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寫得很好,股友們也有若干相同感受
投資股到現在,什麼線型,技術面,消息面其實重要但不是絕對
其實最重要的學到的就是停損與停利的設定與嚴格執行
說穿就是『貪』與『怕』心理層面
記錄每次交易的金額得失與買賣心得是我投資股到目前還做的功課
剛近股海時就聽前輩說『停損』才有本錢翻身,還有紀錄到目前這也是我的最高指導原則。
不知您是否有紀錄買一次交易的紀錄,我是用EXCEL紀錄,連融資成數與幾天的利息都算進去,這有個好處,清楚知道,你當時買賣的紀錄,事後也可檢驗是否判斷正確,這功課比研究股票還重要。
犯錯是必經路程,一開始順利
初嚐甜頭,犯貪念,不甘認輸,加碼才是賠大錢的源頭
股海無涯,要學的還很多~
很重要的是
當『本錢』燒完
用『信貸』借錢是相當不智,當然每個人都想用到錢滾錢
想到我堂弟的血淋淋的事
還記得益通3452
我堂弟在2006年約二月來到800多點買900多點賣,快接進千點有加碼買回
的當漲到1205(2006年三月三十一日)歷史新高前幾乎,
買啥不手軟~但那天之後,風雲變色
一路狂洩,但堂弟或許是因為捨不得也一直不砍,到的
2007年八九月又融資,當時股價300多點,
2008年三月當時股價250多點眼看有反彈又加碼(信貸),利息一天天加上去
當聽堂弟的事當他跟我說時我也是驚訝萬分,當時他的信貸壓力可是喘不過氣,
我跟他說認賠出場,把剩餘賣的金額先還信貸
到今天2011/01/26收盤價:50.7
如果撐到現在,這可不是一個慘字形容。
還是那句老話,先認輸才有翻身的機會,當買此檔時就要有停損的機制啟動,
當到達時我是設兩個條件點
1.買進股價的10-15%,例如買進100,最多15在85就要出場
2.同一天KD,威廉,且MACD都縮腳也是要出場時機,高檔整理續攻例外,但誰會知道呢?
買高價股要有賺多賠多的心理準備
不要以為低價股沒有,溫水煮青蛙更慘,之前當我去號子開戶時並結算老媽的股票,老媽的股票很多變壁紙,這也是讓我傻眼,但我希望我老媽不要喪失玩股的樂趣,我每個月都會從薪水拿些點零用錢給媽瞇,這也是我們的話題。
關於信貸
有沒有想過一些事
1.用信貸的前提是要有『本錢資金』再來玩,這樣才不會下單壓力而判斷錯誤
2.信貸利息是很高的
3.當燒完信貸時的壓力比完全沒資金但沒借信貸的還款壓力更甚
用信貸前提,必須要有本事還款
用融資與信貸就像兩面刃,不能說是不好,不然就不會有這金融產物,當是要給會用的人用,十之八九拿信貸救急這就是錯誤的開始,若有幸運還完,就不要再借,除非你的本金跟要借的信貸一樣多。
借信貸前提是大多頭做多,空頭就空
但台灣股市與一般市場是不鼓勵作空,端看融資與融卷需要本金就知。
最後
股海無涯
大家一起努力吧~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rvin1688/
大大記性不錯啊
可以記得這麼多細節
3分奉上
小弟也來分享一下
因為退伍後在上市公司工作
工作前幾年有配股也開始進入股市近十年
一路上賠比較多
尤其是聽內線買的股票,如英誌
還有在馬總統剛當選時買的長榮航
以及金融風暴後,無視世界經濟局勢,不停損放到爛的眾多股票
直到這一兩年
也看開自己不是玩股高手,所以就只限制自己一筆固定金額玩股
短進短出,賺個幾千元就跑
已經只把股票當作是工作之餘的調劑,讓自己無聊生活多點樂趣
這樣反而在這一兩年順勢賺了點小錢,很開心
這些年來也體會了一些心得
不玩融資卷
不盲目聽內線
多注意世界經濟局勢
各產業動態可以留意
要靠玩股致富難矣
最近57台一直在聊一些散戶以小博大的故事
我連看都不想看
每個人的想法看法根本都不一樣
就算我能完全複製你的方法,也還要看運氣看緣分
這些故事真的是連聽都可以不用聽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