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330)值得再看三年

畢竟全世界用Windows PC的佔大多數
大多公司也用
apple mac佔比太小
再怎樣,大多數公司也不會把電腦換成apple
一些報表軟體也不適用吧


KingDavid520 wrote:
CPU賣太貴啦,太好賺啦
KingDavid520 wrote:
沒關係,Intel很(恕刪)


基本上兩家先進製程產能相近,GG多了14+的部分。14+價低量高。

成品價含行銷費,價高。
mobile3803 wrote:
畢竟全世界用Windows...(恕刪)


如果成真

goet0 wrote:
嘛~ 我老早就知道這裡就是造神運動吧~ 跟分析無關 只是想猛力的吹上天

讓更多散戶抬轎 割菲菜 自己賺飽飽 立場早就預設好~ 只是多和空我都喊過

不過喊多的時候完全沒人反對我就是了 畢竟立場一樣 好戰友

喊空的話 立場不對 開始猛力砲擊 等等不是在分析嗎 怎麼變成看立場?

至於我的單子是甚麼 要問之前怎麼都不先PO自己的單子?

媽媽沒交過要問別人名子之前先自己報上名來嗎?



誰跟你立場一樣,想取暖蹭熱度,去洗洗睡吧,噁心

不像有些人總躲在牆角,噁心

單早PO了 383F

到2字頭 我還會在PO一次

不要嘴臭回覆,什麼台積電到2字頭,這種幼稚沒邏輯的話語,實在令人生厭

有些人,除了腦不好使之外,我看連眼睛也不大行,去找醫生看一下吧

goet0 wrote:
這個表都是高的嚇人啊...(恕刪)


說好的500什麼時候會到?

😅
KingDavid520 wrote:
如果成真


x86 CPU 能夠活到 30 年, 最重要因素是相容性.
現在最新的 x86 電腦 還是可以跑 30 年前的 DOS 程式,
累積 30 年的資源, 是目前 ARM 無法撼動的.
也是因為有這個包袱, 讓 x86 CPU 複雜度大增, 非常耗電.
weber2654 wrote: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日電)晶圓代工產能吃緊,漲價消息頻傳,市場甚至傳出有同批貨被漲價兩次情況。台積電與聯電皆不評論市場傳言。有晶圓代工業者表示,與客戶要有互信,不會有漲價兩次情況。

國內媒體報導,國內老牌上市晶圓代工廠5月起新訂單報價將調漲15%,將出現IC設計廠於1、2月投片時被漲價約1成,5月晶圓產出,要取貨時再被漲價15%。

台積電表示,不評論價格問題;聯電也指出,不評論市場傳言,尤其是報價問題。

聯電強調,今年第1季產品平均售價將上揚約2%至3%,預期2021年產品平均售價將漲約4%至6%,漲幅不到10%。

晶圓代工業者表示,一般與客戶完成簽約,議定價格後,便會依照合約履行,投片漲價1次,產出再漲價1次,是沒有誠信的作法,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如果中央社這則新聞正確,表示聯電的毛利將從去年第四季的23.95%上升至25.95%至26.95%.
敝人上周從聯電公佈的一月業績及官方所透露的產能稼動率自行推算,聯電的毛利率今年大約來到26.06%,若以一月的業績推算全年獲利,會來到490億元,換算EPS約為3.8元(490億盈餘/1283億股本).
數據顯示,2021/1的營收155億較2020/12營收152億多出2.5億,大概就是漲價的結果吧.
jhlien wrote:
以前台積電尚未站上世(恕刪)


確實!關注台積股價的人也變多了,尤其自從台灣開放零股交易之後,台積的股價變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討論
其實這波台積股價從679下修到587,修正幅度也不過13.5%, 卻引來一堆股市小白們以為台積就要崩了的驚悚言論
回想去年7/31~8月底,台積從466.5回檔到401(跌幅剛好14%),當時卻少有人討論那一波修正 (可能多數的台積股東就是認同股票漲多了自然的修正而已?!畢竟那一波是從低點235.5上來到466.5,漲幅可是近98%)而且當時台積的eps估值17~19, 股價466.5來說也到了27倍,卻幾乎少有人討論當時的台積是否貴了?
反觀這一波修正13.5% (股價由401至679,漲幅69%), 台積的eps估值已經成長到23~25,也差不多27倍上下,但討論股價過高的熱度卻是前所未有!!
股價的慣性是有跡可循的,任何股票也不會一路漲而不回頭,在趨勢未改變之前,適時的修正整理是為了下一波的創新高!
漲2次的說法
應是在之前漲價的基礎上
再漲一次
1季漲1次
1次15%
UMC 毛利應可到50了
guest2000 wrote:
如果中央社這則新聞正確,表示聯電的毛利將從去年第四季的23.95%上升至25.95%至26.95%.
敝人上周從聯電公佈的一月業績及官方所透露的產能稼動率自行推算,聯電的毛利率今年大約來到26.06%,若以一月的業績推算全年獲利,會來到490億元,換算EPS約為3.8元(490億盈餘/1283億股本).
數據顯示,2021/1的營收155億較2020/12營收152億多出2.5億,大概就是漲價的結果吧.


上市櫃下週的二月份業績將逐一公佈,二月份農曆年假,如果晶圓代工業績仍能維持在一月的金額附近,則大概就能確認半導體大缺貨的各種消息或說法了,因為連過年假的月份,營收居然能保持在高峰,可見產能滿載確實無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