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TrendForce:終止與ams OSRAM在晶片上的合作,Micro LED版本Apple Watch量產出現重大變數
2024-03-01 17:54 [編輯:June Chen]
Mar. 1, 2024 ---- LED晶片大廠ams OSRAM宣布終止一項重大的Micro LED合作案,做為原來Micro LED版本Apple Watch的唯一晶片供應商,此舉無疑地為這個劃時代產品的問世投入巨大的變數。TrendForce指出,Apple Watch原來已經確定的供應商包括ams OSRAM利用馬來西亞8吋廠提供Micro LED垂直晶片,以及韓國面板大廠LG Display負責玻璃驅動背板以及巨量轉移等生產環節。如今晶片供應合作告吹,意味原定2026年的上市規劃恐將難以實現。

TrendForce進一步分析,Micro LED版本Apple Watch目前確實遇到幾個棘手的挑戰。第一,受限的供應鏈規模導致Micro LED面板的成本居高不下,較相近尺寸OLED面板高出約2.5~3倍。第二,ams OSRAM提供的是尺寸更小的Micro LED垂直晶片,雖然有助於壓縮晶片成本與備援電路的設計,但對於轉移精度的要求更高,也成為能否順利量產的另一個癥結點。第三,Micro LED仍缺乏專屬的驅動架構,Micro IC或TFT方案至今仍是懸而未決的課題。

然而,TrendForce認為,Micro LED版本Apple Watch開發的觸礁僅是暫時性的。從三個層面進行觀察,該案依然有相當高的機會續行。首先,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台灣與韓國目前都已經具備在Micro LED晶片、背板與相關轉移製程布局完整的廠商,對於Apple而言,從中尋求新的供應鏈合作夥伴是可行的。其次,Apple過去幾年已經申請諸多與Micro LED相關的專利,包括顯示器件與感測元件的整合與建構在Micro LED上的柔性顯示器等,貿然放棄等同捨棄了顯示規格的創新,這點與Apple一直以來強調的價值是有所牴觸的。最後,Micro LED做為市場聚焦的新型顯示技術,除了手錶外,未來也有進一步運用在包括頭戴AR裝置,對於Apple來說,仍是中長期產品多元化布局中的創新技術。

整體而言,TrendForce表示,Micro LED目前仍在發展的萌芽期,像Apple這樣品牌巨擘的投入的確有助於帶動整個產業正向的發展,尤其手錶的導入是未來2~3年間Micro LED應用產品中,少數出貨量有機會衝刺到百萬台級別的重量級產品,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影響至關重要。

.....

TrendForce集邦科技3月15日將於政大公企中心(A2國際會議廳)舉行「2024年波動下的面板錢景新競局」研討會,聚焦市場現正高度關注的AI PC趨勢,延伸至筆電品牌及CPU供應龍頭的AI新競局。同時,將首度揭露今年終端應用如電視、Monitor出貨預測、供需變化,並延伸至上游端DDIC、面板價格走勢,以及OLED、Micro LED等關鍵技術(主辦單位將保有議題及議程更動權利,最新資訊將以活動網站為主)
富采的竹南廠與micro led 沒有關係。
不要亂聯想

廣鎵於1998年設立,專注磊晶、晶粒,使用於手機背光源、背光版,頂多就只是mini led 等級,廠房在竹南。
晶電於2012年拼購廣鎵,並接手竹南廠
廣鎵

富采出售竹南廠(晶電合併廣鎵時取得的廠房)
富采處份廣鎵時期的舊廠房

Leocandy wrote:

不過讓富采寄與厚望的Micro LED,也未如預期放量,近日富采就宣佈以6.7億元出售2021年於竹南興建的 Micro LED工廠。
dennis13
富采晶電其他竹南廠應該還在
dennis13
應該是這塊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2122552
TrendForce預估,受惠於第二季電視面板報價應仍有上漲空間,使得面板廠生產意願提高,有望刺激出貨量回升至6150萬片,季增10.5%。需求方面,4~5月將受惠618節慶促銷,以法國奧運會的備貨動能支撐,然6月份客戶端備貨態度恐將轉為保守,靜待終端實際的銷售狀況,故6月也將是觀察電視面板報價變化的重要時間點。

2024上半年電視面板市場氛圍有所好轉,但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加上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下半年電視面板旺季需求仍有不確定性。相較於IT面板市場處於供需失衡的狀態,電視面板供需已相對穩定,且屬獲利產品,故對下半年面板廠營運表現極為重要。據TrendForce了解,目前面板廠所制定的出貨目標較2023年上升6.7%,意即在產品轉為獲利後,面板廠仍希望能夠積極出貨。

===========================
Win 11 在 2021年發布, Win 12 也即將在 2024年發布,全新 Win 12作業系統首推AI 功能,因此Win12 或許會有更高的硬體效能需求,這可能導致許多舊電腦無法安裝Win12。

Win10 明年 2025 要停止支援, 全球 企業大戶, 教育機構 和 政府機關, 很多還在懷舊使用老舊的 Win 10 電腦, 全球的 PC換機潮怎麼還沒開始呢?

大陸面板股,近期紛紛創波段新高...TCL都快到$5 了.

台灣雙喵 逆向而行, 近期創波段新低..

下周一,群創 闊別多年, 花錢要來 台北君悅飯店 租會議廳 開實體法說會, 柱柱總 應該會放很多煙火, 讓法人高興吧...

群創這次租用的君悅那個會議廳, 不知是否是 郭董當時搞破藍白合的那個場子?
jerry040161
用win7的電腦應該也還不少...
 TCL中環

2023年業績預告:矽片出貨全年高增,獲利中樞逐漸下行
2024年01月29日 東吳證券 曾朵紅,郭亞男
  TCL中環(002129) 
  事件:公司23年歸母淨利42-48億元,同減29.60%~38.40%;扣非淨利31.0-36.0億元,同減44.47%~52.18%,其中Q4歸母虧損13.88-19.88億元,同減176.35%~209.35%,環減184.04%~220.37%,中位數虧損16.88億元;扣非虧損17.08-22.08億元,同減213.94%~247.29%,業績環減213.89%,市場預期。

  矽片持續成長、獲利整體承壓。本公司23年矽片出貨110GW+,年增64%,Q4出貨28-30GW,年增65%/環降13%,因Q4競爭加劇+P型甩貨,價格下行矽片獲利逐月降低, Q4基本損益平衡,單瓦獲利環降5-6分;組件出貨3-3.5GW,整體延續虧損。受價格快速下行影響公司提列減損虧損約8-10億元;同時處理多晶矽參股公司股權,投資收益虧損6-8億元,導致Q4業績承壓。24年看,矽片環節開工率分化加強+N型佔比持續提升,公司預計出貨150GW+,維持龍頭地位。

  產能全面佈局、加強全球化發展。23年底矽片產能180GW,24年將透過技改提升至196GW。電池組件方面,江蘇已投產差異化TOPCon產線,實現去銀化降本;23年底組件產能達30GW,廣州25GW TOPCon電池預計24年投產,加強全面佈局!同時計畫在沙烏地阿拉伯建造晶體芯片產能,第一期設計20GW;參股公司Maxeon擁有IBC電池及疊瓦組件專利,具備東南亞、墨西哥產能,併計劃在美國建設3GW TOPCon電池組件產能;全球化佈局進一步深化。

  獲利預測與投資評級:基於競爭加劇矽片獲利下滑,我們下調獲利預測,我們預期2023-2025年歸母淨利45/31/45億元(2023-2025年前值80/95/111億元) ,年比-34%/-32%/-46%。考慮公司矽片龍頭地位,維持「買進」評等。
............

2023年淨利年增率大幅改善,半導體顯示業務可望進入穩定獲利階段
www.eastmoney.com 2024年02月26日 國信證券 胡劍,胡慧,週靖翔,葉子
  TCL科技(000100)
  
  2023年公司歸母淨利預計年增704%-857%。公司發布2023年業績預告,2023年營收預計年增4%-6%至1735.5-1773.5億元,歸母淨利預計年增704%-857%至21-25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預計年增133%-148%至9-13億元。本公司淨利年增率大幅成長主要得益於半導體顯示業務的主要產品LCD TV面板價格在3-4Q23維持在較高水準。

  預計2023下半年半導體顯示業務淨利31-34.5億元。在半導體顯示業務領域,大尺寸產業格局進一步優化,主要廠商獲利能力逐步修復,中、小尺寸新型顯示技術和產品應用迎來成長機會。公司半導體顯示業務2023上半年虧損34.5億元,下半年預計可淨利31-34.5億元。本公司持續堅定大尺寸高端化策略、加速中尺寸IT及車載等業務佈局、鞏固小尺寸市場地位、拓展VR/AR及專顯市場,實現半導體顯示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供給端透過調控率控制價格已見成效。回顧2023全年LCDTV面板價格狀況,根據WitsView的數據,2023年1-9月,32/43/55/65吋LCD TV面板價格分別上漲31%/32%/52%/54%至38/66 /126/169美金,10-12月32/43/55/65吋LCDTV面板價格分別下跌13%/8%/3%/4%至33/61/122/163美金。23Q4是業界淡季,在面板廠控制農作物動率背景下面板價格小幅回落。2024年1月LCD TV面板價格穩定,2月價格開始上漲,在供給端控產的策略下,LCD TV面板價格波動逐漸平穩,產業可望進入穩定獲利階段

  2023年TCL中環預計歸母淨利年減29.6%-38.4%。2023年TCL中環歸母淨利預計年減29.6%-38.40%至42-48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年減44.47%-52.18%至31-36億元。2023年光電產業鏈價格整體呈波動下行態勢,由於第四季度主要產品價格快速下跌至非理性區間,TCL中環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承壓;同時,產品價格快速下行及參股公司股權的處置帶來的一次性帳面虧損對公司第四季業績產生較大負向影響。

  投資建議:由於TCL中環4Q23業績受產品價格下跌影響,根據公司業績預告,我們下調公司2023、2024、2025年營收至1772、1891、2152億元(前位數:1938/2300/2657億元) ,年成長率分別為6.4%、6.7%、13.8%,歸母淨利23.87、47.07、72.58億元(前位數:41.05/67.87/81.07億元),年成長率分別為813.3%、97.2%、 54.2%,對應PE分別為34.3、17.4、11.3倍,我們看好面板廠控產策略下LCD TV面板價格溫和波動,產業進入穩定獲利新階段,維持「買入」評等。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如預期;LCD面板價格波動;新業務開拓不如預期。


 
2024/03/01 時報資訊 葉時安
TrendForce進一步分析,Micro LED版本Apple Watch目前確實遇到幾個棘手的挑戰。

第一,受限的供應鏈規模導致Micro LED面板的成本居高不下,較相近尺寸OLED面板高出約2.5~3倍

第二,ams OSRAM提供的是尺寸更小的Micro LED垂直晶片,雖然有助於壓縮晶片成本與備援電路的設計,但對於轉移精度的要求更高,也成為能否順利量產的另一個癥結點。

第三,Micro LED仍缺乏專屬的驅動架構,Micro IC或TFT方案至今仍是懸而未決的課題。

然而,TrendForce認為,Micro LED版本Apple Watch開發的觸礁僅是暫時性的。從三個層面進行觀察,該案依然有相當高的機會續行。
首先,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台灣與韓國目前都已經具備在Micro LED晶片、背板與相關轉移製程布局完整的廠商,對於Apple而言,從中尋求新的供應鏈合作夥伴是可行的。
其次,Apple過去幾年已經申請諸多與Micro LED相關的專利,包括顯示器件與感測元件的整合與建構在Micro LED上的柔性顯示器等,貿然放棄等同捨棄了顯示規格的創新,這點與Apple一直以來強調的價值是有所抵觸的。
最後,Micro LED做為市場聚焦的新型顯示技術,除了手錶外,未來也有進一步運用在包括頭戴AR裝置,對於Apple來說,仍是中長期產品多元化布局中的創新技術。

整體而言,TrendForce表示,Micro LED目前仍在發展的萌芽期,像Apple這樣品牌巨擘的投入的確有助於帶動整個產業正向的發展,尤其手錶的導入是未來2~3年間Micro LED應用產品中,少數出貨量有機會衝刺到百萬台級別的重量級產品,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影響至關重要。

================

看來 歐司朗 的垂直晶片技術, 似乎 比友達富采更小,更先進..但相對的 大量轉移難度提高, 良率更差,無法進入量產.

而 友達富采 的 uLED晶片大小較適中, 良率較高,可以進入量產...等未來相關設備技術更穩定成熟時, 再逐步進階到更小的晶片size.

已經有品牌 率先採用 友達的 uLED TV 和 手錶的量產技術, 不知有哪個品牌會勇於嘗試,率先 採用 友達的 uLED 手機 , MNT , NB 和車用螢幕??

微星的 QD-OLED 49" 電競螢幕一台要價$3萬多, 現階段uLED 電競螢幕可能要10萬元?

微星押注 QD-OLED 顯示器市場,推出全新 MPG、MAG 系列電競螢幕
pqaf
豪雅本想搶頭香,成為世界首款 uLED 手錶, 再拖遲下去, 說不定讓 Garmin 率先推出uLED 手錶.Garmin 的高階手錶 一支賣 9萬多台幣, 用得起 材料成本 5000元台幣的uLED
beanbeanrice
瑞士鐘錶展都在每年的九月 倘若真的出給Tag沒意外的話最快九月才看得到
郭明錤週五晚間更新寫道:「 我最新的調查指出蘋果已經取消了 Micro LED Apple Watch 的開發計畫,原因在於蘋果認為 Micro LED 並不能顯著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加上生產成本過高,不具投資效益。」

再來,郭明錤提到,蘋果已經遣散了 Micro LED 開發團隊中大部分的人,目前所有 Micro LED 相關計畫已無任何能見度

郭明錤還提及,Osram 是蘋果的 Micro LED 獨家晶片供應商。該公司取消與蘋果的 Micro LED 合作,意味著在可見的未來 蘋果已無 任何量產 Micro LED 裝置 的計畫

========================

照 郭明棋 個人的看法... apple 已經放棄 uLED 技術, 將專注在 OLED 技術的精進上,

萬眾期待的 uLED 顯示技術, 怎麼突然變成棄履,一文不值了 ,這叫重壓 uLED的友達 情何以堪 ?
pqaf
下周一群創法說會,元大分析師 可以問問 柱柱總對於 apple 解散 uLED 技術團隊的看法? 群創的LCD產品線已經無法和陸廠成本競爭,現在uLED前景又有爭議,群創4萬多名員工,未來何去何從?
pqaf
群創扇形封裝那一點點規模,只能養活3.5代廠少少的幾百名員工.
面板廠色高層「性騷秘書4年」!慣犯還狡辯 法院重判成坐牢首例

上市公司資深處長性騷女助理 罕見判8月確定要入監

北部一名黃姓上市公司資深處長,被控性騷擾女助理,趁其不備環抱對方,並觸碰胸腹部。士林地院批黃男飾詞狡辯,依違反性騷擾防治法重判8月,不得易科罰金及緩刑。案經上訴,台灣高等法院日前駁回上訴確定。黃男必須入監服刑。

==========================

面板廠虧錢虧到不成人樣, 不知是三喵哪一家的 資深高層倒是挺逍遙快活的?

記者挑明寫 北部 面板廠 ? 2022年 ? 難道又是彭爽浪 那一家嗎?

前年才一個盜賣公司資產20幾億的 高層被 黑函踢爆, 現在又一個 色狼高層欺凌下屬要入監服刑...到底還有多少胡搞瞎搞的醜事阿.上梁不正,下樑歪..
設計者
公司那麼大總會有害群之馬,職場性騷擾應該不是只有一間公司有這種情況
(新聞)
面板廠為用電大戶,且耗電較多的前段製程均設置於台灣,若以友達(2409)、群創(3481)近幾年總用電量40~60億度、台灣特高壓用電大戶平均每度電費3元為計算基礎,每年電費約120~180億元,約佔營收的4~5%,換言之,電價若上漲10%,則電費將增加12~18億元,相較於面板報價的漲跌,電費波動對友達、群創獲利的影響程度有限。
nomorerainyday
顯示產業構成的環節太多,分工極細,apple不可能全包,一定得某些製程要委外,這就不可能達到精簡成本,以庫克的尿性,當然不願自己背鍋,找廠商來比價還比較輕鬆。
電子時報: apple 琵琶別抱傳言四起 台廠伺機搶食大單

Micro LED業界人士指出,蘋果並非放棄Micro LED,未來將另覓合作供應商。
據傳,已有多家面板及Micro LED業者先前陸續接獲探詢,日前甫量產Micro LED手錶的友達及錼創,將可能是檯面上最接近蘋果量產目標的可能對象,

近期友達的首款Micro LED手錶搭配精品客戶開始供貨,具有Micro LED量產實戰經驗,隨著友達偕同錼創組成聯合戰隊成型,量產技術與供應鏈整合將具有優勢。


電子時報,這個新聞標題, 解讀起來對 友達 是 正面利多阿..

不過, 供應商和 apple這個大王合作,伴君如伴虎, apple 說停就停, 之前 日本JDI大舉投資LTPS, GT投資藍寶石螢幕, 歐司朗投資 8吋磊晶廠...這些供應商,卻被apple 突然喊停,留下幾百億爛攤子,拖垮整家公司.

============================================
jerry040161 wrote:
https://www...(恕刪)


蘋果棄守歐司朗Micro LED非句點  琵琶別抱傳言四起 台廠伺機搶食大單
韓青秀/台北
2024-03-04


歐司朗遭到客戶意外取消合作,Micro LED業界人士指出,蘋果並非放棄Micro LED,未來將另覓合作供應商。

據傳,已有多家面板及Micro LED業者先前陸續接獲探詢日前甫量產Micro LED手錶的友達及錼創,將可能是檯面上最接近蘋果量產目標的可能對象,

歐司朗無預警突然宣布遭到大客戶取消Micro LED專案,更讓外界擔憂Micro LED發展前景恐將成為泡沫,市場雜音再度湧現。

以蘋果的開發經驗來說,新技術帶來高成本不是問題,只要量產規模擴大就能逐步解決,重點還是在技術瓶頸。

由於蘋果自家的Micro LED技術來自於2014年收購的LuxVue,採取透過靜電力吸附微小元件的方式,但LED本身沒有電路控制設計,容易造成LED晶片損壞,且Stamp(印章)技術方案無法與歐司朗的垂直晶片(Vertical Chip)進行精準轉移。

儘管蘋果過去10年Micro LED技術進展緩慢,但長期並未捨棄對先進顯示技術的投入。

業界透露,蘋果取消與歐司朗的合作開發案,並不代表著蘋果要棄守Micro LED,其實蘋果內部有多個小組負責Micro LED計畫。

業界消息指出,蘋果持續物色Micro LED備選供應商,從2023年起已有多家台灣、南韓、中國等面板業者與Micro LED晶片業者陸續獲得接洽,原本預期蘋果會等到找到適當的合作對象再進行調整,沒想到卻提前決定與歐司朗解約。

據了解,過去蘋果就曾與錼創進行合作洽談,但錼創初期的規模不夠大,且蘋果要求綁定產線等硬性規定,導致雙方未能進一步實質推進。

不過友達積極布局Micro LED顯示應用,不僅與錼創取得技轉,也推動COC產線擴充計畫,並能提供Micro LED搭配的TFT背板。

近期友達的首款Micro LED手錶搭配精品客戶開始供貨,具有Micro LED量產實戰經驗,隨著友達偕同錼創組成聯合戰隊成型,量產技術與供應鏈整合將具有優勢。

業界聽聞,蘋果其實有意與南韓Micro LED晶片業者進行合作,依照先前規劃是由歐司朗供應Micro LED晶片,LGD提供後段背板整合。

但相較於台系供應鏈,韓系面板廠並未積極投入Micro LED技術,且偏重於CMOS背板開發,重點發展的技術路線與台廠並不相同,最終決定仍將取決於蘋果內部團隊能否達成整合共識。

錼創表示,歐司朗Micro LED專案中止取消,對錼創目前沒有造成任何影響,也並未出現客戶要求暫停的動作,未來隨著Micro LED消費性應用推向市場,建立穩定產業鏈供應與產品可靠度提升,將可望持續推進至車載市場。

不過錼創也坦言,歐司朗Micro LED開發案取消,將可能促使相關廠商擴產計畫將更為謹慎,包括與客戶取得更明確的供應承諾或分散擴產風險等,對於營運擴充考慮將需要更為周全。

歐司朗表示,經初步評估,預計2024年第1季對Micro LED 相關資產進行6億~9 億歐元的資產減損,並重新評估 Micro LED 戰略,將中期結構性營收成長目標調整為 6% ~8%。

由於歐司朗因應Micro LED專案建立8吋矽晶圓廠,前後耗資約13億歐元(約14.1億美元),如今不得不重新評估馬來西亞新廠的未來去向,並已考慮出售工廠的計畫

相關供應鏈指出,蘋果的採取補貼模式是提供預付款方式,在進入量產出貨後再扣貨款,供應商仍要自己概括承受出貨不順的風險,過去曾簽定藍寶石保護螢幕合約的極特先進(GT Advanced Technologies),最後導致聲請破產的下場就是血淋淋的前例。
frank1253
不過首先喇叭朋要先下台,賠了一屁股錢,還到國外開法說會,實在是很糟糕的一個領導者,還有投資的一些鳥公司,完全是失敗,特別是和晶元光電合併的富采,喇叭朋還有臉,[是在哈囉]
nomorerainyday
雖然浪浪的公信力實在是不怎樣,但我還是相信友達能在micro led的領域開創藍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3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