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2023/12/27 工商時報 李淑惠
富采集團搶攻車用市場,今年車用相關營收已經占20%,本季車用需求仍然持續成長,動能將延續至明年,2024年車用產品包含感測、照明、背光在內,將挹注集團25%營收,在Micro LED放量之前,將會成為主要成長動能。
而富采董事長彭双浪今年6月出任董事長職務之後,聚焦集團公司的整合,並且盤點富采的廠區,目前在各地的廠區合計五個以上,希望透過廠區的整合、騰出空間,撙節擴建Micro LED新廠的資本支出,並規劃修改現有Mini LED機台,轉進Micro LED,富采預期,在進一步整合之下,預期未來一至二季可望降低營業費用及費用率。
富采上周舉行法說會,財務長張博儀表示,背光產業已跟隨面板產業於第二季落底,度過第四季及第一季的傳統淡季之後,預期奧運、AI PC帶動之下,可望於明年第二季帶動背光需求回溫;至於感測、植物照明需求維持穩健,但仍有季節性效應,第二季、第三季為傳統旺季。
富采對車用寄予厚望,張博儀指出,第四季汽車應用持續成長,動能可望延續至明年,隆達的車用背光已打進歐美車廠供應鏈,部分已經開始交貨,預估隆達的車用在2024年至2026年的年複合成長率上看45%~50%,明年隆達車用營收比重可望進一步攀升至15%,富采集團車用營收也將從20%攀升至25%,在Micro LED放量之前,車用為主力成長動能。
根據富采預估,2024年Mini LED營收占比約10%,與今年比例相當,除了美系大客戶之外,富采規劃將產能投放到車用、TV背光、Micro LED上。
僅11月就買16台,金額達7.63億美元,年增10倍,且每台均價貴46%
04:102023/12/27 工商時報 李書良
在美國與荷蘭、日本的半導體設備出口禁令下,中國正搶著在年底前加速囤貨。資料顯示,僅11月,中國就進口16台荷蘭曝光機,金額為7.63億美元、年增率高達10倍,且每台均價貴了46%。
綜合外媒26日報導,為了防止中國在半導體領域急起直追,美國去年10月啟動對中國晶片出口管制,隨後要求荷、日跟進配合,荷蘭自今年9月1日起收緊製造設備的出口管制。
全球先進曝光機幾乎來自荷蘭艾司摩爾(ASML),具有市場獨霸地位。當時ASML發言人表示,儘管荷蘭出口限制從9月起生效,但ASML現有的許可證仍能夠允許其在今年底前繼續將NXT:2000i和更先進的DUV曝光機運往中國。
中國海關總署資料顯示,中國在11月進口42台曝光機,總價8.17億美元,這些設備幾乎都來自荷蘭和日本。其中16台曝光機來自荷蘭,價值7.63億美元,年增高達1,050%,設備基本來自ASML。15台來自日本Canon和Nikon等業者,剩下的11台可能是來自其他國家的二手設備商。
報導指出,今年10月,中國從荷蘭進口的曝光機數量為21台,但總價僅6.73億美元。從均價來看,11月中國進口的荷蘭曝光機均價要比10月高出46%。今年1~7月中國累計進口荷蘭曝光機達101台、總金額25.5億美元,已追平2022年全年進口荷蘭曝光機的總額,預計今年全年進口上看180台。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最近幾個月,中國曝光機進口量和進口金額的激增,可能是ASML在其許可證於今年底失效前趕著出貨的結果。由於今年11月出貨中國的設備,多數是在2022年底或今年初就已取得了許可證,配合ASML的前置作業時間,其今年第四季出貨給中國業者的設備,應該是在2022年第二季或第三季就已經下了訂單。
另一方面,中國半導體企業急著購進製造設備,也與近年中國厲行本土製造政策有莫大關係。據統計,儘管中國無法取得最先進的極紫外光(EUV)設備,但中企正卯足全力投入成熟製程,2024年底中國預計將有32座成熟製程晶圓廠建成,加上原有約44座,全球成熟製程市場的供需恐將因此失衡。
.......
荷蘭 ASML 發大財
友達明年要花210億買歐洲廠汽車零配件廠, uLED 擴產300億,償還百億銀行到期借款., 還要履行承諾給 股東的 210億現金股利.
總共要支付 800億以上,
友達目前手上有800億現金, 明年每季 營業現金流入可能只有百億, 所以得向銀行再聯貸 300億出來花,一年利息費用再多個7億.
800 - 800 + 400 + 300 =700 ,這樣到明年底結算時,手上還有 700億現金.
產業二哥法說拋震撼彈 強調12吋產品供過於求 未來兩年都有挑戰
2023/12/27 01:09:15
經濟日報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
台塑集團旗下、台灣第二大半導體矽晶圓廠台勝科(3532)昨(26)日於法說會示警,受客戶端高庫存導致拉貨動能疲弱影響,明年12吋矽晶圓供過於求情況可能擴大,半導體矽晶圓現貨價「沒有樂觀的條件」,未來兩年將相當挑戰,長約市場則相對持穩,預期要到2024下半年才會恢復元氣。
矽晶圓是半導體晶圓製造最關鍵原料,台勝科供貨涵蓋國內外大廠,包括同集團的DRAM大廠南亞科等。在業界普遍看好半導體市況復甦之際,台勝科卻對矽晶圓市況示警,預言未來兩年都相當挑戰,法人震驚。
台勝科產品線涵蓋8吋及12吋矽晶圓,由台塑集團與日商勝高(SUMCO)合資成立。勝高與另一家日商信越是全球前二大矽晶圓製造商,兩家公司全球市占率超過五成。在台塑集團與勝高力挺下,台勝科的產業地位也相當重要。
台勝科指出,旗下矽晶圓產品應用在晶圓代工以及記憶體兩大部分;就產品尺寸來看,以12吋矽晶圓為最大宗,約占七成,其餘三成為8吋矽晶圓。
針對本季營運,台勝科發言人邱紹勛指出,12吋矽晶圓客戶持續進行生產調整,「現貨價沒有樂觀的條件」,惟長約市場相對持穩,並穩住出貨;8吋矽晶圓方面,客戶也在進行生產和矽晶圓庫存調整,出貨量可能會下降。
邱紹勛不諱言,今年12吋矽晶圓供過於求,明年供過於求情況可能擴大,2025年供需情況可望逐步改善,並於2026年回復供需平衡。
整體來看,2024年雖然有AI、高效能運算、5G、車用、工控等應用帶動半導體產業需求回溫,但客戶端現階段庫存仍偏高,即使有需求,客戶還是會以消化庫存為優先,加上地緣政治因素干擾,使消費者與企業都對景氣看法相對保守。
邱紹勛強調,客戶首要優先進行庫存調節,拉貨方面也相當謹慎,預估矽晶圓需求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會有較大的復甦和反彈動能,若如預期反彈,可望續強到2026年。
邱紹勛說,2024年仍會安排歲修計畫,將依照市場狀況,以靈活產能利用率做調整,目前還在擬訂中。
中國大陸積極打造半導體自主供應鏈,矽晶圓也是一大重點,就檯面上來看,陸企積極建置矽晶圓產能,以滬矽產業、中環股份、中欣晶圓、立昂微、上海超矽等為代表,在8吋、12吋矽晶圓領域不斷突破。
........
中國 半導體級 矽晶圓廠 會做 就持續擴廠了
...........
還漏了一家 中芯,創辦人張汝京 搞成的
上海新昇300mm半導體矽片30 萬片/月的產線全面達產,年銷售量304 萬片,累計出貨超過700 萬片,成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量產300mm 半導體矽片正片產品、且實現了邏輯、存儲、圖像感測器(CIS)等應用全覆蓋的半導體矽片公司。2022 年上海新昇與多個合資方共同出資逐級設立一級、二級、三級控股子公司,新增30 萬片/月300mm 矽片擴產專案。
30萬 片/月300mm 矽片擴產專案 建成就又 double了 似像吃豆腐一樣 其實不容易 產出又 要認證過 日本人一定傻眼
台勝科 今天 差一檔跌停 環球晶 跌17元
個人積分:5840分
文章編號:88881025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2023/12/27 09:01
中國華為在周二(26 日)舉行冬季全場景發布會,智慧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余承東宣布首款全景智慧旗艦 SUV 問界 M9 正式上市
據財聯社報導,華為預定明年 1 月 26 日開始交車,2 月 26 日開始大規模交車。此前華為已經收到 5 萬筆問界 M9 小訂,而其正式上市後,2 小時內大訂突破 1 萬輛。
問界 M9 有純電和增程兩個版本,純電版搭載 800V 高壓碳化矽平台,充電 5 分鐘續航 150 公里,CLTC 工況續航為 630 公里。
智慧座艙方面,問界 M9 全車滿配 10 個螢幕配備「多場景智慧顯示」功能,特色燈語包括「充電倒計時實時顯示」、「Babyincar」、「新婚快樂模式」等。
問界 M9 搭載業界首個車規級投影巨幕,華為靈犀指向遙控,具備雙燈 260 萬像素精細化照明,遠光燈只照射路,精準避開路中間的車輛。
.........
華為問界M9「黑科技」(部分)
時間:2023-12-27 04:02:42來源:大公报
1 HUAWEI SOUNDRSUPERIOR卓越系列首次上車,擁有旗艦級硬件配置,配備25單元專業級音響,功放輸出達到2080W,高保真音質媲美國際頂尖錄音棚
2 全車滿配10屏,打造空間智能新標桿。華為臨境抬頭顯示系統首次上車,擁有業界最高的2K分辨率,最高亮度及75英寸的成像面積,AR實景與ADS融合顯示,帶來更直觀、更安全、更沉浸的導航體驗,倒車影像、駐車觀影,抬頭即顯
3 採用全新一體環宇三聯屏設計,將12.3英寸的液晶儀錶盤、15.6英寸智能中控大屏和16英寸副駕娛樂屏,配合全新的HarmonyOS 4智能座艙,通過三指滑動,能夠輕鬆實現多屏之間無縫流轉、全車同看等娛樂體驗
4 在被動安全方面,問界M9搭載超強玄武車身,通過八橫五縱的玄武架構守護用戶。9000噸一體化壓鑄工藝、12處2000MPa核潛艇級熱成型鋼、9氣囊超高配置,配合全新華為「巨鯨」800V高壓電池平台,通過雲端BMS電池管理全天候保護,為用戶每一次出行保駕護航( 測試 卡車夾撞 沒事 )
5 HUAWEI ADS 2.0面對靜止車輛及行人,自動剎停速度最高達到每小時120公里。首發ESA緊急轉向輔助,自動控制轉向輔助駕駛員避免碰撞。後向主動安全能力再增強,誤踩油門也會制動
6 全車配備27個傳感器,其中全新設計的192線激光雷達,擁有更強大的精準探測和快速響應能力。最遠可探測距離達到250米,點頻達到業界最高的每秒184萬點,掃描頻率達到20Hz,遠高行業平均水平。憑藉領先的GOD通用障礙物檢測網絡及RCR道路拓撲推理網絡,在2023年底實現全國有圖無圖都能開的高階智能駕駛體驗
......
華為新車"M9"問世 "超豪華"內裝搶先看 1分16秒貨櫃車 夾擊 測試 車架 12處2000MPa核潛艇級熱成型鋼
這款高檔車 50多萬人民幣 開進口車車主 應會買單
本文由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綜合
顯示面板也將迎來全面漲價。
2024年,顯示面板業可望迎新一波景氣向上循環,業界認為,主要與大廠大幅減產,有效緩解供過於求壓力,以及巴黎奧運、美洲杯及歐洲的足球賽等三大運動賽事帶動電視需求,加上AI終端應用推陳出新等三大助力有關。
群創認為,迎接疫情後的三大運動賽事將陸續在2024年登場,加上電視面板平均尺寸加速放大,以及導入AI功能的手機及筆電陸續問世,面板產業秩序穩定信號出現等利多助攻下,看好明年面板市況將好轉,群創將朝獲利目標邁進。
群創強調,現在手機是5G,未來AI導入手機後,預料將掀起手機硬體的更換潮,加上微軟、Google持續端出生成式AI應用服務,電腦需要更高的運算能力,這樣一來,不只是伺服器需要更新,也會帶動筆電硬體換機需求,對面板的新一波拉貨動能值得期待。
友達董事長彭雙浪日前表示:“這一波面板景氣循環已於今年上半年觸底,現在回到正常季節性循環,明年景氣有望溫和增長。”
電視面板連續上漲近半年的時間,IT面板近二個月也跟進小幅調漲,今年以來,電視面板價格累積漲幅超過30%。而且面板廠一直力推的大尺寸化策略,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尺寸面板出現結構性短缺,也維持相當價格漲幅。第二季以來,面板廠全線平均產能利用率逐步拉升到80%以上,第三季維持高檔。
根據CINNO Research統計,7月,包括8.5代線、8.6代線、10.5代線等大世代面板廠產能利用率達今年最高點,10.5代線平均產能利用率甚至一度逼近95%。
618大促以後,為了反映面板成本走高,使得電視價格普遍上漲,面板漲價開始影響下半年各大品牌銷售預期,也讓下游拉貨轉弱。
另一方面,今年來包括筆電、監視器等IT面板需求未見明顯復甦,也無力承接過剩的電視面板產能。
研發指出,第三季電視面板價格漲幅收斂,為了維持價格,8月份面板價格持續上漲態勢出現逆轉,8.5代、10.5代生產線平均產能利用率開始鬆動,8.6代線投片量維持7月水平,而10.5代線投片量有所縮減。這也代表面板工廠已經開始著手降低產能利用率。
調查指出,8月,32吋電視面板續漲1美元、均價來到38美元,43吋面板漲幅收斂到1美元、均價約65美元,50吋面板上漲4美元、均價約110美元,55吋面板上漲4美元、均價約129美元,漲幅均有明顯回落。
至於65、75、85吋等超大尺寸面板價格漲幅分別為5美元、5美元及10美元,均價分別漲至173美元、232美元及330美元,漲幅持續收斂。
日前,中國大陸四大面板廠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鹹陽彩虹出手捍衛電視面板價格,陸續通知供應商再度擴大減產兩成甚至更多,四大廠明年首季產能利用率將降到六成以下,一季減少群創一年電視面板產能,要透過大幅縮減供給,拉抬報價至獲利水準之上,群創、友達等台廠將同步受惠。
對於中國大陸四大面板廠擴大減產,群創、友達均表示,近期將針對市場狀況,動態調整產能利用率。
面板業迎漲價
中國大陸研調機構洛圖科技(RUNTO)最新報告指出,面板價最後一跌要出現了,2024年元月面板廠將醞釀漲價,預期報價從2月開始反彈。這意味著面板廠將逐步擺脫虧損陰霾。
法人指出,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等中國大陸面板廠已取得全球LCD面板市場半壁江山,洛圖以地主研調機構之姿分析面板市況,具有指標意義,透露中國大陸面板廠經歷逾一年的市況低潮後,將展開絕地大反攻,友達、群創等台廠身為產業要角,也將受惠。
隨著面板市況有望好轉,買盤近期開始進場抄底,帶動面板雙虎股價表現強勢。友達近四個交易日天天收紅,昨天收盤漲0.15元、收17.15元,外資買超1,797張,連二買,四天來漲幅超過7%; 群創也連四漲,昨天收在13.65元、上漲0.2元,外資連四買,四天來買逾12萬張,波段漲幅達近11%。
根據洛圖科技預測,明年元月板大廠各尺寸報價醞釀漲1~3美元,考慮市場需求因素,預計最終中小客戶各尺寸成交價將持平,屆時,大尺寸規格對大客戶的報價將出現最後一跌,55、65、75、85吋產品各修正約1~3美元,但要買便宜價就要趁早出手,因為明年2月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將全面穩定並開始反彈。
面板雙虎也都看好明年市況將優於今年。友達董座彭雙浪認為,明年首季是傳統淡季,全年看來將呈現溫和成長,市場將成長3%~5%。
彭雙浪預期,在人機介面應用帶動下,LED和LCD等面板應用將持續蓬勃發展。至於今年景氣未達年初預期,主要是受到全球通膨升息、俄烏戰爭、中東戰事、中國大陸經濟趨緩等變數幹擾。
群創對明年展望比友達更樂觀,總座楊柱祥認為,庫存問題已不再提了,加息也近尾聲,所有不利的因素鈍化後,就告別2023年,喜迎2024年。
楊柱祥分析,即使2024年全球電視銷售總量不變,但電視面板平均尺寸增加1.4英寸,中國大陸市場更是領先增加2.2~2.4英寸,持續向更大尺寸移動。
================
供給面調整持續深化,TCL 科技等面板龍頭加速穿越淡季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