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貴州投資另一座新的6代LTPS(低溫多晶矽)面板廠,總投資額約人民幣250億元,預計2019年初投產。其中,華為將出資50億元、貴州省政府也將出資,初步規劃投資規模約人民幣250億元
京東方10.5代線在大陸合肥,總投資額 人民幣400億元(約新台幣2,000億元),
鴻海兩座6代廠竟須要投資高達600億人民幣,差不多可蓋1.5座10.5代廠了,這投資真是超級大筆,雖大陸地方政府有部分出資,但對鴻海的財務影響應該也是很大,或許因此鴻海一再強調是由 策略夥伴 英慧股份有限公司 主導投資,日後若有閃失,比較容易切割,劃清界線,避免影響到鴻海母公司..
LTPS算是較新的技術,不是普通阿貓阿狗隨便就能搞定,金主若沒有力的技術背景,就砸大錢去做的話,良率應該會很慘.
報導據傳,該投資案由鴻海主導、群創則是提供人力、出意見,扮演後勤支援的角色。
鴻海只占群創6%不到的股權,但主導群創的經營權和人事權,是可強勢要求群創提供專利技術和人力,去協助鴻海自己出資的LTPS廠.
好奇,英慧或許是讓群創採技術以入股的方式,來回饋群創的技術支援...否則,若是無償提供專利技術和人力給其他公司的話,那豈不是損害群創其他94%股東權益?dc+pi#92
pqaf wrote:
據報導,鴻海旗下的...(恕刪)
說得不錯.....鴻海是利用掌握群創的經營權
而引用群創的技術及資源....才敢無暇想的切入LTPS..壯大鴻海本身
因為鴻海主導群創經營權..就算有技術專利授權金讓價給群創...金額也不大
群創被硬著拖入與鴻海合資的高雄LTPS廠就可見一番
群創沒有選擇的餘地....不然就董事長換人
另外說鴻海是群創的出海口不如說是...鴻海只有在群創能取得比市場行情更低的面板價格
外面人以為群創靠著鴻海的資源...反而是鴻海利用群創的資源比較多
由於群創的經理人都是鴻海指派....所以群創高層對於鴻海的戰略及舉措也不能說不...是有苦難言
------------------------------------------------------------------
鴻海是蘋果的大支柱...弄得好鴻海跟蘋果雙贏...蘋果樂得就不一定非得要跟日本JDI及LG拿LTPS面板
鴻海的介入...對蘋果不只能更多的產能保障....更多的是殺價空間
弄得好就鴻海跟蘋果雙贏...對群創的助益不大
弄不好....LTPS未成主流及蘋果選用OLED面板(目前看來LTPS面板會是接下來的主流)
鴻海也已經把風險跟成本均攤了
群創能有對鴻海說"不"的權利...才可以要求更多的技術授權金...也可以參與更多的投資布局
才有三贏的可能和空間
e38lio wrote:pi#93
群創被硬著拖入與鴻海合資的高雄LTPS廠就可見一番
群創沒有選擇的餘地....不然就董事長換人........(恕刪)
郭董一直在騎驢(群創)找馬(夏普).砸在夏普的心血資金還比較多..旗下的infocus品牌,就是主打夏普G10面板,而群創面板只是插花演出.
群創2009年以前在竹南只有4.5代和5代線小小產線(竹南 T2 6代線2010年合併時剛量產),技術也只能生產低階的 PC面板,技術還不夠生產高階電視面板,靠的是奇美在台南累積的厚實技術,才能進入電視面板.
郭董抓準時機,幫自已的竹南面板技術的落差解套,購併掉當時衰尾的奇美,這個如意算盤,真是打得精準.最近又想購併掉 衰尾的夏普,似乎就沒那麼順利.
郭董事業眾多,的確是經營之神,但不見得對每個產業的前景都看的準,
反觀,群創段行建 技術出身,1990年自美國返台,在聯電支持下,成立聯友光電。聯友成立之初,並不是要做TFT-LCD ,而是生產傳真機相關產品。後來發現傳真機市場沒有前景,決定改做TFT-LCD。在面板業打滾了幾十年,也算是全球面板界的大老級...以他的第六感,或許也不看好LTPS的前景,一直就不打算砸大錢投資LTPS技術,但硬被郭董強逼改變策略,在路竹挪出現有廠區,讓鴻海LTPS廠裝機,路竹LTPS廠主要仍由鴻海出資.未來大部分的盈虧,或許也會算入鴻海旗下的面板公司.
群創自己的資本支出還是投入在最有把握的8.6代電視面板線上,但可能因鴻海LTPS廠插隊,霸佔掉廠區,讓群創得大興土木,在路竹重新擴建廠房,讓其8.6代廠量產時程得拖到2016年Q3,錯過了各國際大品牌的2016年Q2新機發表季.
報載....
OLED顯示技術最初由美籍華裔教授鄧青雲在實驗室中發現,並由此展開了對OLED的研究。其和液晶顯示技術最大的區別就是擁有自發光特性,構造簡單無需背光源,對比度高、厚度薄、視角廣、功耗低、反應速度快、可用於撓曲性面板、使用溫度範圍廣等優點。
在傳統的電視和PC領域OLED的這些特點並不為人們所重視,但是在移動智能時代OLED的特性則是展示出了其美好的應用前景,簡直是為移動時代而生。
隨著移動智能設備的發展,“能屈能伸”的OLED屏幕是必不可少的元器件。
==============
群創的LTPS技術, 是幾年前在竹南合併統寶3.5代廠,所取得LTPS舊技術. 還沒有大規模量產的經驗,不知其現狀如何? 如果仍只是半生不熟的技術,不知道能不能短期內 克服路竹最新的6代線的良率問題?
鴻海的企業精神,就是以客為尊,讓客戶參訪時賓至如歸,充分滿足客戶的需求,讓客戶沉醉上癮後,無法自拔,最後死賴著鴻海不走
...過去是追著HP,Dell,intel的產品路線跑,幫他們個別量身訂做產線.現在是追著蘋果的產品路線在跑...投資LTPS線,可能是為了讓apple大客戶賓至如歸,通吃apple的零組件大單....就怕這次真心換絕情,apple很快就琵琶別抱,放棄LTPS LCD,改下 AMOLED 訂單.
==========================
推測
友達Q4營收: 890 x 1.03(匯率) x 92% x98% = 826億
10月仍是出貨旺月,營收可能接近290億,那 11,12月營收 (826-290) /2 = 268億
----------------
友達(2409)發布10月營收為291.9億元,比9月下滑7.1%,年減21.1%。
液晶電視、桌上型顯示器及筆記型電腦等超過887萬片,較9月份下降6.9%。
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則較9月份減少25.8%,約達1070萬片。
友達預估第4季大尺寸面板出貨量下滑8~12%,ASP下降1~3%
小尺寸面板則由於季節性因素調整,平均出貨量約有2位數下滑.
推測 11,12月營收出貨量會再下修~5%,營收可能會掉到280億以下.
友達 104年11月營收284.90億、年減18.07%,月減 2.4%.
11月份整體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包括液晶電視、桌上型顯示器及筆記型電腦等約985萬片,較10月份增加11.0%。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則較10月份減少7.1%,約994萬片。
營收月減幅度比預期好些些,出貨量不減反增,但價格續跌,似乎又濫竽充數,接了一批爛單.

10~11月合計營收約577億,看來Q4營收約在840~850億左右,比法說會後所預期的826億好些, 本季有機會 破除言調鐵嘴預言虧損的魔咒.dc+pi#94
8/6接下來股價下跌,開始回補,(8/26最低股價來到$8.29)當時借劵賣出還有52萬張.股價從8/26最低點,隨國安基金進場,大盤反彈,借劵一路回補減碼,到9/18最高點 $11,當時借劵賣出還有40萬張,此後股價走軟下跌,借劵仍是回補.
9月營收來到半年內最高314億,到10/5公布營收前(股價約$9.96) ,剩下36萬張左右.
接下來股價稍有反彈,又開始盤整下跌,10月營收又開始衰退,內資又開始加碼做空...
內資似乎都能預先知道每月營收狀況,提早布局.
若是即將公布難看的營收數字前,借劵賣出增到最多張,等難看的數字見報後,股價下跌,就開始回補借劵.
若是即將公布回溫的營收數字前,借卷賣出降到最少張.等改善的數字見報後,股價開始稍有回溫,又開始借卷放空.
最近又累積到高達 51萬張的借劵賣出,真不知這些做空的內資手上有拿到什麼驚人的可靠消息,膽敢在$8.9 死不回補,還繼續加空,打算等股價跌更低時,再來回補.
如果到12月底前,借卷賣出張數繼續往60萬張邁進,我猜12月營收可能又不好.
如果12月底前,借劵賣出張數反向減碼到40萬張,我猜12月營收或許還算不錯.
訂單都要先給forecast,生產線才來得及去買料備料和排線,12月整月營收到底好不好,公司內部負責接單買料排線的相關人士,月初老早就知道.pi#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