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存到3千萬 夫妻30多歲退休遊世界
2015-03-31 20:33:29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30日電
多數人要等到65歲才考慮退休,但是傑科森(Jeremy Jacobson)和曾溫妮(譯音,Winnie Tseng)這對夫妻卻等不了那麼久。「富比世」報導,他們在省吃儉用十年後,於兩年前退休。當時傑科森38歲,曾溫妮才33歲。現在,這對夫妻環遊世界,在部落格GoCurryCracker.com記錄他們的旅程。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傑科森多年前在菲律賓,過了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真正的度假,啜飲熱帶飲料和潛水兩周後,他開始在想如何能一輩子都度假。
回到西雅圖後,他賣掉房子,租了一個接近工作地方的住處,開始每天騎自行車上班。之前他已努力償還學生貸款、汽車、房貸等債務,所以他開始盡可能存下薪水。
後來他在北京開會時邂逅曾溫妮,更加激勵他。曾溫妮那時還在台北工作,省下一半薪水作為旅行之用。結婚後,他們決定提早退休,把多達70%的收入存起來。
他們的住處接近大學,可走路到任何地方,不需開車。傑科森每天騎自行車8到20哩,食物則在農夫市場購買,由於收入大部分是用在食、住、行,而他們積極削減這三種開銷,每月花的錢不到2000元(美元,下同)。
金融危機來襲時,傑科森夫婦帳面損失40萬元,但是理財精明的傑科森繼續工作和買更多股票。兩年後,他們存到100萬元(約新台幣3,149萬元),可支持他們的生活,每年生活開銷的預算則為4萬到4萬5000元。
退休後,他們在墨西哥待了九個月,學西班牙文,溫妮學習做首飾,傑科森則愛好健行。之後他們去過瓜地馬拉、貝里斯和古巴,也到過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露營和健行。
這對夫妻接著搬到台灣,等待第一個孩子出世,不過他們不打算留太久。他們全靠股息和利息生活,傑科森積極管理資產的稅務,所以2013年和2014年都不用付稅。這對夫婦計畫未來30年,把整個401(k)(美國勞工退休金提撥計畫)轉成羅斯個人退休帳戶,估計未來30年收入將達300萬元,而且免稅。
------------------------------------------
10年存到100萬美元
代表每年存到10萬美元(300萬台幣)
算蠻會賺錢的..
這篇文章可以找碴的點在哪裡呢?
INNOCE wrote:
估計未來30年收入將達300萬元,而且免稅...(恕刪)
一年估計要收入 10 萬美元,只靠股息+利息
理財存到 3000 萬,投資報酬率抓 10% 會不會太理想了,
美股的定存股殖利率都這麼高喔。
INNOCE wrote:
傑科森夫婦帳面損失40萬元,但是理財精明的傑科森繼續工作和買更多股票。兩年後,他們存到100萬元...(恕刪)
2 年的增加了 140 萬美元,等於是賺了 4200 萬台幣,
在台北工作給他們兩月收入 20 萬台幣,
剩下的靠股票 2 年要賺這麼多,他本金也沒幾億吧,
投資報酬率是有幾百上千 % 才辨的到,神人一枚,
那未來估投資報酬率才 10% 太保守了吧。
其實這位先生以前住西雅圖 在微軟上班應該有很多年了吧
其實對美國人來說去微軟上班 跟台灣人進台積電聯發科是一樣的
特別是前幾年谷歌還有蘋果沒那麼強的美好時光 微軟工程師的百萬富翁其實不少
我想單單股票的優先認購權 應該頗為可觀 如果沒有揮霍掉應該不少
另外這兩位夫妻沒有買房子與車子 不做屋奴與車奴(開車的開銷其實不小)
搬家竟然是用U-BIKE 美國的新聞有一張照片就是男主角在搬家(我還以為自己眼花了)
老婆應該也有先存一些錢吧 老公與老婆合再一起 再來理財
另外還沒生小孩 養小孩的費用與"上大學的費用" 那是一個關卡
特別是要在美國上大學 如果沒有獎學金或其他支援 父母恐怕會傾家蕩產來供大學
台灣雖然號稱鬼島 大學教育的費用跟美國比起來 算是平易近人太多太多了
許多大學有美國長春藤學校博士的老師在教書(很多美國大學請不起)卻只要付少少的費用
養小孩還有上大學這一點因為這篇新聞沒講 當作我再找碴吧 因為要幹掉1百萬美金的許多
另外401K有這樣多嗎? 我是很存疑的 另外30年後還領得到那麼多的401K退休金??
不過我現在也在過退休生活 自認對房子與車子的慾望要超過這對夫妻很多
無法類比 自己覺得很汗顏
http://winni328.pixnet.net/blog/post/101867335
主人翁花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