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禿鷹在股價低檔大舉放空,我實在無法理解,基本面也沒有壞到不堪,公股行庫這時出手,勝率幾乎百分百。

八大公股行庫 力挺面板雙雄 https://share.google/2Ubin5oc2RQZ3RL1y

禿鷹的對手不只國票北高雄,還有融資大戶跟八大官股,財報出爐,大概就是幾日效應,走著瞧吧。

夏普 CEO 沖津雅浩本週二 (2025年 9月30日 ) 表示,該企業將在今年內就是否向印度企業轉移 LCD 顯示技術作出最終決定。

沖津雅浩表示,夏普已為此向印度政府申請補貼,但這筆資金並未如願在 9 月初到賬,實際支付將等到 10~11 月。 如果與印度企業的合作落空,夏普將不得不裁減大部分的 SDP 堺顯示器 G10 大型 LCD 工廠剩餘雇員

參考印度《經濟時報》9 月中旬的報導,沖津雅浩未明確透露的印度合作方可能是綜合產業巨頭阿達尼集團。 阿達尼集團還就大型 LCD 工廠的合資事宜與松下進行了交流。

==================
夏普、松下與Adani洽談在印度建首座LCD面板工廠
2025-09-17 16:26:56 來源: OLED industry 廣東舉報

近日,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印度阿達尼集團(Adani Group)正積極與日本夏普(Sharp)和松下(Panasonic)展開深入洽談,計劃在印度建立該國首座 LCD面板工廠。 這一舉措標誌著阿達尼集團在半導體及電子製造領域的重大戰略轉向,有望重塑印度在全球電子供應鏈中的地位。

阿達尼集團作為印度國內最大的基礎設施企業,業務廣泛,涵蓋發電輸電、煤炭能源開採,以及可再生能源、機場、數據中心和國防等領域。 此次涉足 LCD 顯示幕製造,是其在半導體領域的第二次重要嘗試。

此前,阿達尼集團曾與以色列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計劃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合作建設一座價值 100 億美元的晶元製造廠,然而,該計劃最終因種種原因擱置

據悉,阿達尼集團此次將 LCD 顯示幕工廠專案列為重點推進物件,源於對半導體產業鏈更深入的洞察和戰略調整。 此前,由於對晶圓廠建設的可行性存在擔憂,阿達尼集團暫停了相關計劃。 如今,隨著印度政府對電子製造業的政策支援力度加大,尤其是在 「半導體 2.0 計劃」 下,顯示幕工廠 成為重點發展領域,這為阿達尼集團的新佈局提供了契機。

根據 Counterpoint 研究公司的數據,印度目前佔據全球顯示幕面板消費量的近 9%,然而,在顯示幕總價值的保留上僅佔 8% 至 12%。 若阿達尼集團的 LCD 顯示幕工廠能夠成功建成,預計將顯著提升印度在顯示幕產業的價值佔比,有望將這一比例提升至 70%,極大地促進印度電子產業的國產化進程,減少對進口產品的依賴。

,該專案有望推動印度在 「半導體 2.0 計劃」 下的發展目標加速實現。 這不僅將降低印度對進口顯示幕面板的依賴,還將在印度本土打造一個全新的高價值電子製造中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促進印度經濟的轉型升級。

目前,三方洽談仍在進行中,具體的合作細節、投資規模以及工廠建設時程表尚未最終確定。 但市場普遍對這一合作前景表示看好,認為其將為印度電子製造業帶來新的活力,也將為全球電子產業格局帶來新的變化。 後續,我們將持續關注該專案的進展動態。



===================

印度3年前原本說要給群創 150億顧問費,後來印度政府補助資金沒有到位, 合作案不了了之.

現在改由群創合作夥伴,夏普 來收取這筆 顧問費,但 印度政府補貼款 ,到9月底還是 遲遲沒有撥款.
不知 這兩月,資金到位了嗎?

就算資金到位, 印度在 群創全力協助之下, 最快可能也要等2028年才能量產 ,緩不濟急.
那時中國幾十座 8.5/10.5 代廠,幾乎全數折舊完畢, 每片成本可比印度製造少30%.

印度內需市場跨海跟中國買,繳完關稅還比自己製造便宜.
除非當時LCD市場已經嚴重缺貨漲價,印度貨才有人要買.

印度 LCD 消費市場成長快速
5年前,
美國市場佔21%
中國市場佔20%
印度市場佔5%

現在
美國市場佔20%
中國市場佔16%
印度市場佔9% ,幾乎翻倍 ,再過幾年說不定 14億人口的印度LCD消費佔比就追上中國..
印度空有龐大的年輕人口紅利,但印度大尺寸LCD消費 仍遠不如 產地中國那樣普及 ,早年一胎化的中國人口已經出現老年化惡果,LCD消費市場已經過飽和衰退,相對的, 人口年輕的印度市場和民生經濟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台灣央行10幾年低利率政策下,讓台幣貶值,有利台灣出口業獲利 ,但台灣人因此瘋貸款炒房地產,這一代靠房價增值賺大錢,下一代卻要扛40年房貸買房,造成年輕人不願生小孩, 台灣老人化非常嚴重, 人口數逐年遞減.

今年台灣新生兒可能不到11萬人,自然死亡人數近 20萬人,生不如死, 台灣已經是超高齡社會,沒有足夠的新生兒和年輕人上戰場犧牲,每年硬買2兆台幣武器彈藥,還是無法抗中保台.難道每年要編幾千億預算去招募印度年輕傭兵嗎?
vul34622
力積電法說提到 印度晶圓廠收顧問費問題 照約走分階段 拿錢不錯 塔塔積電 面板廠 印度效率沒這樣好 郭董決定廣州蓋10.5代 才定調 一周整片荔枝園就整平 不到2年量產 TCL 搞一個1年8個月量產
陀螺不打轉
只要把印度人的底薪拉到跟中國一樣高時,需求才會大爆,那時才真的是供不應求
陸擬放寬晶片出口 全球車企「鬆一口氣」荷蘭尷尬了
2025.11.02 09:08 中時即時 藍孝威


據觀察者網報導,就荷蘭政府強佔中資半導體企業引發晶片「斷供」一事,11月1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作為負責人大國,中方將綜合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歡迎遇到實際困難的企業及時與中方聯繫。

這一最新聲明被英國《金融時報》解讀為「中方釋放放鬆出口管制的信號」,或標誌著這場爭端出現緩和跡象。此前,該爭端已導致歐美日汽車製造商無法獲取安全氣囊、車燈等供應鏈關鍵環節所需晶片,全球大型車企一度面臨「停產潮」風險。

路透、彭博社也提到,晶片供應恢復的可能性將有效緩解市場擔憂,讓處於減產危機邊緣的全球汽車製造商「鬆一口氣」(be a relief)。

香港《南華早報》則指出,中方此舉旨在穩定安世半導體晶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供應,尤其保障汽車行業的晶片需求。

中方最新聲明同時強調,此次全球產供鏈混亂的根源,是荷蘭政府對企業內部事務的不當干預。不過,港媒稱,荷方暫未回應置評請求。

報導還提到,儘管荷方此前堅決否認其「強佔」中資企業的惡行受美國指使,但外界普遍認為此舉是為配合華盛頓9月底出台的所謂「50%穿透性規則」出口管制。但在美方對該規則按下「暫停鍵」後,荷蘭處境尷尬了。

香港大學地緣政治分析師、亞洲全球研究院院士塞巴斯蒂安·孔廷·特里略-菲格羅亞(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直言,「海牙方面此前的行動看似出於必要,但川普的一句話就讓這種所謂『必要性』不復存在」,「荷蘭正面臨著法律一致性、政治可信度以及產業存續的多重複雜困境。」

荷蘭主要大報《新鹿特丹商報》(NRC)31日報導解讀認為,由於晶片斷供同樣波及美國企業,「美國似乎不願等待荷蘭自行解決僵局」。

NRC還報導稱,整個外交圈都對荷蘭經濟事務部大臣文卡雷曼斯這種既不考慮產業後果、事前也未與中國協商的做法「感到震驚」。他甚至事先都沒有與歐洲各國商議,相關國家都是事後才得知此事。其中,受「斷供」重創的德國怨氣尤重,其商界和政界人士普遍認為荷蘭應提前向鄰國通報。

NRC在文中甚至用「顏面盡失」(Gezichtsverlies)一詞形容荷蘭的處境。

荷蘭著名經濟學家阿諾德·布特(Arnoud Boot)也對這一舉措提出質疑:荷蘭採取單邊行動、動用如此非同尋常的「武器」,為何事先不與布魯塞爾及其他歐盟成員國協調?

布特稱,他不認為有必要採取如此極端的干預措施。同時表示,如果此事真如荷蘭政府所言涉及歐洲戰略自主權與特殊技術,理應歸為歐盟層面事務,直言不排除卡雷曼斯單獨行動是出於「博眼球」的意圖。

更何況當時荷蘭處於「運作失靈」的看守政府狀態,布特認為,這樣的內閣環境根本不利於做出「平衡決策。

美國供應鏈專家卡梅倫·約翰遜(Cameron Johnson)則呼籲盡快解決此次爭端。他表示,荷蘭闖的禍正在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製造商帶來麻煩。

「盡快解決,最好在幾周內,」他告訴NRC,「達成這樣的妥協或許需要付出一定經濟代價,但這筆財務損失肯定比汽車行業停產造成的損失要小。」

約翰遜同時強調,要想圓滿解決爭端,荷蘭政府需要向中方展現出比以往更多的尊重,「如有必要,把你們的國王搬出來參與協商也未嘗不可。」

10月21日,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指出,關於安世半導體問題,中方堅決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希歐方發揮重要的建設性作用,敦促荷方堅持契約精神和市場原則,從維護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的大局出發,盡快提出妥善解決辦法。
......
車用面板也 OK 了
firingmsf
半導體設備難點不是微縮製程精度節點那種東西,而是機台幫你每天加工幾千幾萬片仍能保持速度與良率,出問題能找到原因,只是逆向仿造ASML的機台,每個零件差1微米,整台組起來就是廢物
firingmsf
asml會這麼強是有GG這個機車的客戶一直刁,除非中國的代工廠技術力能超越英特爾或三星,know how累積足量可以回頭刁設備,不然那個逆向就只是長得像,但沒產量又沒良率的破銅爛鐵罷了
pqaf wrote:
今年台灣新生兒可能不到11萬人,自然死亡人數近 20萬人,生不如死, 台灣已經是超高齡社會,沒有足夠的新生兒和年輕人上戰場犧牲,每年硬買2兆台幣武器彈藥,還是無法抗中保台.難道每年要編幾千億預算去招募印度年輕傭兵嗎?
今年確定是不到10w人,不過目前最恐怖的是很多年輕人不工作,很多畢業好幾年都不去工作
pqaf
國中女兒未來就有好幾億遺產可繼承,根本不用工作,長大只要不學壞被騙,每個月光租金就吃喝不盡.
pqaf
我一個老農親友,當年耕者有其田政策,分到很大片農地,後來分給5個兒子,最小兒子從小嬌生慣養, 長大後繼承上億農地,卻很快就被壞朋友騙光光,還欠下巨債,牽連到其他幫忙做保的兄弟,大片農地被賤價法拍
YouTube強化電視觀看體驗,導入4K縮圖、AI升頻、購物QR Code等五大新功能

電視版 YouTube 產品管理資深總經理 Kurt Wilms 在官方部落格文章中指出,客廳已逐漸成為創作者的「新黃金時段」。根據 YouTube 內部數據,過去一年全球透過電視螢幕獲得六位數 (美元) 收入的頻道數量增加了超過 45%;而在台灣,登入帳號的觀眾平均每天花費超過 3 小時在電視上觀看 YouTube。

目前電視壽命下降 觀看時數上升 已經慢慢交叉了

就等待第一張骨牌倒下 YT 想推電視系統體驗升級

倒下後 壽命下降 尺寸加大 連鎖反應 一張骨牌推兩張骨牌
群創今天突然 吃到威而鋼, 大展鴻圖...深陷泥沼的友達沾光,跟著飛出爛泥堆.

==============
達運,凌華,富采 BHTC,太陽能,環保水資源.... 全都經營不善,長期幾年都無法賺錢,甚至賠錢.
佳世達獲利也不佳..
彭董投資什麼都賠錢,基本面不利於 防守的多方,但 時間對空方不利...

禿鷹借劵必須要實際買回還劵, 結算後,才有實質處分利益.否則只是紙上富貴 ,且沒還劵前, 借劵保證金和借劵利息會持續浪費
現在 禿鷹 空越多,將來要回補還劵量就越多. 必須空到10元以下才有肉,不然40~50萬張 買回還劵時,又會把友達股價拉高 幾元 ,白忙一場.

以前禿鷹買回還劵時,有時可利用 0050.0056 大型ETF出清倒貨時,吃豆腐大撿便宜...現在投信ETF 對友達持股好像只有3萬張不到,不夠禿鷹買回. 且大股東合庫也幾乎出清22萬張了, 禿鷹想大量買回還劵不容易.

除非說, 二股東廣達已經打算出清 35萬張友達, 禿鷹就可放心空更多.
廣達過去10幾年不插手友達經營,不參加董事會,放手給彭董隨便玩,只要友達賣廣達 NB面板時,該給的折讓有乖乖給就好.
但彭董越玩越爛,廣達看不下去,2022年重回董事會,監管彭董, 看到扶不起的阿達,也許雙方撕破臉,你彭董不走,我廣達就退出不玩. 反正 TCL 新廠的NB也能開始大量出貨,不愁買不到便宜 NB面板. 廣達現在獲利主要來AI伺服器代工組裝,微利化的NB代工,連中國幾家業者也能搶單生產, 已非廣達事業重心


今年Q1.Q2因關稅疑慮,大掃貨. 導致Q3Q4變季節性淡季, 品牌和通路存貨調節了4個月,轉眼,馬上又到回補存貨的拉貨旺季.
pqaf
binsono https://mis.twse.com.tw/stock/securities-inquiry/sbl-inquiry-cap?lang=zhHant
pqaf
這是當日登記的借劵委掛總數 ,但裡面有些只是委掛在高價,實際仍未成交賣出.
手機、App都將消失?馬斯克預言AI五年內全面取代

特斯拉與 xAI 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近日在知名 Podcast 節目《The Joe Rogan Experience》中發表驚人預言,認為未來五年內人工智慧(AI)將徹底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傳統的智慧手機與應用程式(App)將不再是主要的數位入口,AI 將取而代之成為人類與科技互動的核心。

馬斯克指出,未來的電子設備將不再是獨立的終端,而會成為 AI 的「邊緣節點(edge nodes)」。他強調:「未來不會再有作業系統,也不會再有應用程式。人們所需的一切資訊與服務,都將直接透過 AI 取得。」換言之,使用者將不再需要打開 App 或操作螢幕只需透過語音、感測或思維指令,就能完成溝通、購物、娛樂等行為。

他認為,這種轉變象徵「螢幕時代」的結束與「智能接口時代」的來臨。(AI agent)將成為新一代的「數位助理」,在無需繁瑣操作的情況下,主動為使用者執行任務與提供建議。

然而,這樣的未來構想也引發部分專家質疑。學界與產業觀察者指出,若人類過度依賴 AI 介面,可能導致數據集中、隱私監控與決策偏差等風險。馬斯克本人過去亦曾多次警告 AI 潛在的失控問題,因此他的這番預言在科技界掀起廣泛討論。


=================

面板廠 5年內要被 AI終結掉了嗎? 眼睛不用看,手指不用動, 只用 說話 或 心電感應 就能和AI 助理互動 ?

這樣滿街英語補習班不就全倒閉, 直接講中文 就能和 亞馬遜叢林土著 清楚溝通 ,甚至和自己寵物 金魚 或 香水百合花 ,也能透過AI用語言溝通....
Eric Lin1106
我覺得同步翻譯及口說的攜帶裝置會盛行,例如AI眼鏡功能的擴充,內建螢幕、耳機及麥克風,聽到對方的語音即時翻譯,口說出去即翻譯成對方的語言,螢幕上亦可同步顯示。
binsono
應該是客聽大螢幕+智能管家 ~ 打開銀幕 用口語跟管家互動 由管家整理資訊 顯示給用戶 例如 要不要買牛奶了 要不繳水電費等等
pqaf wrote:
手機、App...(恕刪)
白宮公布美中協議細節 北京取消稀土管制 做出4項承諾

白宮1日公布美國總統川普與10月30日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就美中經濟、貿易關係達成協議的「事實清單」(Fact Sheet),是美中協議至今最為詳盡的公開摘要。

在這份事實清單中,北京做出將取消稀土管制等4項承諾、將採取10個行動,美國則會採取4個行動,白宮稱美中達成協議是巨大勝利,不僅保障美國經濟及國家安全,同時優先考慮美國工人、農民及家庭的利益。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指出,美中先前指出,將取消針對含有中國稀土的任何產品的新一輪全面出口管制,不過事實清單內容顯示,北京發放通用許可證,「實質上取消」了分別於2025年4月、2022年10月實施的出口管制。

以下為「事實清單」內容,開頭即指出中國做出4項承諾。

北京4項承諾

1.中國將停止用於製造芬太尼的先驅化學品(precursor)輸入美國。

2.中國實質取消現行或即將祭出的稀土、其他關鍵礦產出口管制。

3.中國停止報復美國半導體製造商及其他主要美國企業。

4.中國對美國大豆及其他農產品出口開放市場。

中國將採取的行動

1.中國將暫停2025年10月9日宣布、對全球實施的稀土擴大管制及相關措施。

2.中國將向美國終端用戶及全球供應商發放稀土、鎵、鍺、銻、石墨出口許可,這項通用許可代表中國分別於2025年4月、2022年10月實施的管制將「實質上取消」。

3.中國將採取重大措施終止芬太尼流入美國,具體而言,中國將停止向北美出口特定化學品,並嚴格管控其他特定化學品出口世界各地。

4.中國將暫停2025年3月4日以來宣布的所有報復性關稅,包括對大量美國農產品徵收的關稅:雞肉、小麥、玉米、棉花、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水果、蔬菜和乳製品。

5.中國將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3月4日起,對美國採取的所有非關稅報復措施,包括將特定美國企業列入終端用戶及不可靠實體清單。

6.中國將在2025年最後2個月採購至少1200萬噸美國大豆,並在2026年、2027年及2028年每年至少採購2500萬噸美國大豆。中國也將恢復採購美國高粱及硬木原木。

7.中國將採取適當措施,確保安世半導體(Nexperia)在中國的工廠恢復生產,讓關鍵傳統晶片繼續出口全世界。

8.中國將取消,先前因應美國對中國在海運、物流及造船領域進行「壟斷」調查而採取的報復措施,並取消對多家航運實體實施的製裁。

9.中國將進一步延長對美國進口商品實施的市場關稅豁免程序,豁免有效期延長至2026年12月31日。

10.中國將終止針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企業的各項調查,包括反托拉斯、反壟斷及反傾銷調查。

美國將採取的行動

1.自2025年11月10日起,美國將降低為遏制芬太尼流入而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20%累計稅率將降低10%,並暫停對中國商品實施對等關稅直到2026年11月10日,在此期間,現行的10%對等關稅將繼續有效。

2.美國將進一步延長即將於2025年11月29日到期的部分301條款關稅豁免效期,延期至2026年11月10日。

3.自2025年11月10日起,美國將暫停實施「擴大終端用戶管控,以涵蓋特定實體相關公司」(Expansion of End-User Controls to Cover Affiliates of Certain Listed Entities)的臨時最終規則,為期一年。

4.自2025年11月10日起,美國將暫停一年實施,對中國壟斷海事、物流及造船業進行301調查後所採取的相應措施。在此期間,美國將繼續根據301條款與中國進行談判,同時繼續與韓國、日本合作,重振美國造船業。
安世之亂有新進展!母公司聞泰科技宣布換帥 沈新佳任總裁

2025/11/01 17:17:52
聯合報 記者林宸誼/即時報導
處於核心子公司安世失控風波的聞泰科技10月30日晚間發布公告,宣佈董事會已全票通過決議,聘任上市公司副總裁職務、安世半導體CEO辦公室首席事務官沈新佳為公司總裁。(延伸閱讀:安世半導體恢復出貨! 大陸商務部: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公告指出,本次人事任命由聞泰科技10月30日第十二屆董事會第22次會議審議,同意聘任沈新佳為公司總裁,任期與公司第十二屆董事會一致。本次職務變更後,沈新佳不再擔任公司副總裁職務。


公告強調,沈新佳具備相關任職資格,未受過監管機構處罰,且與公司主要股東及高管無關聯關係,截至公告日也未持有公司股份。


沈新佳是誰?
現年41歲的沈新佳,擁有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學士學位及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碩士學位,具備中國大陸法律職業資格,擁有15年以上外企及上市公司法律顧問經驗,精通公司治理、合規風控、併購重組及跨境交易。


沈新佳曾任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法律顧問,天合亞太有限公司亞太區高級法律顧問。2017年1月加入安世半導體,任亞太區法律負責人。2022年10月內部調任至聞泰科技擔任總法律顧問。2025年2月至今擔任安世半導體CEO辦公室首席事務官。2025年7月起擔任公司職工代表董事、副總裁。


近期由於聞泰科技核心子公司安世失控事件爆發後,荷蘭安世與安世中國圍繞人事任命等持續拉鋸。


10月12日,聞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導體被荷蘭政府實施全球營運凍結,張學政CEO職務暫停,首席財務官Stefan Tilger擔任臨時首席執行官。


聞泰科技官方第一時間發佈證明,譴責相關方以「合規」為名、行奪權之實的行為。


隨後人事層面失控進一步擴大,安世半導體大陸員工系統許可權被全面中斷,工資停發,安世半導體全球銷售與市場副總裁張秋明被免職。安世中國區則在此情形下採取獨立的自救行為,加緊拉通大陸供應鏈,確保大陸客戶的供應。


10月23日,安世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公眾號發布聲明,認定荷蘭安世半導體單方面免職決定不符合安世中國公司章程以及大陸法律法規,因此該決定在大陸法域下不發生法律效力,張秋明職務身份保持不變,職權範圍內的行為代表安世中國。

................
換個 懂法律的 中國人 給荷蘭有臺階下

和緩的跡象: 在10月30日的川習會後,情況出現轉機。
美國白宮表示將依據協議恢復安世在中國的晶片出貨。
中國商務部也表示將綜合考量企業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安世中國的獨立運營: 安世半導體在中國的分公司已恢復向本地分銷商供貨,並規定所有銷售必須以人民幣結算,旨在擺脫對荷蘭總部的依賴。
後續協商: 荷蘭政府尚未對此消息發表評論,但雙方政府官員正持續進行溝通,尋求解決方案。


不然僵著 歐洲車停產
爽到比亞迪 比亞迪都自己搞 IGBT搞到第5代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3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