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7629 wrote:
台灣旅遊靠內需市場是可以活下去的
是啊,何不食肉糜?
台灣只靠農業也可以活下去。
tom7629 wrote:
記得2020年新冠肺炎剛出來時候,為了防止口罩被炒作。
有一則新聞是說有某間藥局因為口罩多賣"五元"就被檢警調查。
那時候我就覺得好笑。
房地產被惡意炒作到幾百萬不抓,口罩只是多賣個5元為什麼要查?
隨著新冠肺炎時間拉長,才發現台灣的經濟謊言不止一個。
以前常說不對中國開放觀光會對經濟產生嚴重影響。
現在的台灣不但不對中國開放,連其它國家也沒開放。
這時才發現,其實台灣旅遊靠內需市場是可以活下去的。
只是台灣旅遊真的CP值太低,更別說台灣人口中的"風景"在很多國家是"日常"。
回到房地產主題。
在先進國家如新加坡或者德國,都知道房地產為民生用品,不應該拿來炒作。
新加坡有高達九成的人住"公共住宅",而德國更可能因為炒作被處以"刑罰"。
而台灣則因為普遍台灣人不認為房地產是民生必需品,認為房地產可以炒作。
導致大量有錢人即使再有錢,也要把錢放到房地產,不願意進行任何投資。
因為投資容易失敗,更別說很多台灣有錢人不認為讓社會更好是種責任。
如果有天台灣出現了像極端主義的總統,去把房地產持有成本增加,
讓有錢人瘋狂拋售房地產,是不是沒有想像中可怕?