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東方今非昔比 搶進Sony供應鏈 3月起開始出貨28吋電視面板給Sony
2014/03/27-郭靜蓉
大陸最大面板廠京東方打入日本電視大廠Sony供應鏈,從3月起供應Sony 28吋電視面板,Sony主要將供應新興市場需求,雖然28吋電視市場規模不大,且量產面板的廠商有限,但京東方能打入Sony供應鏈,代表其已達到日本人嚴格的技術與品質要求,大陸面板廠已非昔日吳下阿蒙。
京東方在3月初時,與大陸彩電廠康佳達成年度戰略合作計畫,京東方將供應北京8.5代線的面板給康佳,京東方目前正在積極擴產中,隨著各條生產線及產能規模的提升,未來京東方與康佳的戰略合作關係也將進一步升溫,京東方合肥8.5代廠近期量產的55吋電視面板,也將供貨給康佳。
據了解,京東方目前主要的電視面板供貨對象除了康佳之外,還包括長虹、創維、海爾、海信以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大陸與國際品牌電視大廠,除此之外,也與日本電視大廠Sony有了更進一步的合作。
面板業者指出,京東方從3月起,開始出貨28吋電視面板給Sony,初期出貨數量不大,但日後有望隨之放大。至於Sony的28吋電視,主要是鎖定在新興市場領域進行銷售。
事實上,目前全球面板廠中,僅有大陸面板廠京東方與華星光電在生產28吋電視面板,京東方單月出貨量不大,尚未達到10萬片的出貨門檻,華星光電單月出貨量較高,單月約有30萬片的出貨,至於其他面板廠包括南韓、日本與台灣在內,並未生產28吋電視面板。
據了解,京東方此次可以攻進Sony供應鏈,與其專利佈局有關。根據京東方資料顯示,其目前累計可使用的專利已超過1.8萬項,2013年新增申請專利數量則突破4,282項,年新增專利數居全球業內前2大。
京東方是全球擴產最積極的面板廠,目前已有6座面板廠量產,其中B1是5代線,B2是4代線,B3是6代線京東方正在計畫將B3月產能擴充到11萬片玻璃基板,此外,也計畫另增1萬片的Oxide TFT月產能,用來生產高解析度面板,同時為生產OLED面板鋪路。
至於B4則是京東方首座8.5代廠,目前也預計擴充月產能至12.5萬片玻璃基板,至於位於合肥的B5則是第2座8.5代線,京東方也有計畫要擴充該廠產能,至於位於鄂爾多斯的5.5代線B6,採用的是LTPS和OLED先進技術。
除了這6座廠之外,京東方尚有B7、B8與B9廠尚在興建或評估中,其中B7廠座落於合肥,月產能為2.5萬片LTPS玻璃基板,B8則是京東方第3座8.5代廠,預計在2015年中量產。
至於B9則規劃為10.5代廠,但目前尚未決定是否要興建,該10.5代廠玻璃基板尺寸為2,900mmx3,200mm,包括37、48、63、73吋等都是經濟切割尺寸,但對於是否要興建該面板廠,京東方仍在評估中。
由於京東方合肥8.5代線、三星蘇州8.5代線以及LGD的廣州8.5代線將於2014年逐步增加產能,DIGITIMES Research預估,2014年大尺寸應用的TFT LCD面板產能年增率達到1.6%。到2016年時,因為大陸有多條8.5代線進入全產能量產階段,預估產能年增率將達到4.3%,以上成長幅度已將京東方、中電熊貓、LG Display、三星顯示器、友達及群創等公司大尺寸產能(包括5~8.5代線)轉而提供中小尺寸應用的部分扣除。
由於大陸積極擴廠,DIGITIMES Research預估,2014年大陸地區(含南韓廠商於大陸所設立的8.5代生產線)佔全球大尺寸TFT LCD產能比重可達到14.8%,幾乎是日本地區的3倍。2017年時,大陸地區大尺寸LCD產能比重與台灣地區約可達到相近的水準。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
友達前高層轉戰華星光電 劉秉德接任副總裁 掌管6代LTPS廠重責
2014/04/10
近期,大陸面板廠華星光電延攬友達前科技中心副總經理劉秉德前往任職,擔任副總裁職務,掌管研發及製造,並負責華星光電即將要投入的6代LTPS廠,此廠為華星光電首度從電視面板生產領域跨入中小尺寸領域,顯見劉秉德將肩負重責。
劉秉德曾是友達鼎力培養的5年級菁英團隊,一路從交大電子工程系、台大電機研究所到台大電機博士班畢業,他在拿到博士後,先是選擇到工研院電子所服國防役,後來加入達碁科技,負責面板產品設計,之後,達碁與聯友合併成友達光電,劉秉德等於是友達的先頭部隊,他在友達任職期間,曾歷任過廠長、協理等職務,他選擇在2010年左右離開友達,卸任時已登上友達科技中心副總經理職務。
劉秉德在友達時曾做過LTPS面板的量產開發,這次華星光電延攬他擔任副總裁,任務之一就是要打造華星光電的6代LTPS廠。據了解,華星光電計畫在武漢興建1座新的6代LTPS廠,月產能規劃為3萬片玻璃基板,有可能會在2016年第1季量產。
華星光電目前在深圳已量產1座8.5代廠,單月玻璃基板設計投片量超過12萬片,2013年11月時,華星光電第2座8.5代廠正式打樁,與一廠相同,地點都位在深圳,華星光電第2座8.5代廠預期將在2015年量產,前兩座8.5代面板廠的主要銷售目標均是鎖定在電視市場。
為了配合母公司TCL集團策略,華星光電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第3座面板廠的建設,該座代稱為T3的6代廠是華星光電首座LTPS廠,至於搶攻的市場目標也從電視擴大至手持式設備,未來該廠將是華星光電搶攻中小尺寸面板領域的重要灘頭堡,因此劉秉德的進駐也備受矚目。
事實上,華星光電目前擁有約百位前友達人馬,包括前顯示器技術開發中心協理連水池以及前友達OLED技術處經理王宜凡等人,由於事關涉及挖角與洩漏技術機密等事宜,友達2012年時已在台具狀控訴,連、王遭依妨害秘密罪嫌提起公訴;另外,友達亦於2013年底時在香港高等法院進行遞狀控訴。
近期業界傳出,TCL與華星光電已針對友達提出反制。由於友達有供應面板給TCL,另外,友達轉投資的面板零組件廠也有供貨給華星光電,但近期友達與旗下零組件廠多少都受到TCL與華星光電相關的策略性砍單衝擊,而招致此做法,主要原因就是與控告有關。
至於劉秉德跳槽至華星光電任職一事,一般預料,由於劉秉德離開友達已有數年時間,推測應無競業條款問題,會涉入訴訟官司的機會並不大。
此外,華星光電前執行副總陳立宜在去職後,外傳該執行副總職位將由友達前技術暨策略發展室副總經理、現任元太策略長柯富仁接手,但據了解,該職位目前暫時不會有人接任,也間接否認了柯富仁將赴華星光電就職的業界傳言。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
大陸業者啟動LTPS產線 高階中小尺寸面板競爭加劇
2014/04/10
大陸業者的智慧型手機面板低溫多晶矽(LTPS)產線,最近紛紛投入運轉。LTPS面板在中小型面板的佔比高達50%以上,大陸業者的加入,將對面板業界造成何種影響,各方正在拭目以待。
電子新聞(ET News)引述南韓業界消息,指出大陸的京東方(BOE)與天馬微電子(Tianma)等面板業者,已開始投入高解析度的小型LTPS液晶面板量產。
過去智慧型手機採用的高階高解析度LTPS面板,主要生產者以南韓及日本為主,如果包含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AMOLED),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Japan Display、夏普(Sharp)與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等,囊括90%左右的量,另外10%左右的量,則是由台灣的友達(AUO)及群創光電(INNOLUX)包辦,大陸業者產量微不足道。
不過,情況從2012年開始轉變,針對LTPS準備已久的大陸業者,最近設備建立已經完成,開始生產5吋Full HD面板。預估2014年大陸業者的LTPS出貨量,將佔全體LTPS出貨量的10%。此外,京東方的顎爾多斯工廠投資,已從第一階段進入第二階段,信利(Truly)也開始興建LTPS AMOLED工廠。
電子新聞指出,由於小型面板的市場前景相當被看好,大陸業者的積極搶灘,恐怕將對面板業界造成巨大的影響。根據市調機構NPD DisplaySearch的資料,2013年9吋以下的面板市場,LTPS面板的銷售約216.6億美元,佔比高達50.6%,並且首次超過50%,很有可能會在2014年突破60.0%佔比。
如果從面板業者主要收益來源為小型面板來看,大陸業者的積極投入,未來勢將進一步深化市場競爭,後續的發展值得持續關注。過去對LTPS投資態度消極的日本與台灣業者,似乎開始打算積極應戰。
稍早3月19日,Japan Display在日本上市籌資,計劃建立6世代LTPS新設產線,友達原本預計在大陸昆山建立的8世代線,也決定改為興建6世代LTPS產線。
南韓業界相關人士表示,以全部的小型面板市場而,以低階產品為主的京東方第一名當之無愧,在高階高解析度面板方面,大陸目前正在加速追趕,未來價格戰勢將延燒至高階產品群。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