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戶進來股市的目的到底為何?


其實,不管進股市的目的為何,其背後的邏輯也就是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係而已,
實體股票是一張紙,鈔票也是一張紙,
簡單說,
長期投資的存股族現在以每股100元的價格拿鈔票買進一支股票,背後原因可能是他認為這支股票可以穩定的在未來為他帶來每年5%的股息收入(舉例),而且只要這家公司存續多久那股息就可以領多久,而且自己老死後還可以把股票留給子孫,所以只要他認為這家公司有這個價值,他就會去買了,有點類似未來值的概念吧。

而追逐賺取價差的人現在以每股100元的價格拿鈔票去買進一支股票,乃是因為他認為這支股票在未來(也許是1天2天或是半個月等等)可能會有110元(或是更高)的價值,所以他就去買進這支股票了,

所以不管是長期投資的存股族或是短線賺取價差的人,願意花這個價格去買某支股票都是因為自己認為這支股票有這個價值
只要自己努力研究之後認為有這個價值,那就去買吧(不過那些不用功不研究只會聽消息買股票的人除外),

存股有存股的優點,但是未必適合每個人的個性與財務規劃,投資或投機最終還是要適合自己最好,
再說要是市場上的大多數人都是存股族的話,那誰來提供流動性呢?
沒有這些短線客的追漲殺跌,股價又怎會超漲超跌呢?
沒有超跌又怎能有超便宜的股票可以買呢?
對吧?
況且市場上就是要有各種族群,這樣的市場生態才會豐富一點,也才會比較有樂趣一點,
不然要是每天股市都有如一灘死水,那這場市場大戲的參與者或是旁邊看戲的人不會太無聊嗎?



a79625 wrote:
其實,不管進股市的目...(恕刪)


您說得真好,確實每人的投資屬性不同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好

年紀漸長,我的投資方法跟板主有點相似
想要為以後退休做規劃,所以目前的持股大部份是長期投資
每年就買一些放著,股利一年一年增加還蠻開心的
CHEN0924 wrote:
年紀漸長,我的投資方法跟板主有點相似
想要為以後退休做規劃,所以目前的持股大部份是長期投資
每年就買一些放著,股利一年一年增加還蠻開心的(恕刪)


謝謝引言回覆,
您說的沒錯,我很同意年紀漸長確實要更小心風險,而且注重的也應該是穩定的收益,而不是短期的追逐價差所帶來的利潤,
不會提心吊膽而且可以穩穩的定期有一筆收入進帳確實是件美好的事。

說到長期投資,我有一個想法,
我的想法是股票市場裡面的參與者雖然為數眾多,
但是基本上無非就是三類人(你們,我們,他們)與三種行為(丟,撿,看戲)再加上時間所產生的排列組合而已,
今天是我們丟,你們撿,他們看戲,
到了明天可能是你們丟,他們撿,我們看戲.....如此的循環而已,

只是以時間區段來看,短期投資或投機者丟跟撿的次數比較多而且頻率高而已,
長期投資者(或說存股族)難道只撿不丟嗎?
我認為那也未必,只是條件有沒有符合而已,假如條件符合的話,存股族也一樣會丟股票出來的,

舉例來說,
假設今天台股沒有漲跌幅的限制,中華電今天早上10點的時候價格是100元,但是下一分鐘因為有大戶按錯鍵,
結果券商軟體的報價畫面出現有1萬張的大買單,而且買入價格是200元,
假如我是存股族,手上也有100張的中華電,又剛好看到這個價格,請問我會不會把手中的100張中華電以200元的價格先賣出去?
答案很肯定,不是嗎?
我會在200元賣出去是因為我知道這個價格是不尋常的價格,也就是說現在的中華電根本沒有200元的價值(畢竟前一分鐘它的價格只有100元而已),所以我會先以200元賣出,然後等激情過後,再以100元的價格買回來,這樣我的持股就翻倍了,

同理,有人短線看到中華電漲到110元就先賣出一半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因為他可能就是想要透過高賣低買的方式,以固定的投入金額來增加持股,他最終的目的也是要存股,總不能說,看到別人在110元賣出就認為別人違背存股的原則吧?
那假如自己有機會可以上一分鐘股價是100元,但下一分鐘在某大戶按錯按鍵的時候以200元賣出持股的話又該如何說呢?

但是畢竟厲害的人總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白忙一場甚至得不償失,
不過換個角度想,假如自己沒有那種高賣低買的能力,但是卻有幸能夠碰到這麼厲害的人,那說不定還可以從那個人的身上學到一些東西,就算學不到,那也應該是以欣賞的角度來看待吧,
畢竟,要是能以同樣的資金投入卻能夠使得持股多增加幾張的話,那何樂而不為呢?
存股的目標難道不是股票越多越好嗎?
沒必要為自己畫地自限吧。




a79625 wrote:
同理,有人短線看到中華電漲到110元就先賣出一半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因為他可能就是想要過高賣低買的方式,以固定的投入金額來增加持股

A大的回文真的是深入淺出,以許多比喻來解釋買賣的供須關係.

提到中華電信,個人心中有許多感觸,如同引言所提,想要利用賣高買低的方式,以固定的投入金額來增加持股.

去年中華電信除息後的均價約96元,而今年開始,開啟了一波的漲勢,很多投資人都賣在100元的附近,想要之後再低接回來(因為01論壇有一個專門討論中華電信的園地,所以我知道),而由持股變化,外資去年除息時持股是16%,現在己經超過24%,其中大部買入的是接散戶手中的籌碼,以中華電信股本超過700億,這是多可觀的換手啊.

如今,中華電信股價在110元上下整理,今年以來陸續賣出的散戶,完全等不到可以低接回去的價位(個人認為除息前都沒機會),想要利用賣高買低增加持股的方式,如今變成只能壁上觀.

這是個人感觸很深的地方,與其如此,倒不如持股不動,還能加大安全邊際,所以才會發這個版說明若看不懂技術分析,不如長期持有領股息就好,不去管價格的變動.

小小花農何嘗不知利用賺到價差,先賣出部份持股再低接回來的想法,只是股價趨勢持續向上,現在還在半山腰,急什麼呢?長期投資等待不只是耐心,更是一門學問.



小小花農 wrote:
想要利用賣高買低增加持股的方式,如今變成只能壁上觀.
...(恕刪)


的確很多小散戶,真的很聰明,一次二次很幸運的利用"賣高買低"的方式,賺了不少零用錢。
但是第三次之後,有可能就真的回不去了?也不一定喔!

小散戶往往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以為像花店,台積電這種優質的股票,可以頻繁來回操作賺價差嗎?
是可以啦!只不過會愈買愈貴而已。

反覆來回操作賺價差來增進持股,不是不可能,但如果是以存股為主要目的,這樣來回操作,反增加風險。
最後就會養成投機的個性,到頭來。。。發現這麼多年來,手上的股票怎都沒增加?
感覺浪費了時間,生命。。。只是在做白工而己

ps.如果想存股,也很想賺價差,那麼也可以把存股當主要目標,而價差為輔;
價差的部位沒了,千萬別動用存股的部分,不然...這輩子可能都沒法存退休股了。


小小花農 wrote:
這是個人感觸很深的地方,與其如此,倒不如持股不動,還能加大安全邊際,所以才會發這個版說明若看不懂技術分析,不如長期持有領股息就好,不去管價格的變動.(恕刪)


謝謝花農大的回覆,花農大的感觸小弟深表認同,所以小弟上面也說” 畢竟厲害的人總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白忙一場甚至得不償失,”




shih3246 wrote:
ps.如果想存股,也很想賺價差,那麼也可以把存股當主要目標,而價差為輔;
價差的部位沒了,千萬別動用存股的部分,不然...這輩子可能都沒法存退休股了。


shih3246大這個IDEA不錯,畢竟假如想存股退休的話,那還是應該以存股為主軸,價差操作為輔。



小小花農 wrote:
去年中華電信除息後的均價約96元,而今年開始,開啟了一波的漲勢,很多投資人都賣在100元的附近,想要之後再低接回來(因為01論壇有一個專門討論中華電信的園地,所以我知道),而由持股變化,外資去年除息時持股是16%,現在己經超過24%,其中大部買入的是接散戶手中的籌碼,以中華電信股本超過700億,這是多可觀的換手啊.
如今,中華電信股價在110元上下整理,今年以來陸續賣出的散戶,完全等不到可以低接回去的價位(個人認為除息前都沒機會),想要利用賣高買低增加持股的方式,如今變成只能壁上觀.


花農大提到那些在100元附近賣出的人完全等不到可以低接回去的價位,小弟猜想花農大應該是以"絕對"的概念來闡述這件事,
何謂絕對?
就是說那些以100元賣出持股的人,想要等到股價跌落100元之下才要再買進,假如股價持續向上或是在100元以上整理,那當然是絕對等不到的,
但是換個角度想,假如想要賺價差呢?又何必等到股價跌落100元之下呢?

小弟有個策略提出來大家參考一下,其他人要說我是馬後炮或是看圖說故事等等都可以,我不介意,因為小弟提出這個策略之後就不會再說任何策略了,
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當一個賺錢的方法被很多人知道之後,這個方法將會在市場失效,所以以前可行的方法,未必在未來也可行,
另外或許這方式本來已經有人在使用了,但是我公開的提出來之後反而斷了他們的財路,小弟不想害人沒錢賺,

言歸正傳,假如那些在今年年初以100元賣出中華電的人,從年初到現在是否有賺價差的機會呢?
答案是有的,

我的策略如下~
當股價跌到20日均時買進,並且不要賣,
直到等到股價與20日均的乖離率達到正3%時賣出,
這個策略的前提是季線(60日均)的趨勢是明顯向上的,假如季線已經明顯的轉折下彎的話,那就不能買。

執行面的話,買進就是要先得到20日均的價位,然後再以接近20日均的價位下預約單,接著就是等,
賣出的話就是先計算得到20日上面正3%的價位,然後下預約單,接著也是等。

以這個策略的結果來看,就從今年的2月開始看結果吧。

2月2日,20日均的價位是101.62,但是百元以上的跳動點數是0.5元,所以可以在101.5元或是102元下預約單買進,
而當天的最低點是101.5元,所以買單成交是沒問題的。
然後下個交易日是新春開紅盤的2月15日,當天20日均的價位是101.88,20日均正乖離3%的價位是104.93,所以可以在104.5或是105下預約單賣出,而當天的最高價是105元,所以賣單也應該可以成交,
這是從2月開始的第一次賺價差,不以買最低且賣最高的保守計算,大概可以賺2.5元的價差(102買進,104.5賣出),扣掉費用之後應該還有2元的價差,

再來在2月23日,24日,25日以及3月8日與9日,這5個交易日,當天股價最低價都曾經跌落20日均之下,而這段期間最高價都沒有達到20日均的正乖離3%以下,所以這幾個交易日買進的持股就續抱,

2月23日,20日均的價位是102.98,所以可以在102.5元或是103元下預約單買進,
而當天的最低點是102.5元,所以買單成交是沒問題的。(假如很多錢的話也可以在上面說的其餘4個交易日分批買進,但這裡為了計算方便,所以就以2月23日為例),

然後續抱直到3月18日,當天20日均的價位是105.68,而20日均正乖離3%的價位是108.85,所以可以在108.5或是109下預約單賣出,而當天的最高價是109元,所以賣單也應該可以成交,
這是從2月開始的第二次賺價差,不以買最低且賣最高的保守計算,大概可以賺5.5元的價差(103買進,108.5賣出),扣掉費用之後應該還有5元的價差,

兩次下來已經賺了7元的價差了(已經扣除費用),

再來就是前幾天的4月6日,20日均的價位是108.05,所以可以在108元或是108.5元下預約單買進,
而當天的最低點是107元,所以買單成交是沒問題的。
接著就續抱到現在,因為到現在還未曾發生股價達20日均的正乖離3%以上,所以還沒有賣出,因此這2月以來的第3次賺價差的結果還不知道。


另外現在目前很多想要存金融股的人,有興趣的也不妨以上面的策略去試試看,或是自己去研究並衍伸出其他策略,
舉例來說,中信金從去年8月之後,季線就一路往下走,季線是很明顯的空頭走勢,
季線假如是明顯的空頭走勢的話,就不宜用上面所說的20日均附近買進,正乖離3%賣出的策略,不過觀察最近其季線已經慢慢走平了,倒是可以試試看,但是策略可能要修改,因為正乖離3%賣出的這種策略特別適用於股價波動度不大的牛皮股,
要是股價波動幅度比較大的,可能要修正成5%或是7%才賣出等等,總之策略想出來之後就要以歷史數據來模擬看看,把變數增減一下看看是否可以提高勝率與報酬率。

以上是我的研究與觀察結果提供給大家思考,其實一定還有其他方法可以達到賺價差的目的,只是有沒有心去研究去發現而已。
小弟就說到此為止,版上藏龍臥虎,高手何其多,小弟不敢也不想再多話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