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存到3千萬 夫妻30多歲退休遊世界

哇 本尊已經來我們討論區 而且看來人家早有在看了

這裡的鍵盤高手很多 但跟實際上都不一樣 如果有亂講的就不要太計較了

坦白說 即使我有做到財務自由 也不敢用部落格來分享 因為太多人對財務自由有誤解

台灣最麻煩的是 若被別人太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 一堆好朋友的保險業務就一擁而上

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自認也是在3字頭的時候榮退 雖然當時還差了幾個月就40歲了

我們家也有一個小朋友這個月要生了 哈哈 歡迎加入養小孩的行列
INNOCE wrote:
這對夫妻接著搬到台灣,等待第一個孩子出世,不過他們不打算留太久。(恕刪)

台灣可以接受雙重國籍在美國不要說是到醫院生小孩,沒有買商業保險,生個不是什麼大病,
醫療費用就很可觀了
,台灣的健保會虧錢,有一部份是如這對夫妻來台灣等待第一個孩子出世所造成的。
Mobile01 發言無益,答案發言?益於商人。
羨慕。再大陸的天涯看到一個杭州的發帖,資產700萬rmb,想退休,還在猶豫。羨慕嫉妒恨!


這就是人生觀念問題,,,三十幾歲退休,,就算他祖先給他留下幾億財產(正常規劃不要亂花,,幾億台幣絕對夠一生),,三千萬台幣真的不是很夠,,,如果活80,,,還有四五十年

而是,,人生目的何在?很多幾億資產五六十歲,,都還在努力工作,,,不一定只是為了錢,,而是人生目的,,人生價值,,

這類文章,,一點都不值得推廣,,我就不相信,,這對三十幾歲有一百萬美金的夫妻,,都不會玩到累,,錢都不會玩光(一千萬美金三億台幣應可以,三千萬台幣,,一百萬美金,沒到那階段檔次),,往後都不用回職場,,
這篇報導有幾個前提是沒告訴你的:
必須沒有薪資所得
必須將其他收入約束在某範圍內
必須將花費限制在固定範圍內
必須有穩定股息
必須股市永遠成長
必須在高所得國家賺錢,打平低消費國家支出,並擇優享受福利
必須一生沒有其他突發大量支出,例如生病或支援家人

這些條件並不適合每一個人
每個人為自己選擇的生活負責即可
如果你願意,Freegan的生活完全不受以上任何條件約束,立刻可自由並環遊世界

認真就是浪費時間
jiunnyjiunny wrote:

必須將其他收入約束在某範圍內
必須將花費限制在固定範圍內


推這個才是重點
這對夫婦最厲害的就是像是蟑螂一樣的節儉生活
為了省醫療費用到台灣生小孩
去落後國家環遊世界

我覺得這中間最難的就是旁人的眼光
你想想看你的同學或是收入相同的同事或是朋友
開車住房子,你要住宿舍走路過著貧民一樣的生活
也不會去聚會或是婚禮
父母兄弟之間也不需要聯絡
平常穿得像是乞丐一樣
還不是一個月或是一年
而是長時間都是這種幾近於吝嗇的生活
存的錢也是花的吝嗇

我猜這對夫婦有幾個特徵
1. 非常能吃苦
2. 非常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3. 非常在乎錢
4. 同三,沒甚麼感情

其實這這些特質好好在工作上發揮,是可以更容易成功的
不用過這麼辛苦才能存這些錢

這種例子最常見的就是生了一個小孩
結果長大以後把這夫妻的錢花光光
不然就是小孩從小就有金錢錯誤的價值觀
長大唯利是圖也沒有感情
一天到晚和父母搞對抗

總之這種走極端的作法都是有反作用的
只是時間要拉長才看的到

不過寫成改編劇本娛樂性倒是十分夠
光是省錢搬家的樣子就超好笑,來台灣生小孩省錢的嘴臉
都是電影很好的題材
外加CCR,沒人拍簡直是浪費題材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哇 本尊已經來我們...(恕刪)


基本上如果在北美上班
有房有車就不說了
每年都可以出去度假的
與其過這種吝嗇的悲苦生活
寄望以後的享受
為何不再工作中得到更大的滿足
更好的生活水準
會理財的話,時間拉長錢也不會存的比較少
因為通常事業高峰是40到50歲
也能給小孩比較好的生活

財務自由是增進生活水準的
降低生活水準來到達財務的自由
不是本末倒置?

不過,守財奴的快樂
本來就不是正常人可以理解的


我去過20多個國家 應該不算環遊世界

曾經 在美國 及 德國 因為父母健康 緊急回國

父母在不遠遊 所以兄弟姐妹 都沒有出國留學

出國也沒超過1個月過


曾經 有機會 要到大陸管理長住 也因小孩就學問題.

沒關係啦

以前出國 一開始是跟朋友

後來是跟 女友 後來的太太

現在 變成 全家含小孩

負擔從 1個人 2個人 變成 4個人 開銷有差還是沒差

有人說 就便宜的國家玩一玩 例如香港 泰國 韓國 ..

我告訴大家 小孩也會玩膩的

所以 全家帶小孩 也去了 美國 加拿大 澳洲.. 等等 10多個國家

有時候 看別人 沒結婚 或結婚沒小孩 或父母已...

羨幕他們 自由自在 賺得都花在自己身上

有時候 又覺得 撫育下一代 看他慢慢長大 也很好 孝順父母要及時 歡喜做 甘願受

都好啦 沒有誰對誰錯

對了 台灣人 跟美國人 對於奉養父母 還有必須買房才能有家的感覺 這件事情 是否有本質上的不同呢 ~~
文內主人翁只是將生活方式放在自己的部落格。大家參考,不用傳播但也不須批評。

看這故事,我和多數人感覺不同。
因為我本也可這樣選擇,但是時空會變化。

38歲之前在下自己就賺到了他們兩倍以上的財富。那是20多年前了,當年的錢應該比他們現在的還好用。台北的房價1000萬可買到敦南有前後院的1樓房子。(在下不是炫耀,因為後來也是兩袖清風。)
到處有6%以上的投資機會,當時我認為已經可以退休了。放下了工作,迷上高爾夫,天天下場打球,一年國內巡迴兩三趟,國外也到處去打。每月開銷接近20萬。(有沒吹牛,去看我高爾夫版的發言就知道)

如果像他們那麼省,我現在應該比當年更有錢,但是我沒後悔當時的選擇。現在會兩袖清風,原因:

主要當然是花費太大,加上原本估算的財源產生變化,因為利率從6%降成1%,物價通膨,大部分開銷變成3倍。
更重要的,人不可能長期退休,休息久了一定想出來動一動,重回社會會銜接不上。很多投資都會虧損。20多年前的東京和曼谷房地產去買在高點也是虧損的一個原因。
(勸人不要退休,退休沒甚麼好,有工作才真好!)

我與主人翁都是兩頭極端,『過』與『不及』都不好。但都能作為中庸之道者的參考。
這我當然知道
1、401轉Roth ira加海外所得,是海外工作或做生意的收入喔,401中的錢不算,存款100萬美金應該是匯到國外賺免美國稅的所得,會申報嗎?他們的增值假設,這些錢加起來想合法免稅,稅法上難啦
2、很多點除非是不誠實申報,否則美國稅法很嚴謹的,肥咖更是多次延遲修正後的法律,很可怕,未來全球抓漏趨勢,因各國政府都缺錢,簽租稅協議、資訊交換後,到時很多人就慘了,惡意逃稅是重罪啊,irs確實很可怕,所以才那麼多人棄綠卡公民
3、短期被抓到機率還是很低
4、恭喜這對夫妻,早點享受人生很好,稅的部份規劃很用心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沒有住在美國的話,外...(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