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出手打房~不是沒有!舉例:建地貸款從以前6成>5成(需建築計畫書)>現在的4成(需建築計畫書)房子貸款第三戶開始有限制成數,利率也比較高以上都是限制建商和投資客的作為!房價漲~政府、建商、房仲、地主都有責任台灣政府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要跟新加坡一樣~狂蓋國宅~不用太多~五成以上的人租國宅~私有宅價格就會跌了不過相對國宅的居住品質、建材都會差一大截!且那些政客不會讓政府這樣做~因為很多在地議長議員都是大地主、建商~不蓋房子、挖土方怎賺錢?而自由經濟時代~沒了房地產炒作~錢一樣會跑去別的地方錢跑去哪裡?原物料、黃金、鑽石、車子或高單價產品想開一點~人生就是這樣~一切如果一帆風順~人生就會無趣~不是嗎?~人生無常!
hydrogen1104 wrote:放心啦,泡泡破掉那群(恕刪) 我這個魯蛇剛好在1980年代之後房地產泡沫化之後買到房子的80年代當時年紀小還好沒能跟上當時房地產泡沫的列車看著房地產大好變成大壞現在台灣的房地產一步步的步上當時由盛轉衰的步伐去看看房地產建商的一舉一動你就知道這些建商早就知道房地產的未來會變成甚麼狀態做了很多防火線只有自己以為是"溫拿"的多多還在幻想房地產能無限漲價甚至比建商預期的更樂觀房價不會跌????建商應該比市場看到的景象悲觀不少因為我見過1980年代建商超級狂妄、不可一世的狀態回頭看看現在這些建商好低調阿~~~~~建商有學到教訓投資客、房仲...是乎沒學到教訓~~~~當時建商的狂妄反而在這些投資客、房仲身上看到
george306 wrote:這, 就是台灣超級可惡, 可怕的高房價, 帶給這一代, 下一代的超大問題, 但, 政府本身就是始作俑者, 根本無心去解決 (連去面對的心也沒有). 哈哈~~好笑的魯蛇心態你要不要寫你朋友買在哪裡,幾年屋,當初一坪買多少?房價貴? 確實,在這地球上,95%的人,能拿出最貴的東西幾乎都是他的房產(想配合Musk移民火星的應該財力更夠)但這就跟汽車一樣,汽車價格也是有高有低,不知道每天上路,閣下是否也咬牙切齒台灣不是沒有便宜的房子,甚至很多....當然,如果有網友覺得那些不算房子,硬要買一坪造價25+萬,然後覺得一坪售價只應該賣20萬,那應該趕快去去追隨顏大哥
kane8671 wrote:就怕等不到敢大幅調高持有成本真打房的總統... 林佳龍擔任台中市長時,大幅調漲地價稅,結果人民罵翻天,連任失敗。後來盧秀燕上任後就降地價稅,看看現在民調多高。有這前車之鑑,誰敢大幅調高持有成本?
小葉叔叔 wrote:建商應該比市場看到的景象悲觀不少 有出社會久的人,大概都有一些建商朋友它們很清楚自己是景氣循環股,建設公司的EPS才幾元,風險也沒很低 (這是真的)2022大家怎麼看,真的非常模糊....記得2020年底,一堆專家都說股市在高檔,2021年波動會非常大,多頭要小心同樣的話現在說2022年....看得準還在這裡廢話
小葉叔叔 wrote:建商應該比市場看到的景象悲觀不少 只要經歷過台灣一波的房市漲跌, 就知道現在大概處於啥位置了上一波台灣房市從漲到跌的現象1. 漲升段:建商一開始推2~3房的房子(35坪?)在某些地段, 房市大好, 下一個建案又推出3房40~50坪房子, 然後又開始推70~100坪豪宅, 標榜傳家豪宅, 用料越來越高檔2. 下跌段:大坪數賣不動了, 新建案開始推小2房/小3房建案, 標榜"低總價"......但是單坪賣價其實比100坪豪宅貴, 但是總價低多數人有能力購買..............然後每年新建案變少, 拖....拖....拖.....慢慢賣拖過不景氣階段, 然後開始下一段景氣上升段然後.......大家發現, 其實房價單坪價格是漲-->持平到小跌 -->下一波起漲, 因此讓每個人覺得台灣房價一直上漲, 根本沒跌(事實上也是如此)只要經濟成長/通膨持續.........任何東西都漲, 房價也會慢慢漲...........時間拉長可以讓建商讓原本過高的開價變成合理價
piyopiyo765 wrote:有這前車之鑑,誰敢大幅調高持有成本? 新的政策改成提高持有/炒作"風險"有房地產業的朋友就知道,這次出招,非常非常兇狠......(外人不一定懂就是)不僅凶狠,也非常精準,只打炒房,不打其他看得出這次端出新政策的人,非常懂得市場.....厲害!!
新加坡的模式是可以借鏡的一般民眾買不起condo可以買HDB,那就像是領台灣兩倍的薪水房價跟10年前的桃園一樣condo價格就沒再客氣的~~比起北市蛋黃區有過之無不急有錢人外國人愛炒就炒這一塊,也不影響一般民眾的居住權,當然地點大多比較外圍啦,但新加坡也沒多大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