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快上市了 有機會超過20嗎

地方建設是可以靠遷移設施促進繁榮,像虹橋機場改到浦東機場就是一個案例,
高鐵因為有國家介入,財報更複雜,之前兩張變一張,如果上市有賺錢就會出掉留一張.
競價就不用考慮高鐵,手續費貴,低價股要張數多才有利潤但是風險太高就算了吧.
原始股東比你了解財務狀況都不要了 政府都幫他配合做帳了 還一堆人要進去幫他們解套 看過華爾街之狼跟小s他老公家的故事吧 要進賭場那天又被樂陞了別上來該阿
iamclark7788 wrote:
原始股東比你了解財務狀況都不要了 政府都幫他配合做帳了 還一堆人要進去幫他們解套 看過華爾街之狼跟小s他老公家的故事吧 要進賭場那天又被樂陞了別上來該阿

原始股東不願意增資是在原來高鐵營運特許權尚未延長40年的狀況之下.

後來政府無償讓高鐵特許權延長40年,產生巨大利益,原始股東會不想參與增資?


立院准許交通部將特許權延長40年的附帶條件之一,就是不准原始股東參予新的增資計畫.
========================================================

立法院第8屆第6會期交通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議事錄
時間:中華民國103年11月20日(星期四)上午9時至12時32分
地點:本院紅樓201會議室
出席委員:李昆澤 林國正 羅淑蕾 葉宜津 李鴻鈞 蔡其昌
管碧玲 王進士 陳根德 陳雪生 楊麗環
委員出席11人


四、交通部與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共擬財務改善措施與方案,預計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將進行贖回特別股、減資、再增資、延長特許期及修訂合約內容等作業,以求挽救瀕臨破產情況之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然而財務改善措施當中,預計「延長特許期40年」,預估至少將有逾兆元的營運收入,及每年減少70億元折舊攤銷費用,59年共計4,130億元的現金流等,如此龐大可觀之利益,若仍然能讓造成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虧損連連的五大原始股東,於增資時再繼續享有利益,既不符合人民期待,也不符合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要求原始股東合理負擔營運虧損責任之原則。因此,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要求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於減資之後再增資時,若原始五大原始股東仍堅持增資入股,建請交通部不得繼續與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合約修訂作業,並不得延長特許期限予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看了好多高鐵文章,多數是情感直覺反應 或 被媒體影響後的言論~
投資最基本的 還是從財報來
IFRS後 對基礎建設相關 具有特許權企業 在折舊上有標準的計算邏輯
而這個 剛好是高鐵之前最大的致命傷
建議大家多多去看高鐵財報
去年底也好 今年半年報也好
然後 推估看看 折舊發生了什麼事
然後 再看看 「未來」的折舊會對獲利發生什麼事
其實很簡單 數字也都清楚算得出來~

上市後 銀行利率下滑(穩健金流的上市公司 就是能談利率 幹過銀行放款就知道)對近3600億負債的高鐵影響數

至於籌碼面 補充以下
去年底的300私募普通股 依法須鎖股三年 所以流通在外股本馬上少60%up
剩下的200多億 若是泛公股持有 為了經營權穩定 原則上是不准賣的(幹過投資部的就知道)
至於所謂的五大原始股東 他們的成本在25元(在精準點應該是24.35元)
另外 特別股已經沒有了 全都在去年底贖回了 今年2-3月也都拿到補償金了
最後是本次增資只有少少又號稱全民釋股的2300萬股 對照目前股本
這稀釋股權的狀況 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唯一不好估計的 是每5年一升權利金部分提列狀況(有點懶得看 法說會那天又有事沒去問財務長.. 這部分請高手補充!!)
小弟是持樂觀心態的~以下分析

1.高鐵需求量會持續上升

2.政府護航(不論是倒了接手、還是不能讓它倒...等原因)
(高鐵某部分=台灣交通的升級,一方面也代表台灣的面子...還有其他等原因)

3.涉嫌利益過大
簡單說政府也有分一杯羹,與其讓它倒掉直接虧100億~還不如再拿100億跟他拼"反正是納稅人的錢"~
(例如某...遠X巨蛋)哈!!
也就是個短空長多的概念~

ibmb7613 wrote:
今年EPS約0.9 ...(恕刪)

台灣就2300萬人,會做高鐵的也就那些人,要提昇運量才有可能,eps0.9應該是封頂的數字,股價超過20元,應該是做夢!
明天10月13日 開標日
會不會 價格 就超過20了
真期待!!!
參考看看

http://libra1128.pixnet.net/blog/post/256380773-高鐵(2633)值得投資嗎?

http://finance.technews.tw/2016/08/06/taiwan-high-speed-%E2%80%8B%E2%80%8Brail-stock/


http://www.rich01.com/2015/01/blog-post_17.html?m=1
不看好不期待不會買,除非是像日本的模式,靠本身交通站所的優勢開發土地及商場,否則還不如買金融股
台灣高鐵從民營公司變成國營企業
政府官員 民意代表的手會介入或是干擾公司的經營
將來獲利應該普普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