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觀光對大家經濟有啥好處??


ake999 wrote:
觀光佔整體GDP約3...(恕刪)


重點觀光行業的有繳稅嗎
觀光這種鑽石產業在台灣人心中竟然不如製造業?

我們真的是被資本家毒化的太深了,

所以為了經濟GDP我們要繼續污染環境,因為觀光業賺不到錢?

想想日本吧。。那些窮鄉僻壤的小鎮。

觀光業可以養活小農,因為觀光客要吃飯和在地伴手禮

可以養活服務業,因為觀光客要住和逛買東西。

可以提振當地製造業,因為口耳相傳不止賣觀光客還可以行銷做網購

最重要的是,環境會變好因為沒有好環境無法觀光,

在地就業會增加,因為可以減少使用外勞

至於薪水會不會漲需要看政府,最低工資如果都配合外勞,那一輩子都不會漲的
我不知道現在這種數字治國式的拼觀光對台灣有神麼好處!!
但是我知道!這種拼觀光的方式對我只有壞處,一點點好處都沒有...
我還知道,隨著台灣觀光數字越衝越高,國民黨的民意支持度卻越來越低...
我還知道香港也是如此.港澳簽證大量開放.港人反政府的趨勢越來越高漲....

有一句老話叫:前車之鑑....但是我也知道:政客永遠不懂反省
所以..打嘴砲,你也改不了生活品質越來越差的事實

但有一件事我永遠想不通!!為什麼短短不到十年台灣失蹤外勞數量可以有五萬多人這麼龐大...可以組成五個師.一個軍團了...美軍攻打阿富汗的海軍陸戰隊.也沒這麼多人
那台灣到底有沒有能力管理一千萬人的.流動性觀光人潮....我想大家心裡都有數!!!!
過度的觀光汙染.是不是會演變成跟核依賴一樣????將來失控無法掌控??

觀光真的是無汙染的產業嗎???那紐西蘭為何要限制觀光人數???為何大家都不喜歡夜市再你家樓下?

要不要跟政客一起繼續踐踏台灣....請你閉眼想十秒再作答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terrylaw wrote:
觀光這種鑽石產業在台灣人心中竟然不如製造業?

我們真的是被資本家毒化的太深了,

所以為了經濟GDP我們要繼續污染環境,因為觀光業賺不到錢?

想想日本吧。。那些窮鄉僻壤的小鎮。

觀光業可以養活小農,因為觀光客要吃飯和在地伴手禮

可以養活服務業,因為觀光客要住和逛買東西。

可以提振當地製造業,因為口耳相傳不止賣觀光客還可以行銷做網購

最重要的是,環境會變好因為沒有好環境無法觀光,

在地就業會增加,因為可以減少使用外勞

至於薪水會不會漲需要看政府,最低工資如果都配合外勞,那一輩子都不會漲的


講一個最簡單的

拼觀光 至少 是最容易達成的

但若相關交通配套沒做好

反而影響到本地人的觀光品質

等同是 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 換來的 經濟成長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交流討論,盈虧自負

ake999 wrote:
觀光佔整體GDP約3%。
所以台灣GDP1%乘3%,
等於貢獻了0.03%

No,因為台灣向來不重視觀光,只想做工才會只佔3%。
香港、新加坡不靠發展工業,所得是台灣的好幾倍。
發展觀光不但能賺錢,還能把台灣裝扮的漂亮,比做工(污染)好吧。
難以想像沒有基礎工業的國家如何升級已開發國家...
有人拿香港新加坡相比, OK
但是連美國都逐漸把產線移回本土了
美國認知到原先一昧地資本流動至第三世界, 原用意在降低製造成本,
但到頭來似乎只會拖垮國內經濟,
所以現在美帝進行的是更加先進的製程, 提高精密製造業的能力, 同時降低本土汙染為宗旨
我們該發展觀光的部分就發展 ex:風景宗教美食, 這都是逐漸在國際嶄露頭角的元素
但是高經濟的基礎工業也要有持續進展: 農業,半導體,通訊產業,資訊服務,醫療都是台灣強項
明明是一個多元發展的機會,幹嘛要自廢武功??偏偏選一個看天吃飯的觀光??
別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裡聽過吧?

terrylaw wrote:
觀光這種鑽石產業在台灣人心中竟然不如製造業?...(恕刪)


呵呵 ~ 其實政府在2002年就曾喊出觀光客倍增計畫哩 ! 可惜執行能力太差 , 所以成效不彰 ~

雖然2008年改朝換代 , 來台觀光人數短短七年由三百多萬暴增到千萬 , 不過由於觀光業景氣

太好 , 現在想要在國內訂旅館 租遊覽車 , 都不便宜就是了 ....
鄉民真的很妙妙妙

說要拼製造業,就說會有污染,財團無良壓榨員工
要拼金融業,就說中資會大舉入侵
要觀光業又怕人太多,又說會賺不到錢


一方面嫌物價貴,但要開放美牛、中國農產品時就抗議
一方面嫌薪水低,要開發時又怕污染又怕競爭又怕人多

小女生騎在烏龜上面拍照就是腦殘女,原民上山打野味來吃就是傳統文化就是孝子好棒棒?

觀光投入高卻產值低,其實是人謀不臧.


藍綠都一樣,不想吵架,就以新北花巨資興建,並引為促進觀光政積
的河濱景觀橋為例:

除了"號稱"的觀光功能之外,幾乎所在處附近都有功能重複且狀況
完好的舊橋存在!


曾去過的景觀橋...

鶯歌-龍窯橋:剛啟用時人潮洶湧,新鮮過後至今已遊客稀疏,旁邊
3百公尺就是河濱終點(館前路)原本就有座跨溪橋樑...

五堵-星光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除當地社區居民知道捷徑,外地
人要沿河濱走好遠才能到,同樣已遊客稀疏.



板橋-津渡橋:附近N多橋樑就不提了,最慘是蓋在與污水溝沒2樣
的楠仔溝溪,土城端還被高架橋壓著,花草凋零,整個社區小公園
般的格調,鬼才會去觀光.



新莊-新月橋:旁邊是新海橋,外加越堤橋及2個進出河濱的水門,
新莊端是夜市,板橋端是藝文特區,似乎很有賣點...但除本地居
民上去散步,因橋上有保安哨,遊民覺得安全超愛上去睡覺,此外
真的沒什麼外地觀光客.

新店-陽光橋:算是較有人氣的景觀橋,但陽光公園雖然人潮多,會
使用陽光橋的人並不算多.

候硐-貓橋:大概是眾多景觀橋裡唯一達到促進觀光目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