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QQegg wrote:應該這麼說鏡頭是玻璃...(恕刪) 沒錯是如此! 10多年前我負責鏡片材料的銷售,國內的幾家光學射出廠也剛開始生產200萬畫素用的鏡片,模具開發與射出製成良率淘汰了很多家工廠也造就了大立光,目前光學材料還是日本生產的最好,這最好賺,然後大立光賺的是良率!日本與德國最厲害,持續研發材料與設備,台灣強在模具設計與射出,採購高單價的設備搭配自身的製程,這就是大立光的能力所在.
很多產業都是原物料或是關鍵零件都是歐美日在做!以前的UPS產業也是, IGBT模組是用日本的, Power MOSFET是用歐美的, 電池是用日本的....台灣就剩下組裝設計, 但是能做ODM也是要有兩把刷子!也就是說歐美日本賺更好賺的, 台灣就賺另一種!alenlinko wrote:沒錯是如此! 10...(恕刪)
lufat wrote:手機鏡頭目前是塑膠...(恕刪) 以前在六百萬畫素以下的時代就是用玻璃做的喔,當時用玻璃成本便宜精度要求不高,唯獨大立光當時使用塑膠射出,還做到賠錢,但後來因為畫素越高精度跟著上升,玻璃成本增加,而且射出成形是可控制的量又大,玻璃製的手機鏡頭才漸漸消失,你可以去找商業週刊有一期是大立光封面,裡面會提到為什麼手機鏡頭不用玻璃另外單眼鏡頭的內部低散色玻璃是用手工打磨而成的,手機鏡頭那麼小的鏡頭玻璃有辦法打磨?
badsupper wrote:恩............(恕刪) 其實每個行業都有高利潤的以及虧損的公司,大立光資本額為何不用高,因為電動射出機一台千萬可以用好多年又不容易壞,產出一模好幾穴! 原料單價是固定的大家採購成本差不多,差異性式產出的良率,這就是大立光的優勢! 其他家當初不願意投入設備,加上模具設計配套,要趕上來就難了! 蘋果都會算成本,光學塑料單價+模具費攤提+工時+良率,只有良率是蘋果抓不出來得,也砍不下來的!
其實就跟 Motorola 與 Nokia 不看好智慧型手機市場一樣.這些鏡頭大廠一開始可能也沒把手機相機當一回事.但更早以前, 大立光, 亞洲光學所做的微小型鏡頭只有監視器, 視訊鏡頭等低單價的商品會用到, 那時德日鏡頭廠商可能嫌毛利率不高就沒有投資.智慧型手機風行後, 這些微小型鏡頭需求變非常高了, 可能評估後追趕可能需要非常大的資源, 乾脆放棄.只能說時勢造英雄.不過這些鏡頭商應該還好, 不像 Motorola 與 Nokia 的手機是直接被淘汰.手機受限本身的物理限制, 頂多取代廉價 DC 的市場.但在工業, 航空, 或者是消費型電子高單價產品, 還是鏡頭老廠的天下.形而上1006 wrote:台灣最近光學股漲翻天...(恕刪)
NQQegg wrote:應該這麼說鏡頭是玻...(恕刪) 寫得好,讚不過大立光不能算代工,他做的產品上面雖然沒有打LOGO但是確實是以自家品牌的名義出貨這是阿六國那邊媒體統計的,大立光在手機鏡頭上面遠遠拋開競爭者但是手機鏡頭說穿了只是個小市場,對於日本德國這些大光學公司來說沒有爭奪的意義光做眼鏡鏡片賺的就遠遠超過...所以競爭手機鏡頭的都是台灣中國的新進廠商媒體的投資版面上常常會舉些什麼光學族群我個人研究後的看法是...都不成氣候,離真的轉成市佔率都還有很遙遠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