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薪資合理嗎?行政院「薪情平台」四百萬以下的所有詳細分佈

MBUSA wrote:
應該有為數不少的人薪資收入低甚至趨近於零,但年收入則高得嚇人,這些資料是否有機會查得到呢?


你沒聽過真實案例:領美金的,外商工作.然後村長還好心問他要不要申請低收入.
dajenwang
也有那種大陸開公司,台灣領低收的.
lolllll
為什麼要特例當通則呢

薪資只是過程,資產才是結果。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負交感失調
1,5億那算高資產,勉強算中產階層的上層而已
knift
isometry 沒錯,看得到花不到,買掉舊房要買新房又更貴,而且裝潢還要再一遍。大概就跟法老王蓋金字塔當成GDP來算一樣的概念,看得到花不到。
MBUSA wrote:
應該有為數不少的人薪...(恕刪)


沒資料當然查不到
攤販,小商家.....不用開發票的
包租公.....
炒股票維生的....
走偏門的.....
違法的......

還有哪些?
heliun
炒股有紀錄
橘子大福
只是有紀錄而已.....股利要繳稅,資本利得不用.....
knift wrote:
看數據,比例最高的是年薪40萬,中位數大概在年薪50-55萬,真的是低薪國家,慘。
一個國家的經濟,不可能只靠有錢人在消費,再怎麼有錢也只有一張嘴一個肚子。
除了低薪,加再上獨步全球的高房價,大除了前10%的人外,一輩子都被房貸綁20、30年而無法大膽消費,內需市場怎麼會活絡(現在年青人的躺平心態,其實也是一種活絡內需的方法),沒有內需市場支撐,各項內需產業只會不斷萎縮。
看看我們的民生工業跟中國淘寶上的產品活力就好,同類型產品,對岸一年2款,我們一款賣5年,怎麼競爭?也難怪現在各種家用小家電幾乎都是中國貼牌產品。

專業

年薪40大約就是基本薪資配合年薪14個月左右
這群人陪著外勞一起停留在最低薪資
這些人的老闆,也是最愛喊缺工,卻又只給最低薪資的慣老闆
然後這些慣老闆的老闆,拼命的引入外勞
便宜外勞不缺,自然也無須加薪聘請本國勞工
聘請本國勞工,也用外勞一致的最低薪資聘用就好
慣老闆跟慣老闆的老闆
一邊喊著成本上漲吃不消要壓低成本
一邊買著豪宅豪車過著豪賒生活~

然後還有一群慣老闆的信仰者
不斷的批評是你們不努力,所以低薪!都怪你們自己~

夢著夢著,就哭醒了~
knift
表面上休假變多沒錯,可是薪資也變相減少了(相對來說)。也就是我們表面上勞動環境的改善,不是雇主付出代價,而是勞工付出代價來改善。
knift
台灣營業盈餘占GDP比例每年遞增,反觀受僱人員報酬GDP佔比在1990年是最高點51.12%,2021年卻降至43.03%。更證明了企業賺的錢,分給勞工的比率愈來愈低。
@
快選舉了
能騙幾個(817)算幾個
David-Kuo wrote:
專業年薪40大約就是...(恕刪)


台灣的確是無良老闆一堆
但是,也有很多眼高手低的人不願意做辛苦工作
我尊敬憑自己勞力努力工作的人
但以上兩種都不是好東西

惡老闆該死
沒有技能又不想辛苦,一樣死好
ycc0512
我看過太多眼高手低的,也經歷過幾個慣老闆,現在的社會,已經分不出努力的人了,只有不需要努力就跟別人領一樣薪水的工作,你說如果是你自己會不會努力呢?重點事努力的人不會得到更多啊。
這裡所謂的年薪是指實領還是應領?
如果是應領就很多灌水的
中位數平均月薪都四萬了
臺灣有些"國產"汽車業者更是如此。。。

只有靠政策保護數十年,到現在仍如同阿斗一般

但,這些車商的高管肥貓哪在乎? 反正有錢拿就好

knift wrote:
看看我們的民生工業跟中國淘寶上的產品活力就好,同類型產品,對岸一年2款,我們一款賣5年,怎麼競爭?也難怪現在各種家用小家電幾乎都是中國貼牌產品。
MBUSA wrote:
臺灣有些"國產"汽車業者更是如此。。。


說真的,我很期待老共取消ACFA
就算不取消
直接拿汽車組裝業開刀
逼政府開放

早就不爽了
馬的花高級車的錢買國外的平價車
來養這沒用的廢物產業
awak
這叫政治獻金, 雖然合法的有額度上限, 但... 台灣有太多的但...
c938117
我也贊成~扶不起的軟爛產業為什麼還要一直浪費經費在那個地方,真正該補助的是護理人員吧!疫情以來都跑掉多少人了,還不好好檢討??
台灣薪資真的很低
有人同時兼了18間公司的董事長
年薪也才400多萬
為什麼一些可以公開討論的事也要私訊來問? 好好幫蔣大衝流量不行嗎?
knift
這凸顯了兩個問題:1、要兼18家公司的工作才能生活,太血汗了。2、400/18=22,一家公司董事長年薪才22萬,真是可憐中的可憐,太低薪了。你舉的這個案例同時顯現了血汗、低薪二個主要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