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Nvidia 上季財...(恕刪)

拚當OLED面板龍頭 京東方傳擴產5成

繼液晶面板之後,中國京東方(BOE)也計畫在OLED面板領域搶當龍頭。據日媒指出,京東方計畫將OLED面板產能擴增5成以上,目標藉由增產、追趕三星電子等韓廠,搶當市佔龍頭廠。

日經新聞27日報導,中國最大面板廠京東方計劃在今後3年內將OLED面板產能提高至現行的1.5倍以上(較現行增加5成以上)。在中國政府的奧援下,京東方已成為全球液晶面板市佔龍頭廠,而在OLED面板領域,京東方也計畫藉由增產、追趕三星電子等韓廠,目標成為市佔龍頭。

據報導,京東方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的OLED面板新工廠「B16」已於3月下旬動工,目標在2024年內完成廠房興建、2025年9月搬入製造設備、預估在2026年量產,將生產8.6代OLED面板。京東方競爭對手三星電子也藉由改造現行工廠、目標2026年量產8.6代OLED面板。

報導指出,京東方積極聘用日本、南韓優秀人才,並活用外資系供應商,其OLED面板技術也獲得肯定、成功打入蘋果(Apple)iPhone OLED面板供應鏈,成為成長的起爆劑。

據報導,面板產業研究機構DSCC的資料顯示,2023年京東方OLED面板全球市佔率(以金額換算)為12%,雖還遠遠落後給三星(56%),不過已逐漸要趕上LGD(18%)。上述成都新廠「B16」導入量產後,京東方OLED面板產能將擴增5成以上、且也計畫在福建省興建新工廠。

韓媒《The Korea Herald》報導,依據Cinno Research 4月29日公佈最新統計,用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及穿戴式裝置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若以第一季出貨量來計算,中國面板廠以市占率53.4%居冠,韓廠則以46.6%位列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相關市占率較去年同期大幅跳增15.6個百分點。顯見,中國廠商已加速佔領OLED面板市場,龍頭換人坐之日不遠矣。
Omdia 預測,FPD(LCD)工廠使用率將於 2024 下半年起恢復並增長

PR Newswire Asia
2024年5月27日 週一 下午11:53
倫敦2024年5月27日 /美通社/ -- 在平板顯示器 (FPD) 行業的歷史上,工廠使用率通常約為 84%。然而,從 2022 年第三季度至 2023 年第四季度,由於 FPD 市場在疫情後供求過剩,難以恢復,全行業負載大幅下降至 70.7%。

使用率預測



隨著 需求增長 終於超過 產能擴展,它將使聚焦大尺寸顯示器的工廠使用率在第三季度提高至近 90%,並在未來幾年保持健康,如 Omdia 最近發佈的《OLED、LCD 供應需求及設備追蹤》中所顯示。

使用率與對面板、材料、面板價格和盈利能力的需求緊密相關,因此是分析 FPD 行業的重要指標。詳盡的供應鏈調查可以生成準確的實際使用率和短期預測。然而,由於原物料交貨時間短,因此需要模擬長期使用率來獲取供給和需求的函數。

「2022 年和 2023 年,大尺寸顯示器工廠使用率平均約為 74%。2024 年,預計面板面積需求將會增加 11%,因為消費者在更換舊設備時,會繼續購買更大的顯示器和電視。2023 年,加權平均液晶電視尺寸增長了驚人的 2.9 英寸。預計從 2024 年開始,液晶電視尺寸將會再次擴大 1.6 英寸,2025 年再度增加 1.1 英寸。較大的面板結合了 7% 的單位需求復蘇,將可支援 2024 年的工廠平均使用率保持在 82% 以上。

使用供給/需求分析場景,令使用率模型化,預計使用率將逐年遞增,在 2026 年進一步提高至近 89%。」Omdia 顯示器研究小組實踐負責人 Charles Annis 表示。

Sharp 最近宣佈關閉其位於日本堺市的 SDP 10 代液晶顯示器工廠的計劃,將會大幅降低可用的生產能力。這將會導致供需更平衡,並推動大尺寸顯示器使用率上升至 90%,或更高的季度增量。

90% 的使用率是最佳平衡點,能夠支援更穩固的面板價格,並鼓勵適度的產能擴張

在產能、使用率、增長和價格之間找到最佳平衡,以最大化盈利能力,是 FPD 供應鏈公司在行業成熟過程中的目標和挑戰。」Annis 總結道。

===============

謝勤益這家研調, 對 LCD 未來三年錢景超樂觀的,預估需求和尺寸會持續擴大,LCD工廠在每年Q3旺季稼動率逐漸接近滿載的95% ,甚至建議面板廠啟動適度的擴產,才夠滿足市場需求.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雙喵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自救會說明書。】
【不可隨便買面板,可能會套很慘】
pqaf
Omdia 和 TCL四月法說會 對今年Q3旺季的預測一致,都覺得Q3市場需求很強. 不同於過去幾年,Q3旺季 都被忘記.
pqaf
謝勤益的 omedia 一直喊多面板, 連瑞信的蘇厚合都放棄外資圈優渥的薪水,轉職投靠友達挖金了. 禿鷹近期積極放空,還想趁 6月0056 把背信的友達踢除, 賺最後一筆賞金.
如果,6/7 下週五 0056確定要 踢除友達的話,

到 6月21日,0056正式賣股,還有 17個交易日,禿鷹每天平均賣一萬張的話,到 6月中累計借劵賣出就有43萬張...可以回補借劵,低接 0056的 32萬張友達持股.

32萬張,如果要在5天內清光,平均每天要賣出 6.4萬張, 股價天天都便宜,禿鷹可以慢慢等低點,再補回.

如果友達 10月底法說會的Q3 財報大好,未來LCD展望也如同 omdia 那麼樂觀的話, 說不定 0056, 12月中又回頭買回40萬友達持股.
vul34622
被踢掉 外資就接走 再炒伊波 光寶是例子
Eric Lin1106
富彩就實施庫藏股
一座 GPU 資料中心18個月回本 華碩、瑞昱、正崴瘋投 AI 熱



2024/05/28 11:05:30
經濟日報 王郁倫/台北即時報導

出租算力的雲端服務商成AI時代新商業模式!輝達(Nvidia)正大力扶植 GPU 雲端託管商,並投資雲端串流服務業者,以推動各國雲端算力基礎建設,業界認為,隨北美四大雲端巨頭都自研AI晶片,輝達正積極優先提供H100及B100等繪圖卡給各國在地雲端服務商,業者估一座 GPU 資料中心投資18~24個月就能回本。

正崴(2392)集團董事長郭台強27日宣示,將向華碩(2357)採購千張H100顯示卡,打造全台最大AI算力中心,業者指出,亞洲出租算力的「雲端託管型資料中心」如雨後春筍,預估投資18~24個月就能回本,已成AI時代最新生意,正崴與優必達合資共管「優崴超級運算公司」,而瑞昱集團也投資弘憶(3312)砸6億元左右建立55台H100伺服器的算力中心。

不只是正崴或輝達看好雲端託管商,目前國際市場對投資AI運算中心都興致勃勃,不少更是先前加密貨幣挖礦業者「轉行」,如新創 CoreWeave 就剛完成融資,計畫年底前興建14資料中心,Lambda Labs、Together AI也都擴張 GPU 機房建置並獲得大量注資。

優必達持是雲端串流服務商,此次持有優崴超級運算中心49%股權,本身在日本跟台灣有自建 IDC(資料中心機房),今年3月才剛獲得輝達逾1億元的投資,由於手握遊戲與電信類大客戶,優崴算力一但上線,預期很快可以開始有收入。

業者指出,由於算力投資成本昂貴,許多企業在訓練AI模型或做研究時,會選擇租賃雲端算力,而 AWS 跟 Azure 等雲端服務商費用昂貴的多,一則外電分享,向 CoreWeave 租用 Nvidia A100 40GB的費用為每小時 2.39 美元, Azure 以相同 GPU 的租金每小時為 3.4 美元, Google Cloud 每小時要 3.67 美元,甚至連微軟都跟 CoreWeave 合作。

根據正崴規劃,優崴第一期預估裝置H100-128台AI伺服器,包含建置1024張顯卡,後續也將導入最新的GB200的AI運算基地,總預算20億元,硬體將向華碩採購,而弘憶則是跟美超微採購,華碩集團本身台智雲也有營運算力中心,提供算力租賃服務,台廠目前沒有公布費用計畫,但台智雲先前有推出針對中小型新創的友善費用方案。

AI出租經濟來臨!隨AI應用增加,算力需求暴增,各地興建超級算力中心案量鋪天蓋地,催動伺服器採購一波波,部分業者透露:算力一上架就被買走,由於投資回本快,東南亞電力充足國家如馬來西亞及中東都有 GPU 資料中心建置案發生。

但業者也直言:這樣的商模在東南亞很適合,台灣電力供應是否能負荷過多 GPU 資料中心,未來仍需觀察,而綠電 GPU 算力中心成本如何也待優崴公布。

另一方面,國際也傳出隨四大雲端中心自研AI晶片加速算力供應團隊,成本有望比向輝達採購GPU便宜,未來 GPU 算力租賃費用或將下降,屆時將對這波 GPU 資料中心新創帶來價格壓力,GPU 算力出租會是長期生意抑或會泡沫化,目前仍是爭執不休的話題。




正崴打造 AI 綠能運算中心 較輝達Taipei-1算力翻倍稱霸亞洲
............
正崴 有綠能加上GPU 資料中心 股價3級跳
迎接AI世代及大電力時代,正崴集團帶領旗下森崴能源打造台灣成為人工智慧(AI)革命基地,將建置台灣最大的AI綠能運算中心。

面板業 友達有綠能 再和雙軸轉型的凌華 及大股東廣達 等合作 如也搞 AI 綠能運算中心 似也很棒
pqaf wrote:
Omdia 預測,FPD...(恕刪)


講過了

今年是7-20年轉5年 明年是6.7-20年轉4.8年

每年壽命降4% 每天都有7-20年轉進5年 循環已經被相連

文章就是表達 電視變為非耐久財 偷工減料 過保即壞 銷量將年年創高

一句話 壞 大於 產

以後大概會看到 面板跌到20我all in的文章 不如現在先

結論 友達快擴產啊
pqaf
20太廉價了,期許是 面板雙喵跌破百元,我all in的文章[笑到噴淚]
beanbeanrice
不是應該跟隨對岸的廠商一起減產漲100%報價嗎!?[冷笑]
「算力經濟」投資18個月回本!林百里:AI Cloud 是未來

林百里表示,現在大家很有福氣,看到大時代的來臨,現在還只是處於AI時代的起點,明後年AI量能開出來,就將會看到人類生活的大幅改變。

======================

出租AI 資料中心設備真有像新聞寫得, 這麼快就能回本,這麼好賺的話, 那誰還要養豬,誰還要犯傻去生產LCD面板?

全中國的幾萬座養豬場,幾十座面板廠通通 都買AI設備,轉型當AI資料中心好了 

四大巨頭計畫投資千億美金買設備, 但嫌 NV 賣太貴,搶錢比海盜船還兇,比賣口罩還好賺
, 四大巨頭乾脆自研AI 晶片, NV AI改賣一般市井小民

NV AI晶片搶頭香,狂賺暴利,那AMD,intel, ARM,高通,聯發科,瑞昱,華為...都應該放棄其他既有產品, 全公司都下海搞AI 晶片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_Pk9N5Is4&t=789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RrMI4yUa6Q
陳良基:台灣端的AI非常強 有發展性
2017/5/31 14:34

(中央社記者邱柏勝台北31日電)科技部長陳良基今天參訪2017台北國際電腦展,他受訪時表示,台灣AI在「雲」的部分確實難以跟世界大公司競爭,但在「端」的部分非常強,這是大數據擷取的觸角,台灣仍有發展性。

陳良基今天赴南港展覽館參訪2017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17),參訪10餘個廠商展區,途中接受媒體採訪。他表示,應用AI人工智慧的產品陸續出現,這次電腦展看到很多產品的設計,都有AI的影子在裡面,且軟硬體整合非常強,顯見台灣科技業的產品設計,已經跟得上世界的腳步。

媒體提問,日前創新工場董事長暨首席執行官李開復提及,台灣沒有條件發展AI。對此陳良基表示,人工智慧的範疇很廣,而且20年前大家在談「網路是什麼東西」,當時也有人說台灣在網路沒有機會,結果現在每個人都在用網路相關的東西,「AI其實也是」。

陳良基說,AI包含「雲的AI」與「端的AI」。在雲的AI部分,特別是系統整合,需要很多大數據,台灣確實難以跟世界上的大公司競爭。但相對而言,台灣在「端的AI」部分非常強,如果能讓端點與人工智慧相結合,這是大數據擷取最重要的觸角,台灣還是很有發展性。「我也看到李開復的臉書,那就是個期許吧,台灣在未來AI產業應該要適當選擇」。

陳良基表示,科技部已向行政院持續爭取每年10億元左右的經費,協助AI核心技術與產業鏈開發,希望在AI科技研發上,做產業的最強後盾。他指出,目前AI核心部分投入預算約50億元,智慧機器人也有20億的經費投入,未來希望相關產業鏈核心技術部分,每年能有10億元以上的投入,4年希望能達到將近40至50億元左右。

對於台灣AI人才外流,陳良基認為,AI市場本來就在全世界,台灣也是放眼國際市場,8成以上廠商都是以國際市場為標的,「對台灣來講,沒有舞台大小問題,只有產業在做技術研發時的企圖心大小問題。」科技部會與產業努力營造適合的環境,讓尖端AI人才能在台灣掌握軟硬體整合的強項,如此人才就會往台灣聚集。1060531

.............
7年前 陳良基部長 就看到未來 加緊培訓人才
...........
. 輝達 (NVIDIA) 取得經濟部「大 A + 計畫」,在台北內湖設立第一座 AI 人工智慧創新研發中心之後,第二座 AI 研發中心與鴻海合作,設在高雄軟體園區的鴻海大樓,並在去年底完成超級電腦 (HPC) 的建置,將提供部份算力給新創應用、開發 AI 相關產品與服務。

........
鴻海 200元真的有機會

................
《電週邊》COMPUTEX展 明基佳世達今年主軸很「AI」
2024.05.28 14:12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24 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即將登場!明基佳世達集團今年以「Beyond SMART+,it's AI NOW!」- 「超越SMART+、實踐AI NOW!」主軸參展,展覽期間更將舉辦超過20場AI應用趨勢論壇,從企業流程簡化、資安維護到零售餐飲、金融業等關鍵應用,協助企業與產業全面迎向AI時代。

明基佳世達集團來自消費性電子、工業電腦、軟體、硬體等20+各具戰力的智慧夥伴,以AI為科技賦能,聯合展出包括餐飲零售、教育、企業、交通、製造、網通、娛樂生活等七大領域AI智慧解決方案。

明基電通將展示智慧永續教室內的AI科技輔助教學功能;零售領域則由星益欣、逐鹿數位、典通分別展出AI驅動的智慧餐廳、飯店管理和精準行銷方案;眾福科技和友通資訊聚焦智慧交通,提供創新車載系統和充電樁解決方案;針對製造領域,羅昇、維田科技和PowerWalker將呈現AI擬人機器視覺和不斷電系統;德鴻科技、仁大資訊、聚上雲、八維智能、邁達特以及其陽科技等夥伴,則將展出企業數位轉型與資安韌性相關平台。


此外,AI發展與環境永續、資安維護等議題該如何取得平衡?BenQ COMPUTEX AI應用趨勢論壇,超過20場AI應用講座,全面剖析AI關鍵議題,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掌握領先地位與優勢
...........
友達 母以子貴 AI 有一席之地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電夠不夠最重要 並不排斥核能
2024/05/28 17:22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今談到對核電的看法,他直言自己不排斥核電,而對於能源議題,他關注的重點依序是電夠不夠?低碳的電夠不夠?最後才是淨零

劉鏡清表示,2050年淨零路徑是不是一定要核能,還有待商榷,他個人最看好的是綠氫,綠氫是水,從水去電解出氫;但他也說,綠氫成熟大概要到2030年,預計2035年才能成熟商轉,不過淨零轉型路徑是滾動式調整的,從2050淨零的目標來看,綠氫有機會成為主要的發電方式。

他提到,核能本身是一個低碳能源,能不能成為綠能有賴於核廢料有沒有獲得良好的貯存;台電正在做乾式貯存,如果能有良好的貯存方式,核能有機會成為綠能。

劉鏡清說,對於核能的看法,他自己跟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經濟部長郭智輝,都是比較理性去看這件事,因為同樣都是從產業來。而他自己主要從3點去看:第1個是看電夠不夠?第2個是低碳電夠不夠?就是怎麼減碳的問題;第3個才是淨零。

他說,有提醒台電要注意AI帶來用電量的變動,可能會增加30%以上;甚至現在最新數字,AI伺服器跟傳統CPU伺服器的電力消耗可以差到10倍。台電表示可以設置增壓機,但就要思考如何減碳。

劉鏡清提到,國發會預計明年投入去碳燃氫的發電計畫。他說明,去碳燃氫發電是中研院研發的新技術,把天然氣轉成藍綠氫,而藍綠氫是零碳,如果成功順利進入商轉,成本會比燃氣發電稍貴,相當於一般綠電的價格。

至於核電是否要重啟,劉鏡清說 ,新國會和新政府一定會協調出一個決議,等未來立法院的決議出來,行政部門會依法去做該做的事情。但他也提到,重啟需要時間,可能會等4年以上。

他在意的就是電夠不夠以及如何減碳,如果朝野能對核電重啟達成共識,他個人沒有太多排斥,因為對他來講,現在就是在有限的範圍努力減碳。

===================

災民最關心的是, 有食物吃不要餓死, 能不能吃得飽,最後才是好不好吃.
結果, 有些人卻是先求食物要美味好吃,否則寧可餓死.

國發會 把 造成地球溫室效應,排碳天然氣轉成 碳燃氫, 轉換過程會造成損耗,汙染更嚴重,成本更貴..這技術怪怪的?

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是, 綠電佔20%,燃煤佔30%,天然氣佔50%... 80%的電力來自高碳排的化石燃料.
台電已經確定 2025綠電不可能達20%,希望在 2026~2028 在努力看看.

因為神主牌,把造價3千億的核四封存了10年,現在想養 AI 吃電怪獸,才知電力不夠,需要用到核電 , 等於默認非核家園只是為了騙票奪權,虛晃一招,浪費人民血汗錢, 現在又想要 立法院在野黨幫忙解套, 讓政府可以 重啟核四 ,但重啟核四的罪過還能推說是, 在野黨蠻橫投票,濫權侵犯行政權,強行要求核電,並發動廢青去青島東路抗議示威. 在野黨會這麼笨嗎?
dennis13
這點也是。希望務實點做出貢獻才是真的過往的紀錄也是只是參考而已。在什麼位置做什麼事
多頭報馬
台不台獨不重要,中華民國政體是獨立民主的,這是兩蔣時代就決定的,要不然那時的國民黨也不會接受選舉開放。最重要的是不能統一,要不然台灣人都要倒大楣。中國的偽劣食藥品,不是台灣人身體能夠承受的。[汗]
前輩 是轉換成 去碳燃氣

‘’去碳‘’是連在一起的。意思是減少碳排。避免碳費/稅等附加成本
dennis13
回前輩https://www.cfss.sinica.edu.tw/index.asp?url=304&cno=19&ano=303
frank1253
很多技術都是可行,卻很難商業化。
中國早在炒GPU AI 之前就已經發展算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