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2012 wrote:
技術這東西不難,難的永遠在人
假使一塊中國生產可上的了檯面的晶片,需要一千億人民幣
這錢多歸多,中國稍微扭一下還是有的
但有更多的人,看到的是白花花的銀子,都在想怎麼把前搬進自己口袋
所以才有瞎到翻的漢芯一號,偷摩托羅拉的
火箭上太空、核彈氫彈都弄得出來,晶片不行我不信
cdma2k wrote:
現在要幹掉Android...(恕刪)
軟體有點偏離這棟樓的主題, 不過還是講一下...
Android 是開源專案. 基本上 Android kernel (GPL license) 和 ART (Apache license) 是可以使用的. 但是要把 Google 和 Android 的 trademark 都拔掉. 然後在服務層 Google APP 與服務不會有授權, 所以出廠不能預載. 要改接到非 Google 的服務.
已經很多 Android 變種這樣做, 例如亞馬遜, 或者一些電視盒上都是這樣. 所以只要經營自有服務或者使用第三方服務, 平台本身還是可以用...
開源專案本身就是為了避免軟體平台源碼被政治或商業因素壟斷, 因為源碼內不是只有Google的code, 還有其他各國貢獻者的code. 開源專案對孤立主義有比較強的抵抗力, 比起完全閉源的軟體已經好很多了...
所以 Android 開源平台本身沒問題, 大家還是可以貢獻 Android 並在上面持續發展. 現在的狀況是, 以外銷來說對美系的網路服務依賴比較深, 所以未來的走向應該是靠著和區域性的網路服務商合作, 或者開源社群服務合作, 去稀釋美系網路服務的影響力. 以地圖為例, 像是: 歐洲的 HERE map (BMW車廠資助) 或者開源的 OpenStreetMap...
這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 即便像歐洲和日本也都還沒有辦到. 因為網路服務本身就有媒體的特性, 可以看做一種以軟體為技術核心的媒體業, 所以使用者來源和行銷有很大的關係. 擁有全球化的主流媒體去正面或側面助攻, 對網路服務的行銷推廣有很大幫助. 這點目前只有美國有強勢的全球媒體行銷去助攻, 所以美系的網路服務往往比較佔優勢...
像 data center 端就沒有這樣的問題, 因為不需要對終端使用者作行銷. 例如大陸的超級電腦技術已經名列前茅, 並且還創新架構得到國際獎項... 淘寶的雲端架構也早就都完全開源化了, 拔掉 AIX + Oracle, 用 Linux + MySQL, 完全自有團隊維護, 不會受到影響...
未來中國大陸必然是持續大力度的貢獻開源軟體專案(淘寶, 華為已經貢獻很多, 且持續成長...), 並且協助資助各個區域型的網路軟體服務成長, 例如: 歐洲, 東南亞, 甚至非洲... 等區域型的軟體服務, 去平衡美系的軟體服務. 所以基於開源的軟體開發公司, 軟體顧問服務, 軟體整合服務公司, 未來前景看好. 建議年輕人積極的投入...
firingmsf wrote:
台積電為什麼會是外...(恕刪)
台積電早期也有台灣政府的資金協助成立
聯電可是比台積電早成立
早期聯電也不差
只是經營者的問題比較大又不專注本業
聯電也設計過CPU記得是486時代
後來把設計部門獨立出去成為那些聯字輩的公司
早期績效不會差台積電太多
後來就越差越遠了
Morris當過工研院院長
是以工研院為班底與Philips合作
技術可不是來自於Philips
台灣的技術是來自於美國的RCA
以前的行政院開發基金可是大股東
最高曾持有40%的台積電股權
早期的大股東Philips早就獲利了結了
現在是因為外資覺得台積電不錯才買
不然台灣人也可以買呀~
TSMC的管理與底層都是台灣人
其他公司有可能月薪的3萬多的大學畢業生可以年薪百萬嗎?
Tgg福利好,只是很操而已
三星也很操
要贏過三星
不操行嗎?
健人就是腳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