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近光學股漲翻天
這麼火紅的行業為什麼德國日本不生產?
德國日本的光學器材可是非常精密高水準的
為什麼獨讓台灣海賺?

鏡頭利潤真的這麼高嗎?
大陸韓國怎麼沒有來分一杯羹?

不過這些公司除了大立光
EPS都很糟

日本不是沒有,
有夏普持股44%的康達智(Kantatsu),技術能力也不錯。



形而上1006 wrote:
台灣最近光學股漲翻...(恕刪)



鏡頭不只是手機鏡頭,台灣鏡頭也只是代工而已,在醫學和科學領域還是日德領先
大立光是資本額只有13億的小公司,一年淨利約2百多億... 國外的光學公司資本額幾千億,他們在專業相機鏡頭,近視鏡片,半導體設備鏡頭賺太多了...會不會是覺得賺這點只是小錢,且認為這種消費性玩具鏡頭,一組才幾塊美金,薄利多銷方式,中長期後就不好賺了,所以不肯投入這個小市場呢?

相機模組由鏡頭和CMOS感光片,搭配運算晶片組成,800萬,1300萬 2000萬畫素是由CMOS感光決定,並由Sony,LG等大廠設計生產,相機模組裡最貴的是 CMOS感光吧?
快門速度是由控制器掌控.
音圈馬達(VCM)仍是自動對焦的主流裝置為日系廠商所把持
很好奇,
大立光做鏡片,隨光圈大小有不同組合,幾片塑膠鏡片能賣多少錢,向日本買VCM馬達,搭配自家鏡片組成鏡頭後,怎會這麼好賺?

手機鏡頭市場,以大立光為龍頭,國內同業包括玉晶光、亞光、今國光、新鉅科及鴻海,國外則有Enplas、Fujinon、Konica Minolta Opto、Kolen與Tamron。
專業相機的鏡頭和手機鏡頭的差異,在科學工藝上還是不同的。
配眼鏡時,蔡司,Nikon 沒聽過嗎?
同感好奇,拉張板凳坐
形而上1006 wrote:
台灣最近光學股漲翻...(恕刪)
道理很簡單

德日是開高級餐廳的(專業相機鏡頭,人造衛星鏡頭,潛水艇潛望鏡,顯微鏡,醫學設備鏡頭)
一組人造衛星鏡頭就要上億台幣(高級餐廳的上萬元套餐)
米其林三星老闆主廚們,當然不可能自降身分去小吃店賣小吃

台灣是開小吃店(消費性手機塑膠鏡頭)
一碗麵50元(手機鏡頭一組才幾塊美元)
但生意好的人氣小吃店賺錢也是很恐怖的
一天可以賣上千碗麵

手機鏡頭目前是塑膠材質為主流,如果以後是玻璃的呢?

車用鏡頭 光環場的也許一台車要六顆鏡頭或是更多?一年有

多少台車呢(全世界)?還有ADAS呢?

你相信AI嗎?這些東西的類似人類眼睛的東西應該叫鏡頭吧?

所以呢? 相信的就買吧,不相信的就空吧,就這樣簡單,呵呵!!


未來當然看好 但短線不宜追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