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泡沫破了]台積電ADR美股盤前摔逾10%、輝達重挫11% ASML大跌11%!!!!!!!!!!!!!!!!!!!!!!!!!!!!!!!!!!!!!!!!!!!!!!!!!!!

其實仔細想想...
干台積電和ASML何事?
NV還有點關係,
別人可能少買他的高階晶片,
因為改用另一個算法就能達到更高效果。

台積電本來就產能滿載,
做APPLE和NV和AMD和INTEL/高通....一堆單排到不知道何時,
現在AMD的X3D晶片還在熱賣缺貨中。

ASML的機器也是三星台積INTEL都在等...
knift
泡沫、本夢比…,不然之前AI概念股漲的時候,台積電不也是跟著漲;出來混總要還,跟著AI族群漲,就不可能不跟著跌。
泡沫??還不可能啦,都還沒炒夠呢,上沖下洗而已
所有一流大企業都想要賺大陸市場的錢

但又怕大陸把自己那套學去??

然後關稅戰 政府限制特定商品不能賣陸你也跌.....

然後真的能輸出大陸 被大陸學去 你也跌??

到底是想怎樣??真是很矛盾
jiahan
你去不去大陸都會被學,不如先賺第一桶金在說。你不賺之後,也是他們的人自己賺....
對不起,請容許我說上一句老實話,一般人家「製造工具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與提升效率」....但這個模型我完全看不到有符合這上述兩點特性的地方,這邊附上一部猴子拿石頭砸果殼來取果實的影片,聰明的就知道我在暗示這中國的AI模型是不是在虛張聲勢了。




我敢100%打賭,這AI模型的聰明與厲害程度,還遠遠不如一隻會知道要拿石頭重砸果實外殼,才能順利吃到食物的猴子來的聰明。

--------------------------------------------------------------------

第二個真實的佐證例子:由於很多語言模型都喜歡講混合專家模型MoE,因此只要拿工作上的專業問題隨便考它就知道程度到哪了。

華航曼谷飛高雄班機空調異常 旅客小年夜滯留泰國過夜

舉凡像最近春節連假很多人出國,遇到有飛機故障無法起飛,乘客需滯留當地一晚,我問DeepSeek要怎麼處理?(運輸調度的專業知識題目,測試它的MoE模型)它就回說「那就改搭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就好了」。但我說「如果搭其他航班不是直飛,而需要轉機好幾次呢?」看到這裡,我就捫心自問,這語言模型有很強嗎?我是笑笑了。正確答案應該是「調整航班時間、調派其他空檔的班次去支援」,因為這些乘客追求時間成本效益最大化、趕著在指定時間抵達指定地點,所以這語言模型想不出這個答案,只能應付硬背答案的學術問題也就不奇怪了,因為學術問題並沒有教到時間=金錢觀念這件事,然後等到人力精簡到剩3分之1的時候,代表這些被開除掉的同事工作,會全數轉嫁到留下的員工身上去設法獨自完成,Ai模型如果不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那人是有機會變成天天24小時都在工作,過勞爭議就不會是都市傳說,而是一種日常寫照,因為人事成本既然壓不下來,公司就只能這樣子運作下去了,「殭屍100:在成為殭屍前要做的100 件事」的劇中就有清楚描述到那樣的職場日常(工作到最後都變成直接睡在公司,睡醒了就繼續上工),但要說公司竟然如此血汗嗎?等大家都發現語言模型根本不能解決現實問題的時候,相信自然就不會覺得公司哪裡血汗了,而這時候就可以一起大聲說:「我們要共體時艱、選擇一起共進退」。
劍心san
jiahan 對,它就只是一個語言模型,但問題來了,當前的缺工問題是要指望語言模型來解決嗎?因為企業老闆真的不缺錢,缺的是一個能解決缺工需求的Ai專家。
劍心san
我私下問過不少老闆,他們都完全同意一件事,既然我砸大錢還徵不到新進員工,那還不如選擇透過Ai代理技術、優化工作流程來提升工作效率,還更為實際。[真心不騙]
平常心看待就好,有低就接,要泡沫應該不是現在
這不是泡沫,而是才剛要開始

若DeepSeek能用更低的成本達到更好的效果
對AI發展是件好事
畢竟他是開源的
世界對AI的需求會更加大力度
等AI成本降低之後,生活上的應用會更多
對硬體需求反而會噴發式爆發

現在會跌,單純投資人自己嚇自己,高檔找藉口賣股而已

所以結論,若台股開盤台積電下去了
彎腰撿黃金的時候到了
在股市裡永遠要尊重跟你看法不同的人,因為你賺的錢就是他賠的錢
jiahan
沒錯但很多人搞不清楚撞,一直比較DeepSeek本身服務優劣,而不是他公開這項技術本身,大家都能受益....
劍心san
Ai的發表初衷也不是在比誰的文字模型超強,而是在對標人類生物大腦運作的電腦模型,所以看那些人討論模型的文學造詣有多優秀,緊接著就想一口氣跳轉到人形機器人商品來發表變現獲利......[謝謝指教]
這應該就是開始了,難怪有個預言說看到川普在哭
jiahan
這套方法是公開的美國人也可以受益.....只是老闆很生氣,以前投了幾十億台幣,別人只要幾千萬台幣就能做...
ROG_ally
YES
新聞週刊:近4成雇主寧用AI機器人也不聘Z世代

以後Z世代畢業生就只能在家研究DeepSeek模型、跟DeepSeek模型談一場永生難忘的偉大戀情好了,反正已經有89%企業雇主受訪表明,會以人事成本考量、學生無實際的工作經驗、無法解決現實問題為由,表明拒絕雇用Z世代的應屆畢業生了,還真是皆大歡喜,我們一起開香檳慶祝這躺平的一刻到來!美夢成真,Ya~~~~


企業不聘用Z世代應屆畢業生的主要原因:

人事成本考量:
這是最直接的原因。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驅動下,會盡可能降低成本,包括人事成本。相較於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或AI機器人,應屆畢業生雖然薪資要求可能較低,但企業仍需投入額外的培訓成本,且其產出效率在初期可能較低。

缺乏實際工作經驗:
大部分應屆畢業生缺乏實際職場經驗,難以立即勝任複雜的工作任務。企業需要花費時間和資源進行培訓和指導,這對一些追求快速產出的企業來說,並非首選。

無法解決現實問題:
這點與缺乏經驗密切相關。學校教育與職場實務存在一定落差,應屆畢業生可能在理論知識方面有所準備,但在實際應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仍有不足。

AI技術的崛起與成本效益:
AI和自動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企業提供了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AI機器人不僅能執行重複性高的工作,還能24小時不間斷運作,無需支付薪資、福利等,這對企業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對Z世代的刻板印象:
社會上可能存在對Z世代的一些刻板印象,例如抗壓性較低、不夠吃苦耐勞等,這也可能影響企業的聘用意願。雖然這些刻板印象並不一定準確,但確實可能對企業決策產生影響。

教育與職場的脫節:
部分教育體系可能未能及時調整課程內容,以符合快速變化的職場需求,導致學生所學與企業所需技能之間存在落差。這使得應屆畢業生在求職時面臨更大的挑戰。

Z世代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視:
Z世代普遍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這與部分企業的工作文化和工時要求可能存在衝突。一些需要長時間工作或輪班的職位,可能難以吸引Z世代的求職者。
yeskia01 wrote:
好歹也跌個50%,5...(恕刪)


這倒是!
磚頭都力大到飛天了!
腰斬都算超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