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n2013 wrote:
有個40歲的同事跟我說,小學時侯上學時老師說到政府的德政"耕者有其田"有多好多好,照顧到多少人的時侯,
他心中覺得很有道理,政府真好,照顧大家,內心充滿對府政的感謝,
長大後才知道他們家在內湖(現在的精華地區)祖傳的一甲田地被分掉了。
他說感謝政府,讓他變成上班族..(恕刪)
只能說,你同事本來就是上班族的命!
------------------------------
wiki
"土地改革造成台灣佃農的收入提高。從1949年到1960年,台灣每畝稻田的產量提高了約50%,農民的淨利提高三倍。[6]土地改革使台灣80%以上的農民成為自耕農。[7]
由於耕者有其田所釋放出來的四大公司股票,因中小地主普遍不信任與接受股票與債權之價值,對國營企業也沒有信心,紛紛出售政府給予補償之國營企業股票,台灣五大家族則趁機以低價購入晉身為工業資本家,由於此土地改革使台灣許多地主喪失依附於土地之政經權力,[8]此一資本集中現象對工業化產生一定的助力。[9]部分地主則是把所獲得的政府補償投資於工業生產,成為台灣日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同時原來的大地主也搖身一變為財團,例如鹿港辜家掌有台泥,後發展成和信、中信兩大集團,便是顯例。[10]"
-------------------------------------------------------
個人積分:1042分
文章編號:55739698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