榜了
京東方 TCL 惠科 抬價時 雙虎再一大波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手機晶片大廠聯發科(2454),今日表示,的確有提供先進封裝的設計服務業務,在Open IP(CoWoS)也有台積電(2330)密切合作。另外沒有取得license供應華為晶片。至於和NVIDIA有合作,但不會設立合資公司。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表示,公司毛利率已經穩定。至於旗艦型手機晶片,聯發科目前市佔率約二成。而針對聯發科手機晶片是否可以供貨給華為,則回應並沒有取得license,但華為是投入很高階的手機晶片,因此對聯發科影響不大。
此外,今日聯發科法說會上,AI與先進封裝等均是法人關注的議題。在ASIC部分,聯發科除了目前的消費相關產品,也有打入企業端與提供CoWoS設計服務。蔡力行更透露,聯發科正在與潛在客戶進行深入討論,包括CoWoS等先進封裝。
在Open IP(CoWoS)部分,聯發科提到與台積電密切合作。另外聯發科在雲端部分,也有提供給企業客戶的ASIC產品,新的機會主要取自hyper scalers。而在車電方面,聯發科與NVIDIA合作,但營收貢獻要到2026年才會明顯較大,至於雙方在合作,不會進行JV。
最後就手機需求部分,蔡力行表示,庫存第二季下降的很好,第三季度的庫存會在健康狀態下,而終端市場需求仍相對疲弱,但並不認為最終需求會變得更糟,有機會可以適度成長。
............
路透:華為擬改用中國晶片,2024 年 5G 手機將捲土重來!
2023/07/13
3 家法人機構向路透社透露,遭美國科技封鎖、導致 5G 手機難產的中國手機大廠華為,計劃改用中芯國際等本國生產晶片及自製晶片設計軟體,在今年底前重新生產旗艦版 5G 手機,並在明年初上市。
.........
老美卡華為 華為自己似搞定了 良率 是考驗 年底見分曉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