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申明我很希望浩鼎真的能夠研發出有效的藥...可以救助病人 造化社會

現在不管有沒有違法都不重要 重點是該經營團隊根本是一團散沙

1.堂堂上市公司財務經理賣股就要申報的基本概念都沒有? (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刻意有人指導就要檢調去釐清了)
2.解盲前的設計就知道方向有出入,但是確不改硬是蠻幹 (不改是因為嫌錢太多? 還是怕改了也沒用? 留下太多疑問)

不過張總連財務經理賣股有沒有申報都不管了 ...你能指望他對解盲之前的設計架構與流程能有多了解 ?

就像你要設計一套軟體 寫到一半就發現架構不符合預期需求 你還會蠻幹下去 硬是寫完去接受測試 ?
結果大部分功能不符合user需求後 主導者再去說裡面有很多程式是非常有用 很有參考價值 只要主架構重新修改可以了 ...
一般程序都會緊急修正了 何況是上市櫃大公司團隊 .....

怪來怪去都要怪這些員工 都是下屬害的 張總肯定都不知情 不然由張總全程親自監督參予 822早就轟動全世界了 ... 各位說對不對啊 !!


Lucky12 wrote:
budinx大的以...(恕刪)
看了一連串的討論,有些感想,請教各位。

若此藥最終拿到藥證,並也確實發揮部份預期的功能,那現在浩鼎股價的漲跌,是否就是為投機者製造獲利空間?

解盲前高價出脫持股,因解盲失敗造成股票大跌後,再逢低買進,等到後續的實驗結果證實確有療效,獲得藥證,於是浩鼎股票又大漲,這時候再脫手一次,再賺一筆? 若在這個階段不賣股票一直持有,就無法撈取更多的財富。

所以在取得藥證之前放出的各種消息造成的股價漲跌,可以來回撈好幾次,還沒等藥物上市就已經賺飽了。

現在討論這藥物是否真的有效,對從浩鼎股票撈錢的操作中,似乎不是重點。

華人社會習慣把科學家當作聖人,認為他們畢生研究學術,造福人群,各個都是不求名利,遵守法律的好公民。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科學家和常人一樣,也有貪婪陰險,心胸狹小的。
tim5168 wrote:
先申明我很希望浩鼎...(恕刪)
理性的討論,真相愈來愈明顯,誰在鬼扯,也愈來愈清楚
什麼行業都應在同一個標準下買賣股票,稍有常識的都知道
但就是有人認為生技業就該有另一套標準,
ZOOMPLUS wrote:
呃...雖然不覺得修過分生可以知道糖類的合成的機轉,再修完細生可能才看過。
不過如果是生醫相關背景的大家對於"醣類由多個基因製造的"這句話應該是沒有太多意見,除非真的要挑語病啦...
廣義來說,我們也可以用基因名代替蛋白名稱。當然就要看C大有沒有這個意思了XD


OK,Z大的說法就比較理性了,要廣義來說醣類就看是哪個來源了,食物外來或是由其他多醣等轉換,都有可能,而且醣類這種基本分子,其實著重的部份還是在於function部份與怎麼形成特定conformation等等
但我想在這邊針對cancer therapy所指的應該要專指outer membrane specific glycosylation on the cancer cells 的部份,這個要說是由gene製造,那就太牽強了,至少隨便舉個gene name來看看先
再者,要是可以由gene production,哪還要弄一鍋蓋法,隨便transformationm or transfection做一做就一堆了,您說是吧?!

我看了那篇新聞稿,我想當中所要指的是multiple genes regulate the glycosylation,這樣就成立了,在對多數一般非該領域的人士盡可能表達時語意上的誤差,這樣可以理解;但說這話的人換成是C大就會被理解成不懂亂湊了,不是啥都可以扯gene就是對的唄~


cyril74 wrote:
拜託,我只是轉貼整理翁啟惠原本發表的聲明,這是他一個享譽國際醣分子專家的講法,這樣也能砲
請問砲的人,你是拿過什麼國際學術大獎,或是不要國際大獎,你拿過哪個學校的獎?
原文自己看:
http://news.tvbs.com.tw/politics/news-649334/
我就是故意不先講我貼出的內容出自於何處,看看有誰敢砲


好在你有貼,我才知道根本你沒料,唉~還以為是你自己打的內容,多少還有針對該產品設計想法討論的空間,
我還以為你是業內人士咧,真是不好意思,浪費時間跟你扯淡了

科學跟法律是一樣的,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要有證據,有限的data看來就只是會產抗體而已(隨便打ova也會有anti-ova阿),除非有確效,不然現在早一堆標靶藥了,至於vaccine用來當therapy?! 你要說他是先驅確實是業界首創,我想多數人也都尊重該公司的設計策略,但你要貶抑其他人前,也先拿出點專業來看先,一昧拜神就不用討論了~

cyril74 wrote:
趕快先幫你備份起來...(恕刪)

這就是為什麼浩鼎公司說還是有機會拿藥證,不需要再作第三期,不過浩鼎基於積極的作為,還是先假設要做第三期,繼續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的設計,不要耽誤時間



發一堆文還是不能掩蓋浩鼎這次解盲的效果不彰, 重新再來就好了, 一款新藥花十幾年也不算紀錄,
硬扯下去是為了支撐散戶信心(股價)嗎?!

話說, 我也有機會選美國總統的.

emerson76 wrote:
他們知道要 8~9...(恕刪)


確實極可能如你所說,且在時間成本效益下,PFS如果能達標會是更有利於該司與後續promotion,
其實就其phase I來說確實療效顯著,解盲失敗便是再重新修正設計就好,若真的後續可以demonstrate efficacy,還是不減該產品的效益,至於學理上是否cancer cell會再出現adaption or mutation, 那就都是後話了

會發展至今日的局面只能說處理過程也是蠻奇特的~
依據生技產業發展條例,翁啟惠可以合法地擁有大批的浩鼎股權,而且是不用出錢的技術股(俗稱乾股),他何必要透過女兒當人頭花錢買浩鼎股票???!!!

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第10條規定:新創之生技新藥公司,其主要技術提供者為政府研究機構研究人員時,該研究人員經其任職機構同意,得持有公司創立時百分之十以上之股權,並得擔任創辦人、董事或科技諮詢委員,不受公務員服務法第十三條之限制

L. anton wrote:
好在你有貼,我才知道根本你沒料,唉~還以為是你自己打的內容,多少還有針對該產品設計想法討論的空間,
我還以為你是業內人士咧,真是不好意思,浪費時間跟你扯淡了

科學跟法律是一樣的,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要有證據,有限的data看來就只是會產抗體而已(隨便打ova也會有anti-ova阿),除非有確效,不然現在早一堆標靶藥了,至於vaccine用來當therapy?! 你要說他是先驅確實是業界首創,我想多數人也都尊重該公司的設計策略,但你要貶抑其他人前,也先拿出點專業來看先,一昧拜神就不用討論了~...(恕刪)


說我拜神?

就只是因為,我強調這是翁啟惠的說法?

說我沒料?

就只是因為,我強調這是翁啟惠的說法?

請問,你寫了一大堆,到底寫了什麼比較深刻的評論,以展現你的專業?

看了半天,就只是寫了一堆英文名詞

拜託,翻開字典,隨便拿來秀一秀也成

我已經寫出OBI-822免疫機制,你到底是依據什麼理論來推翻OBI-822沒療效?

什麼叫作只是會產抗體而已?

我不是已經提到

翁啟惠在以色列開心的分享他花了30年研究的多醣體,底下的影片在時間約1:00:58的那張投影片,針對注射Vaccine且有產生immune response(免疫反應)的Survival(存活率)一直維持在高檔(接近100%),甚至比上面用Antibody的Herceptin(賀癌平)的存活率還好。

但在沒有immune response的部份,則完全沒有效果。所以如果按傳統藥物效果評量方式,把有免疫反應與沒免疫反應的樣本加起來一起看,就是投影片最下面那個圖,Survival(存活率)只有約60%-70%而已,無法達顯著水準。

www.youtube.com/watch?v=wxBu2QvD_KQ

我也不知道你是怎麼回事

你自己沒看到,就說就只是會產抗體而已

浩鼎對外公布的免疫機制中,就提到IgG可以吸引自然殺手細胞(NKC)來殺癌細胞、IgM吸引補體蛋白破壞癌細胞

不知道你是憑什麼說就只是會產生抗體?

然後,你只能跳針似的data,data勒?

你是故意的嗎? 就為了參加六月ASCO,到那時才能公布data

你急著否認OBI-822的療效,目的到底是什麼?

真想質疑,就看你有沒有辦法從理論去推翻IgG可以吸引自然殺手細胞(NKC)來殺癌細胞、IgM吸引補體蛋白破壞癌細胞這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有很多都被媒體誤導,或是被檢察官給誤導

但我只要一句話就能推翻掉,一大堆針對翁啟惠的質疑!

只是,浩鼎或是翁啟惠,總是只能見招拆招,主動權完全在他人手中,受制於人

我只能說浩鼎或是翁啟惠,只有一堆法匠顧問,卻不懂得談判技巧,就是要爭奪話語權,不是隨著他人的論點起舞

就擺明知道對方已經把問題答案寫好,只差從你嘴中講出的話,來推論他這個答案可能是對的

我只能說浩鼎或是翁啟惠都是科學家,長期作研究,心想單純,在談判上非常容易被別人牽引

但,這些人因為在學術上成就太高,自以為聰明,卻不懂得請教真的能幫他們渡過難關之人

老實說,我有寫信給浩鼎的經理人,提醒他們,但現在看起來,他們根本沒聽進去....

愛莫能助!


依據生技產業發展條例,翁啟惠可以合法地擁有大批的浩鼎股權,而且是不用出錢的技術股(俗稱乾股),他何必要透過女兒當人頭花錢買浩鼎股票???!!!

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第10條規定:新創之生技新藥公司,其主要技術提供者為政府研究機構研究人員時,該研究人員經其任職機構同意,得持有公司創立時百分之十以上之股權,並得擔任創辦人、董事或科技諮詢委員,不受公務員服務法第十三條之限制

以這個為例,每當有人問起他女兒持股怎樣怎樣時,翁啟惠只要把主軸放在『他沒有隱匿女兒持股的必要』這樣就好了

把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當作擋鍵牌就好!

根本不用去回答對方已經知道事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