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利益 - 業外損益 - 所得稅損益 = 稅後淨利
由於雙虎的產能已經滿載,勉強加班只能增加些許的面積產能,Q3營業額的大增主因是產品報價,ASP的增加.
所以,觀察友達和群創的這兩季的財報,發現兩家Q3的營業成本 沒有增加多少,材料成本幾乎沒有隨 營業額而增加.多出來的營業額,就是多賺的獲利. 換句話說 增加的營業額 打9折,就等於增加的獲利.
友達 Q2 營業成本 745億,Q3 營業成本 747億,Q4營業額可能大增80億,營業成本仍沒明顯增加.
群創 Q2 營業成本 653億,Q3 營業成本 657億,Q4營業額可能大增80億,營業成本仍沒明顯增加.
Q3材料costdown省下12億,可能被拿去當加班費和發獎金了.
依財報資料來看,
友達Q3營業額增加了60億,友達Q3的營業利益就增加了 57億,來到58億.
群創Q3營業額增加了77億,群創Q3的營業利益就增加了 69億,來到39億.
照目前的局勢來看,Q4 面板報價仍持續上漲 ,群創高層表示 ASP仍將有2位數的高成長且台幣匯率正處低點,Q4不會像Q3大幅升值,配合Fed再次升息,熱錢撤離,新台幣年底前緩步走貶機率較高,換句話說,Q4的營收有可能比Q3多一成.
推算下來,
友達Q4營業額可能增加了70億,友達Q4的營業利益就增加了 63億,單季來到121億.
群創Q4營業額可能增加了80億,群創Q4的營業利益就增加了 72億,單季來到111億.
兩家Q4稅後EPS都有可能在$1上下.
不過稅後很難說,還要看經營層心態要做多或做空.
舉例來說,友達為一次性打消太陽能多年虧損,故意在去年第四季一口氣認列70億的業外損失.
群創2015年初,為增加銀行團聯貸授權的信心,故意拿出 35億的遞延所得稅利益,挹注到財報中,讓當季ESP衝高到$1.2.
所的稅法裡,公司的虧損可以用來抵減10年內獲利的所得稅,過去雙虎都曾虧損上千億,手上可能有上百億的遞延所得稅利益,可適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