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01tw wrote:
在錯誤認知的前提引申...不論是 房 車 超市賣的食品 很多東西其實都比台灣便宜 比台灣貴的就只有人力附加價值(恕刪)
歐美為什麼人力附加價值高?就是因為高薪,這沒有錯,而且是遠遠貴於台灣,無論是做工、醫療、服務,動不動就是要你幾個月薪水。
但為什麼你說的那些東西比台灣便宜呢?這可不是因為歐美企業有良心,而是這些所有生產來源的成本,都透過進口和自由貿易轉嫁出去了,車子,代工來的。手機、電腦、家電、通通都是人力便宜的地方代工出來的;如果iphone就完全在歐美生產製造,你看一支價格要增加多少。食品則是透過貿易,或是廣大的領土和巨量的生產,搭配機械設備去降低成本的,台灣成本本來就是比別人高,但售價卻被強力壓抑,只能用人力成本cover。
歐美房子便宜?如果換算一下土地和人口密度,還便宜嗎? 這部分的重點在於政府的政策,如果政府有保障人民居住的權利,多興建公宅只租不賣,台灣就不會有這麼多人炒房。
炒房炒股還有背後的意含,那就是"投機"在台灣能創造的價值是遠勝於"投資"的,有錢人的資金一定要有地方去,如果台灣投資環境好,投資能產生的利益大於炒房炒股,那資金自然願意投資,就像歐美各種基金不斷尋找獨角獸企業去投資;但台灣投資環境真的惡劣,資金不如去炒房炒股。
台灣問題在短視,政府這樣,人民更是如此,進口的東西加了一堆關稅,結果台灣人買東西反而貴了,沒享受到自由貿易的優點,然後保護主義,一說要開放國外進口的東西or人材,就無腦的抗爭,造成沒有競爭力,外國也不願意跟台灣多打交道,因為台灣就是這麼的自私和短視,只想要別人開放好的給你,台灣卻一點虧也不想吃。
問題一環扣一環,很難用區區幾個字或幾個面向去講清楚,我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在台灣人貪小便宜的性格沒改變之前,這局面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