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這幾十萬張借劵賣出者,主要是內資,不是外資...

我猜想內資在國內面板業可能有很多可靠眼線,能掌握面板業轉折先機,才敢拿出近百億來大力做空雙虎,

或許是,內資對足智多謀的郭董多少有幾分畏懼,且群創去年初拿出的財報蠻亮麗的,怕群創突然反撲,不敢全力做空...而友達的後台是積弱不振的宏碁集團,全力做空時比較不用擔心被意外反撲.
=================

面板7月上旬報價漲勢明顯,供需吃緊 40吋面板喊漲15% ,面板雙虎拚轉盈 法人保守看

7月面板廠針對40吋╱43吋等級面板喊出調漲5美元的聲音,預期43吋面板本月可望重回百美元大關。WitsView指出,面板報價可望一路漲到9月,整個第3季40吋╱43吋面板有機會大漲10%∼15%,面板廠營運將可望重返獲利軌道。

先前超跌的32吋,第2季整體漲幅約10%,本季有機會回到60美元價位。邱宇彬指出,目前39.5吋╱40吋面板均價約90美元,43吋面板均價約97∼98美元,因為供給缺口大,面板廠7月喊漲5美元。預期39.5吋╱40吋面板可望漲到92∼93美元,43吋面板本月有機會重返百美元大關。

第2季面板價格開始反彈,面板廠虧損已經大幅收斂,第3季有機會重返獲利軌道。

,面板廠產能轉往電視面板,監視器面板在產能排擠效應之下供給減少,先前價格超跌的小尺寸監視器面板7月面板價格都會小幅調漲。
NB面板平均價格也可望逐漸回升到成本價位,虧損狀況也會大大改善。

法人分析,預估友達(2409)Q3營收有望季增一成、群創則達二成,然而Q3僅友達單季本業獲利有機會損益兩平,雙虎獲利明確由虧轉盈的訊號並不明顯。第4季將可能再次面臨庫存去化問題。

分析師並指出,目前來看第3季需求增幅未明顯優於第2季,預估友達、群創第3季營收增幅與第2季相當。友達、群創營收水準僅略優於去年第4季,尚不及去年第3季的水準,二者業績轉盈訊號仍未明確。

日盛投顧協理鐘國忠認為,整體第1季TV面板報價跌幅達7%~17%,換言之,第2季平均報價仍低於第1季,對毛利率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
內資法人仍然借劵放空友達46萬張,對面板雙虎獲利仍表悲觀. 認為就算報價大漲15%,Q3,Q4仍可能繼續虧損,今年全年獲利必定虧損.

友達從三月開始加班趕貨是在忙辛酸的嗎?

內資法人只看得懂報價和營收表面數字,卻不知 材料成本佔營收高達6成左右,每季向上游材料供應商要求costdown 3%,減輕報價和營收衰退的衝擊.pm#21





一開盤就強勢填息
真強啊

pqaf wrote:
這幾十萬張借劵賣出...(恕刪)
看彩晶殺成這樣
莫非下午要公布財報...
pqaf wrote:
友達五月營收 267.9億. 只比四月成長3.8%

4~5月累計526億,距離Q2營收800億的 損益臨界點,還差274億....6月營收得加油,Q2才能轉虧為盈,目前市況看來很有機會. (恕刪)

友達五月營收 274.8億,Q2營收801億,剛好低空飛過 800億的損益平衡點...

法人多數認為友達須等到Q3 才有可能轉虧為盈.

但我個人覺得友達Q2就已經能夠轉虧為盈了.
Q3不但可以打消 上半年的虧損$0.5,仍有盈餘.

六月營收比五月,只有小幅增加2.6%,比去年同期衰退10%,其實成績不是很理想...因為面板6月才剛開始全面止跌翻揚.

Q2營收801億,比法人預估的770億稍高,比Q1 成長12.6%..符合我原先預期的800億低標,比我的高標840億低,

6月份整體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包括液晶電視、桌上型顯示器及筆記型電腦等約1,001萬片,月增5.2%。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超過1,403萬片,月減5%。

 2016年第二季大尺寸出貨量超過2,846萬片,季增16.5%,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4.3%。2016年第2季中小尺寸出貨量約達4,250萬片,季增12.6%,年減11.5%。

友達的手機面板業務比重可能只剩5%,大尺寸的NB,PC,TV 和 商用 車載比重提升,Q2后里新增2.7萬片產能,增加約5~7%營收.

本季(Q3) 友達7.5代廠主力產品43吋,報價將有機會大漲15%,脫離Q2賠本出貨給小米和三星的命運,轉虧為盈.

Q3又新添昆山LTPS新產能,營收可能季成長15%,達920億 .pm#22


福州京东方8.5代线12萬片玻璃,预计于明年第二季度投产,有8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1、项目投资总额:300 亿元人民币(最终依据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或申请报告确定)。

2、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80 亿元人民币。其中,(1)150 亿元人民币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由福州市人民政府和/或其指定的投资平台(以下简称“福州方”)负责筹集。(2)其余 30 亿元人民币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由公司负责自筹解


==========================
根据奥维云网(AVC)产业链数据显示,39.5/40寸电视面板第3季的供给数量约为900万片,但订单需求则可上看1,100万片,该尺寸的面板将短缺200万片,供需缺口比为-18.2%;至于39.5~43寸之间的尺寸段,面板供给数量为1,700万片,订单需求则为2,000万片,将短缺300万片的数量,供需缺口比则为-15%。在此情况下,预估第3季39.5~43寸电视面板,每月的平均价格涨幅将扩大至3~5美元间。

AVC指出,群创供应的39.5寸电视面板,预估第3季每月的供货量将从120万~140万片,下调至100万片,主要原因是群创的65寸电视面板良率不够理想,需要切换和调节6代线产能来进行对应,从而间接影响39.5寸电视面板的供货量。

 业界传出,群创8月会先在8.5代厂量产45寸UHD电视面板,同时也会委外由夏普的10代堺工厂生产45寸FHD产品,而群创位于路竹的8.6代厂即将于2016年底量产,2017年可望开出大量,届时群创也会将45寸电视面板移至8.6代厂进行生产。

群创的8.6代厂月产能规划为5万片玻璃基板,从6月起开始陆续装机,群创协理暨TV产品事业群总经理洪茂盛日前指出,45寸电视面板很热门,预计9月就会有品牌业者上架,群创对于45寸电视面板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中电集团跟进,群创在开出45寸电视面板后,预期其它厂商也会跟进,后续将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整机厂商担忧的单一面板供货源风险也将降低。

研调机构WitsView指出,今年日系电视品牌提高对台、韩面板厂采购比重,友达电视面板产能有限,Sony等日系订单多转往韩厂LGD

韩系三星电视品牌厂2016年的面板采购策略大转弯,大幅下修对韩系面板厂的采买量,并转单至台湾、中国大陆面板厂

中国大陆电视品牌仍倾向对台韩面板厂采购,尤以55吋与65吋最为明显。

================================
照慣例,京東方只出 一成資金,地方政府出資 五成 ,另外 四成向銀行長期融資
因全球LCD產能未來兩年吃緊,京東方正日夜趕工蓋新廠,短短五個月就把相當於133個足球場建坪的主建築物封頂,目標要在2017年第二季提前投產,2017年底旺季前,能夠量產出貨.

40~43吋熱銷,產能相對嚴重不足,缺口高達15%,預計報價每月將以~5%的漲幅大漲.

友達產能爆滿,很多訂單沒法交貨,有可能是因為Q2 報價剛上漲,價格仍偏低,友達犧牲營收,策略性 把成品和半成品轉入庫存,等Q3 報價大漲15%時,才拿出庫存銷貨,衝高Q3 營收.友達手上尚有價值3百多億(300~380)的庫存成品和半成品,以利旺季彈性操作.

三星顯示器的韓國LCD廠,人事成本太高,拚不過 群創的低廉人事成本,三星逐步減少韓國虧損的40吋LCD產線,出售設備,改投台灣尚未起步的OLED產線. 群創產能比友達大很多,但因65吋良率始終不如友達,必須犧牲40吋產能. 把40吋訂單轉交給大陸策略夥伴熊貓代工.

群創,夏普,熊貓三家策略結盟,力推45吋面板,但 夏普連年虧損,對4K製程的投資不足,只能生產FHD面板. 高階UHD面板由台灣群創,大陸熊貓生產.pm#23

LGD一樣遭遇韓國LCD廠,人事成本太高,競爭力不如台廠的問題, LGD加緊擴張人事成本較低的大陸廣州廠產能,並大量 低價傾銷 ,低成本的 RGBW IPS面板,搶佔4K入門市場.
板大~小弟推估Q2要損益兩平毛利要7%左右才有辦法達到耶~雖然第二季面板報價有些調漲~但應該不至於一下子跟第一季比跳躍那麼多吧。
win1219 wrote:
板大~小弟推估Q2...(恕刪)
營業費用通常占5%~7%...營收越低,營業費用占比越高,Q1因為營收太少,營業費用占比超過7%.
Q2營收增加,營業費用占比就會下降許多 ,應會低於7%. 假設營業費用54億的話, 54/801 =6.7%.

面板業每季材料成本可costdown 3%,約可改善毛利率2%.

友達Q1法說預期, Q2的ASP 會增加4%~6% ,Q2營收季成長12.6%,看來是符合預期,ASP 改善對毛利率提升助益很顯著.

Q2雖要繳年度營業所得稅,未分配盈餘得額外扣10% 所得稅.,但去年友達財報獲利少,分配$0.35股息,未分配盈餘少,所得稅費用少.

去年Q4營收834億,又大舉認賠出清63億面板成品和半成品存貨(原本Q4初有380億存貨,到了Q4末只剩317億存貨),認列存貨跌價損失後,營業利益是 -12億.

今年Q2營收雖只有801億,但材料成本比Q4大概costdown 33億.且Q1認列8.7億存貨跌價損失,Q2手上311億的存貨漲價,利益可能回沖,Q2還是有機會轉虧為盈.

另外,太陽能部門過去每季虧損約4~6億,但經過去年底一次性認列資產減損68億後,今年Q1,太陽能部門已經轉虧為盈,認列1.5億獲利, 預期Q2太陽能部門繼續能夠貢獻獲利.pm#24
多謝板大細心解惑~小弟在依照板大推估方向在多觀察觀察~非常感激。
王志超專訪(工商時報)
王志超表示:現在路竹的8.6代廠將是最後一座自己籌資所興建的工廠,大陸政府補貼蓋廠,如果選擇自己蓋廠就要到大陸用當地的資金投資

現在大陸年年蓋新廠、全球供過於求,用其他面板廠的產能也是一個選擇,相對風險也比較小。台灣這幾年沒有大幅投資擴產,全球市占率下滑,話語權就會變小,一定要設法維持市占率。

大陸蓋廠 ,自己只要籌資 1成,地方政府出資 5成 ,銀行借款 4成 ,所以大陸業者才能 不斷蓋新廠 ,風險壓力落在政府和銀行身上 .

據傳, 群創為衝高營收又不想自己出資蓋新廠 ,已經和 大陸熊貓合作,把群創滿載的訂單轉給 熊貓閒置的工廠代工 ,群創並提供技術,由 熊貓籌資,蓋新的8.6代廠. 以後群創部分面板直接由大陸熊貓生產,內銷大陸,省下5%關稅,並可衝高群創營收和市占率.

王志超表示:群創帳上負債曾經高達3,900億元,淨負債比飆高到153%。從2010年合併,到2015年第1季解除債務協商,5年總共還款5,400億元(含台灣、海外負債、供應商貨款)。現在負債不到600億元,淨負債比僅僅只有8%,財務健康,現金流也是正數,即使因為景氣循環而虧損,公司也絕對不會倒。


面板業現金流 龐大,五年內買了幾千億設備,還可還款 5400億,這就是面板雙虎不為一般人知的價值 , 這些折舊還款完畢的幾千億設備,接下來幾年就是 印鈔機,金母雞,搖錢樹. 大陸有高昂的折舊負擔, 韓國日本有高昂的人事負擔....台灣人力成本低廉,設備折舊完畢,所以競爭力更勝 中日韓.

外人總誤以為面板雙虎不賺錢, 那是會計帳上不賺錢,實際上資產是很賺錢的印鈔機.

王志超表示:鴻海是群創最大股東,鴻海投資夏普更多,還有一家深超光電。每一家都是獨立公司,彼此既競爭又合作,只是客戶資訊不能交流

群創和夏普兩家公司產能加起來是世界第二大,可以技術合作、產能代工


獨立公司間技術合作比較麻煩,不能背信,私相授受,損害多數股東權益. 代工比較可行,代工費用,拆帳算清楚就好.

王志超表示:韓國面板廠全力壓寶OLED。但是OLED在大尺寸電視面板應用上有一個致命問題:高解析度,OLED要做到4K就很辛苦,液晶電視繼續往8K發展,OLED就垮了,所以大尺寸應用不擔心被OLED取代。

如果OLED只是一個過渡技術,是否還值得投資?群創產品線從大尺寸做到小尺寸,如果沒有OLED,只是高階、小尺寸面板市場比較辛苦。MicroLED不論是效率還是成本都優於OLED,目前還在觀察如果MicroLED起來的話,能否取代OLED、技術何時成熟。OLED產能投資金額相當龐大,能否回收還是一個問號。

群創已經默默推動自動化生產多年,當初三合一的時候總員工人數達到13萬人的高峰,在逐步推行自動化之後,現在員工人數約6.9萬人,足足減少了4成之多


韓國為了擺脫 台灣和大陸追殺,砸幾千億在 技術仍 沒成熟的 OLED身上,風險極高...萬一MicroLED起來的話,韓國和大陸幾千億的 OLED投資就變成泡沫了.

TCL收購墨西哥三洋、創維則是拿下東芝東南亞液晶電視的品牌使用權,利用雙品牌經營策略,以快速提高市佔率。繼夏普(SHARP)被海信拿下北美市場後,北美液晶電視品牌VIZIO傳出即將出售,最終的買家就是中國樂視網,

VIZIO創辦人王蔚為台裔美國人在2002年創立,目前資產約為7.977億美元,約台幣255億美元,主要股東包括創辦人王蔚與其家族約佔63~65%,至於瑞軒由於今年4月瑞軒處份持股後,原本20.4%的持股數目前僅剩下8.3%的特別股,而鴻海也剩下8.3%

本次VIZIO出售案,傳賣主開價約10~15億美元,約新台幣322.4~483.6億元,價格比比今年初夏普以21 億日圓,約5.75億元新台幣,賣墨西哥工廠與北美品牌使用權的賣給海信貴上許多倍。據傳有3家中國業者在搶奪VIZIO品牌。


VIZIO原本是 鴻海夏普10代廠的一個出海口,如果賣給樂視TCL後,鴻海可能就少了一個大客戶 .pm#25
pqaf wrote:
群創五月營收 225億. ..還是爛,比四月營收209.4億,成長7.5%..南科產能已恢復,但產值還是不好.法人預估群創Q2營收700億,那6月營收得衝到266億,有點難.....(恕刪)
pm#26
南科產能已恢復,但產值還是不好.群創6月營收 233.6億. ,比5月營收225億,成長3.8%,比去年同期衰退22.5% ..Q2營收668億,低於法人預估的700億,也低於友達的801億.

出貨量方面,大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951萬片,與2016年5月相比減少1.2%;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1,806萬片,相較2016年5月份增加0.4%。

主力莫非早知道數字,今天大盤大漲百點,群創除息,卻有氣無力, 尾盤出大量下殺.

Q3猶待努力,才能突破800億的損益門檻. 群創今年整年EPS恐怕為 負了. 手上仍有群創持股的投資人,可能得注意,小心法人和借卷調節.

以往短線投資人,喜歡利用雙虎之間的價差,來回換股套利...今年這招應該失效了

群創訂單和技術,雖不如友達穩健,現在面板報價回漲了,友達彩晶華映營收漸有起色,不知群創為何仍未回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