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在趁火打劫瓜分美國投資公司...怎麼台灣都沒有動靜

主權基金要在台灣成立 可得經過冗長的立法和朝野角力 我看有得等了

IB (Investment Bank) 在台灣也不是沒有搞頭啦 像前幾年聲寶東元合併案 就是某外商銀行的IB所主導的

其實各個外商銀行在台灣都有IB部門 因為台灣電子產業發達 事業版圖也遍及海外 所以IB就有很多合作機會 只是很多的交易 IB是扮演幕後角色 很多人只看到那些事業主出來宣佈 其實背後都是投資銀行在主導的
的確很多IB在台灣有分公司
但你有想過為何在台灣branch的薪資完全沒有國際水準
而且位置又少
根本無法跟同是華人城市的香港新加坡相比

台灣產業擺明中小企業占絕對多數
一年根本沒幾件占的上檯面的案子可做
再加上兩岸特殊關係導致政府在金融業的管制向來不少
台灣金融業其實講白點是沒有國際競爭力的
一切反映在薪資福利及人的流動上
也就為何真的一線MBA畢業的人來台灣絕對是最後的選項之一

marklan wrote:
其實各個外商銀行在台灣都有IB部門 因為台灣電子產業發達 事業版圖也遍及海外 所以IB就有很多合作機會 只是很多的交易 IB是扮演幕後角色 很多人只看到那些事業主出來宣佈 其實背後都是投資銀行在主導的
Brian Wang wrote:
的確很多IB在台灣有分公司
但你有想過為何在台灣branch的薪資完全沒有國際水準
而且位置又少
根本無法跟同是華人城市的香港新加坡相比

台灣產業擺明中小企業占絕對多數
一年根本沒幾件占的上檯面的案子可做
再加上兩岸特殊關係導致政府在金融業的管制向來不少
台灣金融業其實講白點是沒有國際競爭力的
一切反映在薪資福利及人的流動上
也就為何真的一線MBA畢業的人來台灣絕對是最後的選項之一


看來您離IB還滿近的
可否透露一下在台灣的IB從業人員薪資水準落在哪兒?

以目前的環境看來 台灣當然比不上香港和新加坡的開放 IB要能吃香 當地的金融自由度是不可或缺的 否則哪有什麼搞頭?

印象中Investment Banker總是光鮮亮麗 男的帥 女的美 又是名校出身 薪資則是深不可測的秘密 Brian兄可否分享一二?
美國那些公司也不能說是被趁火打劫,現在只是那些公司開始自食惡果而已,試問那些所謂的外資,報告可以看嗎?說穿了還都不是為了自家的好處。
人家說外資的話可以聽,XX都可以吃了,只能說他們活該。
marklan wrote:
看來您離IB還滿近的...(恕刪)


It's not that ambiguous really. But you do make a lot compared to the Taiwanese counterparts though. Let me know if you wanna know anything about it.
小弟膚淺的認為~

如果很鑽錢的企業~

它們需要拋嗎?

相對的~

有國際經驗的美國人~

都搞不定了~

沒經驗的去接~

能夠止跌回穩嗎??

接手經營一家企業不是買中古車呢......

可愛的富X~

接手了INX~

是福是禍都還不知道呢....

等台灣強迫使用國際會計原則~

我不知道接到的是刀子還是寶山......

Brian & a4ln143c2001 兄看來是在金融圈內人
有機會聯絡一下
I am with buyside & my email is dalv2 at hotmail.com

If I guess correctly Brian you probably in either HK or Singapore, & stay in TW for a while.

a4ln143c2001 you are in N America. Pls PM or send me email if I am incorrect.

美國通過金融改革法案 都是針對限制華爾街大型銀行的投機業務而來 等於斬斷了那些大型投資銀行最賺錢的管道 那些大型投資銀行倒於被廢了一半以上的武功 昭告天下那些大型投資銀行不會再有高獲利的神話了...


再說 就算台灣想買 誰鳥你 誰敢賣你呀
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新加坡李家的私人公司

之前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因爲李顯龍他老婆大虧N億,
最後換另一個人掌權-但是還是李家私人公司

這家公司投資的項目包山包海...

原來那麽多台灣人希望台灣能出一家類似的新加坡"淡馬錫控股"

說真的,台灣人才很多

如果你們願意讓我來掌權,可以控制那麽龐大的機構
讓他變成我私人的企業-就爲了滿足你們那台灣銀行可以國際化,可以收購其他國家的金融業

說真的,讓我來搞吧
台灣各行各業都有人才
那麽龐大的機構,只要讓各行各業的人來參一腳
投資報酬率絕對比新加坡"淡馬錫控股"還高

台灣也絕對會比新加坡強

高鐵讓這種公司來辦,絕對更有競爭力,
應該講三鐵都讓這種公司來辦,問題就沒有了
Jinino wrote:
Brian & a4...(恕刪)


Yeah I am in SF actually working for one of the banks. Just graduated and have been working for a couple months. I was raised in TW though until I was 13 then came to the US for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What kind of buyside are you at? PE?HF?A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